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是通过汇集各种观点和方法论来研究各种传播活动的学科。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
大众传播媒介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处于职业传播者和大众之间的媒介体。指复制、传递信息的机械和传播组织、团体及其出版物和影视、广播节目。
这是一篇关于第六章 群体传播 集 合行为 组织传播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群体传播、集合行为及其传播机制、组织传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八章 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
媒介技术与社会发展
技术的定义和本质
技术与传播技术
媒介技术
概念
内涵
使用的符号体系、文本形式等均在媒介技术范畴之内
媒介技术发展的动因 人类……信息传播……基本需求和努力
技术发展索要解决的是实践应用层面上的效率问题
3种不同的技术道德观
技术善论
技术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
技术恶论
本质上否定技术,技术是万恶之源
技术中性论
技术本身无所谓善恶,无非是中性的工具和手段
梅塞尼
技术本身是工具和手段,不承载特殊的伦理和道义问题
使技术成为善与恶的,是创造和使用技术的人
技术可能带来社会问题,也能解决问题
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技术决定论
技术的后果内在于技术而不去取决于人的意志
社会决定论
人对技术的主体性:人是技术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技术与社会互动论
科学推动决定社会政治,社会需要是技术的源泉与动力,政治经济制度也反过来制约和决定技术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
媒介即讯息
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实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媒介:人的延伸
任何媒介都不外乎人的感觉和感官的扩展或延伸
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热媒介和冷媒介
热媒介
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理解不需要动员更多的器官
冷媒介
相反
启示
不同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反应各具特点
分类存在逻辑上的矛盾
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与局限
意义
开拓……视角,强调……作用
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
地球村的论断
局限
技术自然主义者 理论具有极端性和片面性
忽略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
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
理论的全部依据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
媒介工具和技术的现实社会影响
电视人和容器人
电视人
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
容器人
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孤立的封闭的人
媒介依存症
过度沉湎于媒介
价值和行为选择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
电视与人的充裕主义
电视与日本人的自私化和充裕主义价值流行的关系
网络时代的网虫和网瘾症
网瘾症
5种类型
色情成瘾
网络交际成瘾
信息超载成瘾
网络游戏成瘾
网络视听成瘾
心理危害
产生原因
信息空间和媒介接触条件
认识不到位
个人的家庭的社会的原因
当代新媒介技术发展趋势及社会意义
新媒介技术的主要领域、特点及社会意义
新媒介概念
四大领域
数字技术
传播资源丰富化
网络技术
海量信息和多向传播
多媒体技术
传播手段的融合
实时传输技术
传播速度快捷化和全球化
多媒体
纽曼的4C趋势
control
convergence
convenience
cost
新媒体发展的社会意义
增加传受双方的互动性
为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提高传播质量和效率
传播资源的丰富化 更多人成为传播者
人类传播范围扩展到世界
防止幼稚的乌托邦思想
历史渊源
布莱士、库利、麦克卢汉
评价
媒介技术是中性的;是人的创造物;社会影响还取决于人和社会组织、信息内容
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
传播者与大众传媒
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的特点
地位稳固
社会组织
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大众传媒的优势
专业的媒介组织,……能力和效率高
公开可靠的信源
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吸引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经营目标
必须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面对市场,必须将产品服务于市场销售
收益来源
广告收益
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
市场压力
广告主
消费者/受众
宣传目标
非经济收益目标
通过2种活动实现
言论活动
报道活动
公共性和公益性
依据
公共服务的作用
对社会有强大影响力,设计社会秩序和公共生活
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
是权利基础,也是重要制约
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
卢因提出
怀特引入新闻领域,传媒内部存在一系列把关环节
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
把关标准
新闻价值标准
宣传价值标准
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新闻处理的各种条件
满足受众需求的各种条件
盖尔顿和鲁治
9种要素对新闻选择加工有影响
时间跨度
强度和阀限价值
明晰性
文化接近性
预期性
处于预料性
连续性
组合性
社会文化价值
新闻筛选作业的3个基本前提
附加性前提
补偿性前提
排除性前提
把关过程的实质
还应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要素考虑在内
传媒的新闻生产依据其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
与媒介的方针和利益一致的内容更容易被媒体选择
个人因素所起作用有限,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