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信用与信用体系
这是一个关于信用与信用体系的思维导图,包括:信用概论、信用形式、信用体系三部分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2-07-09 22:28:07信用与信用体系
信用概论
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信用含义
作为经济范畴,信用是指借贷行为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信用道德范畴理解为允诺者愿意承担并在未来兑现某种义务,并将其类比借贷关系中借款者要承担将来还本付息的义务
信用的基本形态
实物借贷
货币借贷
演进的动力机制是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借贷越来越成为信用的主要形态。其 原因在于:1. 专业化分工使需求和自产物品错位,货币借贷更能适应借贷双方需求,给予借贷 双方更多选择 2.货币借贷更加简便,不存在实物借贷中与品质鉴定相关的纠纷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私有制与信用
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
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
特点:以极高的利率为基本特征的借贷活动 ;利率不稳定且差异极大
高利的原因:1.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2.贷者的垄断地位3.风险与成本的补偿
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赤字、盈余与债务债权关系
赤字→支大于收
赤字必然意味着资金净流入(净债权减少或净债务增加)
盈余→收大于支
盈余必然意味着资金净流出(净债权增加或净债 务减少)
任何货币盈余或赤字,都同时意味着相应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
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居民部门——总体盈余
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剩余 储蓄以两种形态存在: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 居民部门的储蓄形成了赤字部门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
企业部门——总体赤字
是最为重要资金筹集者 其资金主要来源为居民部门的储蓄 居民部门在企业中拥有权益获得资本回报,同时从企业获得劳动报酬
政府部门——多为赤字
需发行国债为赤字筹集资金 国债由于有税收作偿还保证,在各类金融工具中信用等级是最高的 但国债规模过大可能导致主权债务危机,并可能导致国家信用降级
国外部门——盈余与赤字互见
是一国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综合表现 国外部门的赤字或盈余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正好相反
金融部门——调剂盈余与赤字
通过业务活动调剂各部门的盈余和赤字,将盈余方的资金转移给赤字方,促进促 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作为特殊的企业,其自身也面临着盈余和赤字调节的问题
融资形式
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是:商业票据、股票、债券及民间信用中的有关工具等.
直接融资与直接信用的差异主要在于借贷的对象,直接融资的借贷对象仅限于货币资金
优点:1.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在融资的时间、期限、利率、数量、资金用途等方面有较多的选择自由。 2.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来自债权人和市场的压力及有效的监督机制,有利于促进资金的使用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3.有利于筹集长期投资资金
缺点: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2.对资金供给者来讲,由于缺乏中介的缓冲,直接融资风险比间接融资风险大,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3.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制约。
间接融资
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资金融通方式.
典型的间接融资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间接融资工具:银行存款凭证 银行支票 银行票据 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证券投资基金
优点:1、筹资上可以积少成多。 2、安全性较高
缺点1.资金营运的效率相对较低。 2.增加了筹融资的交易成本 ——筹资者的成本高 ——投资者的收益低
判断融资方式,首先要看融资过程是否有金融中介参与?无则为直接融资,有则 要看金融中介扮演的角色。金融中介仅牵线搭桥,盈余方与赤字方直接建立权利 义务关系即为直接融资;盈余方不与赤字方直接建立权利义务关系,而是通过与 金融中介建立联系分别实现资金归集和资金分配,则为间接融
信用活动基础与特征
信用经济
信用风险
含义:借款人因种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违约事件出现无非包括债务人刻意违约和债务人不得不违约两种情况
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是指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 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方提供的信用
买卖行为
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的良性发展,对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商业信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包括: 规模上 方向上 期限上
银行信用
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在资金提供规模、资金流向与范围、借贷期限三个方面都克 服了商业信用的固有局限,因而成为了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 位的信用形式尽管相对于商业信用而言,银行信用具有诸多优势,但银行信用的发 展却不会排斥商业信用,二者通常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通常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票据贴现和质押贷款: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卖主,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买主 银行承兑票据: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买主,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卖主
国家信用
含义 :是指政府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政府作 为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信用活动
中央政府债券亦称国债
是一国中央政府为弥补 财政赤字或筹措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短期国债
中期国债
长期国债
地方政府债券
义务债券
收益债券
政府担保债券
是指政府作为担 保人而由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
消费信用
是工商企业、银行 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形式
赊销
分期付款
消费贷款
随着消费信用的发展,一般的消费信用多通过信用卡发放
消费信用的作用 消费信用与宏观经济调节 消费信用与生命周期内的财务安排(经典案例:中美老太太之比较) 消费信用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 过度发展会导致虚假需求,向生产者传递错误信息 过量发展导致信用膨胀和通胀压力 使用不当会导致消费者债务负担过重(房奴和卡奴现
国际信用
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和借贷活 动。
形式
国外借贷
出口信贷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外国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国际融资租赁
子主题
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与信用秩序
市场秩序与市场运行成本
信用状况与市场空间拓展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信用秩序
诚信冲击
产权制度与信用关系
计划经济对信用关系的影响
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
现代信用体系的构建
信用制度
信用体系构建的基础性保障
信用机构体系
社会信用提议与信用征信系统
信用与信用体系
信用概论
信用及其基本形态
信用含义
作为经济范畴,信用是指借贷行为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信用道德范畴理解为允诺者愿意承担并在未来兑现某种义务,并将其类比借贷关系中借款者要承担将来还本付息的义务
信用的基本形态
实物借贷
货币借贷
演进的动力机制是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
随着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货币借贷越来越成为信用的主要形态。其 原因在于:1. 专业化分工使需求和自产物品错位,货币借贷更能适应借贷双方需求,给予借贷 双方更多选择 2.货币借贷更加简便,不存在实物借贷中与品质鉴定相关的纠纷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私有制与信用
信用、货币与金融范畴的形成
最古老的信用→高利贷
特点:以极高的利率为基本特征的借贷活动 ;利率不稳定且差异极大
高利的原因:1.借贷资金的供求状况2.贷者的垄断地位3.风险与成本的补偿
信用活动的基础与特征
赤字、盈余与债务债权关系
赤字→支大于收
赤字必然意味着资金净流入(净债权减少或净债务增加)
盈余→收大于支
盈余必然意味着资金净流出(净债权增加或净债 务减少)
任何货币盈余或赤字,都同时意味着相应金额的债权、债务关系
五部门经济中的信用关系
居民部门——总体盈余
储蓄:个人可支配收入减去消费后的剩余 储蓄以两种形态存在:实物资产或金融资产 居民部门的储蓄形成了赤字部门所需资金的重要来源
企业部门——总体赤字
是最为重要资金筹集者 其资金主要来源为居民部门的储蓄 居民部门在企业中拥有权益获得资本回报,同时从企业获得劳动报酬
政府部门——多为赤字
需发行国债为赤字筹集资金 国债由于有税收作偿还保证,在各类金融工具中信用等级是最高的 但国债规模过大可能导致主权债务危机,并可能导致国家信用降级
国外部门——盈余与赤字互见
是一国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综合表现 国外部门的赤字或盈余与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正好相反
金融部门——调剂盈余与赤字
通过业务活动调剂各部门的盈余和赤字,将盈余方的资金转移给赤字方,促进促 进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作为特殊的企业,其自身也面临着盈余和赤字调节的问题
融资形式
直接融资
直接融资是资金供求双方通过特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
直接融资的工具主要是:商业票据、股票、债券及民间信用中的有关工具等.
直接融资与直接信用的差异主要在于借贷的对象,直接融资的借贷对象仅限于货币资金
优点:1.资金供求双方直接联系,在融资的时间、期限、利率、数量、资金用途等方面有较多的选择自由。 2.资金供求双方直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来自债权人和市场的压力及有效的监督机制,有利于促进资金的使用方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3.有利于筹集长期投资资金
缺点:1.直接融资双方在资金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到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 2.对资金供给者来讲,由于缺乏中介的缓冲,直接融资风险比间接融资风险大,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 3.直接融资的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制约。
间接融资
资金供求双方不构成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而是通过金融中介机构进行的资金融通方式.
典型的间接融资是银行的存贷款业务. 间接融资工具:银行存款凭证 银行支票 银行票据 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证券投资基金
优点:1、筹资上可以积少成多。 2、安全性较高
缺点1.资金营运的效率相对较低。 2.增加了筹融资的交易成本 ——筹资者的成本高 ——投资者的收益低
判断融资方式,首先要看融资过程是否有金融中介参与?无则为直接融资,有则 要看金融中介扮演的角色。金融中介仅牵线搭桥,盈余方与赤字方直接建立权利 义务关系即为直接融资;盈余方不与赤字方直接建立权利义务关系,而是通过与 金融中介建立联系分别实现资金归集和资金分配,则为间接融
信用活动基础与特征
信用经济
信用风险
含义:借款人因种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 具体而言,违约事件出现无非包括债务人刻意违约和债务人不得不违约两种情况
信用形式
商业信用
是指在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 卖方以商品形式向买方提供的信用
买卖行为
借贷行为
商业信用的良性发展,对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商业信用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主要包括: 规模上 方向上 期限上
银行信用
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在资金提供规模、资金流向与范围、借贷期限三个方面都克 服了商业信用的固有局限,因而成为了现代经济中最基本、占主导地 位的信用形式尽管相对于商业信用而言,银行信用具有诸多优势,但银行信用的发 展却不会排斥商业信用,二者通常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通常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票据贴现和质押贷款: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卖主,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买主 银行承兑票据: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买主,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卖主
国家信用
含义 :是指政府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政府作 为债权人或者债务人的信用活动
中央政府债券亦称国债
是一国中央政府为弥补 财政赤字或筹措建设资金而发行的债券,
短期国债
中期国债
长期国债
地方政府债券
义务债券
收益债券
政府担保债券
是指政府作为担 保人而由其他主体发行的债券
消费信用
是工商企业、银行 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用于消费支出的一种信用形式
形式
赊销
分期付款
消费贷款
随着消费信用的发展,一般的消费信用多通过信用卡发放
消费信用的作用 消费信用与宏观经济调节 消费信用与生命周期内的财务安排(经典案例:中美老太太之比较) 消费信用可能导致的负面影响 过度发展会导致虚假需求,向生产者传递错误信息 过量发展导致信用膨胀和通胀压力 使用不当会导致消费者债务负担过重(房奴和卡奴现
国际信用
是指一切跨国的借贷关系和借贷活 动。
形式
国外借贷
出口信贷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
外国政府贷款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
国际资本市场融资
国际融资租赁
子主题
信用体系
市场经济与信用秩序
市场秩序与市场运行成本
信用状况与市场空间拓展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信用秩序
诚信冲击
产权制度与信用关系
计划经济对信用关系的影响
建立并维护良好的信用秩序
现代信用体系的构建
信用制度
信用体系构建的基础性保障
信用机构体系
社会信用提议与信用征信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