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诊断-一般检查
根据第九版教材编写,为一般检查内容,包括全身、淋巴结等条目,标记有重点内容,可供复习参考
本篇详细介绍了免疫功能在抗感染方面的作用机制、各类感染所引起的免疫防御机制及感染的不同结局,适用于临床医学研究生免疫课程的学习,与本科的医学免疫学内容有所交叉。
从免疫的角度看肿瘤治疗,本篇包括了肿瘤免疫的概念介绍、肿瘤的免疫基础、肿瘤免疫治疗的最新进展等内容,部分参考了医学研究生第二版教材,适用于对免疫学科感兴趣的人群.
本篇根据2024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主要包括了小儿泌尿系统发育特点、急性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内容。详细介绍了肾小球肾炎及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等内容。 适用于临床医学专业复习参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诊断
一般检查
全身状态检查
性别
性别与某些疾病的发生率有关
甲型血友病→仅见于男性
风湿热→多见于男性
SLE→多见于女性
某些疾病对性征的影响
肾上腺皮质肿瘤→女性男性化
年龄
生命体征
体温
腋测法
10min后读数 正常值36℃到37℃
口测法
5min后读数 正常值36.3~37.2℃
肛测法
5min后读数 正常值36.5~37.7℃
呼吸
正常:12~20次/分
脉搏
血压
发育与体型
发育
临床上的病态发育与内分泌的改变密切相关
巨人症
腺垂体功能亢进
侏儒症
垂体功能减退
呆小病
新生儿期甲状腺功能减退
佝偻症
婴儿维生素D缺乏
体型
无力型
正力型
超力型
营养状态
根据皮下脂肪充盈程度判断
前臂屈侧或上臂背侧下1/3处脂肪分布的个体差异最小, 为判断脂肪充实程度最方便和最适宜的部位
根据BMI判定
BMI<18.5kg/㎡ 消瘦
BMI≥28(我国)肥胖
意识状态
语调与语态
面容与表情
粘液性水肿面容
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满月面容
见于库兴综合征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者
体位
强迫体位
病人为减轻痛苦而被迫采取的特殊体位
强迫仰卧位
急性腹膜炎
强迫侧卧位
一侧胸膜炎和大量胸腔积液
强迫蹲位
先天性发绀型心脏病
辗转体位
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肾绞痛
角弓反张位
破伤风、小儿脑膜炎
姿势
步态
剪刀步态
脑性瘫痪与截瘫病人
间歇性跛行
高血压、动脉硬化病人
跨域步态
腓总神经麻痹
共济失调步态
脊髓病变
皮肤
颜色
苍白
可由贫血,休克,肢体动脉痉挛等引起
发红
发热性疾病,一氧化碳中毒等
发绀
还原血红蛋白增多或异常血红蛋白血症
黄染
黄疸
胡萝卜素增高
长期服用含有黄色素的药物
色素沉着
色素脱失
白癜风、白斑、白化病
湿度
弹性
皮疹
斑疹
见于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 一般不突出皮肤表面
玫瑰疹
为伤寒与副伤寒的特征性皮疹 拉紧皮肤时可消退,松开又恢复
丘疹
见于药物疹,麻疹及湿疹等
斑丘疹
见于风疹,猩红热和药物疹等
荨麻疹
见于各种过敏反应
疱疹
见于糖尿病足和烫伤病人
脱屑
米糠样脱屑
麻疹
片状脱屑
猩红热
皮下出血
小于2mm的称为瘀斑 3mm到5mm的称为紫癜 大于5mm的称为瘀斑 皮肤明显隆起的片状出血称为血肿
蜘蛛痣与肝掌
检查时用棉签等物品压迫蜘蛛痣的中心,其辐射状小血管网立即消失,去除压力后又复出现
蜘蛛痣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有关,常见于急,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水肿
粘液性水肿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
皮下结节
瘢痕
毛发
毛发增多 见于一些内分泌疾病
eg:库欣综合征及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性激素者 女性病人体毛增多
溃疡与糜烂
淋巴结
表浅淋巴结分布
头颈部
选择题
耳前淋巴结
耳后淋巴结
枕淋巴结
下颌下淋巴结
颏下淋巴结
颈前淋巴结
颈后淋巴结
锁骨上淋巴结
上肢
腋窝
中央淋巴结群
腋间淋巴结群
外侧淋巴结群
肩胛下淋巴结群
胸肌淋巴结群
滑车上淋巴结
下肢
腹股沟淋巴结
腘窝淋巴结
检查方法及顺序
淋巴结肿大病因及表现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胸部肿瘤如肺癌可向右侧锁骨上或腋窝淋巴结转移
胃癌多向左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