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研究方法运用
问题25:一线教师如何走出行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误区? 问题26:一线教师可以做怎样的教育科学研究? 问题27:调查研究在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中有什么作用? 问题28:有哪些适合一线教师的课例研究基本范式? 问题29:叙事研究与个案研究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问题30:一线教师适合做怎样的实验研究? 问题31:一线教师需要做文献研究吗? 问题32: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教学微调查?
问题17:怎样理解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与日常教学活动的关系? 问题18:如何做好立项课题的开题论证? 问题19:如何有效实施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问题20:如何引导课题组成员深度参与研究? 问题21:课题研究需要积累哪些过程性资料? 问题22: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积累方式有哪些? 问题23:为什么要及时做好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的提炼? 问题24: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总结与发布有哪些样式?
问题9:课题研究方案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45 问题10:课题的提出一般怎么写?/ 49 问题11:如何写好课题的相关研究综述?/ 54 问题12:课题界定可以从哪几个维度写?/ 59 问题13:如何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 64 问题14:怎样呈现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 69 问题15:如何思考与确定课题的研究路径?/ 74 问题16:如何具化课题研究活动的操作策略?/ 79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四章 研究方法运用
问题25:一线教师如何走出行动研究的认识与实践误区?
(一)研究随情景,思路须明确
(二)过程重实践,方法须科学
(三)目标可调整,目的不改变
(四)研究出结论,策略有提炼
问题26:一线教师可以做怎样的教育科学研究?
(一)调查研究
范围:适用于教育现状、访谈调查、测量调查
类型: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等
(二)课例研究
五部分结构(崔允漷)
背景
课前会议
课中观察
课后会议
附件
(三)个案研究
(四)叙事研究
研究者以叙述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理解和解释
方式
研究者叙自己的事
研究者叙比人的事
叙述过程中需要“讲故事”和”析原理“融合
(五)实验研究
问题27:调查研究在一线教师的教育科研中有什么作用?
(一)发现聚焦问题
借助调查
(二)调查印证问题
(三)采集研究数据
实地观察与测量调查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
(四)体验科学方法
问题28:有哪些适合一线教师的课例研究基本范式?
(一)基于前测:把握教学内容与学生经验的融合点,实施有效教学
四环节研究结构
学情调查
教学内容解读
前测问题设计
知识的理解
技能的掌握
学习方式
基本活动经验
组织前测活动
分析前测数据
教学设计
基于教学内容解读与学情前测数据分析,重新思考学习目标的定位
选择学习策略,设计相关的学习活动
教学实施
学习进程的调控研究
课堂生成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
学习活动的适度调整研究
效果分析
诊断学习效果
反思教学策略
提炼一般规律
从一节课、一个内容的教学上升到一类课、一组内容的学习
……
(二)指向共生:解决教学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矛盾点,提升实践智慧
特点:团队协作研究、多次行为跟进
多轮行为跟进结构
确定主题
设计预案
课堂实践
分析诊断
反思经验
问题29:叙事研究与个案研究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
(一)教育叙事研究的设计与实践
1.聚焦问题
2.过程设计
3.实施研究
4.资料收集
5.撰写文本
故事的缘起
故事的发展
故事的结局
(二)教案个案研究的设计与实践
问题30:一线教师适合做怎样的实验研究?
分类(裴娣娜教授)
实验研究目的
确认性实验
确认所研究的对象是否具有研究假说内容的基本特征
一线教师适合做确认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和推广
验证性实验
实验控制程度
前实验
准实验
以原教学班作为实验组或对照组
一线教师适合做准实验
真实验
组成
实验设计
确定研究主题
提出研究假设
明晰实验的目的
确定结构框架
选择实验对象
确定相关变量的属性
确定实验类型
制订实验方案
实验实施
数据分析
形成结论
撰写报告
问题31:一线教师需要做文献研究吗?
(一)一线教师需要做文献研究吗?
有利于教师了解某个领域的研究内容,把握该领域的发展方向
(二)一线教师可以做怎样的文献研究?
1.泛在的文献研究
不定范围地收集资料
全方位了解某一学科教育教学发展状况的文献研究
基于某本杂志的归类研究
2.围绕主题的文献研究
3.就一节课的教学进行文献研究
代表:朱乐平-《一课研究》
(三)一线教师做文献研究的注意点
1.文献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2.对文献作相应的归类
时间节点-文献研究的重点与成果
3.文字表达结构化
4.有述有综
问题32: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如何运用教学微调查?
(一)分析知识要点,确定调查内容
(二)设计调查活动,落实调查过程
问卷测试
微型访谈
(三)分析调查结果,提出教学建议
(四)课后再次调查,反思教学成效
目的
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反思教学设计
注意要点
调查内容确定突出针对性
e.g.某个知识点的思维状况
围绕这个知识点的变化过程确定调查内容
e.g.一节课前的认知经验
围绕教学重难点确定调查内容
调查活动设计把握科学性
对象选取的代表性
材料应用的简洁性
调查方法的可行性
内容设计的层次性
调查数据分析体现实证性
达成共识
改进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