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准备理论课
这是一篇关于准备理论课的思维导图。对课前准备。准备理论课有需要了解的小伙伴可以收藏起来观看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编辑于2022-07-26 17:28:50实施理论课
步骤1:授课前准备
子主题
规范1:提前一天检查授课环境
子主题
标准1-1:检查教室是否冲突,讲师机、投影仪是否符合授课要求:
1.讲师机运行是否正常,是否安装了所需要的软件
2.演示是否可以在讲师机上正常运行
3.注意讲师机是否有USB接口。并且是否可用
4.投影仪与电脑连接正常,电脑屏幕内容可以显示在投影幕上
5.投影仪焦距适度,投影文字显示清晰
规范2:整理仪表
子主题
标准2-1:遵照院校员工工作守则中的着装规定
标准2-2:面带微笑,自然、职业、精神饱满
规范3:准备授课物品
子主题
标准3-1:携带物品要齐全:白板笔、教材、教案、学生考勤登记表、学生座次表、圆珠笔(其中圆珠笔和记事本用于记录学生的事件和各种授课中出现的问题)、课件存放的U盘等
规范4:进入教室
子主题
标准4-1:出现教室冲突的现象,要及时找教务进行协调处理,并将情况反馈给教学负责人
标准4-2:至少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
规范5:准备教学环境(讲师机、投影仪、白板等)
子主题
标准5-1:进入教室后启动计算机,调出本次课的PPT
标准5-2:检查白板和板擦,如果白板不干净,要擦拭干净(没有字迹和污渍)
规范6:与学生沟通(正式上课前)
子主题
标准6-1:与学生沟通的技巧
(1)采取礼貌的问候语
(2)与学生沟通一定要走到学生面前
(3)可以讨论以下问题:作业完成情况,最近学习有什么困难,最近应用了哪些技术等
标准6-2:如果是第一次给该班级授课,沟通的内容如下:
(1)针对技能准备阶段的学生,可谈论以下话题:学生来自哪里,住在哪里,怎么来上学等家常话题。学生所在年龄层共同关注的问题,如上网、QQ、游戏。也可简单聊聊学生以前的计算机技术背景
(2)针对非技能准备阶段的学生,可谈论以下话题:学生上学期的学习情况
步骤2:问好和开场白
规范1:在上课铃响后向学生问好
子主题
标准1-1:采用礼貌问好语,如:大家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标准1-2:对于纪律不好的班级,可以由讲师喊“上课”,班长喊“起立”,讲师说“同学们好”,学生说“老师好”,讲师说“请坐下”,可以保证学生不再说话
标准1-3:表情面带微笑,目光巡视全场
标准1-4:要保持激情,要做到每个班级听到同样章节的内容,看到一致的讲师精神状态
步骤3:回顾上次课的内容
子主题
规范1:点评作业及实践报告
子主题
标准1-1:参见事件“批改和点评作业”
(1)示范完成好的实践报告,给予鼓励
(2)说明实践中出现的共性问题
(3)对于实践中遗留下来的没有解决的问题进行解释说明
规范2:简要回顾重要知识点
子主题
标准2-1:对重要知识点适当展开,回顾的知识点列在白板右侧
标准2-2:目的是了解学生上次课掌握情况,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规范3:采用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重点的掌握程度
子主题
标准3-1:讲师作为引导者,主要由学生不断根据引导回答问题;也可以是讲师根据课前准备的问题提问单个学生
标准3-2:对学生回答的处理,肯定学生答对的方面,补充学生回答的不足,最后给出正确答案
标准3-3: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可以引导或者让学习较好的学生帮助回答
标准3-4:回顾不能只讲标题而不叙述主要内容
规范4:采用提问方式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子主题
标准4-1:讲师根据布置的预习内容提问
标准4-2:对学生回答的处理:肯定学生答对的方面,如果学生不能回答,或学生都回答的不足,告诉学生要在后面听课时认真听讲,等到后续讲到该知识点时,再次强调
规范5:如果是本门课程的第一次课程,没有回顾,需要介绍课程体系,本门课程及课程目标
子主题
标准5-1:每门课的第一次课开始之前都要有对本门课程的概要介绍
标准5-2:介绍本门课程与本学期其他课程的承接关系
标准5-3:介绍本门课程的目标,就业技能结构描述,本门课程完成后能完成何类应用,举出本课程能解决的一些示例,可以展开课程贯穿项目
标准5-4:介绍本门课的主要内容,本门课的主要章节,章节间的关联,课程重点、难点,了解、熟悉、掌握。
步骤4:讲解本次课的课程目标
子主题
规范1:讲解章节目标
子主题
标准1-1:说明本次课学习后能够做何类工作
标准1-2:在讲解本次课目标的时候,将目标写于白板的左侧,顺序由上到下,占用面积不得超过白板的四分之一,在随后的授课中不应擦除目标,每次授完一个目标的内容,在白板上目标项前打勾,告诉学生该目标的内容已经讲解完成
规范2:简要介绍本次课的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本章结构)
子主题
标准2-1:严禁直接按PPT的内容念出来
时间规范:3-5分钟
步骤5:讲解课程内容
子主题
规范1:目标讲解
标准1-1:知识点讲解与学习结果联系起来,说明知识点能够完成的任务结果
标准1-2:目标描述应是实际工作中具体能够做什么
标准1-3:目标应结合实际应用场景、任务
标准1-4:知识点之间应注意逻辑顺序,避免跳跃,不连贯
标准1-5:在讲解课程内容时应该增加走动,应该适时走入学生中间,近距离接触学生;同时语气和手势应根据授课内容进行调整,以此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规范2:讲解案例
标准2-1:对案例的要求
(1)案例为2-3个生活案例
(2)其中一个案例需要在讲解完知识点后由学生举例
(3)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时间进度,引入扩展的知识点
(4)案例应该诙谐幽默但不失雅度,以此来调整课堂气氛,根据对班级学生的了解,在制定案例时候多设计一些符合班级学生兴趣的例子
规范3:讲师提问和学生交互
标准3-1:提问时注意授课的连贯性,不能打断正常上课
标准3-2:提问数量,每学时2-5个,但不能一次提出
标准3-3:提问方法
(1)提问不同学生,要保证该学生认真听讲后,可以回答该问题
(2)尽量让学生回答问题,不要自问自答
(3)提问课程重点问题时,可以要求所有学生一起回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课堂气氛过于活跃的时候,应该提问不遵守纪律的学生或提问比较难的问题
(5)课堂气氛比较沉闷的时候,应该提问比较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主动回答,如果无人主动回答,则提问外向的学生
(6)提问不遵守课堂纪律者,如说话、睡觉、走神等(对于上课睡觉者要及时提醒,并让其站立听课,或者宣布瞌睡者可以站立听课)
(7)为了鼓励学习比较差的学生,应该适当地提问该类学生一些比较简单的,或一定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增强这类学生的自信心
(8)在讲授本章节结束的时候,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可就下一章节内容提出一些预习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预习后面章节内容
标准3-4:提问时间
(1)一个重要知识点讲解完毕后
(2)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时
(3)有人睡觉,说话,玩手机时
标准3-5:学生如不能顺利解答问题,可以采用提示,让其他学生帮助等方法,但注意最后要给出正确答案
标准3-6:上述步骤并非按时间顺序自上而下,可以根据所讲内容及场景组合
规范4:回答学生提问
标准4-1:授课时,学生会向讲师提出问题,对问题回答采用以下几种
(1)尽量引导学生之间互相解答问题,讲师负责补充
(2)与本节课无关知识点问题,可以直接向学生表示这个问题在课下讨论
(3)对于课程内容问题,如果可以在2-3分钟解决的问题,可以当场解答,否则记录下该问题后,明确告诉学生该问题讨论时间过长,放在课下讨论
(4)对于多数讲师都疑惑的,针对课程重点或难点而提出的问题,结合实例重新说明。如还存在问题,则先继续程内容,课下回答学生问题
(5)对本节课只扩展的问题,时间应控制在2分钟以内就返回到正常上课中
规范5: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标准5-1:布置准备的课堂检验用例,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规范6:归纳总结
标准6-1:关键知识点讲完后要及时归纳
标准6-2:课间休息前要进行阶段归纳,同时可以悬念提问方式结束,以此让学生对后1学时课程心存期待
步骤6:课间休息
子主题
规范1:按铃声提示课间休息
标准1-1:课间体息时可以回答学生问题,与对上节课知识点不够理解的学生简单沟通
规范2:讲师在离开计算机时要注销账号或锁定计算机
步骤7:讲解后1学时课程内容
规范1:参照步骤5执行
标准1-1:后一节课要注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应该通过提问和案例来激发学生参与到授课活动中
步骤8:总结本次理论课
子主题
规范1:给学生5分钟时间做总结
标准1-1:总结的过程中讲师一定要走下讲台,走近发言者
标准1-2:学生发言时要及时给予鼓励(眼神或语言)
标准1-3:引导时可提示细节,引导学生讲出关键点
规范2:讲师用3分钟时间,总结学生遗留的内容并强调重点内容
标准2-1:总结时思维连贯,不能跳跃总结
标准2-2:总结时不能讲解新的知识点
步骤9:布置课后作业
子主题
规范1:带领学生完成每章教材课后习题
标准1-1:可以指定学生解答
标准1-2:可以让学生共同回答
标准1-3:对于错误的回答,要指正
标准1-4:可以布置为课后作业
规范2:给学生留作业题
标准2-1:按教案中准备的作业题
标准2-1:作业题用投影仪或写在白板上,由学生记录
标准2-3:布置完作业后,强调作业的提交方式,提交时间等
标准2-4:如果作业提交情况不好,则需要提醒学生作业在考核体系中的地位,明确指出不交作业者,不能参加结业考试
标准2-5:每学期的第一次理论课时,在留作业时先向学生介绍作业规定
(1)作业是学习的重要部分,能够检测、巩固课上的学习结果。作业是平时成绩之一,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
(2)第二次上课收取前一次课作业,归还已批改完的作业
(3)学生准备两个作业本,写上名字,除特别要求作业要写在作业本中
步骤10:结束本次理论课
子主题
规范1:如果本章有上机实践,简要说明实践目标、实践任务和实践安排
规范2:宣布下课
标准2-1:下课铃响后两分钟之内
标准2-2:讲师宣布“现在下课
标准2-3:讲师督促学生尽快离开教室以免造成拥堵
标准2-4:讲师在离开计算机时要注销账号或锁定计算机,如果教室下节没课,讲师应关机
标准2-5:讲师离开时应将白板擦干净
步骤11:总结并反馈授课问题
子主题
规范1:总结访谈问题学生(在出现问题学生时)并及时提交
准1-1:纪律问题学生具有以下特征
(1)不配合老师教学,爱说话
(2)上课精神不集中,经常走神
(3)上课睡觉
(4)经常迟到、旷课、请假
标准1-2:学习问题学生具有以下特征
(1)不做预习和复习
(2)对知识理解困难
(3)经常不完成作业,作业完成率低于70%
标准1-3:填写 附件《XX校区XXX班讲师报表-日.学生访谈》
标准1-4:发送给辅导员,同时抄送给辅导员和教学负责人
规范2:总结学生问题及教案
标准2-1:对上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问题分类:
(1)学生提出的问题
(2)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
(3)补充学生问题
(4)补充提问和答案,以及提问的方法
(5)补充教案案例
标准2-4:每周五下班前提交教案给教学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