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01工程经济
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了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状况,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能够以货币额表示技术方案的盈利水平
编辑于2022-09-15 22:23:42 浙江省工程经济
1.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和应用
利息的计算
利息额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利率为相对尺度。 利息是由借贷发生利润的一种再分配,常被看做资金的机会成本;占用资金所付的代价或放弃使用资金所得的补偿。 利息=利息额÷原借贷金额 利率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最高界线是平均利润率
利息的计算
单利
I(利息)=P(本金)×i(利率),F(本息和)=P(1+n×i)
复利
I=i×F(t-1期复利本利和),F(t期本利和)=F(t-1期本利和)×(1+i)
资金等值计算及应用
现金流量图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终止和现值计算
一次支付
终值系数:(1+i)^n 现值系数:(1+i)^(-n)
等额支付
终值系数:((1+i)^n-1)÷i 现值系数:(1-(1+i)^(-n))÷i
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的计算
名义利率r=计息周期利率i×计息周期系数m
有效利率
计息周期有效利率i=r÷m
年有效利率i(eff)=(1+r/m)^m-1
对等额支付系列流量,只有计息周期与收付周期一致时才能按计息期利率计算,否则只能用收付周期实际利率计算
2.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对技术方案的财务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
基本内容
盈利能力
评价对象:技术方案计算期
偿债能力
评价对象:财务主体
财务生存能力
对于非经营性方案
方法
基本方法: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评价
按性质分类:定性,定量分析
时间因素:静态,动态分析
是否融资
融资前分析:动态为主,静态为辅
融资后分析:考察盈利、偿债、财务生存能力
动态分析
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静态分析
净利润率
总投资收益率
评价时间
事前、事中、事后评价
程序
熟悉情况→整理资料→编制报表→经济效果评价
经济效果评价方案
独立型方案
互斥性方案
技术方案的计算期
建设期
运营期(投产期+达产期)
指标体系
确定性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
静态分析
投资收益率R- 衡量获利水平的评价指标, 表明在正常生产年份中,每年创造的年净收益额。 R=A(年净收益额或年平均收益额)/I(投资)×100%, R≥R(c)基准投资收益率,方案可以考虑。 优势:指标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便,适用于各种投资规模 劣势: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指标的计算主观性太强 用于:早期、计算期短,不具备详细资料的方案
总投资收益率:运营期内的息税前利润或年平均息税前利润(年利润+利息)/总投资×100%
资本金净利润率: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年平均净利润(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资本金(自有资金)×100%
静态投资回收期
判别准则:静态投资回收期≤基准投资回收期,方案可以考虑接受
优劣
优势:容易理解,计算简单,一定程度上显示了资本的周转速度, 静态投资回收期愈短,风险愈小,方案抗风险能力愈强
劣势:不能反应投资回收之后的情况,只能作为辅助评价指标
动态分析
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P25,净现值函数曲线
财务净现值=0时,折现率=财务内部收益率
折现率↑,财务净现值↓(反比)
判断:≥基准收益率,技术方案可以接受
优劣
优势:反应收益程度,不收外部参数影响
不足:计算麻烦,对于非常规现金流量的技术方案,可能不存在或有多个解
判断
FIRR>基准收益率i(c)时,财务净现值大>0,可行 FIRR<i(c)时,财务净现值<0,不可行
FNPV计算简便,显示了现金流量的时间分配,但得不出投资过程收益程度的大小,切收外部参数i(c)影响 FIRR计算麻烦,但反应收益程度,不受外界参数影响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动态的,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
财务净现值FNPV
反应方案在计算期内盈利能力的动态评价指标。把计算期内现金流量折算到方案开始实施时的现值之和
判别准则:>0,超额收益,可行; =0,基本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水平,可行 <0,不可行
优劣
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了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状况, 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能够以货币额表示技术方案的盈利水平
缺点:1.基准收益率的确定比较困难,互斥方案评价时,财务净现值必须考虑互斥方案的寿命, 如果互斥方案寿命不等,必须构造相同的分析期限;2.不能反应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3.不能直接说明经营成果; 4.没有给出收益大小,不能反应投资回收速度
偿债能力分析
分析对象:财务主体企业的偿债能力
资金来源: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无形和其他资产摊销,其他还款资金来源
偿债能力指标
借款偿还期
利息备付率
也称已获利息倍数, 息税前利润(利润+利息)/应付利息
应>1,并非越大越好
偿债备付率
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息税前利润+折旧+摊销-企业所得税)/应还本付息金额, 如有维持运营投资,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应扣除维持运营的投资
偿债备付率应>1
资产负债率
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不确定性分析
盈亏平衡分析
敏感性分析
3.技术方案的不确定性分析
子主题
盈亏平衡分析
又称量本利分析,分为线性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总成本(固定+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
半可变(或半固定)成本
量本利模型
P35量本利图
盈亏平衡点越低,抗风险能力越强
能说明风险大小,但不能揭示风险根源
子主题
敏感性分析
分析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增减变化时,对技术方案经济评价指标的影响, 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找出敏感因素
步骤:确定分析指标→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分析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 对其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确定敏感因素→选择方案
敏感度系数>0,同向变化
4.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分类
投资现金流量表
反应在整个计算期(建设期+生产运营期)内的现金流入、流出、净现金流量
进项税额、应纳增值税额
表中的回收固定资产余值不受利息影响
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税率
目的:计算内部收益率、财务净现值、静态投资回收期,考察融资前的盈利能力,所得税前、后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角度:投资者整体(项目法人)
目的:计算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表中的回收固定资产余值为建设期利息纳入固定资产原值后计取的
资本金包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中的资本金(权益资金)
所得税=税前利润×利率
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
不对等的利益分配时,才有的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反应计算期各年的投资、融资计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分析财务生存能力
财务生存能力还与利润分配的合理性有关
现金流量表的构成要素
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产品销售量(或服务量)×产品单价(或服务单价)
年销售量注意投产期、达产期分别测算
多种产品或服务,分别计算收入,不便计算的可折算为标准产品
投资
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利息+流动资金
建设投资
固定资产
原值可用于计算折旧费,残余价值是在期末可回收的现金流入
无形资产
其他资产
建设期利息
投产后计入固定资产原值,即资本化利息
流动资金
运营期内长期占用并周转使用的营运资金,不包括临时性营运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应在营业收入和经营成本估算之后进行。
是流动资产和负债的差额。技术方案寿命周期结束时,投入的流动资金应予以回收
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经营成本与融资方案无关
税金
增值税
消费税
资源税
土地增值税
附加税
耕地占用税
环境保护税
关税
所得税
5.设备更新分析
设备磨损与补偿
磨损类型
有形磨损(物质磨损):使用过程中、限闲置过程中
无形磨损(精神磨损、经济磨损):技术进步,原设备相对贬值; 科学进步,原设备相对陈旧落后
综合磨损:同时存在有形、无形磨损
磨损的补偿方式
局部补偿
修理(有形磨损)
现代改装(无形磨损)
完全补偿
更新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原则
设备更新:原型设备更新或新型设备更新
就实物形态而言,设备更新是用新设备替换陈旧落后的设备 就价值形态而言,设备更新是设备在运动过程中消耗掉的价值的重新补偿
修复→修中有改进→更新关键零部件→更换整台设备→更换整条生产线 优先考虑更新的设备:损耗严重,大修后性能、精度仍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陈旧落后;虽能恢复,但经济效果不如更新的
原则
客观的立场,若要保留旧设备,首先要付出相当于旧设备当前市场价值的投资, 才能去取得旧设备的使用权
不考虑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设备账面价值(原值-历年折旧)-当前市场价值
逐年滚动比较
设备更新时机的确定方法
设备寿命
自然寿命(物理寿命)
技术寿命(有效寿命)(由无形磨损决定)
经济寿命
维修费
操作成本和原材料、能耗费增加
设备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观点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
设备经济寿命的估算
经济寿命的确定原则
平均每年净收益(纯利润)达到最大
一次性投资和各种经营费总和达到最小
确定方法
(目前实际价值-第N年末的设备净残值)/N+∑(1~t年的设备运行成本)/N
更新时机的确定
计算新旧设备方案不同使用年限的静态年平均使用成本和经济寿命
确定设备更新时机
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比选分析
设备租赁
融资租赁:不得任意中止和取消租约,贵重的设备宜采用
经营租赁:双方可随时取消或中止,临时使用的设备通常采用
优缺点
优点
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可用较少资金获得生产急需的设备,也可引进现金设备,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
可获得良好的技术服务
可保持资金的流动状态
可避免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的冲击,减少投资风险
设备租金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能享受税费上的利益
缺点
无所有权,有使用权,无权改造,处置,不能用于担保,抵押贷款
租金总额>直接购置设备的费用
长期负债
融资租赁毁约赔偿损失,罚款较多
设备方案比选
步骤
建议→方案→定性分析筛选方案→定量分析并优选方案
方法
设备经营租赁方案的现金流量
购买设备方案的现金流量
设备方案的经济比选
寿命相同:财务净现值(大好)或费用现值法(小好)
寿命不同:财务净年值(或年成本)法
6.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含义:以提高产品价值和有效利用资源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 寻求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
价值工程与其他管理技术的区别:从产品功能出发,重新审核设计图纸, 改进,消除无关构配件,设计出价值更高的产品。
价值工程的特点
目标: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必须具备的功能
核心: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讲产品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
价值工程强调不断的改革和创新
要求将功能定量化
是以集体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管理活动
价值提升的途径
双向性(F↑/C↓)
改进性(F↑/C)
节约型(F/C↓)
投资型(F↑↑/C↓)
牺牲型(F↓/C↓↓)
价值工程的重点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因为这两个阶段是提高方案经济效果的关键环节
实施步骤
准备阶段
对象选择
设计方面
施工生产方面
市场方面
成本方面 常用方法:因素分析法、ABC分析法、 强制确定法、百分比分析法、价值指数法
信息资料收集
分析阶段
功能评价
功能分析
3.功能定义
功能分类
按重要程度
基本功能
辅助功能
按性质分类
使用功能
美学功能
按需求分类
必要功能
不必要功能
按量化标准分类
过剩功能
不足功能
按总体与局部分类
总体功能
局部功能
按整体的逻辑关系分类
并列功能
上下位功能
功能定义
根据信息,透过配件的物理特征,找出本质
目的
明确功能,弄清产品特性
便于进行功能评价
便于构思方案
4.功能整理
用系统的观点将已定义的功能加以系统化,找出各局部功能 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还是上下位关系
功能评价
5.功能成本分析
6.功能评价
功能价值V的计算方法: 功能成本法、功能指数法
7.确定改进范围
V<1,改进
越接近系统图的末端,改进余地越小
创新阶段
方案创造的理论依据:功能载体具有替代性
方法:头脑风暴法、哥顿法、专家意见法、专家监检查法
实施阶段
四个落实
组织落实
经费落实
物质落实
时间落实
7.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方案的选择原则
技术上:先进、可靠、安全、适用
综合效益上合理,表现为:方案经济性、效益综合性
方案的技术分析
技术经济分析分类
按分析的时间或阶段不同:事前、事后
按内容:技术分析、经济分析、社会分析、环境分析和综合分析
指标:定性、定量分析
对象:有无对比、横向对比
比选尺度:规制对比、标准对比
经济分析
静态分析方法:增量投资分析法、年折算费用法、综合总费用法
动态分析方法:财务净现值法(费用现值法)、财务净年值法(年成本)法
增量投资收益(R)法:R=△C(成本)/△I(投资),R≥基准投资收益率,方案可行
折算费用法
方案的有用成果相同(比较费用的大小): ①增加投资时,费用=生存成本+投资额×要求的收益率 ②不增加投资时,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生产数量
方案的有用成果不同(数学分析、图解法): ①生产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生产数量 ②画出成本产量的关系曲线(P84)
综合分析
简单评分法
加权评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