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心理学3
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例:个体的知识经验】、--有机体面对新的刺激情境,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没有发生本质变化(量变)【看见飞机叫大白鸟】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12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三、学习迁移 P94四、知识与技能P97五、问题解决与创造六.态度与品德P107。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10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三、学习迁移P94四、知识与技能P97五、问题解决与创造。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心理学9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三、学习迁移P94四、知识与技能P97五、问题解决与创造。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教育心理学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二章 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
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的发展理论
【瑞士】皮亚杰
认知发展观/个人建构主义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成熟:生理方面有机体的成长(神经系统,内分泌)
练习与经验【自然经验】:①物理经验②逻辑数理经验
社会性经验
平衡化---最关键的因素
认知发展
图式---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例:个体的知识经验】
同化--有机体面对新的刺激情境,把刺激整合到已有的,认知结构没有发生本质变化(量变)【看见飞机叫大白鸟】
顺应--有机体不能利用原有图式接受和解释新刺激,其认知结构发生变化(质变)【对飞机叫大白鸟之后发现不对,在内部建立起飞机图式来解释】
平衡--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均衡”--动态的不断建构与完善
举例:
小孩学会了眼前有东西就伸手去抓,这说明他具备了伸手抓东西的图式。当在他面前放了一个玩具时,他会用抓的方式对待玩具,这叫同化。把玩具放在他够不着的地方,他还是习惯性的抓,也是同化。他发现无论如何都够不着,就拖动地毯,让玩具靠近自己再抓,采用新的方式应对玩具,叫顺应。通过同化或顺应方式,就实现了内部和外部的平衡。
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物体恒存、客体永存性(9-12月)
思维萌芽、区分主客体、延迟模仿、感觉和动作分化
前运算阶段/直观动作(2-7岁)
自我中心--三山实验、掩耳盗铃;思维不可逆( A-√→B;B-×→A)
泛灵论--外界所有东西有生命
单维思维【想你刻手中:①认知活动相对具体性②不可逆③刻板性④不可逆+刻板】
集体的独白---每个孩子都在说,但无交流
不能推断事实--只看表面现象,不知深层次本质(天黑了,认为红旗是黑色的)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
可逆
守恒--形成标志
去自我中心--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具体逻辑思维
去集中化 --思维成熟最大特征
序列号 尝试--错误 将长短不等的小木棒,按从长到短的顺序排列
形式运算阶段(11、12-成人)
假设-演绎推理 钟摆实验
思维以命题进行
假设性思维
抽象逻辑思维【理解符号、隐喻暗喻含义】
类比思维 狗—皮毛;鸟—羽毛--只有通过反省性思维而不是观察
可逆性与补偿 通过方法改变
思维的灵活性
埃里克森
人格发展阶段论(人格的自我发展理论)---这种理论属于精神分析理论
八阶段
乳儿期(0-1.5岁)【重要事件:喂食】 【冲突:信任对不信任】--希望品质
婴儿期(2-3岁)【重要事件:如厕训练】【冲突:自主对羞耻】--意志品质
学龄初期、学前期(4-5岁)【重要事件:独立】【冲突:主动对内疚】--目的品质
学龄期(6-11岁)【重要事件:入学】【勤奋对自卑】--能力品质
青春期(12-18岁)【重要事件:同伴关系】【冲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忠诚品质
成年早期(18-30岁)【重要事件:爱情关系】【冲突:亲密对孤独】--爱情品质
成年中期(30-60岁)【重要事件:养育子女】【冲突:繁殖对停滞】--关心品质
成年晚期(60岁以后)【重要事件:反省和接受生活】【冲突:自我整合对绝望】--贤明、智慧品质
维果斯基
文化--历史发展理论
①活动论
②符号中介论
③内化论:内化即外部活动借助于言语而转化为在头脑中进行的内部活动
两种工具说
物质生产工具--动物vs人
精神生产工具--人由低级到高级 (语言)
两种心理机能
低级心理机能
高级心理功能
教育VS发展关系---皮亚杰:教学遵循认知发展;维果斯基:教学走在发展前面
教育影响
支架式教学
提出者:布鲁纳
在学生试图解决超出当前知识水平问题时给予支持和指导,帮助其顺利通过最近发展区,使之最终能够独立完成任务
交互式教学(教师VS学生)
合作学习(学生VS学生)
最近发展期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
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举例
跳一跳,摘桃子
最近发展期是动态的,不是固定不变的
教学就是要不断创造最近发展区;学习的最佳期限就是要抓住最近发展期
维果斯基提出:“良好的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
学生个别差异
认知/智力差异
个体差异【各类水藻】
类型差异 各种因素(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存在质的差异--文科vs理科
水平差异--IQ130 vs IQ60
表现早晚差异--聪明早慧vs大器晚成
群体差异【群星念祖】
性别差异--男性vs女性
年龄差异--青年人vs老年人
种族差异--犹太人族
智力水平差异
智力分布呈正态分布(常态分布、钟形分布)
男女智力总体水平大致相等、男性智力分布离散程度比女性大
认知方式差异
认知方式/认知风格: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主要影响学生学习方式
类型
场依存型
依据外部参照
知觉方式:非分析的,笼统的整体知觉方式
学习策略:外在动机,易受暗示
学科兴趣:人文、社会科学
结构严密的教学--定论式
场独立型
依据内部参照
知觉方式:善于运用分析的知觉方式
学习策略:内在动机,独立自主学习
学科兴趣:理科、自然科学
结构不严密的教学--开放式 心理分化水平高(思考更深刻)
赫尔曼·威特金
身体适应测验--飞行员坐正
镶嵌图形测验
冲动型
考虑不周到、答题快、正确率低高
从整体思考
沉思型
考虑深入、答题慢、正确率高
采用细节性加工方式
杰罗姆·卡根--匹配相似图形测验
发散型
反省观察+具体
自由发言、小组讨论
聚合性
主动实验+抽象
子主题
同化型
反省观察+抽象
听讲座,将抽象内容内化为自己的
顺应型
主动实验+具体
现场调查、实验室工作
科尔勃--两维坐标理论
第三章 学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