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政
本导图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经济基础知识》的财政部分,主要包括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税收制度、政府管理体制和财政政策。
编辑于2022-09-30 16:24:17 河北省本导图为作者备考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过程中形成的学习笔记,已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类别;《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由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法律、会计、统计六个部分组成。
本导图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经济基础知识》的统计部分,主要包括统计与数据科学、描述统计、抽样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
本导图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经济基础知识》的货币与金融部分,主要包括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导图为作者备考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过程中形成的学习笔记,已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证。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题型均为客观题。《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分为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10个专业类别;《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由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法律、会计、统计六个部分组成。
本导图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经济基础知识》的统计部分,主要包括统计与数据科学、描述统计、抽样统计、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
本导图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经济基础知识》的货币与金融部分,主要包括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
财政
本导图为中级经济师考试科目《经济基础知识》的财政部分,主要包括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税收制度、政府管理体制和财政政策。
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
公共物品及其特征和需求显示
公共物品的特征
非竞争性
边际供给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
无法排除额外的消费者
需求显示
私人物品
通过市场交易实现 通过出价多少表示
公共物品
通过政治交易实现 通过投票表示
公共物品的融资与生产
融资
政府融资(强制融资)
税收
私人融资(自愿融资)
集资
联合融资
私人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
生产
政府生产
合同外包
其他方式
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
决策制度
融资制度
生产制度
分配制度
市场系统
政府
调节
居民
提供生产要素,获取收入
企业
买入生产要素,卖出商品
政府经济活动范围
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
矫正外部性
维持有效竞争
调节收入分配
稳定经济
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
市场失灵而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或服务
政府行使职能的需要
准公共物品和服务
引导性支出
财政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和手段
确定社会公共需求的基本范围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为公共工程提供资金保障
引导和调节社会投资方向
提高财政自身管理和运营效率
收入分配职能
目标
调整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结果
机制和手段
明确范围和界限
税收调节
转移支付
公共支出
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四大目标
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
机制和手段
基本平衡
需求水平
水平和结构
加大投入
公共选择理论
理论基石
个人主义方法论
“经济人”假设
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
政府是失灵及其表现形式
选民“理性的无知”与“理性的非理性”
政治家选票极大化
投票循环
官僚体系无效率
利益集团与寻租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及分类
分类方法
适用于编制政府预算的统计分类
功能分类
钱用来干什么事
经济分类
以何种方式花出去的
根据交易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
购买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
我国财政收支矛盾与支出结构优化
中国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
购买性支出比重偏大
投资性支出比重较高
社会性支出有待进一步增进
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控制一般性开支
优化转移支付
发展教育
发展医疗
支持社保和就业
支持生态建设
财政支出规模及其增长趋势
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
绝对规模:花了多少
相对规模:占GDP的比重
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
财政支出增长率:增长百分比
财政支出增长的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GDP增长率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GDP增长额
财政支出增长理论
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瓦格纳
市场扩张
市场失灵
经济增长
梯度渐进增长理论—皮考克和魏斯曼
内在原因:公众可忍受税收水平的提高
外在原因:社会动荡
经济发展阶段增长理论—马斯格雷夫
初期:政府投资基建
中期:私人投资上升
成熟:政府在环境、交通、教育、通讯等的投资进一步提高
非均衡增长理论—鲍莫尔
公共部门的规模会随着进步部门工资率的增长而增长
公共选择学派:财政幻觉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
原则
经济性
效率性
效果性
考评方法
比较法
因素分析法
公众评价法
成本效益分析法
财政收入
含义与分类
分类
国际分类
税收
社会缴款
赠与收入
其他收入
我国分类
税收收入
非税收收入
债务收入
转移性收入
衡量口径
最小口径:税收收入
小口径: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
中口径:税收收入、非税收收入、社会保障缴费
大口径:全部收入
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
国家从国民经济收支环流中截取并运用的资金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
税收
特征
强制性
无偿性:本质的体现
固定性
拉弗曲线:税率与税收收入或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核心:适度征税
税负转嫁
方式
前转:消费者,最普遍
后转
混转
消转:自己承担
旁转
税收资本化:土地、预期
影响因素
需求弹性大不易转嫁
非生活必需品不易转嫁
与经济交易无关不以转嫁
课税范围窄不易转嫁
国债
特征
自愿性
有偿性
灵活性
种类
内债、外债
短期、中期、长期
固定利率、浮动利率
上市、非上市
货币、实物
功能
弥补财政赤字
筹集建设资金
调节货币供应和利率
调控宏观经济
负担
认购者负担
债务人负担
纳税人负担
代际负担
限度
绝对规模
国债余额
当年发行国债总额
当年到期国债总额
相对规模
国债负担率
国债累计余额占GDP的比重
债务依存度
当面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李嘉图等价定理
税收与债务等价,国债有害
国债制度
发行制度
发行条件:关键是发行方式
发行方式
公募招标
承购包销
直接发售
随买发行
市场制度
现货交易:最普通、最常用
回购交易
期货交易
期权交易
国债市场的功能
实现国债的发行和偿还
调节社会资金的运行
加强政府性债务管理
我国政府债务分类
偿还责任
担保责任
救助责任
中央政府债务管理制度:余额管理
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
税收制度
税制要素和税收分类
税制要素
纳税人:自然人、法人、负税人、扣缴义务人
课税对象:税源、税目、计税依据
税率:中心环节、深度
比例税率
定额税率
累进(退)税率
全额累进(退)
超额累进
税收分类
按对象
流转税:增值税、消费税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财产税:房产税、车船税、契税
资源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
行为税:印花税、城市维护建设税
按计量标准
从价税:增值税、所得税
从量税:啤酒、汽油
税收与价格的关系
价内税:消费税
价外税:增值税在零售以前
税负能否转嫁
直接税:所得税、财产税
间接税:流转税
税收管理权限和使用权限
中央税:消费税、关税、印花税
地方税
中央地方共享税:增值税、所得税
流转税
课征普遍
普遍实行比例税率
增值税、消费税
增值税
特点
不重复征税
普遍性和连续性
优点
平衡税负
便于出口退税,避免进口征税不足
稳定性、及时性
相互制约,交叉审计
类型
消费型:扣固定资产、消费资料、鼓励投资
收入型:扣固定资产折旧、国民收入、完全的增值税
生产型:国民生产总值、重复征税
征税范围
生产
批发
零售
进口
纳税人
一般纳税人
小规模纳税人
税率
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13%:进口货物、动产租赁
9%:进口农产品、不动产租赁、基础电信
6%:增值电信服务、金融服务
0:出口货物
征收率
适用于小规模纳税人和特定一般纳税人
3%
5%
计税方法
一般纳税人:扣税法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增值税专用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消费税
对特定消费品和消费行为征收的一种税
征收范围:列举征税
纳税人:单位和个人
税目:按产品列举税目,烟酒、高档化妆品等15类
税率和计税方法
定额税率:啤酒、黄酒、成品油
复合计税:白酒、卷烟
所得税
特点
公平
不存在重复征税,不易转嫁
税源可靠,收入具有弹性,内在稳定器
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除个人独资、合伙企业外的境内一切企业和组织
税率:25%,20%
个人所得税
纳税人
居民个人:有住所或居住183天
非居民个人:无住所或不满183天
课税对象:9项,综合所得与分类结合
税率
3%-45%超额累进:综合所得
5%-35%超额累进:经营所得
20%:利息、股息、红利、财产租赁、财产转让、偶然所得
应纳税所得额
居民个人综合所得:起征额5000
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起征额5000
经营所得:收入-成本
财产租赁所得:不超4000减800,超4000减20%
财产转让所得:收入-原值-费用
利息、股息、分红、偶然所得及其他所得:每次收入额
扣除: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捐赠,最多抵扣税额的30%
税收优惠
免征个人所得税
征收管理
财产税
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
优点
税源充分,相对稳定
具有收入分配功能
不易转嫁
缺点
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变动困难
不发达时期,课征可能存在障碍
房产税
按照房屋的计税价值或租金收入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税
纳税人
产权所有人
承典人
房产代管人
使用人
征税对象:房屋
征税范围
城市
县城
建制镇
工矿区
税率
从价计征
以房产余值为计税依据,按照房产原值一次减除10%~30%后的余值计算缴纳
从租计征
以租金收入为计税依据
征收管理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
原有房产用于生产经营:生产经营之月起
房产实物或权力状态发生变化:当月末
其他:次月起
纳税地点:房产所在地
纳税期限
按年计算
分期缴纳
车船税
意义
体现税收法定原则
促进税收法律体系建设
体现税负公平
第一部由条例上升为法律的法律
第一部地方税收的法律
纳税人:所有人或管理人
计税依据
排气量:乘用车
载客人数:客车
辆:摩托车
整备质量:其他车辆
吨位:机动船舶
艇身长度:游艇
税额
车辆购置税
燃油消费税
车船税
政府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内容与类型
含义
财政管理机构设置
五级机构
中央
省
市
县
乡
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划分
受益原则
效率原则
区域原则
技术原则
政府间财政收入的部分
集权原则
效率原则
恰当原则
收益与负担对等原则
类型
财政联邦制模式:美国、加拿大、德国
财政单一制模式:法国、英国、日本
作用
有效履行职能
调节各级和各地政府及其财政之间的不平衡
促进社会公平
提高财政效率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转移支付及其特点
重要作用
弥补地方收支差额
解决公共服务水平不均等
特点
增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完整性
对称性
科学性
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法制性
财政转移支付分类
一般性转移支付
专项转移支付
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任务
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稳定增长机制
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项目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主要内容
支出责任划分
中央
地方
收入划分
中央
关税
消费税
地方
中央地方共享
增值税:各一半
资源税:海洋石油归中央,其余归地方
所得税:60%归中央,40%归地方
主要成效
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
增强了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优化配置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任务与内容
完善中央与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
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
合理划分事权和支出责任
总体要求
划分原则
主要内容
财政政策
功能与目标
含义
功能
导向
协调
控制
稳定
目标
促进充分就业
物价基本稳定
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稳定增长
乘数与时滞
乘数
税收乘数
国民收入变动率/税收收入变动率=-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国民收入变动率/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率=1/(1-边际消费倾向)
平衡预算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购买支出乘数+税收乘数=1
时滞
内在时滞
认识时滞
行政时滞
外在时滞
决策时滞
执行时滞
效果时滞
工具与类型
工具
预算
税收
公债
公共支出
政府投资
财政补贴
类型
自动稳定、相机抉择
自动稳定
累进所得税
政府福利支出
相机抉择
汲水政策
补偿政策
扩张、紧缩、中性
我国实践经验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积极财政政策
扩大政府公共投资
结构性减税
补贴低收入人群
优化支出结构
支持科技创新和节能减排
我国实施财政政策的基本经验
把握相机抉择
短期调控与长期发展相结合
加强宏观调控政策协调配合
注重国内外政策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