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0.会计报表
关于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第30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会计报表的概念、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会计报表、附注现金流量表。
编辑于2022-08-06 11:06:44 广东30.会计报表
会计报表的概念
概念
以日常账薄资料为主要依据编制, 既是会计核算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会计循环过程的终点 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信息的书面文件
是企业会计核算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对外提供信息的主要形式 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表述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一套完整的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附注
目标和作用
目标:向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为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提供帮助
作用
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正确的投资抉择和信贷决策; 还可据以评价企业管理层对受托资源的经营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
企业的管理者:总结分析企业经营中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作出改进生产经营管理的决策
国家有关部门:了解跟掌握运行情况,执行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 采取各种经济杠杆和政策进行必要的宏观调控,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编织要求
依法审核;会计账薄记录,包括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其他辅助性账薄
符合相关规定;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
真实可靠/全面完整/编制及时/便于理解
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全面财产清查(向企业的董事会或相应机构报告)
检查会计事项的处理结果
资产负债表
概念
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 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础等式伟基础编制反映企业静态财务状况的一种报表
作用
提供企业所拥有和控制掌握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和构成情况的信息
反映企业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构成情况
了解企业财务的状况,判断企业的偿还能力和支付能力
了解企业资金结构的变化情况,掌握财务状况的变化情况和变化趋势
格式和内容
格式分为账户式和报告式(我国采用账户式) 账户式:分为左(资)右(负+所)两方 报告式:上下顺序依次将资/负/所有进行排列
内容:资产和负债应当分别以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列示 资产类流动性(即变现速度)强的排在前面,项目越靠前,其变现速度越快 负债类按照到期日的远近进行排列,先到期的(或需要立即清偿的债务)排在前面
流动资产:货币资金/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款和待摊费用等 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非流动资产等
流动负债: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其他
所有者权益在资产负债表中的排列顺序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编制方法
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一致时,应对上年末资产负债表个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规定进行调整,按调整后的数字填入资产负债表“年初余额”栏内
直接填列法:根据总账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如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分析计算填列法:将总账和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按照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内容进行分析/计算以后填列期末余额的方法
若干总账科目期末余额: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明细账期末余额:预收款项/其他应付款
总账和明细科目余额:长期借款和其他非流动负债
利润表
概念: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 主要依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的要求 以“收入-费用=利润”的会计等式为基础
作用
了解企业利润的形成情况
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盈利能力,评价或考核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
格式和内容
格式:单步式和多步式(我国采用多步式) 单步式:将本期发生的所有收入汇集在一起 多步式:将利润表的内容做多项分类,分别计算出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多步式分为正表项目和补充资料两项
内容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信用减值损失+其他收益+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资产处置收益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编制方法
利润表一般设有“本月数”“本年累计数”两栏
项目包括:1.营业收入;2.营业利润;3.利润总额;4.净利润;5.其他综合收益的税后净额;6.综合收益总额;7.每股收益
会计报表附注
概念:是对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会计报表中列示项目的文字描述或明细资料,以及对未能在这些报表中列示项目的说明等
内容
1.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2.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3.重要会计政策的说明 4.重要会计估计的说明 5.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说明6.对重要项目的进一步说明 7.或有事项和承诺事项的说明 8.其他未作披露的幸喜
现金流量表
概念
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现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等)
现金等价物: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通常包括3个月内到齐的债券投资等
现金流量:一定会计期间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是衡量企业经营状况是否良好、偿还能力强弱的重要指标 现金流入: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出售固定资产、从银行取得借款等现金流出:企业购买原材料货接受劳务、构建固定资产、偿还银行借款等
注1: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若只是涉及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变动或非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则不会影响现金流量
作用
便于报表使用者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能力,并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
说明企业一定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原因,说明企业偿债能力和支付股利的能力
分析企业未来获取现金的能力,分析企业投资和理财活动队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有助于对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作出客观评价
格式和内容
由报表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组成
内容:正表是现金流量表的主体,采用报告式,按照现金流量的性质,依次分类反映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最后汇总反映企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补充资料包括三部分: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编制方法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的编制方法 直接法:一般应按照现金流入和流出总额反映,以利润表中的本期营业收入为起点 间接法: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调整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支项目 我国企业应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的内容(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2)收到的税费返还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6)支付的各项税费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的内容 (1)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2)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3)处置固定/无形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4)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5)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6)购置固定/无形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7)投资支付的现金 (8)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9)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3.“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的内容 (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2)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3)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4)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6)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4.“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项目,根据当期发生的外币业务逐项计算
5.现金流量表附注披露的内容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3)现金流量净增加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