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师职业道德【2022教师招聘】
教师职业道德是从事教学工作的脑力劳动者在教学实践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知识分子职业道德之一。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在教育情境下人类的学习、教育干预的效果、教学心理,以及学校组织的社会心理学。本图是它的知识大纲。
教育学知识思维导图,分为宏观教育概论、中观教育原理和微观教育实践三个部分。喜欢的小伙伴可以点个赞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面管教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资:教育目的
儿童文学的编创
学前课程
教育综合:认知发展教育中的感觉和知觉
儿童发展心理学思维导图
遵循教育规律下的教育创新
教育与教育学思维导图
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道德的起源
老子《道德经》
“道生之,德畜之”
荀子《劝学》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最早提出“道德”一词,把“道”和“德”合用的人
教师职业道德概念
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处理与他人、与社会、与集体关系时所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
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适用的针对性
针对教育领域
要求的双重性
教书、育人
《礼记》
“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
内容的全面性
功能的多样性
行为的典范性/示范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影响的广泛性和深远性
广泛性
影响学生、家长、社会
深远性
学生终身受用
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对教师工作的促进功能/调节功能
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的作用/功能
对教育对象的教育功能
对社会文明的示范功能
对教师修养的引导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八大原则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原则
基本原则
乐教勤业原则
核心
含义
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性的指导准则
作用
处于主导地位,是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核心和精髓,也是衡量和判断教师行为的最高标准
教师职业道德的范畴
内涵
主要范畴
教师义务
教师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教书育人
教师良心
内隐性
恪尽职守
自觉工作
爱护学生
团结执教
*教师公正
核心:对学生的公平
职业道德素养水平的标志
内容
坚持真理
秉公办事
奖罚分明
教师荣誉
*教师人格
修养策略
取法乎上
修养尺度
表美
外在
“师者,人之楷模”
道美
内在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风格美/人格美
教师幸福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1997年修订)》
严谨治学
严谨治学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精神
衡量教师职业道德水准的起码尺度
廉洁从教
调整教师与物质诱惑之间的关系
为人师表
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
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修订)》
爱国守法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岗敬业
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要求
最高要求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
最低要求
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关爱学生
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核心、试金石
关爱谁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怎么爱
尊重学生人格
爱什么
保护学生安全,关爱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教书育人
教师的天职、根本任务、最主要最基本的责任
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标志
总要求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怎么教书
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怎么育人
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怎么评价
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
自觉抵制有偿家教
终身学习
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
自我锻炼、自我教育、自我陶冶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树立道德理想
掌握道德知识
首要环节
陶冶道德情感
责任感
职业道德行为的出发点,激励老师实现某种道德的内部动力
磨练道德意志
衡量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重要标志
确定道德信念
道德修养的核心问题
养成道德行为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最终目的
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根本途径
强化教师意识
加强理论学习
勇于实践磨练
努力做到“慎独”
职业道德修养的最高层次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评价标准
教育发展
根本标准
学校发展
基本标准
师德规范
直接标准
评价原则
方向性
教育性
民主性
科学性
评价方法
自我评价
学生评价
社会评价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