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医外科学乳腺疾病
乳腺疾病的分类,特点,诊断依据及治疗,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边界不清,质韧不硬,活动度好
本内容详细论述后半部分中医耳鼻咽喉科学重点,主要包括名词解释,诊断,体征,治疗,方药。
该重点从中医角度详细论述了耳鼻咽喉的中医特点以及与脏腑之间的关系,治则治法,方药。
本章主要包括解表药中发散风寒药和发散风热药两部分,阐明不同中药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用最简单的方法快速记住中药的功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乳房疾病
炎症性疾病
急性乳腺炎(乳痈)
概念:乳痈是乳房急性化脓性疾病, 相当于西医急性乳腺炎
首见于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乳痈有热三里主之
哺乳期—外吹乳痈
妊娠期—内吹乳痈
非哺乳期妊娠期—不乳儿乳痈
病因病机
气滞热壅,热胜肉腐,阻塞乳络
乳汁淤积,细菌入侵(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
诊断要点
好发于哺乳妇女,尤其是初产妇
有乳头内缩,乳头破裂,乳汁排泄不畅病史
症状体征
红肿热痛,初期胀痛,微热,10日化脓,伴高热,口渴口苦 ,便秘溲赤,关节酸痛,头痛,淋巴结肿大 溃后期脓出黄稠,肿消痛减,处理不当形成乳漏,袋脓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b超
穿刺出脓
鉴别
治疗
及早治疗,以消为贵
疏,清,补分期施用
理气疏经,贯穿始终
子主题
辩证论治
内治
肝郁胃热(初期)
治法:疏肝清胃,通乳消肿 以通为主,消为贵 不能过用寒凉之药
方药:瓜蒌牛蒡汤加减
热毒炽盛(中期)
治法:清热解毒,托里透脓
方药:五味消毒饮合透脓散
正虚毒恋(.后期)
治法:益气和营托毒
方药:托里消毒散加减
气血凝滞(僵块)
症候:乳房结块质硬,微痛不热,皮色不变,日久不消
治法:疏肝活血,温阳散结
方药:四逆散加鹿角片,桃仁,丹参等
外治
早期:热敷+按摩
初期:金黄膏,玉露膏
成脓:切开排脓,切口呈放射状,低位
溃后:八二丹,九一丹药线引流 脓尽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 传囊或袋脓者加用垫棉法
肿块性疾病
乳腺增生病(乳癖)
乳癖是一种乳腺组织的良性增生性疾病
特点
好发于30~50岁妇女
乳房疼痛并出现肿块
乳房肿块大小不等,形态不一, 边界不清,质韧不硬,活动度好
气滞血瘀痰凝搏结于乳房
症状及体征
乳房疼痛:胀痛为主
乳房肿块:不固定,形态不规则
乳头溢液
伴有肝郁气滞或冲任失调的表现
辨证论治
内治
肝郁痰凝
治法: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蒌贝散加减
冲任失调
治法:调摄冲任,活血散结
方药:二仙汤合四物汤加减
乳腺纤维腺瘤(乳核)
乳核是由乳腺组织和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形成的良性肿瘤
乳中结核,边界清楚,表面光滑,推之活动
病因病机:气滞,痰凝,血瘀阻于乳络
多发于15~25岁青年女性
肿块,单个肿块,卵圆形,边界清楚,表面光滑, 质地坚硬,活动度好,生长缓慢,不会溃破
辅助检查
x线钼靶光片
肝气郁结
治法疏肝散结
方药:逍遥散加减
血瘀痰凝
治法:疏肝活血,化痰散结
方药:逍遥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乳腺癌(乳岩)
乳房部的恶性肿瘤,乳房结节,高低不平,坚硬如石
高危因素
体内雌激素水平低
生育和哺乳,未婚,未育,未哺乳
高脂饮食
多发于40~55岁,绝经期妇女
高发人群
无生殖史或无哺乳史的妇女
月经过早来潮或绝经期愈晚的妇女
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妇女
症状和体征
乳房肿块:单发,无痛,质硬,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活动度差,生长迅速,凹凸不平
局部皮肤改变:酒窝证,橘皮样改变,卫星样结节,溃烂
乳头部变化:乳房抬高,乳头内缩,乳头溢液
转移症状
直接浸润
淋巴转移
血液转移
种植性转移
恶病质
乳房钼靶x线片:边界不清
病理
手术为主
辅助化疗,放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