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和烦躁不安,甚至端坐呼吸、语言不连贯、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的征象。危及生命!
这是一个关于小儿肺炎的思维□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憋喘为主、听诊哮鸣音、X线肺气肿□腺病毒肺炎▲急,热,毒,症状重体征晚,X线:大病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急,重,热,毒,疹,X线多变□流感嗜血杆菌肺炎▲亚急性起病,多呈大叶分布。
Felty综合征是指RA(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伴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有的甚至有贫血和血小板减少。RA病人出现Felty综合征时关节炎并非都处于活动期,但关节外表现非常突出,很多病人人合并有下肢溃疡、色素沉着,皮下结节,关节畸形,以及发热、乏力、 食欲减退和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支气管哮喘
概述
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 哮喘发病具有家族聚集现象,亲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哮喘发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
(1)过敏原性因素 (2)非过敏原性因素 大气污染、吸烟、运动等
哮喘的病理生理
哮喘的病理特征包括
气道慢性炎症
气道高反应性
可逆性气流受限
临床表现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70%~80%始发于5岁以前
临床表现:反复发作咳嗽、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严重病例:呈端坐呼吸、恐惧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
诊断标准与分期
哮喘诊断
症状——喘!
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物理或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下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体征——哮鸣音!
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的、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扩管——有效!
经抗哮喘治疗有效,或自行缓解
除外——其他!
除外其他疾病引起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
不典型——做试验!(至少具备一项)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
基本条件
咳嗽——持续>4周
抗生素——治疗无效
抗哮喘治疗——有效
排除——其他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或:PEF每日变异率(连续监测1~2周)≥20%。
个人或一级、二级亲属有特应性病史 或:变应原测试阳性
哮喘的分期
急性发作期
指患者出现以喘息为主的各种症状
时间程度不尽相同
慢性持续
指许多患者即使没有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总是不同频率和(或) 不同程度地出现症状(喘息、咳嗽和胸闷)
临床缓解期
指症状和体征消失,肺功能:(FEV1或PEF)≥80%预计值,并维持3个月以上。
哮喘持续状态(哮喘危重状态)
指哮喘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
急性发作,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和烦躁不安,甚至端坐呼吸、语言不连贯、严重发绀、意识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的征象。 危及生命!
治疗
去除诱因
避免接触过敏原
治疗和清除感染病灶
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抗哮喘药分类
控制发作
哮喘急性发作期治疗
首选——短效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
糖皮质激素——口服、静脉(急性发作期,糖皮不能吸)
+/-抗胆碱药——异丙托溴铵
+/-茶碱类——口服、静脉给药
哮喘慢性持续期治疗
首选——吸入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布地奈德、氟替卡松)
合用——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福莫特罗、沙美特罗)
+/-白三烯受体阻断剂——孟鲁司特、扎鲁司特
+/-抗胆碱药——噻托溴铵
+/-茶碱类——口服(缓、控释制剂)、吸入
长效
哮喘危重状态的处理
(1)吸氧:使PaO2保持在70~90mmHg(9.3~12kPa)。
(2)补液及纠正酸中毒:防止痰液过黏,阻塞气道。
(3)糖皮质激素:早期、静脉、大剂量。
(4)支气管扩张剂:β2-激、M-阻、茶碱。
(5)镇静剂:可用水合氯醛灌肠,慎用或禁用其他镇静剂。
(6)抗生素:不常规使用。
(7)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具有下列指征时应采取辅助呼吸
①严重的持续性呼吸困难。
②呼吸音减弱,随之哮鸣音消失。
③呼吸肌过度疲劳而使胸廓活动受限。
④意识障碍、烦躁或抑制,甚至昏迷。
⑤吸氧状态下发绀进行性加重。
⑥PaCO2≥65mmHg(8.6kPa)。
治疗目标
①有效控制急性发作症状,并维持最轻的症状,甚至无症状;
②防止症状加重或反复;
③尽可能将肺功能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
④防止发生不可逆的气流受限;
⑤保持正常活动(包括运动)能力;
⑥避免药物不良反应;
⑦防止因哮喘而死亡。
预防复发
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治疗
(一)免疫疗法
1.特异性免疫疗法(脱敏疗法)
●根据皮肤试验结果,将引起阳性反应的过敏原浸液做皮内注射。
●浓度由低到高,剂量逐渐递增,每周1次,持续2年。
●若发作有季节性,则于发作前1个月开始上述脱敏治疗,每周1次,15~20次为1疗程。
2.免疫调节治疗
(二)色甘酸钠/酮替芬
〇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〇好发季节前1个月应用,可达到预防作用。
〇注意:对已经发作的哮喘无效。
(三)糖皮质激素类气雾剂吸入
(四)哮喘的教育与管理
病情缓解后,继续吸入维持量糖皮质激素,至少6个月~2年或更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