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考试大纲
有了这份考试大纲,计算机网络概述、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就不用怕了,框架清晰,小伙伴们赶快学习起来吧~
Part1简单句部分,包含简单句的核心与简单句的扩展,干货满满,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参考使用!
《C生万物 · 包罗万象》 你值得拥有,C语言是一门通用的计算机语言,C语言是有国际标准的,比如: C89,C90,C99,C11,当前使用最多的还是C89,C90。
习概客观题,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互联网9大思维
组织架构-单商户商城webAPP 思维导图。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民法分论
考试大纲
简答题【8】
1、三种交换方式
电路交换
始终占用通信资源,传送数据是连续的
需要传送大量的数据时,效率很高
报文交换
动态逐段利用,对突发式数据通信效率高
整个报文一同传送,然后停下来查找转发表
分组交换
具有报文交换之高效、迅速的要点,且各分组小,路由灵活,网络生存性能好
将整段报文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传送,到相邻结点后,停下来查找转发表
但是,会造成一定的时延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有哪些
按范围
①广域网WAN ②城域网MAN ③局域网LAN ④个人区域网PAN
按使用者
公用网
专用网
3、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常用的性能指标
①速率 ②带宽 ③吞吐量
④时延
⑤ 时延带宽积 ⑥往返时间RTT ⑦利用率
4、简述具有五层协议的网络体系结构的要点,包括各层的主要功能
应用层
通过应用进程间的交互来完成特定网络应用 协议定义的是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
传输层【段】
负责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
网络层【数据报】
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选择合适的路由,使源主机运输层传下来的分组,能通过网络中的路由器找到目的主机
数据链路层【帧】
将网络层交下来的IP数据报组装成帧,然后在两个相邻结点的链路上传送帧
物理层【比特流】
考虑用多大的电压代表“1”或“0”,以及接收方如何识别出发送方所发送的比特
5、协议和服务有何区别?有何关系?
区别:“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协议能够保证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并且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 服务是由下层为上层提供的,上面的服务用户只能看见服务,无法看见下面的协议
6、物理层接口有哪几个方面
①机械特性 ②电气特性 ③功能特性 ④过程特性
7、物理层要解决哪些问题?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物理层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①要尽可能屏蔽掉物理设备和传输媒体,通信手段的不同,使数据链路层感受不到这些差异 只考虑完成本层的协议和服务
②给其服务用户在一条物理传输媒体上传送和接收比特流的能力
物理层的主要特点:
①因为许多物理规程或协议已被制定出来,被许多商品化的设备所采用
②协议涉及广泛,连接方式多种,传输媒体的种类也很多
8、为什么使用信道复用技术?常用的信道复用技术有哪些
原因:为了通过共享信道、最大限度提高信道利用率 频分复用【FDM】、时分复用【TDM】、波分复用【WDM】、码分复用【CDM】
9、简述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要解决它们?
【封装成帧】在首部和尾部进行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
【透明传输】引用转义字符,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差错检测】使用循环冗余码CRC减少误码率BER,防止合差错的无效数据帧浪费后续路由上的传输和处理资源
10、简述以太网CSMA/CD的要点
CS【载波监听】—— 每一个站在发送数据之前以及发送数据时都要检测一下总线上是否有其他计算机在发送数据 (无论是发送前还是发送中,都要不停地检测信道)
MA【多点接入】 —— 表示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总线型网络)
CD【碰撞检测、冲突检测】 —— “便发送边监听”,适配器边发送数据边检测信道上信号电压的变化情况,以便判断自己在发送数据时其他栈是否也在发送数据(半双工通信)
计算题【4】
①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发送时延 = 数据帧长度【bit】/ 发送速率【bit/s】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m】/ 传播速率【m/s】
物理层
②信噪比 = 10log~10~(S/N)【dB】
香农公式:C = Wlog~2~(1 + S/N)
C:传输速率【b/s】
W:信道带宽【HZ】
③码分多址通信
告诉你4个选项,问那个发送了数据
S·A | S·B。。。
=1 --》发送1
=-1 --》发送0
=0 --》没有发送
数据链路层
④循环冗余码
已知除数和发送数据,求余数
已知多项式,求除数,然后再求余数
⑤零比特填充
发送端:5个1加1个0
接收端:去除5个1后面的0
根据英文写中文【10】
概述
TCP【传输控制协议】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IP【网际协议】
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
频分复用【FDM】
时分复用【TDM】
波分复用【WDM】
码分复用【CDM】
屏蔽双绞线【STP】
非屏蔽双绞线【UTP】
点对点协议【PPP】
帧检验序列【FCS】
最大传送数据单元【M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