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六章犯罪客体
一般客体的具体内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个人私有财产,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七章 法律与文化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法律文化释义、法律与道德、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19材料题等。
刑法总论王逸:“胁迫”可以是暴力或非暴力,只对行为人自由意志形成相对强制,行为人仍然可以在是否参与犯罪的问题上作出决定和选择。行为人完全丧失意志自由的,不是危害行为。行为人被胁迫实施的犯罪行为所侵害的利益小于所要保护的,可以成立紧急避险。
刑法总论王逸:研究意义: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影响量刑;理论研究,加深认识;犯罪中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第六章 犯罪客体
概念
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特征
①犯罪客体是一种社会关系
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自然属性指的是人在生物学和生理学方面的属性, 社会属性指人作为社会一员活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包括:能制造工具进行生产劳动, 能进行理性思维,能按一定的伦理道德观念行动等
犯罪作为人的活动形式之一,也必然受制于特定的社会关系,是犯罪主体借以作用于某种特定社会关系的活动, 犯罪客体作为犯罪行为的指向,最终可归结为一种社会关系
②犯罪客体是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③犯罪客体是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
立法表现形式
法条明确规定犯罪客体
法条直接指出背叛国家罪的客体是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通过犯罪客体的物质表现来说明犯罪客体
破坏交通工具罪,通过火车,汽车电车船只等来说明此罪的客体是交通运输安全
通过规定被侵犯的相对人来表明犯罪客体
强奸罪,客体是妇女和幼女的性自主权
通过对犯罪行为的描述来确定犯罪客体
故意杀人罪,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通过违反调整一定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来说明犯罪客体
交通肇事罪,有“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规定,其客体为交通运输安全
研究犯罪客体的意义
有助于认识犯罪的本质,增强民众与犯罪作斗争的社会责任感
有助于合理划分犯罪类型,建立科学的刑法分则体系
有助于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
有助于正确量刑
犯罪客体的分类
层级分类
按照犯罪客体所包含的社会关系的单位不同,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直接客体
一般客体
一切犯罪所共同指向的客体,即我国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整体
一般客体的具体内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财产,个人私有财产,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
同类客体
某一类犯罪所共同侵犯的客体,即我国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某一部分或某一方面
同类客体是我国刑法分则分章分节的基础
直接客体
某一犯罪行为所直接侵犯的具体社会关系
直接客体的分类
简单客体与复杂客体
按客体所包含的具体社会关系数量的单复性划分
简单客体,只侵犯一种具体社会关系
复杂客体,一犯罪同时侵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具体社会关系
主要客体,某一行为侵犯的,刑法重点保护的社会关系
次要客体,辅助客体,某一行为不可避免要侵犯的,刑法一般保护的社会关系
随机客体,受刑法保护的,某一犯罪行为不是必然侵犯的社会关系
三者的区别:主次要客体受侵犯是犯罪构成的必备要素,随机客体不影响定罪,但影响量刑
物质性犯罪客体与非物质性犯罪客体
根据所侵犯社会关系的载体不同划分
物质性犯罪客体,直观有形,易测量,如财产损失,生命健康损害,立法对此类犯罪成立既遂通常设定了较为明确的损害结果标准。
非物质性犯罪客体,无形,难以测量,如对党和政府威信的损害,对公民尊严人格名誉的损害,立法对此类犯罪成立既遂一般未明确设定具体损害结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