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西医执医技能-第一站-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digestive system)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本图从中医和西医做了总结。
中西医执医技能-第一站-泌尿系统重点知识总结,从中医和西医的角度分别进行了总结,很详细,有需要的可以收藏下。
血液系统,组成机体的系统之一,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器官,以及通过血液运行散布在全身的血细胞。负责血细胞的生成、调节、破坏。本图从中医和西医两个方面做了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消化系统
中医
慢性胃炎-胃痛
胃阴不足证-养阴益胃、和中止痛-益胃汤
脾胃虚弱证-健脾益气,温中和胃-四君子汤
脾胃湿热证-清利湿热、醒脾化浊-三仁汤
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柴胡疏肝散
胃络瘀阻证-化瘀通络,和胃止痛-失笑散合丹参饮
消化性溃疡-胃脘痛、反酸
胃阴不足证-健脾养阴、益胃止痛-益胃汤加味
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健脾和胃-黄芪健中汤
肝胃郁热证-清胃泄热、疏肝理气-化肝煎合左金丸
肝胃不和证-疏肝理气,健脾和胃-柴胡疏肝散合五磨饮子
瘀血停胃证-活血化瘀、通络和胃-失笑散合丹参饮
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便血
胃中积热证-清胃泻火,化瘀止血-泻心汤合十灰散
肝火犯胃证-泻肝清胃、降逆止血-龙胆泻肝汤
脾不统血证-益气健脾,养血止血-归脾汤
气随血脱证-益气摄血,回阳固脱-独参汤或四味回阳饮
肝硬化-鼓胀、水臌
气滞湿阻证-疏肝理气、健脾利湿-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
寒湿困脾证-温中散寒、行气利水-实脾饮
湿热蕴脾证-清热利湿、攻下逐水-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
肝脾血瘀证-活血化瘀、化气行水-调营饮
肝肾阴虚证-滋养肝肾、化气利水-一贯煎合隔下逐瘀汤
脾肾阳虚证-温肾补脾、化气利水-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
急性胰腺炎-腹痛
肝郁气滞证-疏肝利胆,行气止痛-柴胡疏肝散合清胰汤
肝胆湿热证-清热化湿,疏肝利胆-龙胆泻肝汤合清胰汤
热毒内结证-清热泻火解毒-黄连解毒汤
胃癌-胃痛
肝胃不和证-疏肝和胃,降逆止痛-柴胡疏肝散
痰气交阻证-理气化痰、消食散结-启膈散
痰湿阻胃证-燥湿健脾,消痰和胃-开郁二陈汤
瘀毒内阻证-理气活血,软坚消积-膈下逐瘀汤
气血两虚证-益气养血,健脾和营-八珍汤
胃热伤阴证-清热和胃,养阴润燥-玉女煎
脾胃虚寒证-温中散寒,健脾益气-理中汤合四君子汤
溃疡性结肠炎-大瘕泻、泄泻、肠风
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白头翁汤加味
脾肾阳虚证-健脾温肾止泻-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
肝郁脾虚证-疏肝健脾-痛泻要方加味
阴血亏虚证-滋阴养血,清热化湿-驻车丸
脾胃虚弱证-健脾渗湿-参苓白术散
气滞血瘀证-化瘀通络-膈下逐瘀汤
原发性肝癌-肝积
气滞血瘀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
湿热瘀毒证-清利湿热,化瘀解毒-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
肝肾阴虚证-养阴柔肝,软坚散结-滋水清肝饮合鳖甲煎丸
西医
根除幽门螺杆菌:三联/四联
对症
一般治疗
根除HP
抗酸药物治疗
保护胃粘膜
卧床禁食,止血补血
一般治疗:休息,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禁酒,忌粗糙、坚硬食物
药物:水飞蓟素保肝、维生素类、抗纤维化
腹水(限制钠水的摄入,利尿,输白蛋白,抽放腹水
并发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症,腹膜炎
轻症:禁食、止痛、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抗生素、抑酸(H2受体拮抗剂)
重症:1、内科治疗:监护、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抗菌,抑制胰酶分泌及活性; 2、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除术; 3、外科治疗:腹膜灌洗,手术
手术:目前能达到治愈的主要方法
内镜治疗:贲门或幽门梗阻可行扩张术
化学治疗:氟尿嘧啶(5-FU)是胃癌化学治疗的基础药物
一般治疗:休息,流质饮食或富营养少渣饮食(严重时应禁食)
活动期:1、轻型:氨基水杨酸制剂,柳氮磺嘧啶; 2、中型:上述药物反应不佳者可改糖皮质激素(泼尼松); 3、重型: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控制肠道继发感染,便血量大者可输血
缓解期:氨基水杨酸维持三年
并发症:酌情手术
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局部消融治疗,靶向治疗
气滞瘀,逍遥桃 湿热瘀,鳖甲蒿 肝肾虚,鳖甲滋
湿热阴阳郁,脾虚气滞瘀,白头四神痛泻驻,膈下参苓术
肝胃二痰瘀毒聚,柴启开二下 气血两虚阴阳虚,八女中四君
肝郁肝胆热毒结,柴胰龙胰黄连解
三湿一瘀阴阳虚,柴胡胃苓实脾饮 中满茵陈调营饮,膈下一贯理五苓
胃热肝火脾气脱,心灰龙胆归独参
阴阳郁热肝胃瘀, 益胃健金肝,五磨柴笑丹
阴阳湿,肝气瘀,益四三,柴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