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国的新闻改革框架
从中国新闻改革的40年四次历史跨越整体发展到基本特点、性质、制度以及新闻传播业的新生态和新业态都有概括在内。
广告学一共分为12个大概念,内分仅六十个小概念,可以将此框架作为查缺补漏的问题集,进行自我提问。
受众分析分为基本概念、受众观与理论和新时代的受众,需要掌握的是概念和受众理论,四种受众理论类型要牢记,新时代的受众是防止扩展考题的 需要有印象
传播学整体背诵框架,纯原创自己背诵模板,放心食用!定义特点等具体概念,需要根据需要自主搜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0927真题题海计划 论述4 结合案例谈对信息茧房的理解(北师大2019)
1.传播学研究的演化p24
第十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效果
第九章 新闻媒介的性质
传播学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新闻学概论》读书笔记
新闻学概论第七版第一到第十章
新闻学概论:绪论、第一至四章
《传播学》传播类型划分
传播学的重要学派思维导图
中国的新闻改革
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制度
第一节 党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
第二节 党性原则是中国新闻事业的一项基本制度
1、对新闻媒体定位 媒体政府党中央高度一致
2、主要任务
3、组织原则 党管媒体
4、坚持正面报道为主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5、为确保上述要求实施,国有资本拥有对所有媒体绝对的控股权
6、采用政治手段来 扶植主流媒体 尤其党委机关报
党性原则中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1、坚持鲜明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的统一
2、坚持维护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统一
3、坚持宣传党的原则和掌握灵活的宣传策略的统一
4、坚持严肃的态度和生动活泼的文风的统一
第三节 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
1、坚持党性原则是使党的新闻工作永不变质的保证
2、坚持党性原则才能使党的新闻事业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方向和立场
3、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充分发挥党的新闻事业的积极作用
4、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划清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和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界限
5、坚持党性原则才能推动、指导我国的各项改革 包括新闻改革 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
6、坚持党性原则才能在网络舆论场把握舆论言语权
中国新闻事业的基本性质和特点
中国新闻媒体的最高宗旨是 在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 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群众 促进现代化建设
自觉接受党的领导
实行 全党板报 群众办报工作路线
新闻事业史以党报为核心的多品种 多层次媒介并存的格局
新闻事业属于国有资产是全民所有
新闻事业基本上实行 事业性质企业管理 的运作方式
第四节 中国新闻传媒业的新生态、新业态
1、以混合所有制为标志的传媒新体制基本成型
2、以互联网为中心的传播新格局形成,新媒体成为主导,传统媒体全线收缩
3、‘制播分离’新模式出现,传统新闻媒体面临沦为‘内容提供商’的风险
4、多生产主体多媒介渠道、融合新闻重塑新闻生产和传播生态
第三节 学科建设:从“小新闻”走向“大传播”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历程
1、承认学科管规定性“小新闻”框架的设立
2、新闻学走向大众传播学突破“小新闻”框架 1992年到1990年末
3、走向“大传播”新传播革命重构学科格局 20世纪90年代末
二、‘小新闻’走向‘大传播’的含义
1、新闻学研究超越新闻内部 面向整个社会
2、超越单一学科 实现跨学科的融合
三、‘小新闻’走向大传播的途径
第二节 新闻改革的基本特点
1、从自发走向自觉——中央掌握改革主导权
1978年底到1999年20年
2、从观念更新走向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成为新闻改革的动力
20世纪80年代信息概念的引进 引发对传媒功能的重新认知
3、从边缘突破走向中心突破——新闻报道成为新闻改革的助攻目标
4、从增重改革走向盘活存量——中国党报打造主流媒体
第一节 40年四次跨越
一、第一次跨越 高扬新闻规律的旗帜
1979到1982 否定阶级斗争工具论 重新恢复报纸作为新闻报的本来面目 是思念的主题课
1979到1982 时中国 拨乱反正 正本清源的时期
二、第二次跨越 引进信息概念
不仅要宣传,还要为受众提供信息、介绍知识、提供娱乐,等等 。1. (媒介结构):媒介结构发生改变。一大批以提供纯信息尤其是经济信息为主的报纸纷纷创办,电台电视台也纷纷开设以提供经济信息为主的新频道。2. (媒介内容)媒介内容构成发生变化,纯信息的新闻逐步在各新闻媒介占据重要地位。3. (报道样式):新闻报道样式更加丰富多彩,如预测性报道,立体式报道,纯客观报道等新的报道形式大量出现。
从1983年开始 二十世纪八十年初
三 第三次跨越 重新认定新闻事业性质
1992年开始 新闻事业只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的跨越
竞争给媒介带来了显著的变化
1、受众中心地位的认同
2、调整内部结构 搞活媒介机制
3、补充硬核 扩大容量
四、第四次跨越 从单一走向多元
1996年开始 结构整理和结构转型
1、报业集团 报业的集约化经营
2、频率、评频道专业化 广播电视多元化之路
3、二级电视、三级报纸、四级广播——中国传媒业结构的基本框架
4、制播分离 编营分离 ——传媒的产业化之路
5、跨媒体 跨行业跨区域 从封闭结构走向开放结构
6、二分大众传媒——从单一结构走向多元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