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会提问》养成批判性思维,掌控自己的人生
《学会提问》作为再版12次的入门逻辑书,是养成批判性思维的必读书目之一,此书强烈建议写作、广告、逻辑混乱的小伙伴阅读,内容很干货! 书中围绕大量案例进行分析,提出13个层层递进的批判性问题,围绕论题、论点、假设、结论四大方向,帮我们构建了完整的批判性思维架构;同时书中也给出了成为一个批判思维者应该有的特性,以及需要避免的思维谬论。
编辑于2022-07-19 17:56:43《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一书,是利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和有效表达的实操书籍,作者从”系统思维的必要性、用框架解决问题、自上而下的表达“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大量案例引导读者逐层构建思维框架,熟练掌握系统思维的运用,最终形成个人知识体系 本书案例干货很多,详细内容可见思维导图
本书是豆瓣管理学图书的NO.1,说是职场圣经都不为过,作为管理学知识的入门读本,每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作者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科开创者,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本书提出管理者可以从时间管理、重视贡献、用人所长、要事优先、有效决策这五个方面训练学习,通过自我管理实现卓有成效,具体内容可参考导图。
“宋茶研究的巅峰之作”,书中涵盖了宋代点茶茶艺及茶具的详细介绍、贡茶及赐茶制度对宋代政治的影响、宋茶与社会日常生活、宋茶相关书画作品以及宋代茶书汇总。 虽然这是一本关于宋茶的书籍,但范围并不局限于宋代,作者对如采茶习俗、生产过程、保藏方法、点茶程序、分茶和斗茶技艺、茶具形制和系列等做了历史比较;同时,书中对宋代贡茶和赐茶、茶与古人生活、茶与佛教、茶与书画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辨。如果读完对中国茶文化感兴趣,还可以根据书中参考的文献进行深度阅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一书,是利用系统思维解决问题和有效表达的实操书籍,作者从”系统思维的必要性、用框架解决问题、自上而下的表达“三个方面出发,通过大量案例引导读者逐层构建思维框架,熟练掌握系统思维的运用,最终形成个人知识体系 本书案例干货很多,详细内容可见思维导图
本书是豆瓣管理学图书的NO.1,说是职场圣经都不为过,作为管理学知识的入门读本,每次阅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作者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科开创者,被称为“现代管理学之父”,本书提出管理者可以从时间管理、重视贡献、用人所长、要事优先、有效决策这五个方面训练学习,通过自我管理实现卓有成效,具体内容可参考导图。
“宋茶研究的巅峰之作”,书中涵盖了宋代点茶茶艺及茶具的详细介绍、贡茶及赐茶制度对宋代政治的影响、宋茶与社会日常生活、宋茶相关书画作品以及宋代茶书汇总。 虽然这是一本关于宋茶的书籍,但范围并不局限于宋代,作者对如采茶习俗、生产过程、保藏方法、点茶程序、分茶和斗茶技艺、茶具形制和系列等做了历史比较;同时,书中对宋代贡茶和赐茶、茶与古人生活、茶与佛教、茶与书画等都进行了细致的考辨。如果读完对中国茶文化感兴趣,还可以根据书中参考的文献进行深度阅读。
导读
阅读时长
8h
推荐指数
5
作者
【美】尼尔·布朗,斯图尔特·基利
机械工业出版社(12版)
观点
成长就是一个不断提问、假设和验证的过程
本书有助于系统学习批判性思考的基本框架和逻辑,不断提升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让自己的提问更理性、正确,本书给出了答案及具体的练习方式
要想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创新作为的能力,有必要依靠自己的大脑,激发批判性思维,提出批判性问题,才能保证自己不会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
批判性思维(what、why、how)
缺乏批判性思维的表现
他人总是通过阐述观点的弊端,来达成说服
觉得专家的意见总是对的,无条件相信
认为自己总能做出理性且正确的决定
号称掌握答案的人常常错误百出,自相矛盾
批判性思维前提
专家意见可作为信息来源,自己对信息分析、判断,最终对结果负责
有选择的依赖,靠大脑理性思考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者的特性
批判性思维的维度
两种思维方式
海绵式思维
大量获取知识,强调知识获取的结果
被动学习,有输入数量没有输入质量
淘金式思维
对知识进行选择,强调获取过程中的思考
注重思考作者提出的论点是否与自己一致
阅读的过程中应该加入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一味忙从
两种批判性思维
首先要有自己的观点,其次可以不同意他人的观点,但捍卫他人表达观点的权利,保持开放心态
弱批判思维
坚决抵制和驳倒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论证(封闭的)
强批判思维
对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主张提出批判性问题(开放的)
批判性思维者的价值观
克服价值观相似倾向,关注与你价值观倾向不同的人的观点
不断追求更好的结论、更好的信念及更好的决定
主要价值观
自主决断(扩大选择)
好奇心(保持思考)
谦恭有礼(避免偏见)
发自内心的尊重严密的论证(底层原理)
用批判性思维写作和发言
谈话
表明学习交流的态度,而非舌战群英
营造欢迎和提问的友好氛围
写作和演讲
在得出论点前,充分论证自己的主张,并从反面对这个主张加以辩驳
有效的将专家的意见融入我们自己的声音中,不“过度依赖”专家
论题、结论、理由、论据是什么?(让论点保持聚集)
论题
定义:引起对话或讨论的问题或争议
论题没有明确阐述时,先找到结论
描述性论题
“是不是”,反应出于好奇的探讨
关于各种对过去、现在或将来的描述准确与否的问题
规定性论题
“该不该”,得出规定性的答案
关于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的问题
理由
定义: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信念、隐喻和其他陈述
是结论可信度的基础,是结论成立背后的逻辑
理由是指我们相信某个结论的原因或原理
理由提示词
由于、研究显示、因为这个事实/原因、由以下材料支撑、因此证据显示
证据
定义:由一系列事实组成,这些事实有助于使听众或读者相信理由是可靠的
证据是指证明理由的真实性的事实
结论
定义:写作者或者发言者希望你接收的信息
结论有其他观点支撑,是被推论出来的,来源于论证
找到结论的线索
论题是什么
文章标题、文章开头
寻找指示词
因此、表明、由此、显示出、证明、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是
开头和结尾的位置
结论不是例证、数据、定义、背景材料、证据
检查交流环境和作者背景
论证
定义:由一个结论和支撑这个结论的多个理由构成
特点
论证必有其目的
需要别人对其作出回应
论证的质量有高低之分
论证如果缺失结论或支撑他的理由,就没办法被评价
操控性论证
一个结论开始的论证
弱势批判性思维,先入为主
举例:律师的工作,先有结论,再想理由
关系
论题是问题,结论是立场
一个清楚的问题,才能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用批判性思维写作和发言
确定一个清楚陈述、能激发受众思考的论题
确保结论、论点是清晰明确的
确保每条理由都能回答“为什么”
结论不仅要回答论题,还要有强有力的理由和证据作为支撑
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分析关键词是否歧义的重要
只有了解关键词和短语的意思,才能合理的评价一个论证
我们会误以为词语的含义显而易见,导致产生误解
找准关键词的线索
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多含义的关键词
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关键词或短语
留心抽象的词或短语
通过站在作者对立面,来判断别人给特定的词或短语下的定义
检查关键词是否有歧义
你自认为理解的和写作者想表达的是不是一个意思
关键词或短语是否可能有不同的意思
判断:将这个词的不同含义代入论证的结构中,看改变这个词的意思是否会对论证中理由支撑结论的效力发生重大变化
用批判性思维写作和发言
在论题和结论中找到关键词或短语,并定义或解释它们
在理由中找到关键词或短语,并定义或解释它们
识别核心论点中的抽象词,越抽象,越有必要澄清
“那些与我持不同意见的人,可能会如何用不用方式来定义这些术语,以支持他们自己的观点”
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是什么?
假设的重要性
定义:假设是创作者认为理所当然,但没有明说出来的信念,用于支持外显论证
假设的特征
隐藏或没有明说出来
论证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对决定结论有较大的影响
可能具有欺骗性
检查交流环境和作者背景
寻找假设
在理由和结论之间,寻找理由要证明结论必不可少的连接假设
在理由中,寻找理由成立必不可少的假设
价值观假设
定义: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偏好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的倾向(价值倾向或价值偏好)
价值观冲突
价值观认同度的区别,会产生价值倾向,可能带来价值观冲突;价值偏好并不是长期且不变的,所以会出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寻找价值观假设
把立论者的背景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自身利益不同)
把可能发生的后果作为寻找价值观假设的线索(想要结果不同)
站在反面立场思考(反串)
描述性假设
定义:指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没有明说的信念(定义性假设)
描述性假设很有可能成为定义性假设,想当然的否定一个词的其他意思,产生谬论
寻找描述性假设
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
寻找支撑理由的那些没有明说的想法
让自己站在写作者或发言者的立场上
让自己站在反对者的立场上
用批判性思维写作和发言
检查所提出论题的潜在结论背后的价值观假设
选择最符合我们价值观的结论
在选择了一个结论之后,需要确定支持该结论的潜在理由背后的价值观假设
选择与我们所选中结论,以及与当前语境中我们所偏好的价值观假设一致的理由
如果无法找到,就需要回到所有潜在结论中,重新进行评判
论证中有没有谬论?(草率或错误的假设)
定义:论证中的欺骗手段,交流者可能利用其来说服你接受他的结论
常见谬论
人身攻击型谬论:指针对个人进行人身攻击,而不是直接反驳其提供的理由
叙述谬论:错误的假设因为我们能讲出一个貌似可以解释一系列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故事,所以我们已认识到事实和现象之间的全部联系
滑坡假设:假设采取某种做法会引发一连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实际上有现成的程序可用来防止此类连锁事件的发生
追求完美解决方案谬论:错误地认为如果尝试某种解决方案后还有遗留问题未解决,那么这种解决方案根本就不该采用
诉诸公众谬论:试图通过引述很多人都持有这一观点,以证明某个断言有道理。错误地认为很多人支持的事就是可取的
诉诸可疑权威谬论:引用某一权威的话来证明结论,而该权威对这一论题并没有特别的专门知识
诉诸感情谬论:使用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分散读者或听众的注意力,让他们忽视相关的理由和证据。常被用来加以利用的情感有:恐惧、希望、爱国主义、怜悯和同情
稻草人谬论:歪曲对方的观点,使其容易受到攻击,进而攻击事实上根本就不存在的观点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论:在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选择时,却假想只有两种选择
乱扣帽子谬论:错误地以为因为你给某个特定事件或行为起了个名字,所以你合理解释了这一事件
计划谬论:哪怕经验显示了过去的错误预估,人们依然倾向于低估他们完成一项工作所需的时间,做出过于乐观、不切实际的预计
粉饰谬论:使用模糊、引发人们强烈情感认同的描述品行的词语,使我们倾向于同意某件事而不去细察其理由
转移话题谬论:插入一个不相干的话题,将人们的注意力从原来的论题上转移开,通过将注意力从当前的论证转移到另一个论题上以赢得论证
循环论证谬论:在论证过程中假设自己的结论成立的论证
证据是否可靠有效?
证据
定义:证据来自对事实的系统收集和组织,是立论者为支持一项主张而提供的明确信息
见解和事实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可靠证据的数量优势
证据的类型
个人经历:不具备普适性,可能产生以偏概全谬论(一个人仅根据群体中极少部分人的经历就得出有关整个群体的结论)
典型案例:不算是证据,但会将抽象的数据呈现出具体真实的画面,让人们更容易与议题产生联结
当事人证言:另一种形式的个人经历,可能会由于选择性、个人利益、省略信息、人为因素产生偏见
专家陈述:不能盲目相信,也不是完全不信,要参考其他同类专家的断言
个人观察:是一种有价值的证据,但要考虑因价值观、态度、过往经历造成的潜在偏见
调查研究:因为自身包含的措辞偏差和语境偏差,可能不一定代表真实态度;先确定调查程序的质量,再思考调查的可靠性
研究报告:因为其可重复性、控制和精确性,可以作为证据的优质来源,但要避免因为其不足,陷入强求确定性谬论(认为一个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就应该被抛弃)
用批判性思维写作和发言
所有说服力强的论证都需要高质量的证据(相关性、充分性、代表性)
假设也需要证据支持
几乎没有证据是完美的
多数个人证据,都需要额外的支持才能让人信服
科学证据最有可能是较好的证据
将个人证据与更高质量的证据有效结合起来
有没有替代原因?(从因果关系判断证据的效力)
替代原因
定义:即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它能够说明为什么特定的结果会发生
我们找出的任何一个原因,都可能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之一,而不是唯一
因果关系指示词
导致……
影响了……
与……有关
阻止了……
增加了……的可能性
决定了……
与……有联系
有……的效果
寻找替代原因
我能不能想到这个证据的其他解读方式?
还有什么别的因素可能会引发这个行动或导致这些发现?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事件,可能会把哪些因素当成重要原因?
如果这个解读不正确,还有什么解读可以说得通?
过度简化因果关系谬论:依赖并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的因果因素来解释一个事件,或者过分强调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的作用
混淆因果性与其他关系产生的谬论
相关性或关联性并不能证明因果关系
因果混淆谬论:将事件的起因和结果相混淆,或未能认识到两件事之间可能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忽略共同原因谬论:未能认识到两件事之间之所以有联系,是因为第三种因素在起作用
一件事紧接在另一件事之后发生,并不能证明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
因果混淆谬论:假设乙事件是由甲事件所引发的,仅仅因为乙在时间上紧随甲之后发生
用批判性思维写作和发言
很多类型的事件都可以有各种替代原因来解释
同一个证据可能会有不同的原因对它加以解释
大部分立论者都只提供他们偏好的原因
找出替代原因是个创造性过程,不会一目了然
一个断言的确定性,与替代原因的数量成反比
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数据的欺骗性
平均值谈论的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须同时考虑全距和数值分布
错把一件事的数据用来证明另一件事
通过省略相关信息进行欺骗
错把一件事的结论用来证明另一件事
用批判性思维写作和发言
解释数据是怎么来的
数据的含义是什么
提供的数据有怎样的局限
有什么重要信息被忽略了?(定义和缩小论点实现严谨精炼)
不完整论证的原因
时空对论证产生的限制
由于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限制,论证必须尽快完成
立论者的知识面不全面
论证很多时候是为了欺骗
立论者与你有不同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
找到常见重要信息的线索
站在立论者对立面思考
关键词是否有遗漏定义
是否有不用的价值偏好或视角
论证中所说的“事实”来源
用来获得事实的程序细节
收集或组织证据的替代性技术
不完整的数字、图表、表格或数据
省略的结果(长期/短期、正面/反面、提倡/反对)
省略掉的关于预测失败或预测失误的信息
用批判性思维写作和发言
我们的论文应该尽量精确严谨
应该对自己的观点有足够的信息,知道自己在这个问题上的立场
在构建自己的论证时,必须进行选择性过滤,确保重要信息不被遗漏
如果必须遗漏重要信息,应该在探索反驳论证时处理这个遗漏
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避免二分式思维
二分式思维: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对即错的方式思考问题
使用灰度思维,探索“是”与“不是”之外的其他答案
使用“如果……那么”的条件句得到多种结论,获取结论范围
多用“为什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来给结论添加限制性语境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
思考过快:根据手边既有的信息,不做任何深刻、全面的思考就参粗做出决定
刻板印象:认为某个人是特定集体中的一员,所以他肯定具有明确的特征
晕轮效应:我们倾向于先认识到一个人身上所具有的一个积极或消极特征,然后就把这一特征和这个人的其他一切联系起来
信念固着:因为对自生能力过分自信而固步自封,不愿去寻找更好的答案
可得性启发:因为获取和处理额外的信息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所以只根据手边最容易获得的信息来形成结论
自我中心:相对于其它人的精力和观点,我们赋予自我的世界为中心地位,不再关注他人的思考方式
一厢情愿:宁愿相信自己希望是真的概念或事实,也不愿相信以证明是真的概念和事实,忠于内心而非真相
干扰批判性思维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