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九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这是一篇关于第九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的思维导图,包括:组胺与抗组胺药、前列腺素PG、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类)。
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 呼吸系统药理的思维导图,包括:祛痰药、镇咳药、平喘药三部分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是一篇关于第五章 消化系统药理的思维导图,包括:健胃药和助消化药、抗酸药、止吐药和催吐药、增强胃肠蠕动药、制酵药和消沫药、泻药和止泻药。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自体活性物质和解热镇痛抗炎药
组胺与抗组胺药
Ⅰ型变态反应机制:过敏原→机体→产生特性应IgE→IgE结合在肥大cell表面→机体呈致敏状态→再次接触过敏原→肥大cell脱颗粒,释放化学介质:组胺、白三烯
抗过敏药:抗组胺药、抗白三烯药以及其他介质药、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组胺
天然组胺储存在肥大细胞和血液的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以无活性形式存在(结合型),在各种刺激下以活性形式释放。
作用
参与炎症、过敏反应
调节胃液分泌
CNS的神经递质
扩张血管、收缩血管以外的平滑肌、刺激胃腺分泌
抗组胺药
H1受体阻断剂
选择性对抗组胺兴奋H1受体所致的血管扩张及平滑肌痉挛:皮肤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抑制中枢:
药物
苯海拉明
治疗各种过敏
小动物运输止吐
组织损伤伴有组胺释放的疾病(烧冻伤、湿疹)
异丙嗪、阿司咪唑
H2受体阻断剂
抑制胃酸分泌:治疗胃炎、消化道溃疡
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有: 抗胆碱药 H2受体阻断药 质子泵抑制剂
西米替丁、雷尼替丁
前列腺素PG
作用与血管和平滑肌,参与血小板聚集、炎症反应、电解质流动、疼痛、发热
保护作用:胃肠道的前列腺素保护胃黏膜不受胃酸损害、小肠的前列腺素能引起腹泻清除有害物质
在繁殖和生产中用于溶解黄体(治疗持久性黄体、卵巢黄体脓肿)、收缩子宫 在小动物临床上用于扩血管、保护血小板、扩张支气管、保护胃黏膜
地诺前列素(黄体溶解素)等
解热镇痛抗炎药(非甾体类)
甾体类:糖皮质激素
作用机制
抑制环氧合酶→抑制前列腺素合成
解热作用
外源性致热原→机体→内热源(CK)→中枢PG合成↑(解热镇痛药作用在此处)→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定点上移(下移)→T↑(↓)
镇痛作用
P182
抗炎作用
解热镇痛抗炎药能抑制PG合成从而缓解炎症。对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疗效
水杨酸类
阿司匹林
药理作用
机理:抑制环氧合酶和血栓烷合成酶以及肾素的生成
作用: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抑制抗体产生和抗原抗体结合反应,抑制炎性渗出,对急性风湿有特效 大剂量抑制肾小管对尿酸重吸收而促进其排泄
不良反应
抑制凝血酶原合成,连用有出血倾向——用VK治疗 刺激消化道——不易空腹投药,与碳酸钙同服可减少刺激性 治疗痛风时,可同服等量碳酸氢钠,以防尿酸沉积
水杨酸钠(主要用于抗风湿)
苯胺类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
药理作用:抑制丘脑PG合成与释放作用强,抑制中枢PG合成与释放作用弱
猫禁用
吡唑酮类
氨基比林和安乃近解热作用强,保泰松消炎作用强
吲哚类
抗炎作用强,对炎性疼痛镇痛效果显著:吲哚美辛
丙酸类
药理作用:抑制环氧合酶而减少PG合成——抗炎、镇痛 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解热
萘洛芬、布洛芬(毒副作用小)
芬那酸类
氟尼新葡甲胺(动物专用):用于发热性、炎性疾患,肌肉痛,软组织痛;注射给药用于控制呼吸道疾病和内毒素血症所致的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