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统治内忧外患,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在19世纪60年代带90年代中期,以奕诉为代表,发起了“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他们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还建立新式海陆军(北洋舰队)。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中国惊呆华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但却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国强兵的道路。
日本企图实现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1894年,日本蓄谋已久的甲午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丰岛海战、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半岛战役、威海卫战役)1895年,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役宣告失败。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以此为契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狂潮。1899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反映出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消息传入北京,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联合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之后,维新人士积极组织学会,创建报刊——《时务报》、《国闻报》。1898年,在维新派的的推动下,光绪帝发布一系列变法诏令。同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变法失败。这次变法被称为“百日维新”,在思想文化上产生了广泛、持久的影响
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义和团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清政府以招抚代替剿灭,加以利用。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口号,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1900年,西方列强联合镇压义和团,同年8月,北京沦陷,慈溪下令剿杀义和团,请求八国联军助剿,义和团运动失败。但它沉重的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1901年,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辛丑条约》,请政务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班封建社会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