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四大穿刺
骨髓穿刺术:常用于某些血液病、恶性肿瘤和寄生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有凝血障碍或出血倾向的患者慎用骨髓穿刺术,常见穿刺部位包括髂前上棘、髂后上棘及...
目的:病史采集是疾病诊治的重要步骤,要做到准确、完整,同时重视沟通技巧及尊重患者隐私。包含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外科学下肢骨、关节损伤思维导图,总结了 解剖特点、 分类、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等。
外科学下肢骨、关节损伤思维导图,介绍了概述、 解剖特点、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洽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四大穿刺
骨穿
适应症
血液疾病
不明原因肝脾肿大
伤寒杆菌骨髓培养
戈谢病
禁忌症
血友病或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穿刺点局部感染
操作注意点
定位:髂后上嵴(L5~S1水平旁开3cm处圆钝凸起处)髂前上棘(后1~2cm较平坦处)、胸骨穿刺点
针尖长1.5cm
提问
干抽
操作不当
骨髓纤维化
急性白血病:骨髓过于粘稠
骨髓穿刺成功标志
抽取骨髓液时患者有短暂的锐痛
骨髓液中有淡黄色骨髓小粒
骨髓涂片中杆状核和分叶核粒细胞的比例大于血片中杆状与分叶核粒细胞的比例
骨髓涂片见巨核细胞、浆细胞和网状细胞等骨髓特有细胞
腰穿
需要检查脑脊液的疾病
脑脊液压力测试
颅内高压
穿刺点附近感染
凝血功能障碍
休克、衰竭病危
后颅窝占位性病变
梗阻性脑积水
操作注意
体位:头向胸部弯曲,双手抱膝
定位:双侧髂嵴最高点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L3~L4)
穿刺针尖斜面平行于于长轴,避免损伤硬脊膜纤维,避免穿刺后头痛
脑脊液测压70~180mmH2O
脑脊液2~5ml送检
嘱咐患者去枕平卧4~6h,多饮水避免穿刺后头痛
成人L1~L2、小儿L2~L3
穿刺结构依次:皮肤、脊上韧带、脊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硬脊膜、硬膜下间隙、蛛网膜、蛛网膜下腔
压腹试验、压颈试验
胸穿
胸腔积液化验明确诊断
大量胸腔积液,抽液缓解症状
胸腔给药
重症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患者(患者不能立即做胸腔穿刺)
患者体位描述
血压计准备,放液前测量血压
叙述定位:腋前5、中6~7、后7~8、肩胛下角
有突破感停住、穿刺针对比深度
抽液
诊断性穿刺50~100ml
治疗性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1000ml
液体送检:常规、生化、病理、培养
穿刺后观察
并发症
胸膜反应:停止操作、患者平卧、给0.1%肾上腺素0.3~0.5ml
气胸:观察→放置闭式引流管
避免患者穿刺时剧烈咳嗽
进针不宜过快过深
复张性肺水肿
胸腔穿刺抽取一定液体后,患者出现持续咳嗽提示?
胸腔积液排放到一定程度,肺开始复张、抽液需要谨慎
腹穿
诊断腹腔积液的性质
解除大量腹水引起的不适症状
腹腔内注入药物
腹水回输治疗
人工气腹
肝性脑病→躁动
电解质严重紊乱
腹腔炎导致的广泛粘连
明显出血倾向
妊娠中后期
肠麻痹或肠胀气明显
包虫病
巨大卵巢囊肿
叙述定位点
脐部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
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处,偏左或偏右1.5cm处
腹水少量者、侧卧位取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
一般患者每次不超过3000~6000ml11
肝硬化患者第一次放腹水不超过3000ml
常规4ml、生化2ml、病理250ml、培养
完成操作
检查患者血压,脉搏
腹压高者在穿刺后需要腹带加压包扎
漏出液
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
外观淡黄、透明、微浊
比重<1.018
不宜凝固
蛋白质定量<25g/L
淋巴细胞为主
渗出液
炎症、肿瘤、物理化学刺激
黄色、血色、脓性、乳糜性
比重>1.018
李凡他(+)
急性感染中性粒细胞为主、慢性感染淋巴细胞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