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重症监护治疗与复苏
外科学之重症监护治疗与复苏知识梳理,包括ICU的工作内容、ICU病人病情评估、心肺脑复苏、急性肾衰竭与急性肾损伤、急性肝衰竭等等。
编辑于2022-09-01 23:54:33 广东重症监护治疗与复苏
重症监护治疗
概述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
ICU是体现医院整体医疗实力的窗口
ICU的特点
高新尖的仪器设备集中;危重病人集中;有经验的医护人员集中
ICU的收治对象
ICU主要收治那些经过严密监测和积极治疗后有 可能恢复的各类危重病人
1、严重创伤、大手术及器官移植术后;2、循环不稳定,需要药物或特殊设备支持;3、有可能呼吸衰竭,或需呼吸机治疗者;4、严重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者;5、麻醉意外,心肺复苏后;6、严重代谢障碍和内分泌系统急症;
不属于ICU的收治对象
急性传染病;晚期恶性肿瘤病人;病因不能纠正的濒死病人;脑死亡病人
ICU的工作内容
监测的目的
早期发现高危因素;连续评价器官功能状态;评估原发疾病严重程度;指导对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采用目标导向治疗方法
重症监护治疗的内容
循环系统
心电图监测
了解心率快慢;及时发现和识别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或心肌梗塞
血流动力学监测
血压(有创、无创); 中心静脉压(CVP); 漂浮导管;心排量(CO)
中心静脉压
测定上(下)腔静脉近右心房入口处的压力,主要反映右心室的前负荷。
常用穿刺途径: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CVP的正常值:6~12cmH2O
中心静脉压测定意义
<5cmH2O :右心房充盈不足或血容量不足
15-20cmH2O:心衰,有肺水肿可能
漂浮导管(Swan-Ganz导管)
PCWP是反应左心功能及前负荷的可靠指标
对左、右心室的负荷进行量化测定,指导容量治疗
组织灌注的监测
LAC、SvO2、PgCO2
传统监测指标:血压、脉搏、尿量、末梢循环状态等。
血乳酸浓度
正常值≤2mmol/L。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呼吸衰竭或 循环衰竭时),可引起组织缺氧,引起体内乳酸升高。
血乳酸浓度升高(>4mmol/L)并持续48小时以上,提示预后不佳。
血乳酸是否在治疗后第一个24小时恢复正常非常关键。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
指肺动脉血氧饱和度,反 映组织氧平衡。正常值70%-75%。
SvO2 <60%,反映全身组织氧合受损;SvO2 <50%,表明组织缺氧严重;SvO2 >80%,提示氧利用不充分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
可以反映组织灌注和氧合 状态;正常值70%-80%;
胃黏膜内CO2分压(PgCO2)
正常值<45mmHg;动脉血CO2分压与胃黏膜内CO2分压差 P(g-a)CO2正常值< 9mmHg。PgCO2 或 P(g-a)CO2值越大,表示胃肠道组织缺血越严重。
呼吸功能
监测肺功能的意义
判断肺功能的损害程度;评价呼吸治疗效果;了解机体器官对氧的输送和利用状况;预测能否撤离呼吸机
呼吸功能监测项目
基本监测 (意识状况、皮肤粘膜颜色、呼吸运动)
肺容量的监测(VT、VC)
肺通气功能监测
肺换气功能监测
1、动脉血气分析(PaO2 、PaCO2、SaO2);2、脉搏氧饱和度监测(SPO2);3、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呼吸肌功能监测
呼吸力学功能监测
脉搏氧饱和度(SpO2)监测
脉搏氧饱和度(SpO2):是利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测得的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程度。
优点:简单、方便、无创、可靠、持续监测 正常值:96%~100%
临床意义:通过SpO2监测,间接了解病人PaO2高低,监测血氧功能。
PaO2是动脉血中物理溶解的O2所产生 的压力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
正常值:35~45mmHg
影响因素
增高:CO2产生量增加、通气功能障碍
降低:CO2产生量降低、过度通气
呼吸治疗
氧疗
通过不同的供氧装置或技术,使病人的吸入氧浓 度(FiO2)高于大气的氧浓度,以达到纠正低氧 血症的目的。
供氧方法
低流量系统
鼻导管给氧法
优点:简单易行,耐受性好,最普遍;缺点:吸入氧浓度低
面罩、带充气囊面罩吸氧
优点:能提供较高的氧浓度, 无损伤;缺点:耗氧量大,进食时需中断
吸氧同时吸入空气,FiO2不稳定,不易控制
高流量系统
所吸入的气体由该装置供给,气体流速高,FiO2稳定并能调节
Venturi面罩
利用氧流量产生负压,吸入空气以稀释氧,调节空气进量
优点:面罩内氧气浓度比较稳定,耗氧量较稳定,耗氧量较少,不需湿化,基本上无重复呼吸缺点:价格昂贵
机械通气
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主要方法
机械通气的目的
1、保障通气功能以满足机体的需要;2、改善并维持肺的换气功能;3、减少呼吸肌做功4、特殊治疗的需要,如连枷胸的治疗
呼吸机与病人的连接
1、加压面罩;2、经口(鼻)气管内插管;3、气管切开,适用于需要长期机械通气的病人
通气功能障碍引起的呼衰: 机械通气可纠正。
换气功能障碍引起的呼衰:应采用综合治疗,包括原发病治疗、氧治疗、 胸部物理治疗、机械通气和PEEP治疗。
机械通气适应症
大手术、休克、酸性误吸综合征等
各类呼吸功能不全,呼吸参数:①无呼吸;②PaO2小于50mmHg;③PaCO2大于55mmHg;④pH小于7.3
常用的机械通气模式
控制通气(controlledmechanical ventilation,CMV)
辅助控制通气(assistcontrol,AC)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ynchronized intermittent mandatory ventilation ,SIMV )
压力支持通气(presuresupport ventilation, PSV)
呼气末正压通气治疗(positive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
ECMO
体外膜肺氧合,俗称“叶克膜”或者“人工肺”<br>
是一种急救设备,本质是改良的人工心肺机,核心是膜肺和血泵,分别起人工肺和人工心的作用
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进行长时间心肺支 持,为危重症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ECMO是目前针对严重心肺功能衰竭最核心的支持 手段,也誉称为重症患者的“最后救命稻草”, 是一项顶尖的生命支持技术
它是代表一个医院、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危 重症急救水平的一门技术
ICU病人病情评估
急性生理功能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br>治疗干预评价系统(TISS):根据采取的监测、治疗、护理和诊断性措施进行评分;多脏器功能障碍评分(MODS);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
心肺脑复苏
心肺复苏:(CPR)指针对呼吸循环骤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以人工 呼吸代替病人自主呼吸,以心脏按压形成暂时的人工 循环,并通过各种手段诱发心脏自主搏动。
心肺脑复苏:重点是恢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心搏骤停到细胞坏死的时间以脑细胞最短,应 维持适当的脑组织灌流,积极防治脑细胞损伤, 力争脑功能的恢复。
初期复苏(BLS)
是呼吸、循环骤停时的现场急救措施,分为开放气道 ;人工呼吸;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心跳呼吸骤停的评估与判断
意识丧失;自主呼吸消失;大动脉搏动消失(颈动脉,股动脉);皮肤苍白或发绀;听诊心音消失
心搏骤停
心脏突然丧失其排血功能而导致周身血液循环停止 和组织缺血、缺氧的状态。分为心搏停止;心室颤动;无脉性心电活动(心电机械分离)
心脏按压
间接或直接按压心脏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的方法 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开胸心脏按压
体位要求: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抢救者立于或跪于患者身体一侧
胸外心脏按压要领有力、连续、快速
按压部位:胸骨下1/2处或剑突以上4-5cm
按压深度
应有力而迅速,胸骨下陷:至少5cm
有效标准:能触摸到颈或股动脉搏动
按压频率:100-120次/min,按压和放松时间各占50%,按压不应被人工呼吸打断
按压姿势
⚫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床旁,立于一侧,双膝平病人躯干;<br>⚫双臂绷直,腰部挺直,用上半身重量垂直往下 压,按压后必须完全解除压力,使胸部弹回原位。⚫以手掌根部按压,掌根部始终紧贴胸骨。
按压方式
每次按压后应使胸廓完全恢复原位,按压与松开的时间比为1:1,按压与呼吸之比:30:2,连续五个轮回
人工呼吸
通过徒手或机械装置使空气有节律地 进入肺内,然后利用胸廓和肺组织的弹性 回缩力使进入肺内的气体呼出。如此周而 复始以代替自主呼吸。
气道是否开放的评估
视
呼吸运动: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张口呼吸,呼吸频率:增快、减慢,呼吸节律:潮式呼吸、 间停呼吸、叹气样呼吸,呼吸深度:深度呼吸、浅快呼吸、点头样呼吸
听
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痰鸣音、哮鸣音、蝉鸣样 呼吸音、鼾息呼吸
感
气流,动度:胸廓扩张度、胸廓起伏
保持气道开放的方法
昏迷病人呼吸道梗阻常见原因:舌后坠,分泌物、呕吐物、异物堵塞,头偏向一侧,手指或吸引清除口腔内异物,解除昏迷病人舌后坠:仰头举颏法, 托下颌法
人工通气的方法
徒手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口张开、捏鼻翼
吹气方法:深吸气、口包口密闭缓慢吹气,吹气时间: 大于1秒,见胸廓起伏,吹入气量:500—600ml(成人 有效标准:胸廓抬起
口对鼻人工呼吸
仰头抬颏,封闭口腔、口包鼻
指征:口腔外伤、牙关紧闭,吹气方法:深吸气、口包鼻密闭缓慢吹气,吹气时间: 大于1秒,见胸廓起伏,有效标准:胸廓抬起
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主要适用于婴儿、儿童
有效的人工呼吸
每次人工呼吸均可见到胸廓起伏,口唇及皮肤颜色由暗转红,应能保持病人的PaO2、PaCO2接近正常,人工呼吸频率:有心跳者10-12次/分、无心跳者8-10次/分、吹气/按压比例2:30
面罩机械人工呼吸
尽早电除颤
室颤
心室不同区域的心肌不能同时除极和复极,造成心肌不能协调一致地收缩和舒张。
心电图:QRS-T波完全消失,大小不等、不匀齐低小波。分为:粗颤、细颤
室颤时频率可以达到200-500次/分,心肌耗氧量非常大, 必须尽快终止,否则心肌能量耗尽,失去复跳机会
电除颤
是用一定能量的电流使全部或大部分心肌细胞在瞬 间同时发生除极化,并均匀一致地进行复极,然后 由窦房结发放冲动,从而恢复有规律的、协调一致 的收缩。
是治疗室颤的有效方法,粗颤时效果更好。
早期及时进行电除颤对于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具有极 高意义
AHA 将其归入 BLS,并推荐在心跳骤停2min内除颤
除颤时间每延迟1min,存活率下降7%~10%,延迟9min以上,复苏率接近零
体外电极位置A:胸骨右缘锁骨下 B:左乳头外侧腋中线
体内电极位置 A:右心室面; B:心尖部,
胸外除颤:成人200J始,儿童2J/Kg。 胸内除颤:成人20-80J,儿童5-50J
病情评估,复苏后有效指标
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应恢复;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脑功能恢复迹象;心电图变化:出现交界区、房性或窦性心律
后期复苏(ALS)
是初期复苏的继续,是借助于器械和设备、 先进的复苏技术和知识以争取最佳疗效的复 苏阶段
呼吸道的管理:口/鼻咽通气道、 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
有效的机械通气:简易呼吸器、便携式呼吸机、 呼吸机
监测:心电图监测、使用多功能监测仪、 器官功能监测、体液监测
用药和输液
用药目的:防治心律失常、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 补充体液
给药途径: 静脉给药-优选、气管给药-其次 、心内给药-不主张、骨髓内给药-≤6岁
体液治疗:积极恢复有效循环血容量;CPR期间不宜使用含葡萄糖的溶液; 血容量正常者,补液无益;失血患者应当尽快补血;晶体液为主,适当输入胶体液
复苏后治疗(PRT)
又称为延续生命支持期。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缺氧性脑损伤是复苏 后治疗的主要内容。包括:病情的评估、脑复苏和重症监护。要求:进行复苏后治疗的医院应具备复苏专 用仪器、专门的场所及经过训练的专业人员
原则:维持良好的呼吸功能、确保循环功能稳定、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脑复苏
病情评估
病情较轻,初期复苏及时(4min)和非常有效者,预后好;病情较重或初期复苏延迟者,可能会继续恶化;脑功能完全恢复,病人可恢复心跳停搏前的生活;脑功能不能完全恢复,有不同程度致残
脑复苏
是为了防治心脏停搏后缺氧性脑损伤所采取的措施
目的:防止脑再灌注性损伤、防治脑水肿和颅内压、保护脑细胞功能
适应证:估计心肺复苏不够及时,心脏停搏时间超过4分钟, 且呈现明显的脑缺氧性损伤体征者。
主要措施
脱水
应以减少细胞内液和血管外液为主,通过增加出量完成;不应减少血管内液和/或限制入量。
常用药物包括:甘露醇、甘油果糖、 高渗葡萄糖、 血清白蛋白、速尿剂
降温
及早降温:脑缺血缺氧最初10min内是降温的关键时刻。足够降温:迅速降至35-33℃(浅低温)。肌张力松弛,呼吸、 血压平稳,EKG无异常。降温到底:听觉初步恢复,四肢动作协调后方可终止。逐 步复温,切忌反跳。降温前给予镇静药,避免寒战。
肾上腺皮质激素
理论上可以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酶的活性,改善血脑屏障和脑血管的通透性,缓解脑水肿,但临床应用仍有争议。应用宜尽早开始,心脏停搏的即时可静滴氢化可的松100~200mg,以后用地塞米松20~30mg/24h。一般使用3~4日即可全部停药,以免发生并发症。
其他措施:钙通道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抑制炎性反应、允许性低碳酸血症、高压氧治疗
急性肾衰竭与急性肾损伤
急性肾衰竭(ARF):指短时间(几小时至几天)内发生的 肾脏功能减退,即溶质清除能力及肾小球滤过率(GFR)下 降,从而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氮质代谢产物 蓄积为主要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急性肾损伤(AKI)诊断标准:48小时内血肌酐升高≥0.3mg/dl(≥26.5μmol/L);或血肌酐水平达到基线水 平的1.5倍;或尿量持续6h小于0.5ml/(kg.h)。
病因
肾前性——急性血容量不足:休克、大出血
肾性——缺血;毒素:肾毒性抗生素、造影剂、生物类毒物
肾后性——尿路梗阻:输尿管结石
临床表现
少尿型
少尿期:尿量减少、氮质血症、水电酸碱失衡、全身并发症
多尿期:早期多尿、后期多尿
恢复期:大多恢复,少数转慢性,即少数永久性不 恢复
非少尿型:CR、BUN↑,尿量>400ml/d
诊断
病史及体检:病因+并发症的体查表现。尿液:颜色、比重、管型。血液: CR、BUN↑、K+↑。早期标志物:Cys↑。活检。
治疗
少尿期:1、水、电、酸碱;2、营养支持、控制感染;3、肾脏替代:HD、HF、CRRT、PD
多尿期:1、防脱水、电解质酸碱异常;2、防感染
预防
监测肾灌注、慎用肾毒性药物、控制感染、清除肾毒性物质、造影剂
急性肝衰竭
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在短期内出 现肝脏功能急剧恶化,导致肝脏本身合成、解 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或失 代偿,从而表现为进行性神志改变和凝血功能 障碍的综合征。
病因:病毒性肝炎 、化学物中毒对乙基氨基酚、 毒蘑菇。外科疾病:巨大肝CA,严重肝外伤。其它:妊娠期急性脂肪肝、自身免疫肝炎、缺 血性肝损伤。
临床表现:早期表现无特异、 肝性脑病。肝臭:烂水果味、 出血。
治疗
病因治疗
化学物:停用可疑肝损害的药物。病毒性肝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HELLP。
一般支持治疗: 抗感染、防MODS、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