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的概念
法是体现人们意志、由国家和社会所形成的调节人们行为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确定了人们的基本行为准则,并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执行。
犯罪的形式概念,也称形式意义的犯罪概念,是指仅基于法律特征 而给犯罪下定义,至于法律为何将诸如此类的行为规定为犯罪则不予涉及。
法的要素是指彼此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从而构成完整的法律系统的各种元素。本文总结了法的要素各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法的概念
一、法的定义
(一)“法”和"法律“的词义
1、中西语中的”法“与”法律“
2、我国现代法学词语中的”法“与”法律“
法
一切社会规范(泛指)法的整体
法律
广义:与”法“同义
狭义:具体法
3、法的应然和实然
法的应然指法应当是什么——理想状态(自然主义法学派)
法的实然指法实际是什么——现实状态(实证主义法学派)
关系:应然法是实然法的制定标准
(二)探讨法的定义的主要学说
1、从法的本源下定义,说明法的基础或法自何出
(1)神意说:法律是上帝意志的体现,神话了的统治者
(2)理性说:(西方自然主义法学派)法与人的自然理性相吻合
(3)意志论:法是意志或意志的反映
(4)权力论:法是权力的表现或派生(实证主义法学家)
(5)民族精神说:法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萨维尼)
2、从法的本体下定义,说明法是什么
(1)规则说:法是一种规则体系
(2)命令说:法是国家、主权者的命令
(3)判决说:法是法官解决纠纷的判权
(4)行为说:法本身是一种行为
3、从法的作用或功能下定义,着重说明法的工具性
(1)正义的工具
(2)社会控制论:法是社会控制的手段(法社会学-庞德)
(3)事业论:法是使人们服从于规则治理的事业
(三)法的定义的基本论述
法是体现人们意志、由国家和社会所形成的调节人们行为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通过权利和义务的规定确定了人们的基本行为准则,并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执行
二、法的本质
是指法这一特殊社会现象的深层的、稳定的内部联系,是法存在的基础和发展变化的推动力量
三、法的特征
定义:是指法的本质的外化,是法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征象和标志所在
(一)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特殊规范性)
1、首先,法通过行为的作用调整社会关系
2、其次,是法的规范性
(1)法具有概括性
(2)法的重点构成要素中以法律规范为主
法的要素是指构成法的部分
(3)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前提条件、行为模式、法律后果,这是法律规范性最具明显的标志,同其他社会规范有显著的区别
(二)法的制定和认可的国家意志性(国家创制性)
制定
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的程序创制法律规的活动(创制新法律)【立法机关】
认可
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赋予社会上业已存在的某种行为规范以及法律效力(确认原有法律)【立法、司法、行政机关】
(1)国家对社会上业已存在的习惯、风俗、道德、 宗教等规范加以吸纳、改造,使之成为成文法中 法律规则和法律渊源
(2)赋予权威法学家的学术以法律效力
(3)在实行判例法的国家,允许法官通过个案解释的方法,形成同类别案件判决的一般原则,作为日后法律适用的根据
(三)法以权利义务的双向规定为调整机制
首先,权利和义务是法的内容
其次,是法的利导性:取决于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双向的,这是就法律是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机制而言的,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义务来分配利益,影响人们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
(四)法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1、概念:国家强制力是指国家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有组织的国家暴力
2、对法的国家强制力的认识
(1)法的强制力具有间接性(指在人们犯罪时显现)
(2)国家强制力并不是法实施的唯一保证力量,法的实施还要依靠道德、人性、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3)法的强制力不等于赤裸裸的暴力
(4)法的强制力是以法定的强制措施有专门的机关执行的
理解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时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任何一条完整意义上的法律规范都是按照这三个要素结合而成的
2、在立法过程中,为了防治法律条文过于繁琐,在表述法律规范内容时常常对某些要素加以省略。但不能说明它们不存在
3、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区别开来
法的要素
法律概念
法律规范
前提条件
行为模式
授权(可为)
义务
积极的作为(应为)
消极的不作为(勿为)
法律后果
法律原则
行为
可感知
法律意义
社会关系
法的价值目标: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