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传染病4.5、细菌性痢疾
《传染病学》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传染病学》教材。慢性迁延型:长期反复肠道症状,伴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原有慢性疾病(胃肠道疾病、慢性胆囊炎或肠道寄生虫病)。
编辑于2022-10-20 11:25:03 黑龙江省《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妇产科学》第9章:妊娠合并内外科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8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
《妇产科学》第6章:产前检查与孕期保健 本思维导图内容来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9版《妇产科学》教材。适用于课前预习、考试复习。欢迎进行对其二次创作。妊娠11-13+6周超声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NT)厚度和胎儿发育情况 18. 妊娠中期一般妊娠20周后开始自觉胎动,胎动计数<10次/2小时或减少50%提示胎儿缺氧可能 19...
传染病4.5、细菌性痢疾
总论
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粪-口传播,夏秋流行
主要病理变化: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与溃疡
主要表现
腹痛、腹泻、排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可伴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
病原学
肠杆菌科志贺菌属,G-的无鞭毛无荚膜无芽孢有菌毛的杆菌
抗原结构分类
A:痢疾志贺菌
毒力最强
B:福氏志贺郡
我国优势菌群,易转为慢性
C:鲍氏志贺菌
D:宋内志贺菌
症状轻
抵抗力
蔬菜瓜果和污染物上可存活10~20天
对酸及一般消毒剂敏感
60℃10min死亡,喜碱
毒素
各型均可产生内毒素
志贺菌可产生外毒素:神经毒、细胞毒、肠毒素作用
流行病学
传染源
患者、带菌者
非典型患者、慢性患者、带菌者
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粪-口途径)
食物或水型暴发流行
生活密切接触
苍蝇媒介
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
病后无长久免疫力;群、型间无交叉免疫力
有交叉耐药性
易反复感染
流行特征
地区性:发展中国家
季节性:夏秋季多见
喜生吃、蚊虫多
人群分布:儿童发病率高
预后
急性期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程迁延不愈成为慢性或反复发作
发病机制与病理
发病三要素
细菌数量:100~200个可引起发病,至少10个
细菌的致病力:对肠黏膜的黏附和侵袭
机体的抵抗力
肠道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
肠黏膜的sIgA与细菌结合形成包被抗体
发病机制
痢疾杆菌进入消化道
胃酸杀死
进入肠道
正常菌群拮抗、sIgA
侵入肠壁
借助菌毛粘附于回肠末端、结肠粘膜上皮细胞,诱导细胞内吞
在肠黏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中繁殖
肠黏膜炎症反应、固有层小血管循环障碍
在固有层被吞噬细胞吞噬,很少侵入肠壁肌层,一般不侵入血流
肠黏膜炎症、坏死和溃疡→腹痛、腹泻、脓血便
说明
有吸附和侵袭能力的菌株引起发病
外毒素:可能与病初的水样腹泻及神经系统症状有关
内毒素:可引起发热及毒血症状
中毒型菌痢
内毒素作用
特异体质对内毒素敏感而产生
强烈的过敏反应→急性微循环障碍→休克、脑水肿
病理
病变部位
肠道病变主要在大肠
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常见
严重者可累及整个结肠及回肠下段
病理分期
急性期: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限于固有层,分4期
急性卡他炎
假膜形成
黏液脓血性渗出物与坏死的肠黏膜细胞形成灰白色假膜
”地图状“溃疡形
肠壁弥漫炎症及表浅溃疡
溃疡愈合
慢性期
肠黏膜水肿、肠壁增厚,息肉样增生、疤痕形成,可有肠腔狭窄
中毒型
结肠局部病变轻:仅有充血水肿
全身病变重:多数器官微血管痉挛及通透性↑,脑部病变明显
临床表现
潜伏期
1-4日(数小时~7天)
与病人的年龄、抵抗力强弱、细菌的数量及毒力及菌型有关
A群多较重
D群多较轻
B群易转为慢性
急性菌痢
普通型(典型)
起病急,高热伴畏寒
明显肠道症状: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大便次数多、量少,迅速变为粘液脓血便
体征: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病程1-2周,少数转为慢性
轻型(非典型)
全身毒血症状轻:不发热或低热
肠道症状轻:轻微腹痛,无明显里急后重
稀便有粘液但无脓血,次数少
体征:同普通型
病程短:3-7日痊愈,可转为慢性
重型
老年、体弱、营养不良患者
消化道症状重
周围循坏衰竭:水电解质失衡,心肾功能不全
中毒性菌痢
多见于儿童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病势凶险
高热达40℃以上
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
可迅速发生循环及呼吸衰竭
肠道症状较轻
易误诊,故应详细询问病史
分型
休克型(周围循环衰竭型)
面色苍白、皮肤花斑
血压下降、脉压↓
脉搏细数,心率快
尿少或无尿
意识障碍
感染性休克,全身微血管痉挛,较常见
脑型(呼吸衰竭型)
脑水肿、颅高压的表现
脑疝的表现
严重脑症状,脑血管痉挛引起,较少见
混合型
最凶险,病死率高
慢性菌痢
定义: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未愈者
发生原因
急性期未及时诊断抗菌治疗不彻底者
慢性迁延型
长期反复肠道症状,伴有乏力、营养不良及贫血等症状
耐药菌株感染
原有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低下
原有慢性疾病(胃肠道疾病、慢性胆囊炎或肠道寄生虫病)
急性发作型
有慢性菌痢史
诱因:进食生冷食物、劳累或受凉有肠道症状
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症状不明显
慢性隐匿型
1年内有急性菌痢史
临床无明显症状
大便培养有痢疾杆菌
乙状结肠镜检查有炎症甚至溃疡改变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急性期:WBC↑、中性粒↑
慢性期:贫血
粪便检查
外观、镜检:粘液脓血便白细胞≥15/高倍视野、脓细胞、红细胞
病原学检查
便培养-确诊依据
提高细菌阳性培养率的方法
尽量在应用抗生素前
标本新鲜及取脓血部分
早期及时、多次送检
免疫学检查:早期、快速易出现假阳性
志贺菌核酸检测
适用于细菌培养阴性的病人
基因探针、PCR
并发症和后遗症
志贺菌败血症
是志贺菌感染的重要并发症
福氏志贺菌为主要病原菌
持续高热、消化道症状重、CNS查体可有皮疹及肝脾肿大
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及溶血性尿毒综合症
确诊:血培养
小儿脑型中毒型菌痢:耳聋、失语、急性心肌炎、瘫痪
赖特尔综合症:眼炎、尿道炎、关节炎三联征
溶血尿毒综合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依据断
流行病学:发病季节、有进食不洁食物或与菌痢病人接触史
临床表现
急性期
慢性菌痢
中毒型:及时采用肛拭子或盐水官场取便送检
粪便镜检:WBC>15个/HP
确诊:粪便细菌培养
鉴别
急性菌痢vs
阿米巴痢疾
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
集体进食、集体发病
有急性胃肠炎的表现
里急后重少见
确诊有赖于检出同一病原菌
常见病原菌有沙门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肠道感染
常见:侵袭性大肠杆菌、邻单胞菌、气单胞菌、空肠弯曲菌,临床表现与菌痢相似
确诊:便培养
其他
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肠炎:青少年多见
肠套叠:小儿多见,痛吐胀闭
慢性菌痢vs
结肠癌及直肠癌
中老年人常见
继发感染时症状与菌痢相似;抗菌药物可暂时缓解症状
久治无效,伴进行性消瘦
肛诊、钡剂灌肠、肠镜
慢性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抗生素治疗无效
便培养:阴性
镜检:肠黏膜脆弱易出血有散在溃疡
晚期病人钡剂灌肠,见结肠袋消失呈铅管样改变
慢性血吸虫病
可有腹泻及脓血便
有疫水接触史
肝脾肿大
直肠镜黏膜活检到血吸虫卵
中毒性菌痢
休克型:其他感染性休克血及大便培养无致病菌
脑型vs乙脑
相同:夏秋季,有发热及昏迷、休克
不同
病情发展较菌痢慢
以意识障碍为主,休克少见
脑脊液检查有异常,IgM阳性
预后
分型
急性菌痢:好
中毒型菌痢:差
影响预后的因素
菌型
临床类型:中毒型、慢性
全身免疫状态:婴幼儿及老年人
治疗及时合理者预后良好
治疗
急性菌痢
一般治疗
消化道隔离:临床症状消失,粪便培养两次阴性
饮食:少渣、易消化;流食、半流食
病原治疗
喹诺酮类:首选,环丙沙星口服
优点:敏感,口服吸收好
缺点:胃肠道症状,影响骨发育
用量:200—400mg/次,4次/日
匹美西林和头孢曲松
黄连素
一般疗程3-5天
对症治疗
高热:物理降温为主,必要时使用退热药
腹痛:阿托品、颠茄
毒血症严重者:小剂量激素
慢性菌痢
全身治疗
生活习惯:生活规律、适当锻炼避免过劳、紧张
饮食:富营养易消化、少渣无刺激
机体状态:积极治疗慢性病及肠道寄生虫
病原治疗
抓紧做病原分离及药敏试验
联合应用2种以上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疗程须长,1-3个疗程
药物保留灌肠疗法:抗菌素+激素
对症治疗
肠功能紊乱:镇静、解痉
肠道菌群失调:应用乳酸杆菌或双歧杆菌
全身与局部治疗相结合的原则
中毒型菌痢
一般治疗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做好护理工作
病原治疗:静点,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或头孢菌素
对症治疗
镇静降温
退热药+物理降温
亚冬眠
惊厥:安定、水合氯醛或苯巴比妥钠
休克型
扩容
血管活性药:654-2
保护重要脏器
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脑型
脑水肿
降颅压
血管扩张剂:654-2
激素
呼吸衰竭
吸氧、呼吸道通畅
呼吸兴奋剂
气管切开
综合急救措施,力争早起治疗
预防
管理传染源
病人:及时隔离、彻底治疗至便培养阴性
带菌者:从事餐饮、自来水厂、幼托工作 人员定期粪检
切断传播途径
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食物及消灭苍蝇)
保护易感人群
口服痢疾F2a型“依链株”活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