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K412030 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拉桥主梁施工方法有多种,其中()在塔柱两侧用挂篮对称逐段浇筑主梁混凝土,由于这种方法适用范 围较广而成为斜拉桥主梁施工最常用的方法1K412030城市桥梁上部
编辑于2022-08-19 17:16:22 广东1K412030 城市桥梁上部结构施工
1K412031 装配式梁(板)施工技术
本条适用于装配式泪凝土、钢-混凝土组合梁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桥构件的预制、移运、堆放和安装施工。
一、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
(1)装配式梁(板)施工方案编制前,应对施工现场条件和拟定运输路线社会交通进行充分调研和评估。
( 2 )预制和吊装方案:
1 )应按照设计要求,并结合现场条件确定梁板预制和吊运方案。
2) 应依据施工组织进度和现场条件,选择构件厂(或基地)预制和施工现场预制。
3 )依照吊装机具不同,梁板架设方法分为起重机架梁法、跨墩龙门吊架梁法和穿巷式架桥机架梁法;每种方法选择都应在充分调研和技术经济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
二、装配式梁(板)的预制、场内移运和存放
(一)构件预制
( 1 )构件预制场的布置应满足预制、移运、存放及架设安装的施工作业要求;场地应平整、坚实。预制场地应根据地基及气候条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场地沉陷。砂石料场的地面宜进行硬化处理。
( 2 )预制台座的地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预制台座应采用适宜的材料和方式制作,且应保证其坚固、稳定、不沉陷;当用于预制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板时,直对台座两端及适当范围内的地基进行特殊加固处理。
( 3 )预制台座的间距应能满足施工作业要求;台座表面应光滑、平整,在2m 长度上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不超过2mm ,且应保证底座或底模的挠度不大于2mm。
(4 )对预应力混凝土梁、板, 应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理论拱度值,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 正确预计梁体拱度的变化情况,在预制台座上按梁、板构件跨度设置相应的预拱度。当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梁预计的拱度值较大时,可考虑在预制台座上设置反拱。
( 5 )各种构件混凝土的挠筑除应符合本书lK412014 条的规定外,尚应遵守如下规定:
1 )腹板底部为扩大断面的T 形梁,应先浇筑扩大部分并振实后,再浇筑其上部腹板。
2) U 形梁可上下一次浇筑或分两次浇筑。一次浇筑时,应先浇筑底板(同时腹板部位浇筑至底板承托顶面) ,待底板混凝土稍沉实后再浇筑腹板;分两次浇筑时先挠筑底板至底板承托顶面,按施工缝处理后,再浇筑腹板混凝土。
3 )采用平卧重叠法支立模板、浇筑构件?昆凝土时,下层构件顶面应设临时隔离层;上层构件须待下层构件?昆凝土强度达到5.0MPa 后方可浇筑。
( 6 )对高宽比较大的预应力混凝土T 形梁和I 形梁,应对称、均衡地施加预应力,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梁体产生侧向弯曲。
( 二)构件的场内移运和存放
( 1 )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吊装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75% ,后张预应力构件孔道压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不低于设计强度的75% 。
(2)存放台座应坚固稳定,且直高出地面200Illi丑以上。存放场地应有相应的防水排水设施,并应保证梁、板等构件在存放期间不致因支点沉陷而受到损坏。
( 3 )梁、板构件存放时, 其支点应符合设计规定的位置,支点处应采用垫木和其他适宜的材料支承,不得将构件直接支承在坚硬的存放台座上;存放时混凝土养护期未满的,应继续洒水养护。
(4 )构件应按其安装的先后顺序编号存放, 预应力混凝土梁、板的存放时间不宜超过3 个月,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 个月。
( 5 )当构件多层叠放时,层与层之间应以垫木隔开,各层垫木的位置应设在设计规定的支点处,上下层垫木应在同一条竖直线上; 叠放高度宜按构件强度、台座地基承载力、垫木强度以及堆垛的稳定性等经计算确定。大型构件宜为2 层,不应超过3 层;小型构件宜为6 ~ 10 层。
( 6 )雨期和春季融冻期间,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地面软化下沉导致构件断裂及损坏。
三、装配式梁( 板) 的安装
(1)临时支座顶面的相对高差不应大于2mm 。
( 2 )施工程序应符合设计规定, 应在一联梁全部安装完成后再浇筑湿接头混凝土。
( 3 )对湿接头处的梁端,应按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凿毛处理。永久支座应在设置温接头底模之前安装。湿接头处的模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与梁体的接触面应密贴并具有一定的搭接长度各接缝应严密不漏浆。负弯矩区的预应力管道应连接平)1顷,与梁体预留管道的接合处应密封;预应力锚固区预留的张拉齿板应保证其外形尺寸准确且不被损坏。
( 一)吊运方案
( 1 )吊运(吊装、运输)应编制专项方案,并按有关规定进行论证、批准。
( 2 )吊运方案应对各受力部分的设备、杆件进行验算, 特别是吊车等机具安全性验算,起吊过程中构件内产生的应力验算必须符合要求。梁长25m 以上的预应力简支梁应验算裸梁的稳定性。
( 3 )应按照起重吊装的有关规定,选择吊运工具、设备确定吊车站位、运输路线与交通导行等具体措施。
(二)技术准备
(1)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
(2)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
(3)测量放线,给出高程线、结构中心线、边线,并加以清晰地标识。
( 三)构件的运输
(1)板式构件运输时,宜采用特制的固定架稳定构件。小型构件宜)1民宽度方向侧立放置, 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倾倒: 如平放,在两端吊点处必须设置支搁方木。
( 2 )梁的运输应顺高度方向竖立放置,并应有防止倾倒的固定措施;装卸梁时,必须在支撑稳妥后,方可卸除吊钩。
( 3 )采用平板拖车或超长拖车运输大型构件时\车长应能满足支点间的距离要求, 支点处应设活动转盘防止搓伤构件混凝土;运输道路应平整,如有坑洼而高低不平时,应事先处理平整。
(4 )水上运输构件时,应有相应的封仓加固措施,并应根据天气状况安排装卸与运输作业时间,同时应满足水上(海上)作业的相关安全规定。
(四)简支梁、板安装
( 1 )安装构件前必须检查构件外形及其预埋件尺寸和位置,其偏差不应超过设计或规范允许值。
( 2 )装配式桥梁构件在脱底模、移运、堆放和吊装就位时,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设计要求的吊装强度,设计无要求时一般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5%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吊装时,其孔道水泥浆的强度不应低于构件设计要求。如设计无要求时, 不应低于30MPa 。吊装前应验收合格。
( 3 )安装构件前,支承结构(墩台、盖梁等)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支承结构和预埋件的尺寸、标高及平面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验收合格。桥梁支座的安装质量应符合要求,其规格、位置及标高应准确无误。墩台、盖梁、支座顶面清扫干净。
(4 )采用架桥机进行安装作业时,其抗倾覆稳定系数应不小于1. 3 ,架桥机过孔时,应将起重小车置于对稳定最有利的位置,且抗倾覆稳定系数应不小于1. 5 。
( 5 )梁、板安装施工期间及架桥机移动过孔时\严禁行人、车辆和船舶在作业区域的桥下通行。
( 6 )梁板就位后,应及时设置保险垛或支撑将构件临时固定,对横向自稳性较差的T形梁和I 形梁等,应与先安装的构件进行可靠的横向连接,防止倾倒。
(7)安装在同一孔跨的梁、板,其预制施工的龄期差不宜超过lOd 。梁、板上有预留孔洞的,其中心应在同一轴线上,偏差应不大于4mm。梁、板之间的横向湿接缝,应在一孔梁、板全部安装完成后方可进行施工。
( 8 )对弯、坡、斜桥的梁、其安装的平面位置、高程及几何线形应符合设计要求。
(五)先简支后连续梁的安装
(4 )湿接头的混凝土宜在一天中气温相对较低的时段浇筑,且一联中的全部湿接头应一次浇筑完成。湿接头?昆凝土的养护时间应不少于14d。
( 5 )湿接头应按设计要求施加预应力、孔道压浆;浆体达到强度后应立即拆除临时支座,按设计规定的程序完成体系转换。同一片梁的临时支座应同时拆除。
( 6 )仅为桥面连续的梁、板,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案例lK412031 】
1、背景
A 公司中标承建一座城市高架桥, 上部结构为30m 预制T 梁,采用先简支后连续的结构形式,共12 跨,桥宽29.5m ,为双幅式桥面。项目部在施工方案确定后,便立即开始了预制场的施工。因为处理T 梁预制台座基础沉降影响了工程进度,为扭转工期紧迫的被动局面, 项目部加快调度,但一度出现技术管理问题:如千斤顶张拉超200 次未安排重新标定T 梁张拉后即把T 梁吊移到存梁区压浆,以加快台座的周转率;被监理工程师要求停工整顿。
2. 问题
( 1 )预制场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程序是什么?
( 2 )预制台座基础如何施工才能保证不发生沉降?
(3)千斤顶张拉超过200 次,但钢绞线的实际伸长量满足规范要求,即士6% 以内,千斤顶是否可以不重新标定?
3. 参考答案
(1)预制场的施工方案,由项目部总工组织编制,经项目部负责人组织讨论优化,在项目负责人(经理)批准后,应报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加盖公章,批准后,施工方案才能实施。
( 2 )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台座基础应根据场地情况而定:地质条件良好,地基承载力足以满足梁重承载的要求,可直接在此地基上做台座基础。如果地基达不到承载力要求, 则须对地基进行处理。可采用换填灰土开实的方法或采用打挤密木桩的形式,保证处理后的地基的承载力满足规范或设计要求,然后,再在上面浇筑混凝土基础。另外,做好预制场场地排水工作也至关重要,以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台座基础不发生沉降。
( 3 )不可以。依据相关规范的规定,张拉满6 个月或者张拉次数达到200 次的千斤顶,必须重新进行标定方能够继续投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