导图社区 临床检验
临床检验知识总结,本图主要包括名词解释和简答归纳两部分内容,有需要的同学可以收藏下。
编辑于2022-06-15 16:43:31临床检验
名解
1.血细胞压积(HCT)
又叫血细胞比容,是指一定体积全血中红细胞所占体积的相对比例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3.异型淋巴细胞(atypical lymphocyte)
在病毒、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异常形态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已知异型淋巴细胞主要为T细胞,其形态变化是因增生亢进,甚至发生母细胞化所致,表现为胞体增大、胞质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细胞化等
4.核右移
核右移(shift to the right):外周血中分叶核粒细胞,并且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超过3%时称为核右移。核右移常伴有白细胞总数减少
5.酶活性连续监测法
连续测定酶促反应过程中某一反应产物或底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多点数据,求出酶反应初速度,间接计算酶活性浓度的方法称为连续监测法
6.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GFR) GFR指单位时间内(分钟)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的量
7.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8.血友病
血友病(hemophilia) 是最为常见的由于凝血因子缺陷所致的凝血机制异常而引起的遗传性出血疾病,是由于基因缺陷而使机体某一凝血因子蛋白表达降低或缺失而造成的,其临床表现为反复自发性或轻微损伤后长时间出血倾向
9.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PCR是一种体外扩增特定DNA片段的技术,模拟DNA体内复制的过程,按照半保留复制的原则,以待扩增DNA片段为模版,按照碱基配对原则设计两条引物,在耐热DNA聚合酶催化下特异地合成所需的片段
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由于糖尿病未控制或治疗不当,血酮体增高。尿酮体检查有助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诊断
11.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Ret) 是介于晩幼红细胞脱核到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之间的过渡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因其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RNA经碱性染料活体染色后,形成蓝色或紫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沉淀物,故名为网织红细胞
12.胆汁酸的肠肝循环
在肠道中约有95%的胆汁酸可被肠粘膜细胞主动或被动重吸收,重吸收的胆汁酸经门静脉入肝,在肝细胞内游离胆汁酸被重新合成为次级结合型胆汁酸,与新合成的初级结合型胆汁酸一同再随胆汁排入小肠,这样便构成了胆汁酸的肠杆循环
13.同工酶
同工酶是指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酶蛋白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免疫学性质不同的一组酶
14. 胆红素的肠杆循环
在小肠下段,约有10%-20%的胆素原,被肠粘膜重吸收入肝,再排入淡道,构成肠肝循环;约2%-5%重吸收的胆素原,进入体循环,出现尿中,构成尿的主要颜色
15.自动生化分析仪
自动生化分析仪(automatical biochemical analyzer) 是将手工操作过程中的取样、混匀、温浴、检测、结果计算与打印及清洗等步骤全部自动化的仪器。其原理都是以光谱技术中吸收光谱法为基础的,有的配有离子选择电极法
16.红细胞沉降率(血沉)
红细胞沉降率(FSR): 是指在规定条件下,离体抗凝血在静止过程中,红细胞自然下沉的速率,简称血沉
17.载脂蛋白
脂蛋白中的蛋白部分称为载脂蛋白(Apo),载脂蛋白在脂蛋白代谢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Apo构成并稳定脂蛋白的结构,修饰并影响与脂蛋白代谢有关的酶的活性。作为脂蛋白受体的配体,参与脂蛋白与细胞表面脂蛋白受体的结合及其代谢过程
18.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试验(cross matching test) 是将供、受血者的红细胞和血浆(清)混合,观察有无溶血或凝集,交叉配血试验包括主侧和次侧配血试验
19.核左移
核左移(shift to the left) 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更幼稚的粒细胞时称为核左移。核左移是机体的一种反应性改变,常见于化脓性感染、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
20.内生肌酐清除率
人体血液中肌酐的生成可有内、外源性两种,如在严格控制饮食条件和肌肉活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血浆肌酐的生成量和尿的排出量较恒定,其含量的变化主要受内源性肌酐的影响,而且肌酐大部分是从肾小球滤过,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排泄量很少,故肾脏在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浆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21.SOP(标准化的操作,流程)
作业指导书的编写:所谓作业指导书即标准操作规程(SOP),是用以指导某个具体过程、事物所形成的技术性细节描述的可操作性文件
22.白细胞计数(WBC)
是指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中各类白细胞总的数量
23.糖尿病
糖尿病(DM) 是一组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和)胰岛素作用低下而引起的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高血糖症
24.红细胞计数(RBC)
即测定单位体积外周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是血液一般检验的基本项目,是诊断贫血等疾病最常用的检验指标之一
25.阴离子间隙
阴离子间隙(AG) 指未测定阴离子与未测定阳离子之差,AG实质上是指血清中未被测定的阴离子,指除CL-和HCO3-外,平衡Na+所需的阴离子总量
26.随机尿(晨尿)
随机尿(random urine): 指患者不需要任何准备、不受时间限制、随时排出的尿液标本
晨尿(first morning urine): 指清晨起床后,在未进早餐和做运动之前排出的尿液
第2次晨尿(second morning urine): 是指首次晨尿后2-4小时内的晨尿标本,要求患者从前一晚22:00时起到采集尿液时,只饮水200ml,以提高有形成分计数和细菌培养的阳性检出率
简答
1.临床常见的贫血有哪几类?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2.临床上血气分析的常用指标有哪些?
血pH
血二氧化碳分压
血氧分压
血氧饱和度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实际碳酸氢盐
缓冲碱
碱剩余
阴离子间隙
血浆二氧化碳总量
3.简述黄疸的形成机制?
1)胆红素生成过多,原因主要包括溶血、脾功能亢进,恶性贫血等
2)肝细胞处理胆红素能力下降,肝脏摄取、转化、排泄胆红素发生障碍,常导致未结合和结合胆红素均升高
3)胆红素在肝外排泄障碍,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受阻。最常见病因为肝内胆管结石,胆总管结石和胆管癌等
4.血液分析仪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机械系统
电子系统
血细胞检测系统
电阻抗检测系统
光散射检测系统
血红蛋白测定系统
计算机和键盘控制系统组成
5.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液葡萄糖的原理?
6.氰化高铁血红蛋白(HiCN)测定法〈血红蛋白HiCN法〉检测原理
「检测原理」HiCN检测原理:血红蛋白(SHb)中的亚铁离子(Fe2+)被高铁氰化钾氧化为高铁离子(Fe3+),血红蛋白转化成Hi,Hi与氰化钾(KCN)中的氰原子反应生成HiCN,HiCN在540nm处有一最大吸收波峰,在此处的吸光度与其在溶液中的浓度呈正比,在特定条件下,HiCN毫摩尔消光系数为44L/(mmol·cm)。可根据吸光度直接求得每升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浓度。常规测定可从HiCN参考液制作的标准曲线上读取结果
7.脑脊液(尿液)理学检查有哪些项目?
尿液理学检查包括
尿液颜色和透明度
尿比重
脑脊液理学检查包括
颜色
透明度
凝固性
8.尿干化学多联试带的结构?
第一层尼龙膜,起保护作用,防止大分子物质对反应的污染,保证试剂带的完整性
第二层绒质层,它包括碘酸盐区和试剂区,碘酸盐区可破坏维生素C等干扰物质,试剂区含有试剂成分,主要与尿液所测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颜色变化
第三层是吸水层,可使尿液均匀快速地渗入,并能抑制尿液流到相邻反应区
最后一层选用尿液不渗透的塑料片作为支持体
9.在有丝分裂中期,细胞遗传学观察可区分的染色体型畸变有哪些?
10.血浆脂类包括哪些?
包括游离胆固醇(FC)、胆固醇脂(CE)、磷脂(PL)、甘油三酯或三酰甘油(TG)、糖脂、游离脂肪酸(FFA)
11.(肾小球)管型形成应具备哪些条件?
①原尿中有白蛋白、Tamm-Horsfall蛋白(T-H蛋白),其中T-H蛋白最易形成管型的核心
②肾小管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
③肾脏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12.骨髓增生程度可分几级?
13. 临床上尿液化学检测常用指标有哪些?
1.酸碱度
2.蛋白质
3.葡萄糖
4.酮体
5.胆红素
6.尿胆原
7.血红蛋白
8.亚硝酸盐
9.白细胞酯酶
10.维生素C
14.反映肾小球功能检查的实验有哪些?(肌酐,尿素,内生肌酐。。。)
15.精液检查的目的有哪些?
①评价男性生育能力,寻找男性不育症(male infertility)的诊断及其疗效观察依据
②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疾病
③为精子库(sperm bank)和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筛选优质精子
④输精管结扎术后的疗效观察
⑤法医学鉴定
16.ABO血型鉴定的原理?
根据红细胞凝集试验的原理,通过正定型(direct typing)与反定型(indirect typing)进行ABO血型鉴定
正定型是用已知特异性抗体(标准血清)检查受检者红细胞上的未知抗原(抗-A、抗-B血清检查红细胞抗原)
反定型是使用已知血型标准红细胞检查受检者血清中的未知抗体(A、B型试剂细胞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17.肝脏疾病时血清酶学的变化? 反映肝细胞异常的酶有哪些肝脏梗阻、肝纤维化、肝脏合成功能的酶有哪些
18.化学发光测定技术的种类
直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氧途径发光免疫分析
19.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评价
通常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评价标准,对仪器的精密度、线性范围、抗干扰性、回收率和交叉污染等进行评价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