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儿科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儿科考试中常见的重难点。此思维导图依托儿科人卫第九版教材以及执业医师真题整理而来,逻辑清晰重点明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呀~
编辑于2022-07-16 17:26:13儿科-呼吸系统疾病
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解剖特点以及检查办法
呼吸特点
年龄小 呼吸频率快
婴儿期中枢调节能力差 易出现节律不整
由腹式呼吸逐步转变为胸腹式呼吸3
解剖特点
上呼吸道
鼻
容易堵塞,造成呼吸困难张口困难
鼻窦
鼻窦和口腔黏膜相连 急性鼻炎常累及鼻窦 容易发生鼻窦炎
鼻泪管和咽鼓管
容易导致中耳炎
咽部
扁桃体炎常见于年长儿 婴儿少见
喉
黏膜柔软而富有血管淋巴 轻微炎症即可以导致声音嘶哑和呼吸困难
下呼吸道
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支气管短而狭窄
黏膜柔软
血管丰富
软骨柔软
因缺乏弹力组织而支撑作用差,因黏液腺分泌不足而气道较干燥,因纤毛运动较差而清除能力差,因黏液分泌不足而气道较差
肺
肺泡数量较少,弹力纤维发育较差,血管丰富,间质发育旺盛
导致肺含血量较多而含气量较少
易于感染
感染时易致于粘液阻塞 引起间质炎症 肺气肿 肺不张
肺
盛肺泡数量少 弹力纤维发育差 血管丰富 间质发育旺盛 致肺含血量较多而含气量较少 易于感染
感染时易导致黏液阻塞,引起间质炎症,肺气肿肺不张
胸廓
婴幼儿胸廓较短 前后径较长 呈筒状
肋骨水平位 膈肌位置较高 胸腔小而肺脏较大
呼吸肌发育差
检查方法
体格检查
望诊
呼吸频率改变
呼吸困难的第一征象是呼吸频率增快
呼吸频率减慢不规则
发绀
中心性发绀比末梢性发绀晚
吸气时胸廓软组织凹陷
出现在上呼吸道梗阻或严重的肺实变
胸骨上下,锁骨上窝以及肋间隙软组织凹陷称之为双凹征
吸气喘鸣
上呼吸道梗阻
呼气喘鸣
下呼吸道梗阻
肺部听诊
哮鸣音常见于气象明显,提示有小支气管梗阻
不固定的中粗湿罗音常来自于小支气管的分泌物
深吸气末,听到固定不变的湿罗音提示肺泡内存在分泌物,常见于肺泡炎
血气相分析
动脉氧分压小于50,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 动脉血氧保护额小于85%时为呼吸衰竭
肺脏影像学
纤维支气管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疱疹性咽峡炎
病原体柯萨奇病毒
多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 咽痛 流涎 厌食 呕吐
体检时可以发现咽部充血 在咽弓 软腭 悬雍垂的粘膜上可以见到数个大小灰白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天后溃疡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以发生于口腔的其他位置
病程一周左右
咽-结合膜热
以发热 咽炎 结膜炎为主要特征
腺病毒感染
临床表现为
高热
咽痛
眼部刺痛
有时伴消化道症状
体检时伴咽部充血、可以见到白色点状分泌物,周边没有红晕 易于剥离 一侧或者双侧滤泡性眼结膜炎,可伴有结合膜出血 颈后耳后淋巴结增大
病程1~2周
实验室检查
病毒感染者
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者偏低 中性粒细胞减少 淋巴细胞数多
病毒分离学和血清学可以明确确诊
细菌感染
白细胞增高 中性粒细胞增高 使用抗菌药物前进行咽拭子培养可以发现致病菌
链球菌感染患者于感染2~3周后Aso滴度增高
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
流行感冒
流感病毒 副病毒引起
局部症状轻 全身症状重
急性传染病早期
上感常常为其前期症状
急性阑尾炎
本病腹痛常先于发烧 腹痛以右下腹为主 持续性 中性粒细胞增高
并发症
婴幼儿
中耳炎、鼻窦炎、扁桃体周围脓肿、颈淋巴结、喉炎、支气管炎、肺炎
年长儿
A组溶血性链球菌可以引起急性肾小球风湿热
治疗预后
一般治疗
抗感染治疗
抗病毒药物
利巴韦林
抗生素
青霉素类、复方磺胺甲唑、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咽拭子阳性有利于指导治疗
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病者,青霉素疗程应该为10~14天
对症治疗
高热
布洛芬乙酰氨基酚
物理降温
咽痛
口服咽喉片
中成药
急性感染咽喉炎
概述
是指喉部黏膜急性弥漫性炎症
以犬样咳嗽、声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
冬春季节多发,常见于婴幼儿
病因
由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引起,可并发于麻疹、百日咳以及流感等传染性疾病
常见的传染病毒为副流感、流感病毒和腺病毒
常见的细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链球菌
细菌病毒都可以引发该疾病
由于小儿喉部的解剖特点
炎症时容易充血、水肿出现喉梗阻
临床表现
起病急、症状重
发热、犬样咳嗽、声音嘶哑、吸气性喉鸣、三凹征
严重时可以出现发绀、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心率加快
咽部充血、间接喉镜检查可以看到喉部声带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
晨轻暮重,喉梗阻抢救不及时可以导致窒息死亡
四度喉梗阻
患者仅于活动后出现吸气性喉鸣以及呼吸困难,肺呼吸音以及心率没有改变
安静时有喉鸣以及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听闻喉传导音以及管状呼吸音,心率加快
除了上诉喉梗阻外,患儿还因为缺氧出现烦躁不安,口唇趾端发绀、双眼圆睁,惊恐、头面部出汗、肺部呼吸音降低、心率快,心音低钝
患儿渐显衰竭 昏睡状态,三凹征不明显,面色苍白、肺部听诊呼吸音几乎全部消失,仅有气管传导音,心律不齐,心音低钝,弱
鉴别诊断
白喉、喉痉挛、喉梗阻
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
麻黄碱以及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促进黏膜水肿
控制感染及时输入足量的静脉抗生素
青霉素、大环内酯或者头孢菌素类
糖皮质激素
抗炎,抑制变态反应
减轻水肿缓解梗阻
泼尼松
对症治疗
缺氧
吸氧
烦躁不安气管切开
氯丙嗪
镇静
减轻水肿
痰多者不宜使用
严重缺氧者,三度以上喉梗阻者
急性支气管
概述
是由于各种致病病原体引起的支气管黏膜炎症,由于支气管同时受累,故称之为急性支气管炎
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或为急性感染的一种表现
婴幼儿多见
病因
病原体
病原体各种病毒和细菌,混合感染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都可以引起支气管炎
免疫功能低下、特异体质、营养障碍、佝偻病和支气管局部结构异常
临床表现
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之后咳嗽为主要症状、开始为干咳,以后有痰
婴幼儿症状较重常伴有发热、呕吐、腹泻
一般无全身症状
双肺呼吸音粗糙、可有不固定的散在的干啰音和粗中湿罗音
治疗
一般治疗同上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多为病毒,采用抗病毒治疗
对症治疗应该使痰液易于咳出,故不使用镇咳药
化痰止咳
复方甘草合剂
止喘
雾化β2受体激动剂
氨茶碱口服静脉给药
喘息严重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
抗过敏
盐酸氯丙嗪
毛细支气管炎
概述
多种致病原感染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症
以憋喘,三凹征,喘鸣为临床特征
病原体
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某些腺病毒、偏肺病毒,肺炎支原体
临床特征
仅发生在2岁以下小儿
憋喘、肺部哮鸣音为突出表现
主要表现为下呼吸道梗阻,出现呼气性困难,呼气相延长伴喘鸣
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呼气性喘鸣消失
严重发作者,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周和口唇发绀
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可无热、低热、中度发热、少见高热
体格检查
呼吸浅而深快,60~80/min,甚至100/分钟,伴有鼻翼扇动以及三凹征
心率加快,可达150~200/分钟
肺部体征为哮鸣音,叩诊呈鼓音,喘憋期可闻及中细啰音
肝脾可由于肺气肿而推向肋缘下,可触及肝脏以及脾脏
辅助检查
白细胞总数以及其分类多在正常范围内
采集咽拭子或分泌物采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技术以及分子生物技术可以明确病因
X胸部检查可以见不同程度肺气肿或肺不张,也可以见到支气管周围炎以及肺纹理增粗
血气分析可以了解患者儿缺氧和CO2滞留程度
鉴别诊断
婴幼儿哮喘
婴儿的第一次感染性喘息发作为,为毛细支气管炎,三次以上考虑为婴幼儿哮喘
粟粒性型肺结核
结核菌素阳性
X线
其他疾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哮喘性支气管炎,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异物吸入
治疗以及预后
氧疗
控制喘憋
异丙嗪
氯丙嗪
抗病原体药物治疗
生物制品治疗
注射免疫球蛋白
其他
补液
纠正酸中毒
支气管肺炎
概述
2岁以内高发
病因
细菌病毒感染
病原体常由呼吸道入侵,少数经血行入肺
临床表现
发热
咳嗽
早期刺激性干咳
恢复期咳嗽有痰
气促
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
全身症状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以及呕吐
体征
呼吸增快,可以见到鼻翼扇动以及三凹征
发绀
肺部湿罗音
重症肺炎
循环系统
心肌炎、表现为面色苍白、心音低钝,严重者可闻及奔马律
神经系统
发生脑水肿时出现烦躁以及嗜睡、意识障碍、惊厥、球结膜水肿、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节律不齐甚至呼吸停止
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呕吐腹泻
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严重腹胀、膈肌升高、加重了呼吸困难
发生DIC时
表现为血压下降、四肢凉、脉速弱、皮肤粘膜以及胃肠道出血
抗泌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表现为全身水肿、可凹陷性,
辅助检查
外周血检查、
白细胞检查
细菌性肺炎白细胞增多,中性粒细胞增多,并且有核左移现象,胞浆有中毒颗粒
病毒性肺炎白细胞增持或偏低,时有淋巴细胞增高或者出现变异淋巴细胞
四唑氨蓝试验
激活的中性粒细胞吞噬和氧化NB染料,形成棕褐色颗粒,细菌感染时阳性细胞升高,病毒感染不升高
C反应蛋白
细菌感染时C反应蛋白升高
病原学检查
细菌培养和涂片
其他检查
病毒学检查
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试验
快速检测
检测抗原
检测抗体
PCR
其他病原学检测
肺炎支原体
冷凝集试验
特异性检测
衣原体
X线检测
早期肺纹理增强透光度降低
以后双肺下野、中内段出现大小不等的点状或小片絮状影融合成片状影
有肺气肿肺不张
并发症也有相应的X线改变
鉴别诊断
急性支气管炎
支气管异物
支气管哮喘
肺结核
并发症
脓胸
脓气胸
肺大疱
治疗
一般治疗
抗感染治疗
对症治疗
氧疗
气道管理
腹胀的治疗
并发症的治疗
发生感染性中毒性休克、脑水肿、心肌炎者及时予以处理
脓胸以及脓气胸
及时引流
反复穿刺抽脓不畅或者发生张力性气胸时考虑胸腔闭式引流
并存佝偻病营养不良时给予相应治疗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