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内容简介: 你正在因为孩子的叛逆而抓狂吗?? 为4~18岁孩子的父母设计的全新温暖教养术 你可以不打、不骂、不动气,十天就能重获掌控权 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让你的家庭回归安宁和温暖! 作者简介: 杰弗里·伯恩斯坦,美国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关系治疗专家,专注于儿童和家庭咨询20余年,曾帮助1000多个孩子和家庭修复关系,重获温暖的家庭生活。
编辑于2022-08-04 14:41:53 江苏省这张思维导图,是以《福格行为模型》为底层操作系统,打通行为科学三大黄金三角: ❶ 成瘾机制(《上瘾》×《软瘾》):解码习惯养成的双螺旋结构,让「强迫性沉溺」转化为「战略性依赖」 ; ❷ 微观裂变(《微习惯》×《掌控习惯》):建立从原子习惯到复利效应的跃迁通道 ; ❸ 职场显化(《5%职场精英的工作习惯》×《习惯的力量》):将神经科学原理转化为可复制的生产力武器 。
21世纪,医学进入史上上独一无二的慢病时代。 代谢性疾病、癌症、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成了影响人类寿命的四大“杀手”。 面对新的挑战,除了治疗,更要预防! 本书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彼得·阿提亚为你制定实现百岁人生的长寿战略。 从养老到“享老”,提前了解“对手”,才能百战不殆。
你一定听说过书法家颜真卿,但你不知道的是: 安史之乱中,他提刀为将,率领20万大军硬刚安禄山; 为保家国,颜氏一族30余口被害,他字字血泪,写下媲美《兰亭序》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75岁高龄,他领命前往敌营,知其不可而为之,慷慨舍身赴死。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颜真卿告诉你,堂堂君子如何铁骨震世,谋略无双。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张思维导图,是以《福格行为模型》为底层操作系统,打通行为科学三大黄金三角: ❶ 成瘾机制(《上瘾》×《软瘾》):解码习惯养成的双螺旋结构,让「强迫性沉溺」转化为「战略性依赖」 ; ❷ 微观裂变(《微习惯》×《掌控习惯》):建立从原子习惯到复利效应的跃迁通道 ; ❸ 职场显化(《5%职场精英的工作习惯》×《习惯的力量》):将神经科学原理转化为可复制的生产力武器 。
21世纪,医学进入史上上独一无二的慢病时代。 代谢性疾病、癌症、心脏病、神经退行性疾病成了影响人类寿命的四大“杀手”。 面对新的挑战,除了治疗,更要预防! 本书作者、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彼得·阿提亚为你制定实现百岁人生的长寿战略。 从养老到“享老”,提前了解“对手”,才能百战不殆。
你一定听说过书法家颜真卿,但你不知道的是: 安史之乱中,他提刀为将,率领20万大军硬刚安禄山; 为保家国,颜氏一族30余口被害,他字字血泪,写下媲美《兰亭序》的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75岁高龄,他领命前往敌营,知其不可而为之,慷慨舍身赴死。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颜真卿告诉你,堂堂君子如何铁骨震世,谋略无双。
叛逆不是孩子的错
1.理解你的孩子叛逆的原因
1. 并非一个阶段的问题
1. 儿童时期
2. 青少年时期
3. 成人时期
2. 你的孩子可能患有对立违抗性障碍
1. 易怒/易激怒情绪
2. 争辩/叛逆行为
3. 怀恨在心
3. 我的孩子有多叛逆
4. 你并不是孤军奋战
5. 叛逆是怎样影响你的
6. 训练自己跟孩子先冷静下来
1. 作出改变
2. 识别你为人父母的消极行为
1.吼叫和打骂
2.批评
3.唠叨
4.打断
5.停留在过去
6.引发内疚
7.使用尖酸刻薄的挖苦
8.说教
9.威胁
10.撒谎
11.过于严厉的后果
12.否认孩子的感受
7. 关照好你自己才会对你的孩子有帮助
8. 放松的方法
1. 深呼吸
2. 恢复孩子的良好形象
3. 在感恩中获得宁静
9. 让自己沐浴在感恩之中
10. 承担起帮助孩子的责任
2。理解你的叛逆孩子
1. 你的孩子感觉被误解了
2. 学会倾听是关键
3. 如何做到真正的倾听孩子
1. 保持目光接触
2. 消除分心
3. 倾听时切忌开口
4. 让孩子知道你在听
5. 不要一味的批评孩子
4. 倾听要保持耐心
耐心是一种美德
5. 理解孩子时你存在哪些障碍
6. 情商的缺失
7. 孩子需要你的爱和认可
8. 误解会引起更多的叛逆行为
9. 导致你对叛逆孩子误解的十大陷阱
1.期望你的孩子做他并未准备好的事情
2.对偶尔的不良行为上岗上线
3.阻止你的孩子像孩子那样表现
4.期望你的孩子满足你的需求
5.把孩子的错误归咎于他个人
6.忘记了责备和批评会带给你的孩子多大的伤害
7.通过文字或其他形式的电子信息交流引发的错误沟通和过度反应
8.忽略了充满爱意的行为的疗效
9.忘记了孩子是通过榜样学习的
10.只看到了外在行为,而没有注意到孩子内心的爱和善良动机
10. 处理好你的消极想法
11. 只有爱是不够的
3.在大喊大叫陷阱边上学做情绪教练
1. 大喊大叫是个严重问题
2. 大喊大叫的原因很多
1. 1.遭受强烈挫折的反应
2. 2.我和父母都大喊大叫过
3. 3.大喊大叫成了一种习惯
4. 4.大喊大叫似乎成了我唯一的选择
5. 5.孩子应该尊重我
3. 树立正确的心态
4. 帮助你停止大喊大叫的25个办法
1. 成为主动的倾听者
2. 通过理解让你平静下来
3. 问问你自己到底是谁的问题
4. 识别出愤怒的信号
5. 不要把所有行为当成个人行为
6. 勾勒一幅画中画
7. 运用幽默
8. 想要大喊大叫时运用低声细语
9. 学会恰当地使用耸肩
10. 不要羞辱或者谩骂孩子
11. 就让它过去吧
12. 说静心祷语
13. 记住你是要控制住局面
14. 适可而止
15. 说‘’让我想一想‘’
16. 上演一出现实的电视剧
17. 确保你自己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18. 进行自我谈话
19. 对自己进行记录
20. 想一想心平气和的,强有力的角色榜样
21. 你的指令要简短清楚
22. 想一想你最后的日子
23. 提前计划
24. 问题发生时就及时处理
25. 想一想“主席在场”
5. 怎样避免没完没了的大喊大叫的发作
1. 清晨的狂热
2. 家庭作业大战
3. 兄弟姐妹的争斗
4. 电话疯
5. 睡觉时间
6. 另类大喊大叫:暴躁的短信
7. 如果你感觉不能放弃大喊大叫,就试试自我同情
8. 不在大喊大叫的成功故事
4.超越权利之争
1. 叛逆孩子往往会有不切我实际的期望
2. 你的孩子想歪了
3. 权利之争会直接击中你的要害
4. 没有权利之争地做父母
5. 改变你的心态
6. 学会冷静和坚定
刚开始运用冷静和坚定的方法时可能会觉得不自然
1. 提醒你自己,由于受到权力争夺的威胁,感觉到“心怦怦跳”是正常的。你正在体验身体应对起先看起来是威胁和压力事情出现的正常反应。
2. 提醒自己,孩子正在慢慢长大,这个问题不会持续很久。
3. 对你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反应负起责任,让自己感觉良好。
4. 在头脑里写下你没有卷入争夺的次数,当你怀疑自己的进步时把它读出来。
5. 提醒自己,你放弃的权利越多,想从孩子那里拿走的权力就越少。想方设法争赢只会让权力争夺更加厉害。
7. 使用非控制的方式
8. 明智地迎战
9. 避免权力之争的19个秘诀
1. 想一想“预防”
2. 思考用回应代替反应
3. 尝试把自己悬在天花板上来看孩子
4. 注意时间的过渡
5. 观察你在做什么示范
6. 注意你的情感节奏
7. 一直坚持你的界限
8. 说出你想法后就离开
9. 有礼节的提出要求
10. 想一想“妥协”
11. 避免负面标签
12. 顾忌你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13. 运用幽默
14. 用恰当的方式向孩子表达他有权利
15. 记住少说为妙
16. 给予选择并要求选择
17. 说“我理解,但是......"
18. 给你的孩子赋权
19. 不是每件事都会引发权利之争
10. 特别要考虑屏幕过度使用和屏幕上瘾的问题
11. 每个新生代都在逐渐大规模使用”屏幕"
12. 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还是过于技术化的方式
13. 让我们看到屏幕技术的益处
14. 情绪脆弱的孩子更易受到负面影响
15. 我的孩子屏幕技术使用过度了还是成瘾了
16. 用一种冷静、坚定和控制的方式来设置屏幕使用的界限
5.强化孩子的积极转变
1. 正强化的力量
2. 什么时候奖励会变成贿赂
3. 不要把注意力放在消极行为上
4. 是运用正强化的时候了
5. 表扬生效了
6. 谨防你自己的情绪负担
7. 表扬的力量
8. 你的期望可能太高了
9. 为什么口头表扬是最好的奖励
10. 怎样口头表扬你的孩子
1. 表扬时的态度要真诚
2. 表扬要适可而止
3. 表扬要体现对比
4. 表扬越快越好
5. 表扬要多样化和见机进行
6. 不要吝啬表扬
7. 运用正向的“表扬薄”,让表扬变得形象生动
8. 时不时通过短信表扬你的青春期孩子
11. 表扬能马上产生奇迹
12. 赞美能够穿透重重障碍
13. 如何有效使用其他奖励
14. 不要忘记关注孩子的努力
1. 表现出你对孩子的无条件信任
2. 表现出你对孩子有信息
3. 寻找以前有力的例子,鼓励孩子去采取下一步行动
4. 把大任务分成一个个更小的任务
15. 使爱流淌
16. 正强化也能帮助你
17. 用积极的自我对话奖励自己
18. 给你自己提供其他奖励
6.纪律约束并不非让人绝望
1. 不会产生绝望情绪的纪律约束是关爱和理解
2. 生理上也需要关注
3. 慎重运用后果惩罚
4. 不要频繁运用后果法
5. 让孩子承担后果时总是保持冷静、坚定和控制的态度
6. 使用有意义的后果法
7. 言行要一致
8. 孩子的不当行为出现后马上作出惩罚
9. 愿意协商
10. 7个不会产生绝望情绪的管教秘籍
1. 树立好的榜样
2. 设定限制,但别强加太多的规则
3. 在制定家庭规则时尽可能的让孩子多参与
4. 帮助孩子理解规则和破坏规则的后果
5. 私下给予回应
6. 告诉你的孩子你有多爱他
7. 记住要强化积极行动选择
11. 不会产生绝望情绪的纪律约束不是孤立的养育方式
12. 不会产生绝望情绪的纪律约束不是为了证明你是掌控制
13. 约束纪律不等于惩罚
14. 关于体罚的特别建议
15. 不要过分纵容
7.调动家人的支持
1. 兄弟姐妹的力量
2. 不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
3. 合作的乐趣
4. 强调公平可能并不等于平等
5. 记住要有时间的概念
6. 组织新的聚会
7. 聚会对你所有的孩子都有好处
8. 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在一起回忆美好时光
9. 尽可能为所有孩子提供与你单独相处的时间
10. 奖励对愤怒情绪的控制
11. 婚姻越牢固,孩子的叛逆行为越少
12. 培养与孩子无关的、夫妻共同的兴趣爱好
13. 使婚姻更牢固的其他方法
1. 父母结成联盟
2. 结合运用本书中策略
3. 一起开怀大笑
14. 当配偶表现的不支持时
15. 独自一人抚养孩子
1. 积极的心态
2. 期望冲破障碍
3. 拟定可以预计的议事日程表
4. 建立一个可以依赖的支持网络
16. 寻求亲友的支持
8.如何减少孩子在学校的叛逆行为
1. 孩子的学校里的叛逆行为不在是问题
2. 老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
3. 孩子在学校里的粗暴行为
4. 学前及低年级阶段的叛逆行为
5. 一些老师引发了孩子的叛逆行为
6. 问题老师使用了问题方法
1. 质问学生
2. 责备和羞辱学生
3. 给学生贴标签
4. 无视学生的积极表现
5. 保持冷静、坚定和非控制的态度
6. 积极主动
7. 参与其中
8. 向学识渊博的人请教
9. 对自己想要什么要有清楚的认识
10. 告诉老师,他需要了解你的孩子哪些方面
11. 表扬老师
12. 支持学校工作而不恼火
7. 学校报告单
8. 小心谨慎但也要努力前进
9. 支持学校已取得其支持
10. 了解学生评估
11. 抽时间和孩子的学校保持联系
12. 确保你在家里尽了应尽的责任
13. 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教育方式
1. 私立学校,即著名的独立学校
2. 特许学校
3. 网络学校
4. 在家上学
5. 治疗性的寄宿学校
6. 青少年相关的医院项目
9.克服顽固性障碍
1. 辨别顽固性障碍
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激化叛逆行为
3. 学习障碍也会导致叛逆行为
1. 语言障碍
2. 运算障碍
3. 书写障碍
4. 非言语学习障碍
5. 听觉或视觉障碍
4. 抑郁症导致叛逆行为
5. 孩子的想法会决定他的感觉
6. 双相障碍
7. 焦虑加剧叛逆行为
8. 广泛性焦虑障碍
9. 惊恐症
10. 强迫症
11. 创伤后应激障碍
12. 恐怖症
13. 社交恐惧症
14. 健康问题会激化叛逆行为
15. 吸毒可导致叛逆
16. 自闭症谱系障碍增加了叛逆行为
17. 图雷特综合征激化叛逆
18. 压力加速叛逆
10.从长远减少叛逆行为
1. 超越败退:长风破浪会有时
你曾经克服过挫折
2. 准备好克服挫折的其他方法
1. 不要惊慌
2. 想一想你作为父母所具备的优点
3. 保持前进的步伐
4. 承认自己的不足
3. 远离消极质疑的陷阱
4. 保持负面想法的质疑
1. 保持宽松
2. 共同参与
5. 不要忽视你的业余生活
6. 列一张“积极”变现的清单
7. 尊重孩子的独特个性
8. 向你的朋友寻求帮助
9. 展望未来
1. 没有人生来就是好父母
2. 父母是一种学习的经历
3. 生活充满了各种挑战
10. 继续攥写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