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常见病原体检测
实验诊断第九章常见病原体检测重点知识总结,尤其适用于需要考试的学生党/上班族哦,大家一起学起来吧。
本篇详细介绍了免疫功能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各类感染所引起的免疫防御机制及感染的不同结局,适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免疫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的医学免疫学内容有所交叉。
从免疫的角度看肿瘤治疗,本篇包括了肿瘤免疫的概念介绍、肿瘤的免疫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等内容,部分参考了医学研究生第二版教材,适用于对免疫学科感兴趣的人群.
本篇根据2024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主要包括了小儿泌尿系统发育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内容。详细介绍了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九章-临床常见病原体检测
第一节
标本的采集运送
一些概念
正确的标本采集,储存和运输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
应当考虑所选标本的种类和部位,采集和运送应保证无菌操作,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实验室并处理
所有标本均被视为有感染性,对具有高致病性的标本,要有明显标识,用后的标本和盛标本的器皿要进行消毒,高压灭菌或焚烧
血液
疑为菌血症,败血症和脓毒血症的病人,一般在发热初期,寒战时或发热高峰到来前0.5~1小时采集血培养标本
24h内采集2~3次且在不同部位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尿液
清洗外阴后收集中段尿
粪便
取含脓,血或粘液的粪便置于清洁容器中送检
一次粪便培养阴性不能排除胃肠道病原菌的存在,对于传染性腹泻病人需送检三次(非同一天)粪便进行细菌培养
呼吸道标本
鼻咽拭子,晨痰等
合格的痰标本应在低倍镜视野中鳞状上皮细胞小于等于10个,白细胞大于等于25个
脑脊液与其他无菌体液
引起脑膜炎的病原体抵抗力弱,不耐冷,易死亡,故采集的脑脊液应立即保温送检或床边接种
生殖道标本
性传播疾病常取尿道口分泌物,外阴糜烂面病灶边缘分泌物,阴道宫颈口分泌物和前列腺液等
创伤,组织和脓肿标本
创伤标本应先清除污物
脓肿
开放性脓肿
无菌拭子采集
封闭性脓肿
穿刺
检查方法
直接显微镜检测
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测
形态,染色性,包涵体
涂片不染色显微镜检测
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和运动
荧光显微镜检查和免疫电镜检查
结核分支杆菌,麻风分支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等
电镜可诊断轮状病毒引起的胃肠炎
病原体特异性抗原检测
免疫荧光技术,酶联免疫技术,化学发光技术,乳胶凝集试验,对流免疫电泳等
病原体核酸检测
聚合酶链反应PCR
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细菌和真菌感染性疾病病原体的分离培养
确诊的关键步骤
依据菌落形态,细菌形态,染色性,细菌生化反应结果,血清学试验,动物接种实验(白喉)等鉴定
血清学试验
肥达反应
鉴别伤寒与副伤寒
O抗体属lgM,H抗体属lgG
第二节
耐药性及其发生机制
耐药病原体
目前临床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革兰阴性菌为主(60%),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和肠杆菌属细菌等
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感染约占30%,以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重要的耐药菌有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ER
检查项目,结果和临床应用
药物敏感试验
K-B纸片琼脂扩散法
抑菌圈越大越敏感
敏感S,中度敏感I,耐药R
稀释法
浓度梯度纸条扩散法(又称E试验)
耐药筛选试验
耐药菌检测试验
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MRS
高浓度氨基苷类耐药肠球菌
耐青霉素肺炎链球菌PRSP
β-内酰胺酶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第三节
检查项目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真菌感染
病原学诊断方法
直接显微镜检查
分离培养及鉴定
免疫学试验
动物试验
丝状真菌培养温度25~28℃
有些菌种需送检培养至少四周
寄生虫病
其他病原体感染
支原体检测
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可通过滤菌器,无细胞壁,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微生物
肺炎支原体
螺旋体检测
细长,柔软,运动活泼,呈螺旋状
立克次体检测
严格胞内寄生
外斐试验
诊断斑疹伤寒,斑点热和恙虫病
衣原体检测
专性胞内寄生
第四节-病毒性肝炎检测
甲型肝炎病毒检测
HAV属于微小RNA病毒科
标本来源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
DNA病毒
乙肝六项检测
传统为“乙肝两对半检测”
临床意义
HBsAg
其半身不具有传染性,因其常与HBV同时存在,常被用来作为传染性标志之一
抗-HBs
保护性抗体
HBeAg
乙型肝炎处于活动期,有较强的传染性
抗-HBe
大部分乙肝病毒被消除,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抗-HBc
HBcAg
提示病人血清中有感染性的HBV存在,含量较多表示复制活跃,传染性强,预后较差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前S1和前S1抗体测定
前S1抗原阴转越早,前S1抗体阳转越早,病人病程越短,预后越好
丙肝
HCV
抗-HCV lgM抗体
主要用于早期诊断
抗-HCV lgG抗体
丁肝
HDV
目前已知动物病毒中唯一具有负单链共价闭环RNA基因组病毒缺陷病毒
戊肝
HEV
第六节
医院感染
又称院内感染或医院获得性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三个重要环节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分为两类
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流行病学和临床类型
流行病学
病原学
细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
感染源
病原体来源于住院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陪伴容易,医院环境及伟彻底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血液制品等
免疫力低下的住院病人是医院感染的高危易感人群
常见临床类型
下呼吸道感染
我国最常见
尿路感染
手术切口感染
胃肠道感染
血液感染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