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学概论 第十四章国际经济法
法学概论 第十四章 国际经济法 包含: 1、国际经济法概述 2、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3、国际投资法律制度 4、国际金融法律制度 5、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编辑于2022-07-01 14:07:52这是一篇关于建设工程总投资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造价。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和计算、 设备 工器具购置费用的组成和计算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等组成和计算。
00277 行政管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绩效评估(第一节行政绩效评估的特点与作用、 第二节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与评估程序、第三节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第四节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及其克服途径.)
00277 行政管理学 ——第十章 行政管理规范 (第一节行政管理规范的含义与类型、第二节 行政管理规范的内容构成与基本功能、第三节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及其相互关系.)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建设工程总投资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工程造价。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组成和计算、 设备 工器具购置费用的组成和计算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等组成和计算。
00277 行政管理学 ——第十一章 行政绩效评估(第一节行政绩效评估的特点与作用、 第二节行政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与评估程序、第三节行政绩效评估的方法、第四节行政绩效的制约因素及其克服途径.)
00277 行政管理学 ——第十章 行政管理规范 (第一节行政管理规范的含义与类型、第二节 行政管理规范的内容构成与基本功能、第三节依法行政与以德行政及其相互关系.)
法学概论 第十四章 国际经济法
1、国际经济法概述
一、国际经济法的概念
1.狭义说:国际经济法仅调整国际公法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2.广义说:国际经济法是调整从事跨国经济交往的自然人、法人、国家以及国际组织之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3.跨国经济关系主要包括两类行为:贸易和投资
二、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渊源及基本原则
1.国际经济法的主体
(1)自然人(我国2004年明确赋予了自然人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权利)
(2)法人
(3)国家
(4)国际经济组织
2.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1)国际经济条约
(2)国际商事惯例
(3)国际组织的决议
(4)国内立法
3.与国际经济法的其他法律渊源相比,国际商事惯例的特征:
(1)自发性
(2)任意性
(3)不成文性
4.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国家经济主权原则:基础
(2)公平互利原则
(3)国际合作以谋发展原则
2、国际贸易法律制度
一、国际货物买卖法律制度
1.国际贸易法:调整各国之间商品、技术、服务的交换关系各种法律规范和法律制度的总称。
2.法律渊源
(1)国际货物买卖的国际公约,最早产生于1964年。1980年维也纳会议通过了《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2)国际货物买卖的商事惯例
其中,影响最大、使用最为广泛的为国际商会编纂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3)国际货物买卖的国内立法,大陆法系国家的货物买卖法主要包含在其商法典中
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1.《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商会以统一国际贸易合同中贸易术语的解释为目的制定的,首次于1936年公布。
2.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性质和作用
(1)概念:国际贸易术语是以不同的交货地点为标准。
(2)性质:属于国际商事惯例的一种,具有任意性的特点
(3)作用:简化交易手续并降低交易费用。
三、《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要约与承诺
2.违反合同的补救方法
(1)卖方违约的补救
①卖方实际履行;②交付替代物;③修理 ④减少价金;⑤宣告合同无效;⑥损害赔偿
(2)买方违约的救济办法
当买方违约时,卖方可以采取的救济方法包括要求实际履行并支付利息,要求损害赔偿,宣告合同无效。
四、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
1.世界贸易组织的法律框架与机构设置
(1)法律框架:《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2)机构设置
2.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简答题】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基本含义是指一国承诺给予另一国的优惠待遇,不低于它现在或将 来给予第三国的待遇。 (2)国民待遇原则。基本含义是指一国在经济活动和民事权利义务等方面给予其境内外国 民以不低于其本国国民所享受的待遇。 (3)透明度原则。基本含义是指各成员应公布所制定和实施的贸易措施及其变化情况,未 经公布不得实施。 (4)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原则。自由贸易原则要求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实 质性削减关税和减少其他贸易壁垒,以扩大成员方之间的贸易。公平贸易原则是指各成员方 应当避免采取扭曲市场竞争的措施,创造和维护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市场环境。
(1)最惠国待遇原则:不得低于第三个国家
(2)国民待遇原则:等同于国民
(3)透明度原则:未经公布不得实施
(4)自由贸易与公平贸易原则
3、专家组解决世界贸易争端:一般3人,时限为6个月
磋商是争端解决的必经程序 专家组程序是争端解决的核心程序 上诉机制是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的特色程序 如果被诉方在合理期限内既没有履行裁定,又没有提供补偿,申诉方可以经由争端解决机构授权而实施报复
3、国际投资法律制度
一、国际投资的法律形式
二、资本输入国 外资法
1.主要内容:
(1)外资进入的条件:包括投资范围与投资比例,外国投资的审查与批准
(2)对外资经营活动的管理
(3)对外资的保护与鼓励
三、资本输出国 海外投资法
1.投资鼓励措施主要包括税收方面的优惠措施、资金支持与技术援助、海外投资保险保障。
2.海外投资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要求海外投资企业定期披露信息、防止海外投资企业逃避税、禁止海外投资企业实施商业贿赂行为等。
4、国际金融法律制度
一、国际货币法律制度
1.国际货币法律制度经历了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制(美元为中心)和牙买加体制的变迁。
二、国际融资法律制度
1.根据融资方式不同,国际融资可以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国际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是国际证券发行与上市法律制度。国际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包括国际贷款和国际项目融资。
2.国际证券发行可以分为私募发行和公募发行
三、国际金融监管法律制度
1.跨国银行监管的协调与合作——巴塞尔体制
(1)为解决跨国银行的国际监管与管理问题,在国际清算银行的发起与主持下,1975年成立了银行管理和监督实施委员会,简称巴塞尔委员会。
(2)《银行海外机构的监管原则》明确了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对跨国银行的监管责任划分。
5、国际税收法律制度
一、国际税法的概念与基本原则
1.基本原则:
(1)税收管辖权独立原则(国家主权的具体表现)
(2)避免国际重复征税原则
(3)消除对外国人的税收歧视原则
(4)防止国际逃税和避税原则
二、税收管辖权冲突与国际重复征税
1.国际重复征税的原因在于税收管辖权冲突。
2.危害:
(1)对纳税人产生沉重的双重税收负担,违背了税收中立原则和税负公平原则。
(2)使跨国纳税人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从而挫伤了其从事跨国经济活动的积极性,阻碍了国经济交往。
三、避免国际重复征税
1. 免税法
2. 减税法
3. 扣除法(特定领域的扣除)
4. 抵免法(包括饶让抵免)
抵免:在A国交了1000,在B国应交5000,则交4000 饶让抵免:在A国交了1000,在B国应交5000,本应交4000,但予以饶让
四、国际逃税与避税
1.含义
(1)国际逃税,是指跨国纳税人采取违反税法的手段或措施,逃避就其跨国所得本应承担的纳税义务的行为。
(2)国际避税,是纳税人利用某种形式上并不违法的方式,规避就其跨国所得本应承担的纳税义务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