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
关于劳保法第六章教材内容知识点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劳动监察与劳动争议处理法律制度
劳动监察
劳动监察的概念和特征
概念
特征
法定性
行政性
专门性
优点
劳动监察具有预防劳资纠纷发生的功能
劳动监察是快捷且成本较小的解决劳资纠纷的重要途径
劳动监察的职责和监察事项
实施劳动监察应履行的职责
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
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
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的情况
监察事项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内部规章、订立劳动合同、是否使用童工等。
劳动监察的实施(通过劳动监察机构以及劳动监察员)
劳动监察权
具体的措施(《劳动保障监察》第15条)
进入现场
调查询问
查阅复制
委托审计
劳动保障部门可以对违法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事实清楚可当场纠正
劳动监察的形式(六种P184)
劳动监察管辖
用人单位—用人单位用工所在地的县级或者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发生争议—报请共同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
对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具体办法—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劳动监察的程序
程序(受理与立案—调查与检查——案件处理)
劳动争议处理
劳动争议处理基本问题
劳动争议的概念和分类
概念(是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实现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而发生的纠纷或者争议)
主体:特定
内容:涉及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
形式表现:当事人双方提出不同主张或要求的意思表示
分类
劳动争议的标的
权利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约定的权利或法定的权利而产生的纠纷)
利益争议(劳动关系当事人就如何确定双方的未来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的争议)
争议主体的不同
个体劳动争议(单个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
集体劳动争议(用人单位全体职工的代表—工会或职工代表与用人单位或其团体就集体合同…)
劳动争议是否可以纳入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处理
纳入仲裁处理的争议(现行除个体、集体劳动争议外,其他均没纳入)
不纳入仲裁处理的争议
劳动争议受案范围(《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
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变更解除中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等P185
不属于劳动争议
劳动者请求社保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住房制度改革产生的公有住房转让纠纷
劳动者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伤残等级鉴定结论或者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委员会的职业病鉴定结论的异议纠纷
家庭/个人—家政服务人员 纠纷
个体工匠—帮工、学徒 纠纷
农村承包经营户—受雇人
劳动争议处理立法
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合法原则
公正原则
及时原则
注重调解原则(贯穿于始终)
劳动争议调解
劳动争议的企业内部调解
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企业调解委员会—说服、劝导—自愿达成解决劳动纠纷的协议
预防为主、调解为主、基层为主
劳动争议的社会化调解
《劳动争议调解法》第十条,劳动争议既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也可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和在 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16,对于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仲裁和诉讼阶段的调解
调解贯穿始终
劳动争议仲裁
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和管辖
仲裁机构
管辖
劳动争议仲裁的程序
劳动争议仲裁的申请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
中断、中止;拖欠劳动报酬 申请仲裁不受一年时效限制。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 五日 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条件,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
劳动争议仲裁的裁决(自受理45日 延期小于15)
劳动争议仲裁的效力
有限的终局裁决
用人单位不能起诉,劳动者15日内提起诉讼;未做出,裁决生效
情形
用人单位证明裁决有以下情形,可向劳动委员仲裁会所在的中级法院申请撤销(6种)
不服撤销,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非终局裁决
双方均可在15日内提起
劳动争议诉讼
劳动争议案件的起诉
对劳动仲裁争议的起诉
条件
劳动争议已过仲裁,且仲裁裁决不属于终局裁决
对仲裁不服,需15日内
其他重要情形
劳动争议未及时裁决,当事人可就该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预先支付劳动者部分工资或者医疗费的裁决,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受理。
用人单位不履行部分裁决中的给付义务,劳动者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对劳动争议仲裁不予受理案件的起诉(具体情形)
申请仲裁的事项不属于劳动争议为由 不服 提起上诉
当事人的仲裁申请超过时效为由 不服 提起诉讼
申请仲裁主体的不适合 裁定不予受理或者驳回起诉
以无管辖权为由
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劳动争议案件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处理。
当事人在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持下仅就劳动报酬争议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不履行调解协议确定的给付义务,劳动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处理
申请支付令被人民法院裁定终结督促程序后,劳动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按照…
劳动争议案件的举证责任
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举证、加班费的举证、工伤认定的举证等)
集体劳动争议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