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如何提升效率,所有方法都在这里
如何提升效率,所有方法都在这里,包括通过组建团队来获得团队能力、通过培育团队来提升团队能力、通过三个问题提高个体产能、通过三个视角来优化团队协作等方法。
编辑于2022-11-04 10:46:04时间管理-读书笔记,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重新掌控时间和工作量,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是法兰教授的最新作品之一,主要阐明了设计史的来源、设计史现在的状况以及设计史的未来发展可能等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设计史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讨论,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对什么是设计史以及如何写作一部好的设计史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反思。
《计算机组成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的表示与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系统以及外部设备等关键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时间管理-读书笔记,通过学习和应用这些方法,读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重新掌控时间和工作量,实现更高效的工作和生活。
本书是法兰教授的最新作品之一,主要阐明了设计史的来源、设计史现在的状况以及设计史的未来发展可能等三个基本问题。通过对设计史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讨论,本书旨在促进读者对什么是设计史以及如何写作一部好的设计史等问题的深入认识与反思。
《计算机组成原理》涵盖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数据的表示与运算、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CPU)、输入输出(I/O)系统以及外部设备等关键内容。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如何提升效率,所有方法都在这里
模块3:团队效率升级
通过「组建团队」来获得团队能力
1 瞄准四类人来组建自己的团队
高手
是为你创造价值的人
顾问
是为你创造价值的人
帮手
是为你提升效率的人
管理者
是为你提升效率的人
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人才配置
1)初创期,团队要以“高手”为主;
2)发展期和成熟期,要以“管理者+帮手”为主;
3)转型期,团队则需要回到“高手+顾问”的配置。
2 吸引
在你的团队还很小的时候,人才不是招聘来的,而是吸引来的
1)打造独特卖点
让人才感受到你的独特魅力;
2)建立信任
不能光画大饼
要通过具体的描述
面对面的沟通
附上信任背书来与他们建立信任;
3)发出邀约
不仅要让他们心动,更要让他们行动起来。
3 筛选
吸引来的人要进行一轮面试筛选,把不适合的人挡在门外
不能听他们怎么说,而要看他们怎么做
1)看经历
不要相信他的潜力,而要看他已经把潜力兑现了的经历;
2)做试验
脑洞题脱离实际,你要回到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测试他的能力;
3)测反应
向他提出目标类或看法类的问题
迅速了解他的知识储备量和思考深度。
4 进化
好团队不是拼凑出来的,而是进化出来的
不仅要学会如何招人,还要学会如何裁人,让团队始终保持活力
1)打开瓶颈,替换掉无法再有突破的带头大哥;
2)砍掉尾部,淘汰10%的末位员工;
3)清除病毒,再痛也要切掉价值观错误、破坏规则、给公司带来负能量的人。
团队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多变化
它的构成不再仅限于长期的雇员
还可以是临时的兼职、外部的团队,甚至是机器人
形式虽然不同了,但本质没有变
他们都是为了帮你实现某个目标所增加的能力与效率。
组建团队,变成一个更有力量的整体,是你跨向更大成功的关键一跃。
通过「培育团队」来提升团队能力
培训并不能直接提升员工的能力
能力,是因为一个人要适应环境,或要达成自己的目标而被迫提升的
能力,是被逼出来的。
培养出人才,你需要的不是增加培训量,而是打造出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成长
1 定目标
面试时筛选
使用***制
设定清晰的职业路径
让员工自己逼着自己进步
2 搞竞争
设置末位淘汰
举办内部竞赛
让别人逼着他们进步
3 教方法
师徒制
培训
流程化
将能力传授予他们
4 给反馈
在师徒制里不断给出反馈
培训后持续跟进辅导
将流程不断优化调整
以此来保证效果的达成
5 多磨练
往“更深、更广、更厚”这三个方向
给他更多的磨练
帮助他成为一名专才、将才或者帅才。
通过「三个问题」来提高个体产能
1 做什么?
要让团队里的每个人,在任何时候,都清楚自己应该去干嘛
1)将目标分解成任务;
2)将任务责任到人;
3)明确方法的边界和结果的标准;
4)设定截止时间;
5)设置中间节点;
6)跟进与反馈。
2 怎么做?
做好合理的授权,让员工能够自己决定该采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以此来缩短决策的时间
1)选对人;
2)划出边界;
3)责权利对等;
4)保留知情权。
3 为什么要做?
回答好这个问题,员工便会把自己的一切压上,在这里拼尽全力
1)为目标赋予意义
对他个人的意义
对别人的意义
目标本身能否实现
2)为行动提供保障
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这是妄念,要戒!
3)为绩效进行奖励
提成制
奖金制
对赌制
通过「三个视角」来优化团队协作
想要产生“1+1>2”的效果,必须要学会协作
1 微观视角
想要提升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效率,首先得提升他们之间的沟通效率。而沟通的本质是信息的传递
1)统一信息编码;
2)增加互信息;
3)提高置信度;
4)减少噪音。
2 中观视角
团队的整个协作关系
分工协作
分工之所以会产生“1+1>2”的效果,是因为所有人都在做自己擅长的事,而且更专注了
1)基于擅长进行分工;
2)先分赃,再分工;
3)不断优化团队的短板;
组织结构
它有职能型、项目型、矩阵型等等不同的形态
他们不是设计出来的,而是根据“团队遇到的效率问题”不断演化出来的
1)沟通便利原则;
2)资源复用原则;
3)战略跟随原则。
3 宏观视角
1)用OKR来粘合团队。
让大家变成一个整体
第一,目标的设定要有挑战性,结果要可以衡量;
第二,从上至下层层分解,但每个目标都需要由沟通产生;
第三,所有人的OKR都必须公开透明,并做好定期回顾。
2)做好资源的引入与分配
对外,你要引入资源,为团队赋能;
资源总是有限的,因此对内,你要学会取舍与平衡,在空间上要有侧重,在时间上要有远近,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协作,是一个系统问题,你要改变系统,而不是改变人。
模块2:协同力升级
协同力升级
当目标超出了个人能力所及,你就需要召集天下英雄好汉,和你一起并肩作战
如果彼此用力的方向不一致,就会变成一群乌合之众
想要提高团队的效率,你得先拥有协同力
用「权力」去影响一个人的本我
想要影响一个人,你首先需要的不是说服力,而是权力
它能改变你们之间的沟通模式,让协同变得更加简单
1 提升威慑力
1)提升自身实力;
2)抓住对方软肋;
3)提前设立规则或签订契约;
4)借助文化道德的力量。
2 提升吸引力
1)从表达善意到给予奖励;
2)从展现能力到共享资源;
3)从言行一致到始终如一。
3 组成联盟
能和其他有权力的人组合在一起,就能把彼此的吸引力和威慑力叠加起来
对外变成一个更有权力的集体。
权力的副作用
事实隔离
权力寻租
违法犯罪
你需要恪守善念,保持警惕。
用「说服力」去影响一个人的自我
提升权力需要时间
可以用一套「说服攻略」临时增强自己的说服力,来达成协同
说服一个人,你需要突破四道关卡:
1 不想听
你的信任度不够
寻找信任背书
选择的时机不对
另觅良机
对方的情绪不好
认可动机
你未获得授权
提供对方获益的有偿建议
2 听不懂
不仅要让对方愿意听,还要让他听得懂
如果你们的认知不同,就会出现鸡同鸭讲的情况,自然也无法达成说服
让内容更易被理解,由此攻破此关
提前教育
简化认知
结构化表达
3 不认同
确认偏误
他们虽然能听懂你说的,但并不一定会认同,他只会为自己已经有的结论进行辩护,结果越辩你们之间就越对立
引导他自己说服自己,由此攻破此关。
提出一个好问题
讲述一个好故事
设计一次认知失调
4 不行动
说服的终点是行动,嘴上说可以,身体却一直不动,怎么办?
促使他立刻采取行动
让他觉得明天更糟糕
为他消除顾虑
降低他的行动门槛
用「角色之力」去影响一个人的超我
当你的“沟通目的”和对方的“角色”存在冲突时,沟通就会遇到巨大的障碍
你要提升的就不再是说服力
而是要先改变对方的角色
1 改变角色
1)改变他和自己的关系
用“贴标签”的方式来改变他的自我认知;
2)改变他和人的关系
用“离间计”切断他的原有关系
通过“寻找共性、统一目标”来把他变成自己人;
3)改变他和事的关系
通过“降低回报,或加入一件更有意义的事”来让他现在做的这件事情没有继续做的必要了
或让对方“先参与进来”,用新的角色慢慢影响他;
4)改变他和物的关系
通过“补贴、降低学习成本,以及用一个更好的东西”去替换
或者通过“扩大事物的边界”让他觉得,原来在意的那些东西,其实微不足道。
2 角色化
通过锁定这四段关系,对一个人进行角色化,从而影响他之后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
1)锁定他和自己的关系来强化他的自我认知
强化标签
激将法
赋予使命
2)锁定他和人的关系来把他变成真正的自己人;
仪式感的结盟
白纸黑字的签约
成为一家人
3)锁定他和事的关系
用“变动奖励”让对方从“可做可不做”变成“我想做”
用“规则制度+固定报酬”的方式,让对方从“懒得做”变成“必须做!”
4)锁定他和物的关系
通过“赠送使用权、出售所有权,或者纳入共同体”的方式,让他拥有“主人翁意识”
从而自觉自愿地对这件事负起责任,并全力以赴。
用「协同三角」统一这三种力量
所谓协同力,就是团队的合力。
而团队里每个成员的行动力,又是由他内在的“三个我”的合力所决定的
本我
本能欲望,决定你要不要做这件事
自我
你的理性认知,决定你能不能做这件事
超我
你的社会角色,决定你应不应该做这件事
提高协同力的方法
运用「协同三角」这个工具,将团队中每个成员的“本我、自我、超我”都调向目标
1)明确目标
这是协同力的起点;
2)获得权力
协同大家的本我,让他们要做这件事;
3)调整角色
将他们调整到更利于目标实现的角色(超我);
4)统一认知
运用说服力,协同大家的自我,让他们想做这件事;
5)锁定行动
对他们进行角色化,协同他们的超我,让他们觉得这件事应该做。
「协同三角」这个工具的应用场景
在“开会”时达成多人协同
在演讲与写作时达成规模协同
运用到日常管理中,将团队的协同关系从“控制”转向“合作”,最终达到“自治”。
协同力,是你从个人成功到集体成功的一道必考题。
模块1:个人效率升级
用「三思三线」确定个人目标
不是一味地追求快,一脚油门,也许并不会让你取得领先,而是会撞上南墙
三思而后行
1)对方能获得什么?
你所有的成功,最终都是别人给的,因此你得从对方的需求出发,这是成事的起点。
2)我能获得什么?
自己有回报,这件事才能持续。
打猎式回报
种田式回报
适用于不同的人生阶段
你至少得获得一次“种田式的回报”,财富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3)时机到了吗?
时机不对,费力不讨好,你要找到“势能高地”并顺势而为。
2 画出三条线
1)始于基线。
基线是你目前做这件事情“马上就能用的能力和资源”,你的行动应该是从基线出发的
有了基线,你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2)远离边线。
理论边线
能力边线
法律边线
它们规定了你的活动范围,一旦出界你就会受到惩罚
有了边线,你就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
3)忠于路线
路线就像是导航软件,是行动指南
跟着它你就知道具体该怎么做
两种路线
目标明确的时候,用“计划”来冲刺;
目标不明确的时候,用“演化”来推进。
用「精进循环」提升个人能力
互联网提高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效率,让高手们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优势,这将是一个强者通吃的时代!
想要在某个领域里脱颖而出,你就必须先提升自己的能力,成为这里的高手,再下场比赛,才有赢的机会。
1 开启增强回路
通过不断获得社会认可,给训练持续提供动力,让自己专注其中,乐此不疲。
1)自我认可:让进步可视化,并为技能赋予使命,让训练更有意义;
2)他人认可:让身边的人鼓励你,让更多的人奖励你,让自己不停地取得小胜利;
2 开启调节回路
进入刻意练习的训练模式,让技能保持高速增长。
1)训练必须要有目标,目标必须在学习区;
2)要有及时有效的反馈让自己看见差距,反馈工具有三种:镜子、教练、对手;
3)训练的方法要有针对性,你可以通过“技能分层图”来寻找
硬件层
代码层
应用层
表现层
下层的能力越夯实,技能的整体表现就越出色
精进是个慢功夫,想要成为高手,你就必须得有一点耐心
用「八段加速」提升做一件事的速度
1 理解
想要提高某项任务的速度,你就必须要先理解这项任务,“会”是“快”的第一步
不求快,而是要在一堆未知中,找出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先让这个结果可以实现
2 SOP
理解任务之后,你要把这些无序的关键要素,变成有序的、可量化的标准动作,固定成一套标准作业程序SOP,并每次都按此执行
3 优化SOP
有了这套SOP还不够,你还需要不断优化它
SOP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可以通过三段来来不断完善
精简
替换
合并
4 剪去低效时间
让SOP中的每一分钟都具有生产力,要剪去其中低效的时间
通过“专注”剪去分心的时间
通过“并行”和“短路”剪去等待的时间
通过“机器替代”剪去休息的时间
5 逐步提高效率
进一步压缩整个SOP耗时
刻意练习
工具替代人力
逐步提高每一步的效率
6 提前压缩步骤
将SOP中的那些耗时较长的重复步骤提前执行,“压缩”成一个个模块
等需要用的时候,再将模块放入新的流程中进行“解压”
7 购买生产力
当个人效率已优化到了极致,你就需要招募帮手
基于SOP通过分工协作来提高效率
但切不可让成本失控
要确保你的“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8 技术进步
在现有条件下,“边际收益=边际成本”是你加速的极限,想要突破这个瓶颈,唯有依赖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这8级加速并不是并列的关系
而是像开车换挡需要你逐级提升
当前一级没执行到位,后一级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唯有稳步提升,你才能将这速度升到最快
用「FOTA」提升多任务处理的速度
1 Focus聚焦要事
想要提高多任务的处理效率,首先要拥有“识别重要性”的能力,然后只专注做重要的事情,精简任务
1)建设类的任务,特别是前三层: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的任务;
2)能推动“增强回路”的任务,它决定了你能走多快;
3)能消除“风险因素”的任务,它决定了你能走多远。
2 Ordering梳理日程
知道了什么事情重要,你就可以把它们放入“时间管理优先矩阵”进行分类处理。
把它们先排列成一个有序的队列,放入自己的日程安排,然后挨个执行
1)用GTD,梳理任务的顺序;
2)理解自己的生物钟,设定不同任务的执行时段,将执行效率最大化。
3 Three Timelines三线并进
1)专注“主干线”,这是你每天效率最高的时段,需要用来专注处理最重要的任务;
2)占用“自动线”,当某个任务你不需要思考也能自动完成,你就可以占用它的额外带宽来同时处理其他任务;
3)购买“第三线”,你还可以购买两类人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效率:一是能为你创造额外价值的人,二是能帮助你提高效率的人;
4 Adapt to Change随机应变
应对过程中的各种变化,让自己忙于事而不陷于事,面向目标,灵动前行
应对意外的能力
锁定方向的能力
不忘初心的能力
效率,取决于3个因素:
1)目标,方向得正确,不然越快越错。
2)能力,能实现的目标才谈得上效率,不然都是瞎忙。
3)速度,在前两点都符合的情况下,加速才能真正地提升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