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编辑于2022-10-13 22:16:41 山东省中特之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①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改革开放的宣言书
②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概述
①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
②精髓
解放思想(前提),实事求是(目的)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③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中共十三大提出)
①1981-1990,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②1991-2000,使国民生产总值在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16大提出的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18大提出的 ③小康-最早出现在《诗经》 ④《礼记》对小康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③到205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江泽民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①提出:十三大1987年
②含义
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
③基本路线
十九大修改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基本实现现代化
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①时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要发展经济。
先后赶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
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期间,已经正式告别中央领导岗位,以普通党员的身份。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内容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②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③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
④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⑤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⑥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②内容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
共同富裕示范区
③根本目的
实现共同富裕
④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③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
①开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③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现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④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第一个突破口:农村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
意外收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另一个突破口:兴办经济特区
③意义
①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②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全面深化改革
①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②地位: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第一次革命
③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动力),发展(目的)和稳定(前提)的关系
④标准:三个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
坚持对外开放
①进程
①点
1980年,开放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广州),厦门(福建)
②线
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面
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
④大面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⑤球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补充
①到目前为止开放了7个经济特区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海南(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
2010年—霍尔果斯,喀什(新疆)
②广东省是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③到目前为止,有19个国家级新区,其中开放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
⑥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共21个
2020年新增北京,安徽,湖南
⑩2013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⑧2016年,确定实施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
⑤2017年,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⑨2017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⑦2018年,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
④2020年成立了海南自由贸易港
②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③开放格局
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了三大里程碑:“建立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补充
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
四个现代化是由周恩来提出的
两个大局思想是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
形成和发展
初步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
基本形成
十二大到十三大
成熟阶段
十三大到十四大
发展阶段
十四大到十五大
时间
改革开放1978-小康社会1979-两个大局1988-社会主义本质1992
改革开放意义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我国第二次革命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改革要触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改革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
香港标志
紫荆花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国际自由贸易港
世界四大赌城之一
澳门,摩纳哥,大西洋城,拉斯维加斯
澳门标志
白莲花
《七子之歌》
闻一多
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旅大
依法治国
1997年15大提出
1999年写入宪法
中特之邓小平理论
第一节邓小平理论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①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改革开放的宣言书
②1997年,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二、邓小平理论概述
①主题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问题)
②精髓
解放思想(前提),实事求是(目的)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③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中共十三大提出)
①1981-1990,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②1991-2000,使国民生产总值在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在16大提出的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18大提出的 ③小康-最早出现在《诗经》 ④《礼记》对小康作出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③到205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江泽民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提出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三、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①提出:十三大1987年
②含义
①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②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初级阶段
③基本路线
十九大修改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兴国之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强国之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四项基本原则(立国之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基本实现现代化
②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①时间: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要发展经济。
先后赶赴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视察
南方谈话标志着中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期间,已经正式告别中央领导岗位,以普通党员的身份。
《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内容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②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
③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
④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⑤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⑥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②内容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根本任务),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根本目标)
共同富裕示范区
③根本目的
实现共同富裕
④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
③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
①开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
①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②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
③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现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④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②第一个突破口:农村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
意外收获: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另一个突破口:兴办经济特区
③意义
①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②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③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全面深化改革
①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②地位: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第一次革命
③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动力),发展(目的)和稳定(前提)的关系
④标准:三个有利于(生产力,综合国力,生活水平)
坚持对外开放
①进程
①点
1980年,开放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广州),厦门(福建)
②线
1984年,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面
1985年,开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
④大面
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新区
⑤球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
补充
①到目前为止开放了7个经济特区
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1988年—海南(唯一一个省级经济特区)
2010年—霍尔果斯,喀什(新疆)
②广东省是对外开放的排头兵
③到目前为止,有19个国家级新区,其中开放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
⑥2013年,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
共21个
2020年新增北京,安徽,湖南
⑩2013年,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⑧2016年,确定实施农村承包土地三权分置
⑤2017年,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
⑨2017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⑦2018年,中国首届进口博览会
④2020年成立了海南自由贸易港
②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③开放格局
推动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
在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了三大里程碑:“建立中国共产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补充
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是教育
四个现代化是由周恩来提出的
两个大局思想是邓小平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想,是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理论依据。
形成和发展
初步形成
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
基本形成
十二大到十三大
成熟阶段
十三大到十四大
发展阶段
十四大到十五大
时间
改革开放1978-小康社会1979-两个大局1988-社会主义本质1992
改革开放意义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是我们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我国第二次革命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国的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作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原有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改革要触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
改革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香港回归
1997年7月1日
香港标志
紫荆花
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国际自由贸易港
世界四大赌城之一
澳门,摩纳哥,大西洋城,拉斯维加斯
澳门标志
白莲花
《七子之歌》
闻一多
香港,澳门,台湾,九龙,威海卫,广州湾,旅大
依法治国
1997年15大提出
1999年写入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