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美学原理第七章技术美
技术美是人们在物质生产和产品设计过程中,运用艺术手段对客体进行加工,所形成的审美形态。它不是自然的属性,区别自然美;它依附于手工业特殊技能和大产业生产条件下机器制造的有实用价值的具体实物,也区别于一般的艺术美。这种审美形态与产品的功能相联系,体现在产品的设计、制造,销售,使用过程中,具有科学性与实用性、技术性,具有与审美性能有效结合的特征。
行测 980 言语笔记,帮助考生理清思路,把握重点,对于每一位备考的考生来说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粉笔 980 判断推理笔记,解析了判断推理的各大考点和难点。无论是元素组成的细微差别,还是逻辑关系的紧密连接,都在这份笔记中得到了详尽的梳理和归纳。
粉笔 980 申论笔记,申论是很客观的,出题人给分必须有依据,凭着感觉给分是不够公正的。因此,答案是从材料来的——大量【摘抄】,少量归纳。能抄材料的就要抄材料,有原词就一定要用原词,不要选择自己编词(按关键词采分的啊)。长句用不了才概括。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技术美
第一节 技术美是一个历史范畴
一、从技术到技术美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物质上和精神上的需要而从事生产劳动的手段。 技术作为物质生产的手段,它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同时产生的。因此, 技术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其蕴涵着的内容不同。 在中国古代,技术是人的手艺、技巧、技艺和技能的总称。《说文 解字》中:“技,巧也,从手支声。”强调了技术中的主体因素。 十八世纪,法国的德罗在《百科全书》中解释:技术是为某一目的的 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
当技术作为人类劳动生存目的与规律相统一的结构时, 技术美成为了人类物质生活中最基本的审美存在,并被 称为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第一种美的形态。 (伴随着人类的生产、劳动创造产生) 从这个角度来说,技术美可以延伸到人类的史前时代, 它一直潜伏在人类物质生产的过程中。
×技术美是人类社会第一种美的形态
技术→熟练→形成自由的劳动
二、技术美
技术美:是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物,指 现代技术产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
技术美的概念是相对于艺术美、自然美 的概念而提出的。
技术美的存在的根源在于,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所形成的手段和方法, 它依据自然规律以实现人的目的,体现了人在适应自然和改造生存环境 中所取得的自由。因此,技术美是一个历史范畴。
第二节 技术美与功能美
一、技术美
技术产品首先必须具有实用功能,审美在此从属于功能而呈现为功能美, 于是便产生了技术美与功能美的关系。
技术美学的出发点是人,产品的功能不仅要适应人的物质需求, 而且要适应人的精神需求。 适应人的物质需求属于产品的使用价值,适应人的精神需求属于 产品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 (▲注:先有技术美才有功能美 即技术美是构成产品功能美的必要条件(前提条件)
技术美并不在产品的功能本身,而在于功能的合目的性的活动 所具有力充实与紧张并在与之相适应的感性形式中的呈现。
二、功能美
功能美既带来生理上的快感,同时也带来精神上的快感,如美感、 荣誉感、认同感等等。 越是高级的产品,审美和文化上所带来的快感在比重上就越大。
当一种新产品推向市场时,其 功能美是吸引人们的主要因素, 如果人们已经知道一个产品技术性能不好,就不会从美丽的 外观中感到美。
产品的物质功能是产品的灵魂,如果产品失去物质功能的应用, 也就失去物质功能的作用,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以技术为手段,以实用为基础,现代家具在丰富人类功能需求的同时, 体现出技术美——风格,起到了装点人们生活环境、与建筑或室内装饰相和谐, 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操。 现代家具的设计体现了技术美与功能美的完美融合。
人生艺术化
第三节 设计——技术与艺术交融的审美创造
在设计中实现技术和艺术的结合,不是两种独立过程的相加, 而是作为互补关系 融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
电影《阿凡达》
同一功能要求的产品可以设计成多种结构形式, 若选用不同的材料,其结构形式也可以产生多种变化。
小结: 技术美是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相对艺术美、自然美的概念而提出来的。技术美学为当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人文价值的导向。 现代技术产品所具有的审美价值从属于实用功能。实用产品的功能效应是通过人们的使用过程,通过对物质的占有或享受来获得物质和 精神上的满足。设计美学是技术美学从理论学科向应用学科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