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第四版 黄维德 董临萍 第一章 ISBN 9787040392166
ACCA的SBL中第一部分,战略,一些模型的分类总结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HRM概述
什么是HRM
定义
推动社会发展和经济运转的人的劳动能力
有劳动能力的人
包括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
包括现实的劳动能力和潜在的劳动能力
特点
主动性
是诸多生产要素中唯一具有主动性的生产要素
时效性
形成和作用都受生命周期的限制
可再生性
人口繁衍、知识学习、体力恢复
社会性
协同作用
相关概念区分
人口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所有人数的总和
具备劳动能力者
暂不具备劳动能力但将来会具备
丧失劳动能力者
人力资源
人口-丧失劳动能力者
劳动力
人力资源-学生、失业者
法定年龄、具有现实劳动能力、参加社会就业
人才
劳动力-普通劳动者
目标
微观
企业内部对人的管理
宏观
政府对社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过程
背景
20世纪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工业革命、管理并未发展
上半叶
科学管理活动
泰罗
改善工作福利
20世纪中叶前
1924霍桑实验
梅奥
人际关系活动
理论:古典管理理论
工作管理
定额工作
培训员工
差别付薪
专门的管理机构
法约尔、穆尼、尔维克
企业组织
计划组织控制
预测协调指挥
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强调人不是机器,是有需要、有动机、有个性的企业组织员工
30年代
二战
40年代
人的有关情况的记录
50年代
员工被当作机器管理
理论:HR理论提出
舒尔茨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是资本的两种形式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本的投资包括五方面
医疗保健支出
在职人员培训教育支出
正规学校教育支出
最重要
社会培训项目支出
人力资源迁移支出
摆脱一国贫困状况的关键
贝克尔
人力资本是今后收益的源泉
教育是人力资本的投资
丹尼森
余数分析
60年代
开始人事管理
美国等国家政府相继出台工作条件相关法规
理论:传播
形成经济学分支
70年代
开始重视人的因素
人事管理被HRM取代
东西方交流
美国学日本
HRM取代产业关系管理
注意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
80年代
HRM问世
注重人力资源战略的时代
战略伙伴
新的竞争优势
促使组织创新
保证对员工的动力化管理
90年代
许多企业意识到现代HRM在
对员工态度
员工主动
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宝贵资源
劳资相互匹配共同发展
管理目标
提高员工的总体素质,培养员工中的核心人才,直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企业的总体优势
管理战略
与文化一同融入员工的自觉行为
让员工帮助企业实现经营战略
21世纪
组织的角度系统整体开发人力资源
不仅是战略伙伴,更是战略先导
包括所有员工
各级部门共同执行的系统
企业文化
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的定义
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
知识经济的特点
促进人与自然协调、持续发展
科学、合理、高效、综合地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开发尚未利用的资源来取代已经耗尽的稀缺自然资源
以无形资产投入为主的经济
知识、智力、无形资产的投入取决定作用
世界经济一体化条件下
以知识决策为导向
知识员工的特点
资产性
索取剩余价值
自主性
不愿受制于人
目标性
不单纯为了赚钱
挑战性
复杂不确定的环境下依靠自己的知识禀赋和灵感进行挑战性工作
需求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化与多元化的特征
物质生活
价值观、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心理需求
流动性
变化
员工
高知识文化
接受丰富的信息
学习、就业
多元化的工作动力
信念、价值判断、氛围
独立性和差异化
高流动性
HRM部门
角色
行政专家、员工关系管理者
组织的变革者和企业战略伙伴
工作
完善/重组组织结构
保持组织的动力和平衡
战略
创造组织文化,引导员工/组织行为
文化
具体工作交予各层经理
外包
工资、福利、招聘、培训
HRM
挑战
全球化
组织变革
扁平
自我指导,相互依赖
知识员工短缺
劳动力队伍变化
变革
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兴起
HRMS
根据企业战略来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的计划和方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部门结构重组
三部分
专家中心
建立和开发适用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当顾问
不受事务性工作干扰
人力资源管理群体
一般工作者,从事HRM工作,给直线领导和HRM领导双重报告
确定本部门强化HRM问题
确保HRM体系帮助贯彻执行战略
集中于本部门的工作环境
服务中心
通过信息技术为员工提供服务,确保日常事务性工作能够在整个组织中有效完成
集中与提供基本服务
外包兴起
EHR
和员工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全球化RHM成为重要战略
团队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