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No.7 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涉及各个方面内容归纳总结思维导图
法 法的作用 法学 法的概念 法的定义 法的基本特征
法理学中法律关系的内容 包括概念分类 三要素等内容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宪法知识总结思维导图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刑法笔记之刑法总则知识架构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法律责任
概念
广义
法律责任释义 广义的法律责任:大致和法律义务是同义词。
狭义
狭义的法律责任:是由违法或违约所引起的不利后果。具体定义是:由特定法律实施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了第一行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构成要件
关于构成要件的提示 在一般意义上说,法律责任的构成包括责任主体、违法或违约行为、损害结果和主观过错。 具体到某一种法律关系或某一案件,并非要求同时具备此四者要素。比如民法中的违约责任、产品质量的严格责任、公平责任、或其他基于法律直接规定的法律责任等。
责任主体
法律责任的构成是指认定法律责任是所必须考虑的条件和因素。 责任主体: 是指因违法、违约或法律规定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特殊情况下国家也作为法律责任主体。
违法或违约行为
分为作为和不作为
损害结果
(3)损害结果: 包括对人身、对财产、对精神的损害。 认定损害结果应注意: A、损害应具有现实性和确定性。 B、依据是法律、社会普遍认识、公平观念、社会影响、环境等因素。 C、因果关系是归责的前提
主观过错
(4)主观过错。主观过错是指行为人实施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在民法和刑法中,法律责任的要求对主观过错的要求不同。
故意
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他人或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过失
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损害他人或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状态。包括疏忽大意过失和盲目自信
分类
关于法律责任适用的提示 1、针对同一违法行为,同种类法律责任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同时适用。 2、针对同一违法行为,若符合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构成要件,可以分别适用不同种类的法律责任。 【特殊情况,如刑法中的想象竞合犯、吸收犯、牵连犯,民法中侵权之诉与违约之诉的竞合,留待大家在刑法学与民法学中详细学习。】
按责任性质分类
民事法律责任
(一)民事法律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因违法或违约对他人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而应承担的恢复性法律责任。(特殊情况下的惩罚性责任) 民事法律责任形式包括侵权责任和违约责任。 具体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 恢复原状、修理重做更换、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
侵权责任
违约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
(二)行政法律责任 行政法律责任:因违反行政管理的法律(广义)而应承担 的惩罚性或补救性法律责任。包括行政主体及其公务员的行政责任和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责任。 行政主体的责任:实施行政管理行为的行政机关所承担的行政责任。包括停止违法行为、撤销违法行政行为、履行法定职务、赔礼道歉、行政赔偿等 公务员的行政责任:通报批评、行政处分(警告、记过、降级、降职)等 行政相对人的行政责任:行政处罚(财产罚、行为罚、自由罚)、行政强制等,具体形式有罚款、没收、拆除、更换强制传唤、强制隔离、强制划拨、强制销毁、行政拘留等。
刑事法律责任
(三)刑事法律责任 刑事法律责任:因严重损害他人人身或财产,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而应承担的惩罚性法律责任。是最严厉的法律责任。 分为自由刑、财产刑、生命刑、资格刑 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特殊:终身监禁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宪法法律责任
四)违宪责任 违宪责任:因违反宪法而应承担的法定不利后果。违宪责任通常包括撤销和罢免 在我国,违宪责任通常是指有关立法主体制定的规范行文件因违宪而无效。
其他分类
按照承担主体:自然人责任、组织(法人)责任、国家责任 按照责任内容:财产责任、非财产责任; 按照责任承担程度:有限责任、无限责任 按照责任承担方式:恢复性责任和惩罚性责任。 按照行为人与责任承担人关系:单独责任、共同责任(按份责任、连带责任、补充责任)、替代责任;
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
责任法定原则:作为一种否定性的不利法律后果,法律责任包括其性质、范围、程度、期限、期限、方式等应由法律事先规定。 责任法定原则要求: 1、强调“罪刑法定“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否定和摒弃责任擅 断、非法贵罚: 2、没有法律授权的任何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都不能对他人追究和施加法律责任,不得 擅自创设法律责任形式 3、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不能超越法定权限追究他人的法律责任,无权追究他人法律明 文规定以外的责任 4、任何人都有权拒绝承担法律规定以外的责任,并有权在被非法追究法律责任时寻求司法救济
因果联系原则
责任与处罚相当原则
责任自负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