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眼科学名解
中医眼科将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等五个部分,分别内应于脾、心、肺、肝,肾五脏,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总称五轮。
编辑于2022-09-12 11:17:05 江西眼科
胞睑疾病
针眼:睑腺炎 (麦粒肿)急性化脓性炎症 睫毛毛囊或附属的皮脂腺感染称外睑腺炎,睑板腺受累时形成较大的肿胀区称内睑腺炎,其中由金黄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最为常见。/ 眼丹:类似西医眼睑蜂窝组织炎
系指胞睑边缘生疖,形如麦粒,红肿痒痛,易成脓溃破的眼病。
胞生痰核:睑板腺囊肿(霰粒肿),是睑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系指胞睑内生硬核,触之不痛,皮色如常的眼病,又称疣病、脾生痰核。
风赤疮痍:病毒性睑皮炎、过敏性睑皮炎,常见的有单纯疱疹病毒性睑皮炎和带状疱疹病毒性睑皮炎。
系指胞睑红赤如朱,灼热疼痛,起水疱或脓疱,甚则溃烂的眼病 。
睑弦赤烂:睑缘炎(鳞屑性睑缘炎、溃疡性睑缘炎、眦部睑缘炎)
系指以睑弦红赤、溃烂、刺痒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1.上胞下垂:上睑下垂 2.胞轮振跳:眼睑痉挛 3.椒疮:沙眼,是由微生物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疾患。
是指胞睑内面颗粒累累,色红而坚,状若花椒的眼病。
两眦疾病
流泪症:溢泪,主要是泪道功能不全、泪道狭窄或阻塞等所致。
是指目无赤痛翳膜,泪液不循常道而溢出睑弦的外障眼病。
冷泪:泪水清冷稀薄,目无赤痛翳障。 热泪:泪水灼热粘稠,多为外障病症状。
漏睛:慢性泪囊炎
是指以大眦部常有黏液或脓液自泪窍溢出为临床特征的眼病。
漏睛疮:急性泪囊炎
是指大眦睛明穴下方突发赤肿疼痛,继之溃破出脓的眼病。
白睛疾病
风热赤眼:急性卡他性结膜炎,属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红眼病)
系指因外感风热而猝然发病,以白睛红赤、眵多黏稠、痒痛交作为主要特征的眼病。
天行赤眼: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属病毒性结膜炎。
系指因外感疫疬之气,白睛暴发红赤、点片状溢血,常累及双眼,能迅速传染并引起广泛流行的眼病。
天行赤眼暴翳:流行性角结膜炎,属病毒性角结膜炎。
系指因感受疫疬之气,急发白睛红赤,继之黑睛生翳的眼病。
时复目痒:春季结膜炎,是季节性、反复发作的免疫性结膜炎。
系指发病时目痒难忍,白睛红赤,至期而发,呈周期性反复发作的眼病。
1.白涩症:与干眼相类似 2.胬肉攀睛:翼状胬肉,属结膜变性疾病——系指眼眦部长赤膜如肉,其状如昆虫之翼,横贯白睛,攀侵黑睛,甚至遮盖曈神的眼病,又称胬肉侵睛外障、目中胬肉。 3.金疳:泡性结膜炎——系指白睛表层生玉米粒样小疱,周围绕以赤脉的眼病,又名金疡。 4.火疳:表层巩膜炎及前巩膜炎——系指邪毒上攻白睛,导致白睛里层紫红色局限性隆起且疼痛的眼病,又称火疡。
黑睛疾病
聚星障:病毒性角膜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常见——根据病变形态分为:树枝状角膜炎、地图状角膜炎
系指黑睛浅层骤生多个细小星翳,其形或联缀,或团聚,伴有沙涩疼痛、羞明流泪的眼病。
花翳白陷:蚕蚀性角膜溃疡及边缘性角膜溃疡等病(可能与自身免疫异常有关)
系指黑睛白翳,四周高起,中间低陷,状如花瓣的眼病。
湿翳:真菌性角膜炎
系指黑睛生翳,翳形微隆,状似豆腐渣样,干而粗糙的眼病。
凝脂翳:细菌性角膜炎
是指黑睛生翳,状如凝脂,多伴有黄液(前房积脓)上冲的急重眼病。
1.混睛障:角膜基质炎——系指黑睛深层生翳,状若圆盘,其色灰白,混浊不清,漫掩黑睛,影响视力的眼病。 2.宿翳:角膜瘢痕——系指黑睛疾患痊愈后遗留下的瘢痕翳障,临床特征为翳障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无红赤疼痛。
曈神疾病
曈神紧小:急性前葡萄膜炎——黄仁受邪,以曈神持续缩小、展缩不灵,伴有目赤疼痛、畏光流泪、黑睛内壁沉着物、神水混浊、视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眼病,又称曈神焦小… 曈神干缺:慢性前葡萄膜炎——前者因失治、误治,或病情迁延,可致黄仁与晶珠黏着,曈神边缘参差不齐,失去正圆,黄仁干枯不荣,则称之曈神干缺。
葡萄膜炎
五风内障
绿风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
是指以眼珠变硬,曈神散大,瞳色淡绿,视力锐减,并伴有恶心呕吐、头目剧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病,又名绿风、绿盲~
晶珠内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是指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晶珠逐渐混浊,视力缓慢下降,渐至失明的慢性眼病。 白内障:根据发病年龄、病因、混浊部位、混浊形态、混浊程度分类。
血溢神膏:玻璃体积血
系指目中之血,不循经而行,流溢进入曈神之内神膏中,障碍目力的内障眼病,又名血灌曈神…
暴盲
络阻暴盲:视网膜动脉阻塞
系指患眼外观正常,猝然单眼或双眼视力急剧下降,以视衣可见典型的缺血性改变为特征的致盲眼病。
络瘀暴盲:视网膜中央或分支静脉阻塞
系指因眼底脉络瘀阻,血不循经,溢于脉外,导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病。
络损暴盲: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又称视网膜血管炎
系指因眼底脉络受损出血导致视力突然下降的眼病,归属“暴盲”范畴
目系暴盲:急性视神经炎
系指因六淫外感,情志内伤或外伤等损及目系,导致患眼倏然盲而不见的眼病。
真题
交感性感染: 内障: 前房: 胞生痰核: 火疳:
1.视力的计算:被检者与视力表的距离(m)÷5(m)x0.1 2.正常眼压:10~21mmHg 一般24小时眼压波动不超过8mmHg 3.眼睑开合受动眼神经,面神经,交感神经 支配 4.外麦粒肿在眼睑皮肤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平行,内麦粒肿在睑结膜面切开,切口与睑缘垂直。 5.纤维膜的分层:角膜,巩膜,角巩膜缘 6.结膜充血 (白睛红赤):位于白睛浅层,起于周边,颜色鲜红,呈树枝状,推之可动。点0.1%肾上腺素后,红赤消失。 睫状充血 (抱轮红赤):位于白睛深层,环绕黑睛周围发红,颜色紫黯,呈毛刷状,推之不动,点用0.1%肾上腺素后,红赤不消退。 混合充血(混合充血):白睛红赤和抱轮红赤同时存在。 7.天行赤眼禁忌包眼
辨翳膜:
房水的循环途径
暴风客热和天行赤眼鉴别
曈神紧小临床表现
绿风内障的临床表现和急救治疗
五轮学说的内容
是指讲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胞睑、两眦、白睛、黑睛、曈神五个部分,命名为肉、血、气、风、水轮,分别内应于脾、心、肺、肝、肾五脏,借以说明眼解剖、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的理论。
肉轮:指胞睑(含睑结膜)内应于脾,脾主肌肉。
血轮:指两眦,内应于心,心主血。
气轮:指白睛,内应于肺,肺主。
风轮:指黑睛(角膜)内应于肝,肝主风。
水轮:指曈神(含瞳孔及眼内组织)内应于肾,肾主水。
眼与肝的关系
肝开窍于目,目为肝之外候
肝主藏血,目受血能视
肝气通目,辨色识物
肝主疏泄,调摄泪液
肝脉上连目系,气血通达于目
眼与肾
肾主藏精,涵养曈神
肾寓阴阳,目视精明
肾生脑髓,目系属脑
肾主精液,上润目珠
凝脂翳的临床表现和西医治疗
络阻暴盲的抢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