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技术秩序》思维导图
下图是一篇关于《技术秩序》思维导图的思维导图。《技术社会》中的观点:技术已成为人类必须生存其间的新的、特定的环境。它已代替了旧的环境,即自然的环境。
编辑于2022-07-25 15:38:14技术秩序
《技术社会》中的观点
技术(Technique)已成为人类必须生存其间的新的、特定的环境。它已代替了 旧的环境,即自然的环境
新环境的特征
人工的
涉及价值、观念、国家时是自主的
在封闭环境内是自我决定的
技术按因果导向的过程发展
技术通过手段的积累而形成,手段先于目的建立
不可能单独解决一个技术问题
个别具体技术的发展是一种“自相矛盾”的显现
所以的社会现象都在技术之中
技术包含了组织的和心理社会方面的各种具体技术
当今人类的观念、判断、信仰和神化都已经从根本上被其技术改造了
关于技术的伪命题
技术带来的不利影响或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各种技术方法才能解决
对于技术麻烦,它的每一种解决方法都只能在其总体上加强技术系统
虽然大部分技术为人类更好的生存提供了诸多可能性,但他们无法解决基本问题
技术威胁了道德规范/技术带来的新道德替代了过时的传统道德
技术对艺术造成阉割/新的艺术形式是与技术结合的新的审美表达
技术社会肃清了各种与本能有关的人类价值和力量/这是一种去抑制过程,人类本能在寻找新的位置
技术社会带来的真正问题
在工具的世界人能否保证主人的地位
注意到技术的自主特征
人类个体本身是某些技术及其工序的对象
技术的开发者只是特定技术的对象,他们仍服从其他技术
开发者认为技术是好的,认为技术就是价值
人在技术社会保持主体身份的条件
人能给技术以方向和定位
人满足于被动的参与到技术进步中
人类对价值的定义导致人们无法定位技术发展的方向
认为技术进步是对价值的实现
人为以上目的而能控制技术
无法定义人要控制的技术是什么
技术员
技术员只能控制自己的技术
技术员不知道自己行动的意义,也不能总览技术整体
科学家的研究非常专门化,无法跨专业发表令人信服的意见
政治家
民主国家的政治家只屈服于民意
独裁政府只希望推动技术无限发展来获取权利
现代国家中的政治家的力量正在被技术员超越
哲学家可以尽力把技术置于他的控制下,但是个人的努力是无力的
新文明能否包括技术
文明和技术间的三重矛盾
技术世界是一个物质事物的世界
技术与人交互时只会把人转化成一个物质对象
技术不是把人而是把物质的东西放到首位
由于技术的完善性通过量的发展获得,最终将指向贬低人和量化人
技术手段比以往的任何东西都有效,而权利仅把自身当做对象
技术导致权利的增加
行动的可能性由于没有限制而变得绝对
技术手段的发展倾向于专制主义,禁止价值出现,宣告人对伦理和精神的追求是徒劳的
技术所在之处,意味着文明的进化是不可能的
技术绝不可能产生自由
虽然技术在很多方面解放了人类,但同时又强加给人另外的限制
技术的运行与自由相违背
技术是一种必然的秩序和确定的过程
社会中技术行为增加的越多,人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就消失的越多
如何解决技术与文明间的冲突
认为问题会自己解决
政治家、科学家和技术员
以非常具体而实际的方式考虑问题
解决这些问题的充分条件是进步不被抑制
马克思主义者
技术进步是解放人类的途径
技术是历史的推动力,使生产力提高进而对抗社会因素
问题出于社会主义社会结构,而不是技术结构
技术员,以弗里施为例
技术的发展将给予技术员权利
问题来源于人类将自己束缚于政治意识形态和道德体系
人道主义者挑起争端,技术员使技术服务人类,不破坏人类
不能依赖人的进步,而是依赖技术进步再将技术规训变得人性化
经济学家,以佛拉斯蒂耶为例
比较技术所带来的和技术所破坏的
技术通过构造基础原则、基础结构和上层建筑使人成为人
只有保障人类全部的物质需求,人类才能发展其理智、精神和道德生活,技术就是这个保障
认为问题需要整个人类付出巨大努力甚至巨大改变
哲学家、神学家
爱因斯坦、朱尔斯·罗曼的立场
人类必须把技术进步重新掌握在自己手里
需要有一个超级国家将一种精神力量混入其中
爱因斯坦:建立哲学家-科学家会议
罗曼:建立“人性最高法庭”
柏格森
主动性只能来自于人类,因为技术中不存在“物的力量”
技术放大了人类的身体,给予了过多的物质资源,但人类灵魂无法驾驭
人类必须对技术使用意志力,并最终使人类建立对技术的控制
神学家团体
技术是造物主给人类能力的补充
技术目前的问题是因为人背离了上帝
德日进神父的学说
进化代表持续的进步
这种运动指向物质和存在者的多样化
这种运动朝向一种更高级的统一
生物界的进化
从离散到集中的所有前进步骤已经实现
目前技术进步和生命的自发运动一致且互相连贯
表明了精神的影响
精神把技术作为一种组织分散物质的方法
如今的情况
一种整个人类物种的集中,技术起到统一的功能
由于技术,因此存在“社会化”,使精神成为超个人的同一体
使揭示技术问题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
讨论技术问题时去道德化的难点
人们会把有效的技术手段理解为自发的应用,同时不可能信任这种自发应用
人已经被整合进了技术中
要保持人类的自由、尊严和责任,就要禁止技术手段影响他
此情景下的必要条件
首先需要正确的诊断,以及努力获得对问题的真正认识
诊断要素必须随着一种意识出现
必须接受一种事实
他的存在在这一冒险之中
他真正的自由处于危险之中
技术在所有领域中都已建立起对人类越来越严格的统治
人的使命就是自由
通过技术获得的幸福是用自由换取的
对技术“神话”的无情摧残
技术“神话”
一种完整的意识形态构建物和认识倾向
知识分子赋予技术无上的美德
技术一步步涉及神圣性
技术成了捉摸不定的和不可侵犯的
“去神圣化”“去意识形态化”
技术是物质对象、程序以及组合物的综合体
技术进步不是人类的高级冒险,只是关于某些对象的普通构造物
在实践上有必要教会人在应用技术是与技术保持一定距离
让人放弃幻想,不要假装面对技术时个人完全自由
人必须在每个阶段都能质疑他对技术产品的使用,能够拒绝他们
能够使唤技术产品而不是附属与他们
使技术可以被视为哲学
要想拜托技术就要形成一种真正的哲学反思
要关心现实的意义,使调解人和技术现象成为可能
这种哲学不能再是运用自我封闭词汇的纯学院派技术
注意技术员与试图提出技术问题者之间的关系
技术员相信自己根本上是正确的
加入对话的人需要知道技术员的用意和把握的问题
两者之间的接触需要被展开
技术的进步总是模糊的
所有技术进步都有代价
技术进步一方面增加了什么东西,就一定相应的减少一些东西
一些例子
在医疗卫生领域,科技进步使人的生命延长了,却也变得不稳定了
在劳动领域,科技进步减少了人的体力付出,却带来了精神压力
在经济学领域,技术进步使一些新产业成为可能,却带来严重的环境破坏
在大众思想文化领域,技术手段使真正的大众文化成为可能,却使文化愈来愈肤浅
我们不能相信技术什么也不带给我们,但我们也不应该认为它是免费带来这些东西的
技术进步提出的问题
技术进步是通过解决一定数量的问题和造成另一些问题而实现的
一些例子
机器和劳动分工使生产扩张成为可能,但同样也带来了无产阶级的社会问题
自动化的发展
没有一个市场可以消化由一条不变的生产线产出的商品
导致大量消减必要劳动
一些扩大的经济部门不需要人力
其他部门对人力的需求保持在正常水平之上
带来工资问题
导致不同经济部门之间的不平衡发展
由医疗和疾病预防健康技术的应用导致的人口过剩问题
有害的和有益的后果不可分离
技术的进步同时包含了善与恶
一些例子
以自动化造成是失业为例
从时间上展开
一个资本主义经济学家主张技术性失业最终会自行消失
忽略了中间的过渡阶段,非常冷漠的说法
从空间上展开
苏联将失业的工人重新分配到需要他们的地方工作
没有考虑一个人附带的家庭、朋友
美国社会历史学家奈夫在“工业与战争”中提出的
呈现为整体的工业发展,必然朝战争方向刺激工业社会
论证
首先,人口越稠密,战争越多
其次,工业创造的新闻媒体、信息传输和交通运输是交战方法
最后,工业创造的破坏手段已经极大的减少了毁灭人类所带来的困难和痛苦
以新闻与信息为例
信息与宣传难以区别,且一条信息一定被多人加工过
对信息进行加工的编辑没有标准,且其判断是主观的
所有技术进步都包含不可预料的结果
在技术进步时,人们预期并获得某些确定的结果,但同时也有一些意料之外的继发作用
一些例子
药品及其副作用
DDT的危害
大城市居民的心理问题
单一农作物耕种造成的土壤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