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周易(杂注)
周易注释详解、《临》卦告诉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做到以身作则,使民众从内心服从自己的领导。另一方面要对民众实行德育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素养。
编辑于2022-11-10 21:49:42 西藏自治区周易
乾卦第一
乾:元,亨,利,贞。
注释:
乾:《易经》的六十四卦卦象全部由两副卦象上下组合而成,且以上为用,以下为体。乾作为六十四卦第一卦,由其原意“草木萌生曲折生长的样子”引申,借指天。元亨利贞:可概括为“元亨”“利贞”,是两个表示吉祥的“贞兆辞”。元,大。亨,通。利,适宜。贞,正而固。
乾卦包含元始、亨通、利和、贞正四个方面的意义,就像种子发芽、生根、破土、成长的生长变化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注释:
《彖(tuàn)》:即《彖辞》,是对卦辞进行解释的辞,相传其作者为孔子。彖,本来是一种动物,传说中能咬断铁器。乾元:这里指生命的本原。资始:可以依赖的初始状态。资,凭借、依赖。始,初始、开始。统天:犹言“统属于天”,受天的统率。统,统率。品物:指世间繁华的万物。流形:像流水一样可以变动成形。大明:太阳是天上最光明的事物,所以被古人称为“大明”。六位:指上、下、东、西、南、北六个方位,也用来指乾卦的六爻。六龙:这里紧承前句,也是喻指乾卦的六爻,意在说明六爻的变动就像是六龙按时御天一样。性:这里指属性、活性。大和:也就是“太和”,指的是冲和的气,其最佳状态在于和谐与协调。贞:规律。庶物:万物。咸:皆,都。
《彖辞》上讲,真是伟大啊!天地间的元气,为世间万物提供了演变的初始条件,所以也能给大自然的一切变化做出预示。于是,流云、降雨、万物繁衍,便有了具体的形态。它就像太阳周而复始地升降一样,让人们能够分清上、下、东、西、南、北的方位,显现出潜龙状态至亢龙状态的成长过程,并且与天道合拍。只有经过这样的变化,万物才能保持和谐协调的状态,达到最佳的正道。如果每种生物的生长都遵循这个规律,那天下就能一片祥和了。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注释:
《象》:也就是《象辞》《象传》,也是解释卦爻的一种辞。古时将卦辞的解释叫“大象”,将爻辞的解释叫“小象”,蕴含的是“形象”“象征”的意思。大象通过对上下相叠的两个卦象进行分析,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确定所应采取的行动。自强不息:即自我激励,自我找寻永远向上的力量。
《象辞》上讲,天道周而复始地运行着,永远没有停息的时候。所以君子要以天为法,战胜自我,永远向上。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注释:
《文言》:又称为《文言传》,是乾卦和坤卦独有的部分。《文言》从理论上对乾卦、坤卦、爻辞进行解释和发挥,从而引出了伦理学的概念和范畴,是典型的“六经注我”。长:首长,首领。嘉:形容“大美”。和:相应,呼应。干:主干,根本。体仁:即“以仁为体”的意思,也就是说个人立身处世的出发点。利物:有利于人、物。贞固:坚固的意思,也就是“坚持正道”。
杂解:
元,一是开始,形容万事万物发生的阶段。二是境界,指代境界非常高,保持着万事万物的本初状态和最高阶段。《文言》提出,元是善之长,元是绵延不绝的善。
亨,是嘉会,现在我们常说的万事亨通,就是让所有的事情变得非常通畅,此处称为“嘉之会”,嘉就是好的意思,锦上添花、好上加好是亨。
利,是义之和,大丈夫义中求利,这是儒家义利之辨在人生实践中的体现,利要立足于义,只有把握住义,才能谈得上利不利的问题。
贞,在甲骨文里面,基本含义是“贞问”“贞卜”,即占卜人和事是对还是错,是好还是不好。前面已经讲过,吉凶悔吝都系于“守贞”。贞的第二个含义就是“正”“守正”。这里讲贞是“事之干”也,干是根本,即守正是做事的根本。
综合起来说,就是“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将元、亨、利、贞四个占卜的要求,与仁、义、礼、智四种基本的德行相配,使得传统的占卜之书,变成了对儒家心性之说的解读。
《文言》曰:“乾,元”者,始而亨者也;“利,贞”者,性情也。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注释:
旁通:指到处开放、到处通达的样子。
杂解:
乾是万物之首,道首先生成天,天生成地,天地形成而后生成人。因此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按照天、地、人的内在规律运行的。乾是万物的开始,始而亨通,一旦要开始,自然就遵循一定的规律。
※启示
《乾》卦为六十四卦之首,为纯阳卦,象征天。天的特点是刚健有力,运动不息,并且其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我们不仅要奋发图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积蓄力量,而且要遵循客观规律办事。
卦义: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爻辞
初九:潜龙勿用。
注释:
初九:与“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等一起表示本卦的第一爻至第六爻,指的是爻的阴阳性和排列顺序。在《易经》中,每个卦画都由六爻组成,从下向上依次排列,这里的“初”“二”“三”“四”“五”“上”表示的是从下往上的顺序。“九”代表阳性“-”,“六”代表阴性“——”。潜龙:指秋分时的龙星。勿用:不利。
卜筮得出的初九爻,就像是龙在水中刚刚萌生,但还没有完全长成,还不能急于动作。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注释:
阳在下:指乾卦的最下一爻——初九爻,此时代表事物还处在很弱小的阶段,无法经受风霜的考验。
“水中之龙初生,不要急于‘飞’”,因为这时阳气还很微弱。
《文言》曰: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注释:
违:回避,避让。拔:移动,挪动。
杂解:
对“潜龙勿用”四字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在正常印象中,龙是要飞腾于九天之上,呼风唤雨,吞云吐雾,这是龙的德行。但这里说的“潜龙”,是比喻有德行而隐居在野的人。
《文言》曰: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时机未成熟时,我们应勤练本领,切不可贸然出击。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注释:
见:通“现”,出现。田:大地。大人:指王公贵族。
九二爻,就像是水中的龙到了地上,虽然已经完全成形,但仍应向大人寻求帮助。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注释:
德施普:形容事物生长就像庄稼刚从土里冒出芽来,享受着阳光雨露无所不在的恩泽,又像是不会走路的孩子,被包裹在父母无尽的亲情之中。德,这里指生养之德。施普,即“普施”,广泛地给予。
“龙到了地上”,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生长。
《文言》曰: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注释:
正中:指坚持端正不偏的状态。闲:防止,预防。善世:指引导世人变好。善,这里为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引导……行善”。伐:夸赞,夸耀。
杂解:
九二爻处于下卦正中间的位置,居中,所以说称之为有德,能发挥作用,也就是相当于能得到别人的扶助。九二相对于初九来讲,地位更高一层。这时候要“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庸”一般理解成中庸,也就是守正、持正,说话要讲信,做事要严谨。
《文言》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杂解:
这是对九二爻的意义进行更深入的阐释,不再拘于字义的层面,阐述的是君子之德。那么何以将贤人称为君子呢?在于他们能够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就是相互提问、相互讨论,最后分辨是非正误。这与《中庸》中所言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的学习过程一致。通过学习,如切如磋,彼此激励,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坚持笃行,“宽以居之,仁以行之”,将君子之德落到日常行为之中。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已具备相当丰富的学识,但还处在“女在深闺人未识”,应向有地位的人推销自己,或是请求有才德的人指引自己。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注释:
君子:这里指的是有才德的贵族。乾乾:形容勤勉努力的样子。夕:夜晚。惕:敬惧的样子。厉:形容危险的情况。咎:过失或灾难。
九三爻,这时候的龙可能已小有所成,但仍需像君子那样以天为榜样,通过勤奋不懈的努力,警惕可能的倒退,以保证即使在遇到险境的时候,也能平安无事。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注释:
反复道:指天道不停地产生作用。
“君子永远以天为榜样”,学习靠的是积累,这样才能学有所长。
《文言》曰: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知至至之,可与言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注释:
知至至之:知道进德的程度就努力达到它。前一个“至”为名词,意为发展、程度;后一个“至”为动词,达到、实现的意思。知终终之:知道修业能达到的结果,就努力实现它。前一个“终”字为名词,指结果、方式;后一个“终”字为动词,指达到、实现。
杂解:
九三为渐露头角之时,爻辞告诫“君子终日乾乾”,善始善终,“乾乾”就是坚持。“夕惕若”,就是每天都去反思,这样的话可以避免过失。君子不断提高自己的德行,越是在别人容易忽略的地方越要自己做得更好。孔门的解释是:“忠信,所以进德也。”忠信,就是忠诚、诚实,这是一个人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是说在德行上,一个人要时时警示自己,时时激励自己。一个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智慧去做事,就能察觉到《周易》言德义的最为微妙之处。几,就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微妙。“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说要明白万事万物的尽头,而且要做到善始善终。
《文言》曰: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注释:
重刚:指阳刚重合在一起,这是从“九三”的爻象上说的。乾卦的“九二”是阳爻,“九三”又是阳爻,都是表示刚健的爻象,所以说“九三”是“重刚”。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在复卦的六条爻象中,下卦的两爻是地位的象征,中间两爻是人位的象征,上面两爻是天位的象征。“九三”属于人位,所以说“上不在天,下不在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胸怀大志的人要一直努力学习,时时刻刻提防灾难的到来,这样即使遇到危险,也会逢凶化吉。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注释:
或:有人,这里也是对贵族的一种指代。渊:深潭,深水潭。
九四爻,这时候的龙已经能自由地在地上、水中行动了,没有什么能挡得住它。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注释:
达到“能出入地上水中”的状态,才具有“飞”的基础,这个时候才不会因为飞而招致灾祸
《文言》曰: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咎’。”
注释:
上下无常:与“进退无恒”形成互文用法,指的是第四爻位的地位非常灵活,位置可上可下,可以依据情况的不同决定上下、进退的状态。非为邪:此句与“非离群”形成互文用法,指的是九三爻的位置上下进退可以顺从形势的需要,意为“既不是为了私自的欲望,也不是要脱离众人”。
《文言传》说:九四爻辞说“或上进腾跃,或退处在渊,必无咎害”,这里讲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比喻贤人的上升或下降是没有定数的,并非出于邪念;他的进取、引退也是未知数,并非脱离众人。这就好比君子提升道德、建功立业,是想抓住时机进取,所以‘必无咎害’。”
《文言》曰: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注释:
中不在人:在复卦中,“九四”和“九三”都处在“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的地位,但二者又有所区别,那就是“九四爻”还有“中不在人”的特征。虽然“九三”“九四”都属人位,但“九四爻”没有与属于地位的“九二”产生联系,形成了“下不落地”的势头,所以说“中不在人”。
※启示
这一爻说明君子已到了跃跃欲试的阶段,只要决策谨慎,就能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注释:
飞龙:指天上的星星。
九五爻,此时的龙已经能飞上天空,就像是植物到了收获的季节一样,处在全盛时期,但仍无法脱离大人的帮助。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注释:
造:帮助。
“龙飞上了天空”,这离不开大人的帮助。
《文言》曰: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杂解:
九四和九三的境况相近,都是不上不下之爻,有进退两难之象。总的来说,九四爻不会有凶险。因为“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此时无论是进是退,都不是索群独居,而是要能自我闭关省思。人生一定要有这样的阶段,当自己走投无路、孤独无助时,就要多坚守;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就要修养德行;无助的时候,就要开始反省。坚持、养德和反省是《周易》六十四卦中解决人处在最困顿时期的三个策略。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说明了环境可以影响一个人。当大的环境在正向发展时,人生轨迹也会往上发展;当大的环境开始逆淘汰时,周围的人都不思进取,君子的人生轨迹也就随之改变。
《文言》曰: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注释:
先天:指先于天象而出现。天时:此处指天时与地利合一。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时机已成熟,万事俱备,只欠那帮他成就大业的东风——贤人,此时的首要任务是去求见贤人。
杂解:
九五爻说:“飞龙在天,利见大人。”第五爻和第二爻有呼应的关系,第二爻应“利见大人”,由于地位太低,没能见到大人。但九五爻则飞龙在天,已经做成一定规模的事业了,自然能够与大人相见。虽然九二和九五都是“利见大人”,但二者位置不同,具体的表现就不一样,九二的“见”是仰见、待见,九五的“见”则是会见。
上九:亢龙,有悔。
注释:
亢龙:指天空最高处的龙星。有悔:指不吉利的占筮、卜象。
上九爻,这时候的龙已经飞得太高,但因为自身的骄傲,已经没有大人愿意帮它了,这会让它有所悔悟。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注释:
盈不可久:过于满了就不会太长久。盈,满。
“龙高高在上但有所悔悟”,这是因为认识到“盈不可长久”的道理。
《文言》曰: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杂解:
五是成数,《周易》里面用了六爻,实际第六爻已经超越成数,意味着“物极必反”。
一个人很高贵,但没有适合自己的位置,这时候就要选择离开。古代有句话讲“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的水平超出周围人很多,就应该离开了。“高而无民”,一个人在高位上,却没有人支持;一个人德行很好却地位很低,没有人的帮助,也容易产生悔恨。在六十四卦之中,只有《谦》卦的每一爻都是“吉”“无不利”“利于”,体现出作《易》者对谦德的无比推崇。
《文言》曰:“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启示
这一爻说明,胸怀大志的人,在取得了最高的成就之后,不要急于继续向上求索。
杂解:
《乾》卦上九爻:“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也是过犹不及的一事无成,上九比不上初九“潜龙勿用”有利。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注释:
用九:乾卦中,当君子居于初位时,表现出的是“潜龙勿用”的卦象,则其余各个相位者是可以“用”的。所以称“用九”。用九卦象与用六卦象相对,分别表示全阳、全阴,各自对应的是乾卦和坤卦。群龙无首:指乾卦六条爻都为阳,所以是有“首”的,而由乾卦进入坤卦,则是由全阳进入全阴,所以也就由有“首”变成了无“首”。
用九爻,这种状态下出现了一群没有首领引领的龙,这才是大吉的象征。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注释:
“用九”,上天的品德让他不会争夺对龙的领导啊。
《文言》曰:“潜龙勿用”,下也;“见龙在田”,时舍也;“终日乾乾”,行事也;“或跃在渊”,自试也;“飞龙在天”,上治也;“亢龙有悔”,穷之灾也;“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注释:
舍:原指房屋,这里是居处的意思。上治:指地位最上的人,也就是最高统治者。
《文言》曰:“潜龙勿用”,阳气潜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或跃在渊”,乾道乃革;“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亢龙有悔”,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注释:
偕行:指相互之间同行并进、发展等。
※启示
这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事业到达巅峰时,就应该集思广益,以防止“亢龙有悔”。
※总论
《乾》卦作为《周易》六十四卦之首,是天的象征,揭示了阳刚、强健的本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周易》的辩证哲学体系,在此铺下了第一块基石。要是进一步从“《易》者,象也”(《系辞下传》)这一特征细加考究,还可以发现,本卦的卦体取“天”为象,固是比喻;六爻的爻辞取“龙”为象,也是比喻。大旨无非揭明“阳刚”的内在气质。朱熹说:“《易》难看,不比他书。《易》说一个物,非真是一个物,如说‘龙’非真龙。”(《朱子语类》)这种假象寓意,一直贯穿于《周易》全书,也是这部现存最古老的哲学著作的重要特色。
坤卦第二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注释:
坤:坤卦在八卦中是两个坤上下相叠,且六画都是阴爻,用以代表世间事物纯阴柔顺的状态,以及相关的人伦义理方面的概念。元,亨:与乾卦中的“元亨”意思相同。利牝(pìn)马之贞:指的是雌性马的正道是跟随领头的牡马(雄性马),长途运送重物。牝,指雌性的动物。贞,这里指的是守持正道。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在方位上,西南方属阴,东北方属阳,所以雌马在西南方向上只能找到雌马,在东北方向上才能找到领头的牡马。安贞:这里指坚守平安的正途。安,平安。贞,世间的正道。
坤卦象征的是大地的纯阴至顺、元始亨通的状态,就像是雌马要选择领头的牡马一样。所以,君子在投奔领路人时,即便开始的时候找错了地方,但只要后来找到了,就会对双方都产生有利的影响。就像雌马开始的时候去了西南方,只能找到同类的雌马,而后来到了东北方,才找到头马,像这样一心向着正道的方向,结果当然是吉利的。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注释:
至:形容恰到好处。坤:这里代指大地,为“阴”。元:这里指最初的阴元气及最初的状态。承:这里是承受的意思。德:是《易经》中表示事物形态性质的一个常用哲理性概念。无疆:兼指地域上的宽广无涯及时间上的无限。含:蕴含,蕴藏。弘:形容宏大、深厚的样子。品物:也就是品类的意思,指世间的各种事物。
《彖辞》上说,在坤阴元气恰到好处的生发中,世间的万物都受到它的滋养,其实是在顺承天意。载育着万物的深厚大地,其美德广阔无边。在大地的怀抱中,万物都在茁壮地成长,都能各得其所。就像牝马只有与大地同类,才能任重负远,驰骋不息,而且变得非常柔顺,并能在正道上顺利地行走。而有所求的君子,最开始的时候找错了方向,后来把心态和方向都顺过来了,才让一切回归了正常。就像是雌马往西南方向只能找到同为阴性的雌马,而离开了同类往东北方向走,就能找到头马。只有一心向着正道行进,才能变得吉利,这也是对大地无边恩德的应和,因而前途才能一片光明。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注释:
坤:这里是顺从、接纳的意思。
《象辞》上讲,大地的性质博大无边,于是君子以大地为效仿对象,用宽厚的德性接纳天下万物。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注释:
刚:坤卦六条爻象都为阴,是以柔动刚之象,虽然是至柔的卦象,但遇“六”就会变阴柔为阳刚。方:指方正、规矩的意思。这与古人“天圆地方”的认识有关,同时,此处还有“流布四方”的意思。后得主:指母马找到公马,是地道在顺应天道,就如同臣子投奔君主一样。有常:指规律性的存在、日常存在的法则等。化光:使天地化育光大的意思。时行:指以时间的推移顺序而产生相应变化。
※启示
坤象征地,地的特点是顺从、宽厚。这说明宽厚为怀是做人的基础,并强调了遵循客观规律办事的重要性。
卦义: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爻辞
初六:履霜,坚冰至。
注释:
履:原指鞋子,这里用作动词,踏过、走过。
初六爻,就像是经过霜花之后,接下来就会变得更加寒冷,一直到出现坚冰。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注释:
驯致:也是顺从的意思。道:这里指的是自然之道。
“经过霜花到坚冰的变化”,阴气会变得越来越重。这其实是自然变化的必然结果,在变成坚冰的过程中,阴气一直在发挥作用。
《文言》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注释:
弑:指古代下级杀害上级、晚辈杀害长辈的行为,被视为悖逆的一种。
※启示
这告诉人们,当有坏苗头出现时,我们要积极采取防护措施。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注释:
直方大:喻指大地的形势。这里的“直方大”,其实是从位、体、用三方面来形容美好的爻义。直,平直。方,指规整的形状。大,形容宽广的样子。习:熟习。
六二爻,就像是道路及覆盖着坚冰的河湖表面会变得平直、规整、宽广,即使无法找到常走的路也不会遇上不利的灾祸了。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注释:
动:行动。直以方也:“直”和“方”同义,用于形容人的行为。
六二爻中显示的行动,其实是取法于平直且规整的大地,“不熟悉的事情也不会导致不好的结果”,显示出大地的德性无所不在地佑护着万物。
《文言》曰:“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启示
这强调自然的品质,反对虚伪矫饰,即要顺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顺从大众的利益。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注释:
含章可贞:指含蓄内敛地做事,胸怀才华而不显露在外。王事:大事,这里指战争。在古代,战争和祭祀是君王最重视的事。
六三爻,此时的人胸怀才华,正是尽情大胆做正事的时候,即便不能立下大功也不会有坏的结局。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注释:
“怀着才华,尽可大胆干正事”,是因为到了自我展现的时候。无论是从政还是从军,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潜能就可以得到发挥了。
《文言》曰: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启示
这告诉我们,不可因自己有才智,就骄傲自满,只有更加谦虚努力,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从而有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注释:
六四爻,这个时候,应该收敛起来不再言语,以避免出现可能的过失,不要贪恋荣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注释:
“收敛不语,避免过失”,其实是在讲要谦虚谨慎地行事,以免出现大的灾难。
《文言》曰: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
※启示
六四位于上卦,这就暗示我们,地位很高的人的每一句话都能产生非同小可的影响,这就更需谨言慎行。
六五:黄裳,元吉。
注释:
黄裳:指黄色的裙子或裤子,象征地位尊贵,也代表着吉祥。
六五爻,这个时候如果能穿上黄色裙裳,将会变得大吉大利。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注释:
“穿着黄色裙裳,就会迎来大吉大利”,则是因为这种颜色能表现出个人的内在之美。
《文言》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启示
一个人虽说身居高位,但不自傲,为人谦虚,待人和善。这样,会赢得人们的信任,得到人们的帮助。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注释:
玄黄:形容血流不止的样子。
上六爻,这时的牝马还不知谦退,与龙在旷野里大战,它的鲜血将天空大地全都染红了。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注释:
“(与)龙在野地大战”,则表示阴盛不退,已经到穷途末路的程度。
《文言》曰: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当双方的力量都非常强大,并且一方的发展将阻碍另一方的发展,为了达到双赢,必须有一方能够从大局出发,包容对方,先退一步,让出大道让对方先过。
用六:利永贞。
注释:
用六:是坤卦独有的爻名,表示坤卦六条爻全为阴爻。
用六爻,只有懂得了阴阳转换进退的道理,才能让事物永远向着有利的一面转化。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注释:
用六中说使事物转向永远有利的一面,其实是在显示最终的循环。
※启示
人像地一样,永远顺从天道,具有柔顺、宽容等高贵品质,则会一帆风顺。
※总论
《周易》以《坤》卦继《乾》卦之后,寓有“天尊地卑”“地以承天”的意旨。全卦,在于揭示“阴”与“阳”既相对立、又相依存的关系。《周易》一书发端于《乾》《坤》两卦,正反映了作者对阴阳辩证关系具有一定深度的认识;换言之,作者要表达的是这样的观点,阴阳的相互制约和交合,正是宇宙间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屯卦第三
水雷屯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注释:
屯:指钻出地面生长,这里是一种初生的象征,此时往往环境险恶。攸(yōu):这里有艰难的意思。侯:本意指诸侯,这里喻指事物初生后面临艰难状态时所要借助的力量。
屯卦所象征的是万物初生时候的状态,这种状态对选择生长的道路非常有帮助。这个时候不要急于得到最后结果,而是要多加强自身的力量。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注释:
刚柔始交:屯由坎上震下相叠而成,其中震为雷,坎为雨,雷雨并作,表现的正是一种阴阳相交的状态。
《彖辞》中讲:屯卦所象征的,是刚健与柔顺开始交合,并艰难地进行着新生命的创造。即便是前进中危险时刻伴随左右,也是非常容易达到目的的正途。就好像雷雨交加的天气里大水涌动的状态,又好比天地产生之初原始混沌的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应该加强自身的力量,而不是尽享太平的时光。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注释:
云雷,屯:这也是从屯卦的卦象上说的。坎为水,震为雷,云在雷之上,表现的是干打雷的天气,表示下雨困难的情况。经纶:本意为整理丝线,这里引申为治理国家。
《象辞》中讲,云和雷的卦象组成了屯卦,让君子能够从雨水和雷电的威严中,感受到生命的艰难,并从中得到治理国家的体会。
杂解:
《屯象》说:“云雷,屯,君子以经纶。”黄帝以云朵为祥瑞,帝王显贵的衣冠上多以云纹为饰。此处由云纹引申为经纬交错的纹饰,以及治丝织锦,即所谓的“经纶”。后代以经纶比喻经天纬地、治国安邦。这里说“君子以经纶”,就是指君子要经纶满腹,有经天纬地之才。另一方面,雷代表雷霆万钧、代表果决,君子经纶事务,就要雷霆万钧,雷厉风行。其中,雷霆万钧讲的是影响力,雷厉风行讲的是决断力。《屯》卦之象讲的就是,君子既要满腹经纶,明白物理,又要能够雷厉风行。
※启示
《屯》卦告诉我们,创业伊始的困难扑面而来时,我们既不能无视困难,也不能被困难吓倒,应坚信只要坚持,只要不盲目行事,就一定会迎来黎明的曙光。
卦义:
水雷屯:君子以经纶
杂解:
《屯》卦以水和雷两个卦象作为比喻,水在上,雷在下,这是天地蒙昧之象,也是阴阳交融之象,或说万物始生之象。此时,水和雷是在一起相互滋生的。一般来说,雷应该在上,水应该在下,这一卦正好与之相悖,因而《屯彖》说:“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反映的是万物草创时期的艰辛与忧虑。
爻辞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注释:
磐桓(pán huán):重石压在树之上,这里喻指困难重重导致徘徊不前的状态。
初九爻显示,个人还没到出头的日子,还需经历诸多波折,所以需要坚守正确的方向,加强自身的力量。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注释:
虽然“前进途中困难重重”,但只要是志向和行动没有错误,地位尊贵而能谦和待下的君子,是可以大得民心的。
※启示
处在创业的初期,困难重重,不要轻举妄动,应坚守正道,礼贤下士,以获得广大民众的帮助。
六二:屯如,邅[zhān]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注释:
屯如邅(zhān)如:形容堆聚在一起让人难以行走。屯,聚积。邅,难于行走。班如:形容原地回旋、不向前走的样子。字:古代对女人出嫁的一种称法。
六二爻显示,此时的状态仍然是徘徊难进,即便骑上快马也只能原地转圈。不是要当强盗,而是要求婚,但那女孩子要等十年再嫁。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注释:
六二爻中显示的艰难,是因为柔比刚更强大。“要再等十年才能出嫁”是一种很反常的情况。
※启示
这说明创业的道路是曲折的,十分艰难,要想成就大业,就要耐心等待时机成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注释:
即:本意为接近,这里指追逐。
六三爻显示,这时候追逐野鹿却没有掌管山林的人提供帮助,稍有迟缓就会让野鹿逃入深不可知的树林。与其穷追不如舍弃,这是明智君子的做法,穷追下去只会徒增心中的悔意。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注释:
“追逐野鹿的时候却没有掌管山林的人提供帮助”,君子只能向着猎物逃跑的方向瞎跑。如果君子不能选择放弃,那么一味地追下去将会徒生悔意,一无所获。
※启示
在主客观条件都不成熟的条件下,我们不能为利所惑,而盲目行动。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象》曰:求而往,明也。
注释:
六四爻显示,骑在马上却又心生犹豫,想去求婚却又犹豫不前,但这次将会吉祥顺利。
为求婚而去,将是一种非常明智的举动。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找到了能帮助你成就大业的指路人,尽管遭到拒绝的可能性很大,但是为了自己事业的成功,就应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注释:
膏:肥肉。
九五爻显示,要善于努力打通艰难的局面,如果任艰难积累,就会出现难以克服的困局。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注释:
把“事业初创时”的艰难归结为九五所布施的恩德还没有惠及更多的人。
※启示
这一爻指出做大事的人要广施恩泽。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注释:
涟如:形容水波荡漾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血和泪不断流淌的样子。
上六爻显示,骑在马上徘徊不前,哭起来却又血泪如雨。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注释:
“哭得血泪如雨”的情况,只是暂时的,不会长久持续的!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穷则变,变则通。
蒙卦第四
山水蒙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
注释:
蒙:卦象为上艮下坎,也就是上为山下为水的样子,象征的是蒙稚的样子。蒙卦排在屯卦的后面,也表现出事物发展的先后顺序,正像《周易浅述》中说的那样:“物生必蒙,蒙在物之稚。”亨:这里指事物处在蒙稚时,如果能得到合理的启发,必然会达到亨通的状态。匪:通“非”,不。童蒙:即“蒙童”。古代小孩进入私塾接受教育,称发蒙、开蒙。筮(shì):以蓍草进行演卦占问的过程。“初筮”句:以庄重的卜卦过程比喻蒙童求教,老师启蒙的过程。
蒙卦表现的是蒙昧未开,可至亨通的状态。不是我去请求蒙童学习,而是蒙童主动要求我启蒙。通常,刚刚求问一次就施以教诲,连续多次读乱,读乱了就不向他施教。所以说蒙卦有利于坚守正道。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蒙以养正,圣功也。
注释:
山下有险:这是针对蒙卦卦象的说法,蒙卦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所以说是“山下有险”。险而止:这也是从蒙卦卦象上说的。艮代表山,含有“止”的意思。时中:这里是说九二处在下卦的中间,是“治蒙”过程中应该把握的适中时机
《彖辞》上讲,蒙卦的卦象是山下有险,有危险就要停下来,否则就是蒙稚愚昧。蒙的卦辞是“亨”,说明顺应亨通的道路施教是可以的。“并不是我要求蒙童来向我求教,而是蒙童主动要求我启蒙”,说明双方的志趣能够相应,“刚刚求问一次就施以教诲”,说明启蒙的老师行为适当,“连续多次读乱,读乱了就不向他施教”,是说这种行为是对正常启蒙程序的扰乱。启蒙的过程,就是要培养孩子的正直品行,这是一项神圣的事业。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注释:
果:指卦象所彰显的答案。
《象辞》说,蒙卦象征着山下有泉水,但是要让甘泉流出来,还必须找准泉眼的位置。这是成长的象征啊!因此,君子要以此象来进行启蒙,培养有德性的人。
杂解:
《蒙》卦,其《象》说:“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山在上,水在下,以山下出泉之象来比喻启蒙。之所以这样讲,人们常用“山”来形容长者、名师,所谓“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同时,古人又有“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观念,以水喻智,以山喻仁。但水自山出,智慧如果是涓涓流淌的泉水,也是来自仁厚之人,一个老师,首先是个仁者,然后才是智者。《蒙》卦的象就是告诉人果行育德,“果”就是果断,“行”是指培养、践行德行。果行育德,就是知行合一、仁智双修。
※启示
这一卦告诉我们,对一个人而言,要想在社会上立足,要想有所作为,必须先接受教育,解除蒙昧状态;对社会而言,要想发展,必须大力推行教育,并且要把教育看成双边活动。
卦义:
山水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爻辞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注释:
发:启发。说:这里应为“脱”,含解脱之意。桎梏(zhì ɡù):古代刑具,是一种木制的脚镣、手铐。
初六爻,启蒙教育,就是要启发人们不要走上犯罪的道路。让他悔恨过去没有好好学习。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注释:
讲利于给孩童树立正确的学习榜样。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孩子还处于蒙昧状态时,要对孩子严加管教,以免误入歧途。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注释:
纳妇:指迎娶自己的妻子。
九二爻,包容蒙昧是吉祥的,迎娶新媳妇同样也是吉祥的,儿子可以治家。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注释:
讲“儿辈能治家”是因为九二和六五相接应。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对蒙昧儿童施行惩罚之后,我们不能在其伤口上再撒一把盐,应包容他们的缺点,鼓励他们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从而改正错误,走上正轨。千万记住,教育的目的是使他们走向成才之路。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注释:
取:能“娶”,嫁娶。金夫:也就是“武夫”,指手拿武器的男人。
六三爻,如果女子品行不端,就不能娶这样的女子,因为她见到手执武器的男人也会不懂规矩,娶这样的女子不会有好的结果。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注释:
讲“不能娶行为不合乎礼仪的女子”,因为六三的行为没有顺应礼节。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如果蒙昧的儿童品行不端正,意志不坚定,则会以他所学的对付他人,甚至自己的恩师,所以在收弟子时,要注意对他的品德进行考核。
六四:困蒙,吝。
注释:
六四爻,当人困于蒙昧状态时,就会变得孤陋寡闻,结果也不会太好。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注释:
讲人处于“困于蒙昧”的境地,是因为疏远有笃实才学的老师。
※启示
它告诉我们,人要摆脱蒙昧,就要脱离他所处的蒙昧的环境
六五:童蒙,吉。
注释:
六五爻,蒙昧的儿童是吉祥的,因为儿童柔顺谦逊,愿意接受教育。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注释:
讲懂得虚心向老师求教的孩童,结果会很吉祥,说明六五对蒙师谦卑恭顺。
※启示
一个人不怕愚昧无知,怕的是认识不到自己的短处,不愿虚心向比自己强的人请教。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注释:
寇:指过分的、不恰当的严厉。
上九爻,教育童蒙的过程中不能操之过急,要针对蒙童的缺点加以克服,要多调动其自身的力量来克服所犯的错误。
《象》曰:“利用御寇”,上下顺也。
注释:
讲针对自身的缺点,及早进行纠正,才更有利于上下和谐顺和。
※启示
对蒙昧无知的人进行教育时,如采取过于暴烈的手段惩罚受教育者,则会适得其反,我们应向他们讲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推进人类社会从蒙昧走向开化,走向文明。
需卦第五
水天需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注释:
需:需卦的下卦为乾,代表着天;上卦为坎,代表着云、水,表示的是天上积聚着浮云,即将降雨。所以卦名为需。孚:诚信。光:大。亨:形容非常通畅。
需卦的卦象是等待的象征。这需要人具有诚信的品德。只有光明正大,事情才会变得亨通顺利,变得光明而亨通。守持正本可以得到吉祥的结果,对渡过大河巨流有利。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注释:
须:等待。险在前也:这是从需卦的卦象上说的,坎在上乾在下,所以说“坎(险)在前也”。
《彖辞》上说,需卦有着等待的象征。因为前面存在着险阻的情况,刚健有力而又不恃勇冒险的人,是不至于落到无路可走的地步的。从需卦的卦象上看,“因为心怀诚信,前途显得光明而亨通,所以坚持正道就会获得吉祥”,就是因为取得了高位还能保持中正不偏的态度。而“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所以结果必定是成功的。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注释:
君子以饮食宴乐:需卦卦象启示人们要学会等待。在等待期间,君子需要以吃喝、饮酒作乐的方式,积蓄力量。
《象辞》上说,水汽聚集于天上成为云层,虽然乌云满天,但还没下雨,因为时机不成熟,还需等待。在这个时候,君子不妨吃吃喝喝,饮酒作乐,在等待中积蓄力量。
※启示
《需》卦中“需”字,意为停留等待。卦辞认为,初遇困难,要耐心等待有利时机,时机一旦成熟便积极行动,一定会有所成就的。所以,人们一方面要谨慎,另一方面要时刻准备出击。
卦义:
水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爻辞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注释:
需:此处为等待、停留的意思。
初九爻,在郊外等待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和恒心,静候时机出现,才不会招来祸患。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注释:
“雨水已经下到郊外”,不能再冒险轻率前行了。(初九爻)“必须有所准备,结果没有害处”,是说初九没有脱离常规。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耐心地等待时机,就不会有危险。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注释:
沙:沙地。
九二爻,在沙滩中等待,虽然会遭到别人一点非难,但耐心等待终会吉祥。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终吉也。
注释:
“在沙滩中等待”,虽然不得不经受一些指责和非难,但重视起来,还是能化险为夷。
※启示
这一爻为“九二”,比“初九”更接近危险,虽然还没有大的灾难,但贸然迎难而上,很可能会招致灾难。因此我们必须再耐心地等待,等时机成熟才行动,就能成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注释:
泥:这里指的是泥泞不堪的地方。
九三爻,在泥泞中等待,会给贼人乘机抢劫制造机会。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注释:
“在泥泞中等待”,说明灾祸还没有危及自身,但还是需要小心谨慎,以避免陷于危险。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越接近危险,越要谨慎,不可妄进,以免陷入不可自拔之地。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注释:
血:形容伤势之重。
六四爻,在血泊中等待时,一定要用尽全力逃脱出来。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注释:
“在血泊中等待”的时候,要沉着冷静地等待时机,多听从别人的意见。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已处在非常危险的境地,稍有不慎,就会招致大的灾祸。因此,我们不可意气用事,应顺应变化以转危为安。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注释:
九五爻,准备好酒肴美食等待,可以守持正道然后获得吉祥。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注释:
“情况好转的时候,要懂得用酒食招待客人”,以使情况变得完美无缺。
※启示
“九五”是阳爻阳位得正,在上卦得中,处于安全的位置。这表明,即使在安全等待时,也要坚持纯正。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注释:
穴:指上古时期人们的住所,为依地势所建的建筑,通常是在地下挖出一个洞穴,然后在洞穴的上面搭建一部分屋顶。不速之客:指没有受到邀请的人。速,邀请。
上六爻,在陷入危难的时候,如果有三位客人不请自到,但仍然很恭敬地对待他们,结果也会变得吉祥。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注释:
“即使有客人不请自来”,也要“态度恭敬并热情地招待”,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处于劣势时,不能硬碰硬,应以退为进,以柔克刚。
讼卦第六
天水讼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注释:
讼:上卦为乾,为天;下卦为坎,为水。从卦象上来看,这一卦象与需卦恰恰相反,阐述的是“争”,含有争论之意,也有诉讼之意。孚:这里指让人信服的事情。窒惕(zhì tì):指让人放弃警觉的意思。中:中间、中庸的位置。
讼卦象征着诉讼、打官司。之所以发生诉讼,是因为人们心中的诚信被堵塞、心中放弃了警惕,如果有所畏惧,就可能会坚守不偏不倚的正道,就会出现好的局面;而如果坚持诉讼到底,则可能会有所凶险。如果有德高望重的大人物出面调和,则可能会比较有利,如果不接受调和,则可能会被拖入争讼的深渊,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终凶”,讼不可成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注释:
上刚下险:讼卦卦象上乾下坎,乾表刚强,坎表危险。讼:争讼,诉讼。
《彖辞》说:讼卦卦象上刚强下险诈,象征着险诈的人和刚强的人碰到一起,必然会产生争讼。“诉讼是因为诚信遭到阻塞、放松了警惕,只有走中庸路线才能免于祸患”,只要做到理直气壮但言语不过激就可以了。“如果争论不休,对双方都不好”,说明不知收敛就会两败俱伤。“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向大人求助”,说明诉讼的判决还能保持中正。“不利于渡过人生的灾难”,是说不接受大人的裁决,可能被拖入苦难的深渊。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注释:
天与水违行:形容争讼是因双方两相乖戾而导致的。
《象辞》说,天和水都改变了原本的规律,这是要产生讼卦的卦象。君子从这样的卦象中领悟到,不管做什么事,一开始应该想好事情的结果。
※启示
《讼》卦告诉我们,一个外表刚强、品行端正的人容易与人发生矛盾,一旦与人发生争论,这就会成为他成就大业的阻碍。这就暗示我们,如果不是原则问题,应该退让,尽量与人和谐相处。
卦义:
天水讼:君子以作事始谋
爻辞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注释:
永所事:指长期坚持所争讼的事情。永,长久、持久。所事,所争讼的事情。
初六爻,不进行长期的诉讼,可能会有一些小的争议和指责,但结果是好的。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注释:
“切勿把争讼长久地拖下去”,是说长久争讼对谁都没有好处。即使在争讼中受到一些中伤,但争讼终将会辨析清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长期与人为小事争吵是无聊的,是毫无作用的,我们应及时抽身,让时间做出公正的判断。对于个人而言,不要为了满足自己一时的好胜心理,出言不逊,伤了和气。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shěng]。
注释:
克:这里是成功、胜利的意思。逋(bū):逃亡。邑:封邑,封地。眚(shěnɡ):本义是眼睛出了毛病,泛指身体出现的各种病症,可引申为灾祸或过错。
九二爻,如果在争讼中落败了,就赶紧逃回家,用小邑中的三百户人家做掩护,可以避开灾祸。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注释:
窜:伏窜。自下讼上:处在低位的人诉讼处于高位的人,也可以引申为“民告官”现象。掇(duō):收拾,拾取。
“如果没有胜诉,就只能赶紧往回逃”,是因为九二属于下而与上争讼,将面临灾祸,但因为及时躲避而中止祸患。
※启示
这一爻是阳爻阴位,在下卦,在争斗中处于劣势,此时,应采取明智之举——退避三舍。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注释:
旧德:指先人的遗产。
六三爻,虽然旧时的德业可以享受,但仍需处处小心,坚守正道,才能化险为夷。跟随君王做事,没有功绩。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注释:
“虽然有旧时的德业可以享受”,顺从上级的领导,结果也能不算太差。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作为平民百姓,如果能够安于本分,坚守常规,虽在守住自己的一贯的美德时会遇到危险,但最终是吉利的;如果能听从主持公道的人的劝说,也没有危险。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注释:
命渝:通“命谕”,也就是最终的判决。
九四爻,如果在争讼失败后重新过正常的生活,安分守己,结果必然会是好的。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注释:
“回归正理,转变心态安于正道”,也不失为一种正确的选择。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争斗失败之后,应进行深刻的反思,回到正理之上,就不会有大的损失。
九五:讼,元吉。
注释:
九五爻,如果争讼得到公正的裁决,结果也是非常好的。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注释:
“诉讼获得公正的裁决”,是因为坚持了中庸的道路。
※启示
这说明,在原则问题上,绝对不能退让。
上九:或锡之鞶[pán]带,终朝三褫[chǐ]之。
注释:
鞶(pán)带:主要供贵族佩戴的、用皮革做成的宽大的腰带,这里借指官位。终朝:指从日出到日落,也就是一整天。褫(chǐ):剥夺,剥离。
上九爻,即使争讼获胜了,还获得了君王的赏赐,但是也可能会碰到君王反悔,还会剥夺给你的奖赏。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注释:
如果因为争讼而得到君王的奖赏,就会引发众人心中的不服。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与人发生争斗,如不坚守正道,即使获得了胜利,也没有什么好处。
师卦第七
地水师
师:贞,丈人吉,无咎。
注释:
师:本卦下坎上坤,坎为水,坤为地。地下出现了大量的水,并且水流是随势而行的,所显现的正是军旅的象征,所以起卦名曰师。贞:这里指的是兵众应当坚守自己的根本。丈人:原指德高望重的人,这里引申为军队的主帅。
师卦象征的是国家的军队:坚守自己的职责,由德高望重富有经验的长者统率着,这样的军队必然会井然有序,碰不上什么重大的灾祸。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刚中而应,行险而顺,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注释:
刚中而应:在六爻之中,“九二”阳爻,性刚,位置在下卦的中位,而另有一个“六五”阴爻,也处在中位,阴响应阳,故而相“应”。应,响应。
《彖辞》上说:军队是众人的集合体,贞代表正义。能让众人组成正义之师的人,就可以做君主了。如果居于中间位置的刚健者能得到响应,在遇到险境时就能顺利通过。以这样的方式来督治天下,而百姓也乐意追随,就不会招来灾祸。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注释:
畜:通假字,通“蓄”,积蓄的意思。
《象辞》中说:地上的水流,就像是民众聚集起来一样,这就是师卦的卦象。
杂解:
地水《师》卦,其《象》言:“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地中之所以有水,是因为大地能够容水,将水聚集起来,这就是《师》卦之象。师指的是军队,因此《师》卦讲的是组织团队的问题,方法就是“以容民畜众”。“容民”,就是要包容百姓,这样才能组织军队保护国家。“畜众”就是蓄养百姓,增加人口。
※启示
《师》卦告诉我们,作为统帅应坚守正道,顺应天道,爱护百姓,去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的。
卦义:
地水师:君子以育民畜众
爻辞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注释:
否臧(pǐ zāng):形容不好的事情,这里指军人不守军纪的事情。
初六爻,军队出征作战的时候,必须要有严明的纪律,否则会因为军纪不良遭遇凶险。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注释:
君子从中领悟到,要懂得爱护百姓,积蓄民力。“军队严守纪律”,是说没有良好的军纪作保证,军队作战必定发生凶险。
※启示
严明的纪律是打胜仗的有力保证,严明的纪律更是一个企业在商战中制胜的法宝。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注释:
锡命:下令嘉奖有功的将士。
九二爻,作为统帅,必须不偏不倚,这样便不会招致灾祸,可以得到君主的重用和奖赏。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注释:
天宠:喻指“九二”与“六五”之间的响应关系。怀万邦:指招徕周边诸侯国。怀,招徕的意思。邦,指城邦、国家。
“统率军队,举措适中,吉祥”,是说统帅得到君主重用,就能实现君主统一天下的志向。
※启示
这一爻说明,重用有才德的人,依靠他实现自己的宏伟大业,这是非常可取的。
六三:师或舆尸,凶。
注释:
舆尸:指用车运送尸体。舆,本意为“车”,这里是名词用作动词,用车运送。
六三爻,如果不断有士兵的尸体被从战场上运回来,必定是遭遇了凶险的事情。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注释:
“如果不时将死者尸体运回来”,说明无德行的人做统帅不能知己知彼,频遭失败,没有什么功绩可以言说。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一个人如没有真才实学,即使他体恤下属,也不能担任主帅。
六四:师左次,无咎。
注释:
六四爻,这个时候,应该暂时撤出战场,以免遭到更大的损失。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注释:
“懂得暂时撤出战场,以避免更大损失”,说明六四没有失掉通常的方法。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形势非常不利时,先退下来安扎军营是明智之举。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注释:
执言:这里是抓获俘虏的意思。长子:这里指担任指挥官的刚正的长者。弟子:这里是相对于“长子”而言的,指无德行的人。
六五爻,田野中有野兽,利于围猎;任命有德行威望的长者统领军队,于作战有利;委任无德行的人做统帅,会引发糟糕的事情,守持中正才能避免凶险。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注释:
君主任命有才德的人做军队的统帅因而战无不胜,这样的军队必然会胜利。“因为委任没有才德的人做统帅,招致大败而回”,说明君主用人不当,尝到了任人唯亲的苦果。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本来任用有才德的人做主帅,这是英明的决断,但军营里有小人当道,干扰正确的决策的执行,同样会造成恶果。这就表明,应把小人从自己的阵营里清除出去。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注释:
大君:指君主、君王。
上六爻,军队凯旋时,君主可以颁布诏命,分封德高望重的人做诸侯、上卿、大夫,但对于没有德行的小人,则不可以重用。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注释:
“君主发布诏命分封功臣”,说明君主是在按功劳大小进行公正的封赏。“对小人则不予重用”,是因为对小人予以重用,必然会危害并扰乱邦国的安宁。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小人是坏酒的药,在哪都不能重用小人。
比卦第八
水地比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不宁方来,后夫凶。
注释:
比:本卦下坤上坎,地在下而水在上,象征水从地面上流过,是水与地亲近依附的意象。比,形容紧密地靠在一起。原筮(shì):古代占卜时,占卜用的筮草只能用一次,以显虔诚、郑重。原,初次。不宁方:指不愿表示臣服的邦国。方,即“方国”,古代诸侯国。后夫:指迟来的诸侯。
比卦是彼此间亲密无间,团结互助的象征,代表着吉利。探本求原,用卜筮占问一次,就知道要对有德行的长者进行辅佐,因为他坚守正道的时候能长久不变,因此就不会有什么灾祸。就算是原先不安分的诸侯,现在也前来朝贺了,但少数迟迟不来的诸侯将有凶险。
《彖》曰:比,吉也。比,辅也,下顺从也。“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不宁方来”,上下应也。“后夫凶”,其道穷也。
注释:
比,吉也:《彖》辞开篇便会对卦名进行解释,“吉”便是对“比”的解释。刚中:“九五”性质阳刚,居于中位,代表了众人亲近的核心。
《彖辞》上说:亲近表现的是一种诚心辅佐的态度,表示的是对上级的顺从。“虔诚地每次只用筮草卜问一次,保持内心的诚意,不会招致灾祸”,是因为卜问者刚毅中正。“不顺服的诸侯国前来朝贡”,表明上下呼应的状态。“迟迟不肯朝贡的诸侯可能会有危险”,是说那些诸侯可能会孤立无援。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注释:
亲诸侯:用怀柔的方法亲近诸侯。
《象辞》上说:地上有水,表现的是地与水之间互相依存的关系;君主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将土地分封给诸侯王,安抚亲近的诸侯。
※启示
《比》卦表明,作为君王,与臣民形成非常亲密的关系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作为臣民,应顺应大势,假如和平统一已成为上自统治者下至黎民百姓的共同愿望,应归顺坚守正道的君主。这告诉我们,应以和为贵。
卦义:
水地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爻辞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它,吉。
注释:
咎:灾祸。盈缶(fǒu):指用瓦盆装满酒饭。缶,瓦盆。终来:即使。有它:指出现变故、意外的意思。
初六爻,德行上诚实守信,并与诸侯亲密团结,共同辅佐君主,便不会有灾祸。君主诚信的德行会像酒缸里注满美酒,招待远方诸侯国一样,吉兆。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注释:
初六爻,表现的是一开始便表现出这种德行,让远方诸侯也诚心归附,吉兆。
※启示
这一爻说明只要心怀诚信,就能赢得别人的信任,从而以诚相报。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注释:
六二爻,在内部保持亲密团结的关系,能一起努力地辅佐君主,吉兆。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注释:
能够达到“内部团结一致,共同辅佐君主”,说明君主没有偏离正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真情是解决矛盾的最锋利的武器。
六三:比之匪人。
注释:
匪人:指不正派的人。
六三爻,把行为不当的人当作亲近团结的对象。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注释:
如果“君主与行为不端的人保持亲密关系”,凶兆。
※启示
这一爻说明要尽量与人亲善,但不是不辨好坏的亲善,而是有鉴别地与人亲善。
六四:外比之,贞吉。
注释:
六四爻,对外交往中,要与诸侯国相互信任,团结而亲密地共同辅佐贤明的君主,吉兆。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注释:
如果能团结外面的朋友,共同辅佐贤明的君主,顺从君主,吉兆!
※启示
这一爻说明,只要坚守正道,努力完善自身,就会使周围的人因仰慕自己的崇高品质而来投奔自己,为自己效力。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注释:
显:这里有广泛的意思。王用三驱:指古代君王打猎的时候,会让卫队在猎物的左、右、后三面前进,从而把猎物赶到君王的正对面,以便成功射猎。诫:此处意同于“骇”,有惊吓的意思。
九五爻,要光明无私地获得亲近团结的人,就像是跟随君主去围猎的时候,对待猎物要网开一面,君主也不会因此而责怪部下,吉兆。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舍逆取顺,失前禽也。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注释:
能够“光明无私地与朋友建立关系,可以互相辅助”,吉兆,因为君主居正位,选择顺其自然的方式对待,就像打猎时网开一面,君主部下也听其自然,就是君主用自己的行为让部下固守中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求和的前提是双方自愿,死缠只会讨人嫌,使双方的关系进一步恶化,迁就只会使自己处于被动。
上六:比之无首,凶。
注释:
比:形容互相倾轧的状态。无首:没有头脑,这里指没有核心。
上六爻,能团结众人共同辅佐但不居于领导地位,凶兆。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注释:
仅仅“和众人亲密却不能让自己居于领导地位,就可能有危险”,说明君主终将失掉依附的力量。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和别人亲近时,要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
小畜卦第九
风天小畜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注释:
小畜:本卦下乾上巽(xùn),乾代表天,巽代表风,代表和风满天、风调雨顺的意象。“畜”,同“蓄”,兼有“畜聚”“畜养”“畜止”等多个意思。所谓“小畜”,就是一点点地积累,有逐渐、慢慢增加的含义。密云不雨:形容大雨将至,也代表着将有更多财富慢慢积累起来。
小畜卦是财富慢慢积蓄、小有积蓄的象征,亨通顺利。天空中已经布满乌云,可是还没有降下雨来,乌云是从我们城市的西郊慢慢过来的。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注释:
柔得位:指小畜卦中唯一一个阴爻“六四”,正好处在阴位的位置,故而得名。上下应之:指的是“六四”上下两爻均为阳爻的情况。小畜:本卦六爻中只有一个阴爻,以一阴聚合五阳,力量对比悬殊,所以只能慢慢来。
《彖辞》说:从小畜卦的卦象上看,阴柔者正处于合适的位置,上下有五个阳爻与之形成呼应,所以说能一点点地积蓄财富。本卦由乾卦和巽卦合二为一,既包含着乾卦的刚健,又包含着巽卦的中和,再加上人们矢志不移的奋斗,所以财运会变得顺利、亨通。“乌云已布满天空,仅仅是还没有下雨”,是说阳气尚未聚集足够。“乌云从城市的西郊慢慢地飘过来”,其实是说阳刚的力量还没有充分地展露出来。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注释:
懿(yì):形容德行的美好,多用来形容女子。
《象辞》说:本卦乾(天)在下巽(风)在上,象征风在天上飘行。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应修养美好的品德,专心地等待发达时机的来临。
※启示
这一卦说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卦义:
风天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杂解:
风天《小畜》卦,是言小有成就。这一卦刚柔相济,初九和六四之间遥相呼应,而且六四为阴爻在阴位,即当位。另外,九五当位,六四在九五之下,好比一个家庭里面,父亲和母亲都堂堂正正,那么孩子自然也能做到堂堂正正。这一卦中,仅六四为阴爻,其余都是阳爻,但阴阳之间有呼应关系,能够以小畜大,以下济上。也就是母亲在家庭中顺承父亲,起着凝聚家人的作用,把家庭治理得井井有条,小有成就。大而言之,对于国家来讲,九五讲的是国君,六四则是宰相,国君刚健不息,大臣兢兢业业,谦和有度,国家就治理得很好。即使还没有大成,但至少有了一些成就,所以称之为“小畜”。
爻辞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注释:
复自道:在小畜之道上反复行进。复,反复进行。自道,指的是小畜之道。
初九爻,反复在阴刚的道路上行进,哪里会有什么灾祸呢?吉兆。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注释:
“反复在阳刚的道路上行进”,这样的行为很符合财富生长的常理,吉兆。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做事要有恒心。
九二:牵复,吉。
注释:
牵:牵手,携手。
九二爻,与别人一起反复在阴刚的道路上行进,吉兆。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注释:
“与别人一起反复在阳刚的道路上行进”,表明自己处在核心位置上,不会因此失掉财富。
※启示
“众人拾柴火焰高”,有朋友跟自己一道渡难关,哪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所以前途是光明的。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注释:
舆脱辐:车子脱离了车轮。舆,古代马车。辐,这里代指车轮。反目:无法朝着同一个方向看,形容各向一方的情态。
九三爻,车身离了车轮无法前行,结发的夫妻因各顾各的而反目离异。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注释:
“如果与妻子反目成仇”,说明夫妻双方都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正。
※启示
两个人为实现同一目标努力拼杀,中途由于意见不合,反目成仇,这是因为没有摆正双方的位置。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注释:
血(xù):通假字,通“恤”,形容担忧的样子
六四爻,有了诚实守信,并且互相信任,不发生激烈冲突和互相猜忌,不会招来灾祸。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注释:
“诚信为本并放弃戒备”,其实就是指统一彼此的志向,共同谋求财富的增长。
※启示
两人一起干事业,如果双方都有诚信,心怀坦荡,即使有什么矛盾,也会化解。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注释:
挛(luán)如:形容捆绑得很紧的样子。富:名词用作动词,表示“增加财富”的意思。
九五爻,以诚信的德行,与别人合作创造财富,达到共富的目的。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注释:
“以诚信的德行为基础,实现与别人的互帮互助”,是说九五不专享自己的财富。
※启示
你对周围的人以诚相待,赢得他们的信任,从而使他们报之以诚,这样就会促使你登上成功的宝座。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
注释:
既处:已经停止。既,已经。尚德载:此处表现的是阻德被六四之阴所积蓄的状态。尚德,指“阳德”。载,积载。月几望:差不多到了月中。几,接近、差不多。望,农历每月十五的月圆之时。
上九爻,雨已经下过了,阳刚的德行被积蓄在弥漫的阴气里。这时必须依靠妇人坚守正道,防止危险降临。就像月亮过了农历十五后就开始亏缺一样,君子若强行前往必遭灾祸。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注释:
“天空下起了小雨,不久后就停止了”,说明乌云还没有散尽,天地间仍然弥漫着阴气,所以财富的拥有必须以“德行积累”为基础。“君子只想一直增加财富,必然会遭遇凶险”,是因为阴湿之气让君子的心态不稳,所以会发生危险。
※启示
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往往会爆发出一种神奇的力量,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然而,当大功快告成时,他往往刚愎自用,变得非常愚蠢,或者不能克服最后的困难,导致功亏一篑。
履卦第十
天泽履
履:履虎尾,不咥(dié)人,亨。
注释:
履:本卦下兑上乾,兑代表泽,在地位上与臣相对应,乾代表天,在地位上与君王相对应,所以人们必须小心谨慎。履,原意为踩踏,引申为行为和行为准则。咥(dié):啃、噬、咬。
履卦象征的是小心行动。跟在老虎身后走路的人,却没遭到老虎攻击,亨通。
《彖》曰:“履”,柔履刚也。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注释:
履:抑制住,使……无法发作出来。说(yuè):通假字,通“悦”。应:心理上的感应,情绪上的相通
《彖辞》上说:小心行走,就像阴柔的人走在刚健的人的后面,用和悦的本质与强健相应合,所以说“跟着老虎尾巴走路,老虎不会回头咬人。亨通”。所以,只要是秉持阳刚中正的态度做事,就不必为别人说你专门讨好君主而感到忐忑不安,因为你行事光明磊落,没有为自己谋过私利。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注释:
辩上下,定民志:指君子根据上下的意愿和处境,制定出上下尊卑的礼仪,让人们遵行。定,测定。
《象辞》上说:履卦的卦象所象征的,就是君主与臣民之间的关系。因为上有天下有泽,所以需要处处小心。君子要明白自己的位置,坚守自己的本分。
※启示
《履》卦告诉我们,任何人在创业初期都会遇到困难,如果我们因为创业难,而不去做它,将永远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所以,我们要敢于冒险。
卦义:
天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爻辞
初九:素履,往无咎。
注释:
素履:形容人行为清正纯洁的样子。素,素淡、淡泊。
初九爻,心地纯朴、品行端正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也会处处小心,自然没有什么灾祸。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注释:
“心地纯朴、品行端正的人,做事情处处小心”,表明人们要在礼仪的规范之下,专心致志地实现自己的意愿。
※启示
祖上的规矩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是智慧和文明的结晶,它有它的可行之处,遵循它,不会出大乱子。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注释:
坦坦:形容人内心宽广坦荡的样子。幽人:独处的人、离群索居的人或者隐士。
九二爻,君子小心谨慎地行走在平坦的大道上,内心恬静安娴的人守正道即可获得吉祥。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注释:
“内心恬静地坚持正道,如此可得吉祥”,说明要坚持内心平静不紊乱,依照礼仪行事。
※启示
这表明如果只愿平平淡淡地过一辈子,那么你的人生之路将是平坦宽阔的。
六三:眇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注释:
眇(miǎo):指一只眼睛丧失视力的人。跛:瘸腿,一只脚有毛病。
六三爻,如果眼睛视力只能看到一点点,或者是腿出了毛病的人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可能会遭到老虎攻击,凶兆。忠勇威猛的人要知道为君主效力的道理。
《象》曰:“眇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注释:
“那些不明智、不合群的人,可能会有遭老虎吃掉的凶兆”,是说一定要找对自己的位置,走对自己的路。而“只有懂得为君主效力”,说明六三过于刚强。
※启示
一个人要干大事,要量力而行,不能莽撞行事。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注释:
愬(sù)愬: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九四爻,跟在老虎尾巴后面走路的人,因为恐惧而小心谨慎,最终将平安无事。
《象》曰:“愬[shuò]愬终吉”,志行也。
注释:
“跟在老虎后面行走让人害怕,但最终平安无事”,则是说明依礼而行的人最终能实现自己的愿望。
※启示
已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内心十分恐惧,但只要行事谨慎,就能化险为夷。
九五:夬[guài]履,贞厉。
注释:
夬(guài)履:形容人做事急躁莽撞的样子。夬,是“快”的本字,含有快速的意思。
九五爻,刚毅果敢的人也需要小心行事,需要坚持正道以提防可能的危险。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注释:
“做事刚毅果断的人,也要坚守正道,要提防危险的发生”,说明即使对自己有正确认识,也应该小心谨慎。
※启示
一个人为了建功立业,历尽艰辛,倾其所有,事业还未成功,此时,可千万不要泄气,因为只要正直、善良,顺应了时势,就一定会成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注释:
视履:形容人行为审慎的样子。视,察看、审视。考详:指进行全面的考虑。
上九爻,如果始终行事小心谨慎,且常常反思自己的行为,遵循阴柔自然的法则直到获得吉祥。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注释:
“最为吉祥的事情”就是高居尊上之位,说明上九之位有值得庆祝的福分!
※启示
创业难,守业更难,守业的难点就在你不能超越自我,往往自我陶醉在昔日的辉煌之中,从而迷失了前进的方向。其实,只要你跳出狭小的自我圈子,把创业的历程当作一面镜子,认真全面地分析创业过程的每一个细节及促使创业成功的每一个有利条件,并总结经验教训,就一定会迎来另一个辉煌。
泰卦第十一
地天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
注释:
泰:本卦下乾上坤。乾为天,此处代表的是阳气;坤为地,代表的是阴气。阳气上升而阴气下沉,两相交融而产生重大的变化,进而达到顺畅通达的状态,所以卦名为“泰”,象征“亨通”“太平”的社会景象。往大来:喻指阴阳两气此消彼长的关系。
泰卦是通达的象征,表现的是弱小者的离去和强大者的到来。阴气和阳气的交往,让天地间达到亨通的状态。吉祥,亨通。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
注释:
上下交:指君主与臣民的交流。上,喻指君主。下,喻指臣民。
《彖辞》中说:泰卦卦辞中所说的“阴与阳相交往,达到亨通状态”,是指阴气与阳气相互交感,让万物蓬勃生长;而君上与臣下的沟通,是在向同一个目标努力。泰卦卦象“阳在内阴在外”,阳气主动而阴气顺从。君子掌握着朝纲,小人就在朝堂之外,君子的影响就会扩大,小人的影响就会衰减。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注释:
财:同“裁”,裁断的意思。
《象辞》中说:泰卦表现的是天地间阴气和阳气的相交。君王可以合理借用这个道理,护佑天下的百姓。
※启示
天地相交后,产生了雷雨风电,滋润了万物,有利于万物茁壮成长,这是因为顺应了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这就表明,要想保永久的顺畅,必须要顺应天道。
卦义:
地天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
爻辞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注释:
茅茹:指想要寻找甜根,就连茅草也一起拔出来了,接着甜根也就出来了,喻指君主寻找人才的迫切。茅,茅草。茹,根相连,也就是“相互牵连”的意思。
初九爻,茅草的根盘根错节地连在一起,拔起茅草就会带出甜根,所以寻找人才的时候,只需要找人才的同类就可以了。前进可获吉祥。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注释:
“拔起茅草会牵动根”,“前进就可以获得吉祥”,说明做人要有建功立业的进取心。
※启示
这告诉我们,得人心者得天下。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注释:
包(páo)荒:把挖空了的匏瓜绑在身上渡河。包,通“匏”,匏瓜。荒,挖空。冯(píng):通假字,通“凭”,指徒步过河。不遐遗:不至于下沉。遗,落下、下沉。得尚于中行:形容半路上得到帮助。得尚,得到帮助。中行,中途、半路。
九二爻,借助匏瓜做工具,就可以渡过大河急流,也不会遗落远方的贤者;不结党营私,辅佐能够坚守中道的君主。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注释:
“要有宽广的胸怀,有辅佐君主的能力”,说明要用光明正大的行为影响大家。
※启示
这说明事物能向其对立面转化,但这转化是有条件的,即其心性行为都要光明正大。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注释:
艰贞:占问旱灾。艰,通“旱”。勿恤其孚,于食有福:相信食物不会短缺。孚,相信。
九三爻,平地也可能变成陡坡,有前进就必然有后退。只要是付出了艰辛和努力,坚守中道就可以免于灾祸。不要怀疑自己不能取信于人,安心享受现在的生活就是最大的福气。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注释:
“出去了的肯定会再回来”,说明事物的两个方面会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事物都是两两相对,没有永远的幸福生活,也没有永远的痛苦生活。只要我们能坚守正道,痛苦过后便会迎来更幸福的生活。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注释:
翩翩:通“谝谝”,形容巧言善辩、说大话的样子。不富:因阴虚而不富有。
六四爻,夸夸其谈的人不会变得富有,与邻居之间因为信任而无须相互警戒。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注释:
“夸夸其谈的人不会变得富有”,是因为他自己也不会给人带来好处。“与人相处要坦诚相待”,说明阴爻都有应下的内在意愿。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要想保平安,就必须诚心待人。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注释:
帝乙:殷代末代帝王纣王的父亲。以祉(zhǐ):有福、得福的意思。祉,福。
六五爻,商代帝王乙嫁出自己的女儿,以此来稳固自己的政权,为自己带来了吉祥。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注释:
“帝乙把女儿嫁给贤人,为自己谋求福祉”,结果吉祥。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因顺应人民的共同愿望而获得幸福是可喜可贺的。殷帝乙把女嫁给周文王迎来了人民的安康,全天下人都为之庆贺。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注释:
隍(huáng):指干涸了的用以护城的壕沟。
上六爻,城墙倒塌,填平了久已干涸的护城沟,这不是军队所能解决的问题,应该从自身找原因,避免政权土崩瓦解。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注释:
“城墙倒在干涸的壕沟里”,是说形势已经变得非常严峻。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于顺利的形势,而不去调查,妄下结论,必将招来灾祸。
否卦第十二
天地否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注释:
否(pǐ):本卦下坤上乾,表现的是阳气在上却还要上升,阴气在下却还要下沉,难以形成相接的局面,导致万物不生。
否卦所象征的是闭塞不通的状况。在封闭的社会中,人们无法自由来往,就会形成黑暗闭塞的环境,君子应该坚守正道。此时正是强者离去,小人到来的时候。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注释:
无邦:形容邦不成邦、国不成国的危险状态。邦,邦国。
《彖辞》中说:否卦所说的“在封闭的社会中,人们无法自由来往,就会形成黑暗闭塞的环境,君子应当坚守正道。此时正是强者离去,小人到来的时候”,就是在说阴气与阳气不能交感,导致万物不能生长;而君主不能与臣下交流意见,致使天下混乱。阴在内而阳在外,导致阴气太强而阳气太弱,小人在内而君子在外,于是小人影响力扩大,君子的影响力逐渐衰微。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注释:
俭:约束,收敛。辟:通“避”,避免、防止。荣:荣耀的地位。
《象辞》上说:天地间无法交流互通,因而闭塞不通。这是否卦的卦象。这个时候,君子们必须收敛才华,避开危险的境地,尽可能地保护自己。
※启示
这一卦告诉我们,阳去阴来,天地无法相交,不利于万物生长,处于极不顺畅的阶段。这该怎么办呢?我们在否塞不通时,应多方面地找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
卦义:
天地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杂解:
中国文化认为,万物相抱则吉,万物背离则凶。《否》卦当中,上三爻为阳爻,阳气上升;下三爻为阴爻,阴气下沉。这样一来,阴阳二气是相互背离的。从卦象上来讲,《否》卦为凶,而从爻上来看,这一卦也是有凶险的。第一、三爻,均为阴爻居阳位,因而都不当位。九四爻是阳爻居阴位,也不当位,都是凶险之象。当然,这一卦中,六二和九五得中、当位,因而《否》卦虽然有凶险,还能够掌握住局势。
爻辞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贞吉,亨。
注释:
彙(huì):同类。
初六爻,拔起茅草就会把根带出来,正是“物以类聚”的效果,只要坚守正道就能变得吉祥、顺畅。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注释:
“拔起茅草就会连根一起拔出,坚守正道就可以获得吉祥”,是说君子隐没才华是为了君主着想。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团结就是帮我们跳出困境的法宝。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注释:
包:包容。承:顺承。
六二爻,受到君主的包容并对君主阿谀奉承的时候,小人就会获得吉祥。但对于德高望重的大人物来说,拒绝了这样的人才能通达。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注释:
“德高望重的贵族拒绝小人的阿谀奉承可获得通达”,是说君子不肯与小人为伍。
※启示
这一爻,从正面告诫“大人”,说明应当否定小人这道,不与相包承,则可致亨。大人若与之相承,则以君子而入小人之群,是“乱群”也。故必不与相包承,而其道乃亨。
六三:包羞。
注释:
羞:羞辱,羞辱的事。
六三爻,虽然受到君主的包容,但为非作歹也会让自己蒙羞。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注释:
“即使受到君主的包容也不能为非作歹,否则将让自己蒙羞”,是说小人们正处在不当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恃上所包容,怀谄奉承,胡作非为,终致羞辱。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注释:
命:指扭转否道的“天命”,也含有“君王之命”的意思。离:依附。
九四爻,遵从扭转否道的“天命”,没有灾祸,只有相互依靠才能获得福分。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注释:
“依奉天命做事,就不会有灾祸降临”,是说君子虽然身处逆境却依然坚持替天行道的天赋使命。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君子之志未尝不各行其是,不与小人为伍,即由“否”转为“泰”。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注释:
休否(pǐ):不要干坏事。休,用作动词,休止、停止。其亡,其亡:形容危险到了极点。亡,危险、败亡。
九五爻,破除否道盛行的局面,位高德隆的大人物们就可以获得吉祥的结果。时时居安思危,国家的命运就像苞草和桑枝一样安然无恙。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注释:
“位高德隆的人可以获得畅通”,是说君子处在恰好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心理准备,方可使自己处于安然顺畅的境地或可顺畅地渡过难关。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注释:
倾否:指此时的“否道”处于最鼎盛的时候,能够一举将其倾覆。倾,倾覆、反转。
上九爻,巅覆封闭的局势。虽然起初社会闭塞不通,可是后来顺畅通达了,还是值得大家欢喜高兴的。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注释:
“闭塞达到顶点后,必然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变”,说明任何局面都不会持续太久。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否极泰来,这是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所以我们在最艰难时,在心情极端痛苦时,只是暂且的失望,但决不能绝望。
同人卦第十三
天火同人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注释:
同人:本卦下离上乾。离为火,乾为天,代表着君子能够与人采取一致的步调,与人亲同。野:原野,这里喻指广阔无私、光明磊落的高尚境界。
同人卦所象征的是集合并团结众人。将众人集合在宽广的野外,那么事情就会变得亨通,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也会有利于君子坚守正道。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同人,曰“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
注释:
《彖辞》中说:将众人集合在一起,是阴柔响应了乾阳而又都能坚守中正之道,就是同人卦的卦象。同人卦说:“将臣民集合在野外,事情会变得亨通,会有利于渡过灾难。”因为这样的举措顺乎天意。光明磊落的行为上合天意,中正的品性顺应着上天的要求,这样的人就是守正不阿的君子啊!在君子的带领下,人们就能实现共同的愿望。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注释:
类族辩物:区分种群,辨别物象人事等。类,名词用作动词,是分析、区别的意思。族,族类、种类的意思。辩,通“辨”,辨别。物,原意为物类,这里统指物象人事。
《象辞》中说:天和火都能相互亲和,是应了同人卦的卦象。这让君子领悟到,只要能通过种类来区分相同的事物,从而求同存异。
※启示
李光地指出:“虽大同之中,各从其类,自有区别。故上下有等,亲疏有杀,人之知愚善恶有分,物之贵贱精粗有品:类而辨之,各得其分,乃所以为‘大同’也。”说明要求同存异,才能各得其分。
卦义:
天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杂解:
《同人》卦,讲志同道合之人的相处之道,那么,我们也可以运用到那些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身上,想办法把他们团结起来。
《同人》卦里说“先嚎而后笑”,先哭,最后再笑出来,这是真正的笑到最后。我们做事时,始终要有谨慎之心,认认真真地去做。天下事情都是既是开始又是结束,既是结束又是开始,不到最后的时候不要放弃。人生的许多事情,成功就在于再多坚持一下,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人放弃了、退却了,我们坚持一步,成功就属于自己。因此,君子要善始善终,不惧不懈。
《同人》卦是讲如何组建团队的。六爻之中,真正“吉”的爻位一个都没有,而且三、四、五三爻皆有兵象,上九仅“无悔”而已。王弼说:“凡处‘同人’而不泰焉,则必用师矣!”就是说《同人》卦太不吉利。但在儒家看来:“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但能够组建一个团队,恰恰要在看似争执之中,寻求到合作指导。因此《同人》卦象凶险,但如果各爻趋向能够保持,仍能在艰险之中成就一番事业。卦辞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说得虽然凶险,但大家同心协力,坚持正道,仍能化被动为主动。初九上应九四,在巽下,同门合力,无咎。六二同宗合力,克服险阻。九三,敌强我弱,只能收敛指向,深藏不露,待机而动。九四虽有强敌攻城,但经三年积聚,防守有道。在这些环境中,虽有艰辛,却能同仇敌忾,开始出现转机。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经历了长期抗战,终于同心协力,找到机会,一鼓作气,取得胜利。
《同人》卦讲的是如何同心同德,那就是要“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外表柔弱,态度谦和,但内心刚强。真正有志向的人、能成就大事业的人,绝对不是匹夫之勇。
爻辞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注释:
同人于门:君子刚走出门就有人结伴而行。
初九爻,刚刚出门就有众人聚集,没有灾祸。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注释:
“刚刚走出门口就有人跟随”,有谁会害怕招来灾祸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办事前,能与周围的人进行有效沟通,不会犯过错的。
六二:同人于宗,吝。
注释:
宗:指用来祭祀祖先的宗庙。
六二爻,将臣民集合在家族宗庙前,可能会招来一些麻烦。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注释:
“将众人聚集在家族宗庙前”,可能会种下麻烦的种子。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我们要讲团结,但绝不是停留在宗族或宗派的和同上,因为宗族内的“和”难免褊狭。而人类的最高境界是充满光明、温暖、友爱、宏大,全人类都为之努力。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注释:
伏戎于莽:把军队埋伏在茂密的树林、草丛中。戎,军队。升其高陵:将军队驻扎在高地上。三岁不兴:很多年都没有被夺取。三年,此处表示多年。兴,夺取。
九三爻,将军队隐藏在边界的树林草丛里,频繁地登上附近的制高点察看敌情,连续多年都没有进攻。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注释:
“将军队隐藏在边界的丛林草莽里”,因为敌人势力强盛。“连续多年都没有进攻”,是说没有充足的力量,怎么能贸然前进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能团结一部分人在身边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与竞争对手的力量悬殊太大,决不能贸然行动。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注释:
乘其墉(yōng):登上那里的城墙。
九四爻,高据在城墙之上,却没有向敌方进攻,可获得吉祥。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注释:
“高据在城墙之上”,是因为受“和同于人”的原则约束而不能进攻;“可以获得吉祥”,是因为在身陷困境时,能够遵从正确的法则。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成功在望时,只要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大众的支持,即使遇到挫折,也应继续奋斗。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注释:
号咷(táo):形容大声哭喊的样子。
九五爻,集合起来的臣民先是高声哭喊,现在又放声大笑,原来是大军初战告捷,胜利会师了。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注释:
集合起来的众人先是高声哭喊,说明九五具有中正诚实的品格;在遇到志同道合的人后又开始放声欢笑,说明己方与敌人交战胜利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内心纯正,虽说遇到困难,但这是暂时的,最终还是会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注释:
上九爻,在荒远的地区,即使遇不上志同道合的人,也不觉得悔恨。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注释:
“在身处荒郊的时候也要结交志同道合的人”,说明上九结交志同道合的人的愿望难以实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顺应了大众的愿望,为大众谋福利,就能够得到人们的衷心拥护。
大有卦第十四
火天大有
大有:元亨。
注释:
大有:本卦下乾上离,象征着“大有收获”,表现的是政治清明、天下富裕的繁盛景象,意味着农业大丰收。
大有卦是大有收获的象征,非常亨通。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注释:
上下应之:大有卦中,六五以阴爻居上卦中位,其余五条阳爻都与之上下呼应。
《彖辞》上说:从大有卦的卦象上看,因为阴柔处在尊位,能够全面推行正直的德行并能够得到其他阳爻的响应,所以能称为“大有收获”。此时如果能够坚持刚健文明道德,遵照天道的要求变化,前景必然亨通。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注释:
火在天上:从卦象上看,大有卦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乾、为天,所以称“火在天上”。遏(è)恶扬善:因为“天”对世间万物秋杀春生,所以“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应“天意”。遏,制止。扬,表扬、发扬。休:名词用作动词,为“休天下美好事物性命”的意思。
《象辞》上说:火焰当空的时候,大地会迎来一派丰收景象,这是大有卦的结论。君子从中领悟到,自己应当阻止恶行、弘扬善行,顺应上天的德行,保护世间万物的性命。
※启示
《大有》卦告诉我们,顺应了天道就会富有。
卦义:
火天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杂解:
《大有》卦,告诉人只要不去糟蹋财富,就会变得富有。
爻辞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注释:
无交害:因为不与人有所交往而不招致祸端。艰:天旱、旱灾的意思。
初九爻,不相交往也不招惹祸端,自然没有什么过错。以经历苦难的方式免除灾祸。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注释:
初九爻,强调不相交往就什么祸患都不会发生”。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是身虽处“大有”,但能慎守静居,不滥与物“交”,遂能“无害”“匪咎”。二是当此之时,又不可因“大有”而忘艰难,故爻辞特称“艰则无咎”。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注释:
九二爻,用大车拉满财富,前去入库或交税,没什么过错灾祸。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注释:
积中:是说在装载财富,要把财富装在大车正中的位置,以免招致灾祸。积,存积。中,适量、适中。
“用大车装载财富”,是说在装载时做到不偏不倚才能避免灾祸。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能在丰年时把自己的财富妥善地保管起来,等到荒年再用,这是有远见之明。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注释:
用亨于天子:喻指九三刚强而居于正位,有公侯的景象,六五虚心而不耻于下,是君之象,就像“大有”之年诸侯朝献君王的盛况。亨,有的写作“享”,也就是朝献的意思。
九三爻,诸侯王公向君主敬献礼品,小人无法担受重大的责任。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注释:
“王公大臣向天子进献礼物,如果小人当此大任则必定会招致灾祸。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施舍恩惠要看对象。
九四:匪其尪[wāng],无咎。
注释:
匪:同“昲(fèi)”,用太阳晒。尪:指跛足的男巫。
九四爻,即便家中富有也不过分显露,就不会惹上灾祸。
《象》曰:“匪其尪,无咎”,明辩晢也。
注释:
“即使家中富有也不过分显露,自然不会招来什么灾祸”,是说九四拥有明辨事理、处理自身处境的能力和智慧。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自己富有时,不要再去求取更多的财富,否则,就会因不知足而遭遇灾祸。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注释:
厥孚交加:表现的是六五以阴柔居于君位,以诚信的力量与上下相交接,所以能获得上下的信赖,富有繁盛的景象。威如:因为六五以“诚信”待物,所以不怒而自威,是一种吉祥的征兆。
六五爻,坚持以诚信的准则与人交往,对上尊敬,对下怀柔,并不会减少个人的威严,可获吉祥。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注释:
“坚守诚信的品质去结交上下”,就是在说讲求信义对实现理想的积极作用。“威严会因此增加”的好处,说明六五的行为不难也不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为人诚信谦虚,使人对之信赖有加,本人的形象则不严而威。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注释:
上九爻,有德之人能够得到上天的保佑,能够得到上天的赐福,并且处在吉祥的位置上,自然是无往而不利的。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也。
注释:
大有卦上九爻中的吉祥,是有道德的人受到上天的保佑,得到上天赐予的福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只要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就会获得成功。
谦卦第十五
地山谦
谦:亨。君子有终。
注释:
谦:本卦下艮代表山,上坤代表地,是高者在下的卦象。谦,谦虚、谦让的意思。终:指做事能善始善终,得到好结果,有所成就。
谦卦象征着谦逊,能让百事亨通,只有君子能始终坚持谦逊的品格。
《彖》曰: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注释:
济:周济、普济的意思。亏:指亏损、减少的意思。益:增益,补益。这里指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在均衡。
《彖辞》上说:采取谦逊的态度,必然会亨通。天的道行会让济世之气下降,让天道变得更加光明,地的道行会让卑微之气上行,让大地不断上升。天的本性就是让自满的受到亏损,让谦虚的获得补偿;大地的规律,就是让自满的受到削弱,让谦虚的得到充实;鬼神的本性,就是让自满的受到损害,让谦虚的得到福荫;人的本性,就是让自满的受人憎恶,让谦虚的受人爱戴。坚持谦虚的品行,能让地位尊贵的人的品德更加美好,也能让地位低下的人赢得别人的尊重,但只有君子谦虚的品格能够有始有终。
《象》曰: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注释:
地中有山:这是对谦卦卦象的描述,其下艮上坤,分别代表了山和地,故名。裒(póu):同“掊”,取出、减少的意思。称:这里是衡量、评判的意思。施:施展。
《象辞》中说:谦卦卦象是艮(山)在下坤(地)在上,是高山隐藏在地中,象征着人才都将才能隐藏起来不轻易显露,所以君子都是损多益少,取长补短,努力平衡着各种事物的盈亏,并以此作为评判事物的标准。
※启示
《谦》卦告诉我们,君子应该培养谦虚的美德。
卦义:
地山谦:君子以裒[póu]多益寡,称物平施
爻辞
初六: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吉。
注释:
谦谦君子:指态度谦虚但自我要求严格的人。用:对……有利。
初六爻,始终谦逊的君子,能够克服一切困难险阻,结果吉祥。
《象》曰:“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注释:
自牧:指自我调养、自我调整。
“总是保持谦虚态度的君子”,是说君子即使身处逆境,也能保持谦逊的品格。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谦虚可以使你事业有成。
六二:鸣谦,贞吉。
注释:
鸣:发出声响,这里是指君子名声远播。
六二爻,君子谦逊的美名能够传播四方,可以因坚持中正而吉祥。
《象》曰:“鸣谦贞吉”,中心得也。
注释:
“君子谦逊的美名传播四方,因坚守中正而结果吉祥”,是说君子以纯正的内心获得名声,更容易被别人接受。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谦虚的美名之所以得到远播,是因为他为人正直,行事遵循中庸之道,位高不张扬,位卑不嫉妒,善于从自身找原因,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信任。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注释:
劳:勤劳的、刻苦的。
九三爻,君子始终保持勤劳而谦逊的美德,并将这种美德坚持到底,结果一定吉祥。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注释:
“君子能始终坚持勤劳、谦虚的本色,并坚持到底”,因而人们都服从于他。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有了谦虚的美德,还奋斗不息,则更有利于成就大业。
六四:无不利,(扌为huī)谦。
注释:
(扌为)(huī)谦:谦逊。
六四爻,没有任何不利于吉祥结果的因素,要让这种谦虚的美德发扬光大。
《象》曰:“无不利(扌为huī)谦”,不违则也。
注释:
“没有任何不利的结果,所以要发扬这种谦虚的美德”,因为这样不会违背大的原则。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谦虚的美德如得到发扬,那对他来说,更是如虎添翼。
六五:不富,以其邻利用侵伐,无不利。
注释:
侵伐:讨伐敌人。
六五爻,即便不是很富有,但因为始终谦逊,所以联合力量,共同讨伐骄傲蛮横、不可一世的人,会无往而不胜。
《象》曰:“利用侵伐”,征不服也。
注释:
“在有利于出兵的时候出击”,是要征伐那些蛮横顽固、不可一世的人。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谦虚不是谦让,更不是退缩、软弱,而是坚守中正。
上六:鸣谦,利用行师、征邑国。
注释:
行师:指带兵出征作战。
上六爻,君子谦逊的美名被传播到四方,对征伐邻近的小国也非常有帮助。
《象》曰:“鸣谦”,志未得也。“可用行师”,征邑国也。
注释:
“如果君子远播谦虚的美名”都不能实现安邦定国的话,就可以直接派遣军队征讨那些骄横的弱小邻国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当一个人的谦虚的美名得到了大众的推崇时,他顺应民心去讨伐非正义之师是吉利的。
豫卦第十六
雷地豫
《豫》:利建侯,行师。
注释:
豫:本卦下坤上震,分别代表着顺和动,显示的是顺从于性情而有所动作,含有欢乐的意义,所以卦名为“豫”。豫,形容喜悦、谈笑的样子。
从豫卦的卦象上看,本卦象征着欢乐,有利于诸侯建立功业,出兵作战。
《彖》曰:豫,刚应而志行,顺以动,豫。豫,顺以动,故天地如之,而况建侯行师乎?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豫之时义大矣哉。
注释:
刚应而志行:指豫卦的六条爻中,只有九四是阳爻,其余五个阴爻全部在上下围绕相应,以五“柔”应一“刚”,所以说是“刚应”,志向自然也能得以实现。
《彖辞》中说:豫卦象征的是欢乐,是阳刚与阴柔之间的应和,这使得志向得以顺利实现,因为是一种顺时的行动,所以会显得比较悠然自得。豫卦所显示的正是顺时而动所产生的功用,而天地的运行规律也是如此,就别说是“诸侯建立功业,带兵出征作战了”!天地都顺应时序行动,就能如日月运行一样没有差错,也会像四季的演变一样不会出现谬误。圣贤的人能够依照民情做事情,就能让刑罚变得公正,让百姓信服。豫卦中对时态的阐述和把握,真是丰富啊!
《象》曰: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注释:
雷出地奋:豫卦卦象中“坤”为地,“震”为雷,故名。奋,状态振奋的样子。崇:形容非常推崇的样子。殷荐:以隆重的礼仪为载体进行奉献。殷,隆重。荐,推荐、奉献。
《象辞》上说:当雷出现的时候,万物就会受到振奋,象征“欢乐”的盛况。君子从中得到领悟,创制了音乐,辅以隆重的仪式,就是希望能借音乐向上天表达自己的诚心获得福佑,让开创基业的祖先也一起享用。
※启示
这一卦告诉我们,天下老百姓都归顺了自己,此时,应顺应天时而行动。
卦义:
雷地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爻辞
初六:鸣豫,凶。
注释:
鸣豫:形容因沉浸在欢乐中而自鸣得意的样子。鸣,鸣叫。
初六爻,自鸣得意过了头,就会发生凶险的事情。
《象》曰:初六“鸣豫”,志穷凶也。
注释:
初六爻“自鸣得意的人过了头”,是说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没有什么追求,就会招来凶险。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过于得意忘形,便会心血来潮,头脑不清醒,容易与凶险相撞。大家都知道喜从悲来,物极必反的辩证道理,我们的生活也不违背这个道理。在《大学》中,古人说:“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告诉我们在欢乐中应有警醒、忧虑,便能有所收获。
六二: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注释:
介于石:形容像岩石一样坚硬。介,古文写作“砎”,坚硬的意思。于,如、像。不终日:指每天都对自己进行警戒,以使自己免于安逸。
六二爻,拥有坚如磐石一样的意志,每天都在警戒自己免于安逸,结果必然是吉祥的。
《象》曰:“不终日贞吉”,以中正也。
注释:
“每天警戒自己免于安逸,结果必然吉祥”,就是因为能坚守中正之道,结果吉祥。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被胜利冲昏头脑时,应用古训警醒自己,用各种道义制度规范自己,用忧患意识擦亮自己的眼睛。
六三:盱[xū]豫悔;迟有悔。
注释:
盱(xū):缓慢的意思。
六三爻,谄媚上级只为自己享乐的人,势必会让自己悔恨不已。如果不能及时悔悟,继续执迷不悟,将会产生更多悔恨。
《象》曰:“盱豫有悔”,位不当也。
注释:
“用谄媚的办法获得个人欢乐的人,总有一天会悔恨不已”,是因为“六三”没能摆正自己的位置。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勿媚上求乐,行动要持中守正;如有悔悟,应及时纠正。
九四:由豫,大有得,勿疑。朋盍簪「hé zān」。
注释:
由豫:即“由此而豫”。朋盍(hé)簪:九四因刚正不疑,与卦中的其他阴爻相应,也是借阴阳之间像朋友聚会一样友好,说明“大有待”的具体含义。朋,友朋。盍,合。簪,一种古时戴在女人头上的头饰。
九四爻,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肯定会大有所得,能够做到刚直不疑,结交的朋友就会像发簪和头发一样相配。
《象》曰:“由豫,大有得”,志大行也。
注释:
“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必定会大有所得”,是说他的性格刚直不疑,必定能让朋友像用簪子收束起来的头发一样聚在一起。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适当的得意就是自信,它能使你勇往直前,大刀阔斧地开创自己的事业。
六五:贞疾,恒不死。
注释:
六五爻,如果能守持中正以防止疾病的侵害,必将保持长久的健康而立于不败之地。
《象》曰:六五“贞疾”,乘刚也。“恒不死”,中未亡也。
注释:
“国家中出现了不少弊政”,恰好需要阳刚之臣的辅佐;“要想保持长久的健康并远离灭亡”,就必须坚持“持中不偏”的立场。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人们往往容易沉溺于欢乐之中,忘乎所以,此时若守持正固,有忧患意识,必得长治久安。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上六:冥豫,成有渝,无咎。
注释:
渝:变故。
上六爻,如果已经陷入困局还执迷不悟,仍然沉浸在欢乐之中不能自拔,将会品尝到苦果。如果能及时觉悟改正,还是可以避免灾祸的。
《象》曰:“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注释:
“醉生梦死”却还想安稳地坐在君位上,怎么可能长久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即使在你处于极不顺畅时,还应对未来充满信心。
随卦第十七
泽雷随
随:元亨,利贞,无咎。
注释:
随:本卦下震上兑,分别代表着“动”和“悦”,并且是动在内而悦在外。
随卦象征着随从嘉言懿行,结果大为亨通,坚守正道,就不会有危险。
《彖》曰:随,刚来而下柔,动而说。随,大亨,贞无咎,而天下随之,随时之义大矣哉!
注释:
动而说(yuè):从随卦的卦象上看,表示动的“震”在下,而表示悦的“兑”在上。说,通“悦”。
《彖辞》中说:随卦也就是随从,象征着阳刚能谦居于阴柔之下,如果有所行动必然能让人欣悦,显示出“万事亨通,是因为坚持正道,因而没有什么凶险”的吉兆,所以天下大众都愿意时刻追随。“在合适的时机追随”的意义,表现得多么丰富啊!
《象》曰: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嚮[xiàng]晦入宴息。
注释:
向晦:在日落的方向上。向,方向。晦,阴暗、日落。宴息:指在日落后回家睡觉。
※启示
《随》卦告诉我们,我们的随和是有原则的,要以中正为原则,要顺应大众的意愿。它主张人们顺时而动,抓住机遇,适时进退。它要求人们舍弃一己之见和个人私利,择善而从,善于听取、采纳别人的中肯意见,并时时以大局为重。
卦义:
泽雷随:君子以响晦入宴息
爻辞
初九:官有渝,贞吉。出门交有功。
注释:
官:此处意为“执掌”。
初九爻,思想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只要能坚守正道就能得到吉祥的结果,出门能交到朋友,作战则容易建功。
《象》曰:“官有渝”,从正吉也。“出门交有功”,不失也。
注释:
“思想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所以遵循正道,结果自然会是吉祥的;“出门交友必能成功”,则是在说行为不会产生过失。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在被麻烦缠绕时,只要坚守纯正的原则,积极征求别人的意见,起用贤人,就会解开这个结,并会有所作为。坚守纯正的原则,就不会随波逐流,让假、恶、丑占据上风,而埋没了真、善、美。而积极征求别人的意见,就不会因固执己见做出错误的决策,更不会因一意孤行酿成不可逆转的大错。
六二:系小子,失丈夫。
注释:
小子:对“初九”的一种形象说法。丈夫:喻指“九五爻”,指“六二”本应与“九五”相应,却与“初九”相应的情况。
六二爻,如果倾心依附于小子,便会失去阳刚的丈夫。
《象》曰:“系小子”,弗兼与也。
注释:
“一心要依附于小子”,说明六二无法顾及其他。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做每一件事都有得有失。
六三:系丈夫,失小子;随有求得,利居贞。
注释:
有求得:即“有求必得”。
六三爻,如果倾心依附于阳刚的丈夫,便会失去小子。追随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但自居正道才是最有利的办法。
《象》曰:“系丈夫”,志舍下也。
注释:
“一心要依附于阳刚的丈夫”,说明六三的意志是不得不舍弃小子。
※启示
这一爻是说,无论是各有千秋的二选一,还是单一的对错判断,都需要我们做出明智的选择。该怎么办呢?我们在进行取舍时,应遵循取大弃小的原则。
九四:随有获,贞凶;有孚在道,以明,何咎!
注释:
明:光明磊落的状态。
九四爻,他人追随自己获利,守持正道就可避免碰到凶险的事情。只要心里始终保持诚信,行为光明磊落,又会有什么危害呢?
《象》曰:“随有获”,其义凶也;“有孚在道”,明功也。
注释:
“被别人跟随从而多有所获”,是因为九四的位置象征着凶险;“坚持诚信的德行,走好每一步”,这是光明磊落的品德带来的结果。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放弃原则的追随是有害的。
九五:孚于嘉,吉。
注释:
嘉:指内心美丽善良的人。
九五爻,用诚信的态度对待诚实善良的人,结果是吉祥的。
《象》曰:“孚于嘉,吉”,位中正也。
注释:
“用诚信的态度对待诚实善良的人,结果必然是吉祥的”,是因为九五的位置中正不偏不倚。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善待本性善良的人们。
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注释:
维:用绳子绑。王用亨于西山:君王在西山设祭台行祭奠之礼,喻指上六受九五的胁迫而不得不服从的状态。王,喻指九五。
上六爻,用拘禁的办法强迫别人就范,被强迫者是因为绳子绑缚才追随到底。君主在西山祭祀祖先,是为了招募军队以讨伐那些不顺从他的人。
《象》曰:“拘系之”,上穷也。
注释:
上穷:上六在随卦的最上,是跟随之道到了穷尽,体现着物极必反的道理。
“用拘禁的办法强迫别人追随”,说明上六处在最上的位置,跟随之道到了尽头。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随”与“不随”,相对立而存在。举世“从善”之际,必有逆其道而行者,则不得不强令归正。
蛊卦第十八
山风蛊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注释:
蛊(ɡǔ):本卦下巽(xùn)上艮,分别代表风和山,表现的是风在山下行、风吹草低,显示其影响力非常容易波及其他,故名“蛊”。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即甲日的前三天和甲日的后三天,也就是辛日和丁日。这句话是在说,用蛊的过程中,必须接受严格的时间上的限制。在我国上古历法中,每年分为十二月,每月分三旬,每旬的十天分别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来记数,以每旬的第一天作甲日,第二天作乙日,并以此类推。
蛊卦的卦象象征着除弊治乱,能够将事情引向亨通的境地,对渡过人生的苦难很有帮助。但用蛊的时机必须受到限制,必须根据甲日前三天的状况推算出甲日后三天的应对措施。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注释:
《彖辞》上说:蛊卦的卦象象征革除弊政,是阳刚居于上位而阴柔处于下位,当事物发展处于顺服状态时,就能革除弊政了。革除了弊政便能“大为亨通”,最后便能实现天下大治的局面。对“渡过人生的大江大河有帮助”,说明只要努力便可大有作为。“能根据甲日前三天的状况推算出甲日后三天的应对措施”,说明事物总是先终结原来的局面然后再开始新的局面,就像上天有条不紊地运行一样。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注释:
《象辞》上说:风从山脚下吹过,象征需要整治弊乱的局面,从中获得感情的君子于是开始振奋民众,培育美好的品德,纠正流弊。
※启示
这一卦告诉我们,衰败中蕴藏新生,但不是在任意条件下都能获得新生,它是在特定的条件下,这个特定条件是需要我们去创造的。所以,我们在这个转型时期,要顺应天时采取行动。这里的顺应天时一指事前防患于未然;二指在遇到麻烦时,应想办法解决麻烦。无论是事前的防范,还是事后的解决,都需要以天道为准则,纠正不合规范的行动。
卦义:
山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杂解:
再如地泽《临》卦。这一卦中,地在上、泽在下,依据常理,泽应在地上或地中。但此时泽在地下,实际上有陷阱的意味。表现在爻象上,就是阴爻在上、阳爻在下,言外之意,就是阳气被阴气重重地压在下面,不能上行。可见,《屯》《临》两卦的卦象中都包含着一定的凶险。
爻辞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
注释:
干:繁体为“幹”,原意为树干,可以引申为调正、理直、滤干、去除等意思。蛊:指蛊害、弊乱等。考:此处用作动词,成功、成就的意思。
初六爻,革除父辈留下的弊乱,让能干的儿子继承父辈们的事业,结果会没有灾祸。即使是在艰难险阻的环境中也会吉祥。
《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注释:
“革除父辈的弊乱”,是说初六的意愿在于将父辈的事业传承下去。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勇于改正别人的错误。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
注释:
九二爻,革除母辈遗留的弊病,即使在难以继续执行下去的情势下,也要坚守正道等待时机。
《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注释:
“清除母辈遗留的弊病”,是说九二要掌握刚柔并济的中正之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纠正柔弱者的偏差时,不可强行。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
注释:
九三爻,要革除父辈的弊政,可能会有所悔恨,但不会酿成大灾祸。
《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注释:
“革除父辈弊政”,说明九三最终不会产生大麻烦。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为别人改正错误,不是轻描淡写地指出,而是力求真正的纠正,虽说在纠正的过程中产生不愉快,但最终别人会因没了那些坏毛病,而顺利到达目的地。
六四:裕父之蛊,往见吝。
注释:
裕:宽裕、空间很大,用在此处表示“治蛊”的过程时间宽裕、不急躁。吝:形容艰难的样子或状态。
六四爻,态度宽缓地处理父辈留下的弊政,结果必然会有所遗憾。
《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注释:
“如果态度宽缓地处理父辈的弊政”,说明此种状态下的六四将难以革除弊政。
※启示
这一爻再一次强调要勇于改正别人的错误。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
注释:
誉:得到赞誉、受人称赞。
六五爻,成功革除了父辈的弊政,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
《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注释:
“因为革除父辈弊政而受到人们的称赞”,说明六五传承了努力奋斗的美德。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勇于指正别人的错误,会使他获得荣誉。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注释:
上九爻,不从事侍奉诸侯的事业,而是超然物外,让自己的德行至高无上。
《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注释:
志:指人的志气、志向。则: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做榜样、效法等。
“不去为贵族势力服务”,说明上九拥有高洁的志向,值得别人学习。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儒家“穷则独善其身”的思想,实出于“时”不可为而暂作遁避,其宗旨主于抱道守志,以待来日腹兴再起。
临卦第十九
地泽临
临:元亨,利贞;至于八月有凶。
注释:
临:本卦下位为兑,象征水泽,上位为坤,象征堤岸。当堤岸高于水泽的时候,水泽才能有容。所以,“临”有治理和监督的意思,喻指君临天下,包容万民,治理邦国。至于八月有凶:喻指君主的“监临”存在着盛极而衰的危险。
临卦象征监察的到来,卦象亨通而没有阻碍,对坚守中道有利。到了八月(阳气衰落阴气上升的时候),可能会遇到凶险。
《彖》曰:“临”,刚浸而长,说而顺,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道也。“至于八月有凶”,消不久也。
注释:
刚浸而长:这是对临卦的六条爻说的。在本卦中,只有初九爻和九二爻是阳爻,其余都是阴爻,象征阳气正在慢慢积聚升起的景象。浸,逐渐、渐渐。说(yuè):通假字,通“悦”。刚中而应:指九二爻为阳,六五爻为阴,从而形成九二爻与六五爻刚柔相应的关系,所以说“刚中而应”。消:指阳气减少的情况。
《彖辞》上说:监临,象征着阳刚之气正在积聚成长,从而显得和悦而又顺畅,阳刚得到阴柔的接应。获得亨通景象的秘密,就在于对正道的坚守。至于“到了八月,可能会有凶险”,则是在说离阳刚之气变弱的日子,已经没有太长时间。
《象》曰: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注释:
教思无穷:指要用没有穷尽的心思对老百姓进行教导。容保:容纳并给予保护。容,容纳。保,保护。
《象辞》说:水在堤岸的保护下可以居高临下,启示君子要用无尽的思虑来教导人民,发扬浩瀚的盛德来养育人民。
※启示
《临》卦告诉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做到以身作则,使民众从内心服从自己的领导。另一方面要对民众实行德育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素养。
卦义:
地泽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爻辞
初九:咸临,贞吉。
注释:
咸:用作“感”,犹言“感应”。
初九爻,因为受到尊者的感应而施行监临并坚守中正之道,结果一定是吉祥的。
《象》曰:“咸临,贞吉”,志行正也。
注释:
“因为受到尊者的感应而施行监临,因坚守正道而结果吉祥”,是说初九的志向和方法都很端正。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事业处于上升时期,不要忘记推行德育教育。
九二:咸临,吉,无不利。
注释:
九二爻,因为受到尊者的感应而施行监临并坚守中道,结果也会是吉祥的,并无往而不利。
《象》曰:“咸临,吉,无不利”,未顺命也。
注释:
“因为受到尊者的感应而施行监临,结果也会吉祥并无往而不利”,是说九二并不是因为顺从于君命而获得的结果。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因为人们还不能洞察天的运行规律,按规律办事,所以我们要对人们进一步推行德育教育。
六三:甘临,无攸利。既忧之,无咎。
注释:
甘:指谗媚者的甜美奸邪的佞言。
六三爻,用甜言蜜语监临众人,终究不会获得什么利益。如果已经对自己的过失感到忧虑并加以改正,就不会招来灾难。
《象》曰:“甘临”,位不当也。“既忧之”,咎不长也。
注释:
“用甜言蜜语来统治众人”,但可能会因为六三爻的位置不当产生不好的结果。但是,“感觉到畏惧而改正”,危害便不会长久地持续。
※启示
这一爻说明,德育教育和讨好人民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只有洞悉它的本来含义,摆正位置,才能避免遭遇灾祸。
六四:至临,无咎。
注释:
至临:指亲近众人。
六四爻,用亲近的态度亲近众人,不会有什么灾祸。
《象》曰:“至临无咎”,位当也。
注释:
“亲近众人,没有危害”,是因为六四处在了正确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以身作则是最有说服力的教育,是最深刻的教育。
六五:知临,大君之宜,吉。
注释:
知:通假字,通“智”,明智、聪慧的意思。
六五爻,明智地监临众人,是君主应当采用的监临之道,结果吉祥。
《象》曰:“大君之宜”,行中之谓也。
注释:
“君主应当像这样行事”,是说六五在奉行中正之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相处。
上六:敦临,吉,无咎。
注释:
敦:形容敦厚、诚实的样子。
上六爻,用温柔敦厚的态度监临众人,结果是吉祥的,不会有什么失误。
《象》曰:“敦临之吉”,志在内也。
注释:
“用宽仁的统治督导人民,就能获得吉祥”,说明上九的志向在于邦国天下,在于利国利民。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待人要宽厚,不可刻薄。
观卦第二十
风地观
观:盥而不荐,有孚颙[yóng]若。
注释:
观:本卦下位为坤,代表地,上位为巽,代表风,所表现的是风行大地、吹拂万物的景象,象征景仰,喻指君主观察民情、施行德教、教化社会风气的活动。观,仔细地看。盥(ɡuàn):古代祭祖过程中,将酒洒在地上表示迎神,是古代祭祀的一个重要环节。荐:此处指被奉献的祭品。(禺页)(yónɡ)若:形容因虔诚而表情肃穆的样子。(禺页),严肃的样子。
观卦是景仰的象征。在观看了祭祀前的洒酒降神仪式后,就可以不用去看那些献祭细节了,因为此时心中已经充满虔诚而肃穆的情绪。
《彖》曰: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注释:
大观:指宏大而壮观的气象,说的是九五阳刚而居中位。中正以观天下:用卦象中反复强调的品格观仰天下事物。中,指处在内卦和外卦的中央位置,也就是第二爻位和第五爻位。以观,用前述的品格观看。下观而化:这是在阐述“观仰”的目的,即让“天下”都顺从于美好的教化。
《彖辞》上说:壮观而又宏大的气象总是在崇高的地方呈现出来,具备了温顺谦逊的品德和中正刚直的特质,就能受到天下人的观仰。观卦说“只看过祭祀仪式的开始,就不用再看后面的献祭细节,感到满怀虔诚而又肃穆的情绪”,是说人们能在观仰献祭仪式后获得美好的教化。体察天道的运行,就能具备神圣的道法,指导四季交替,从来没有出现过偏差。圣德的人用神圣的道法来教化人民,自然得到天下臣民的信服。
杂解:
“神道设教”一词出自《观》卦:“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意思是利用宗教,让百姓保持一种敬畏之心。宗教虽然是蒙昧时期的产物,但它是百姓的精神寄托,有着趋人向善的作用。
《象》曰: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注释:
省:指查看、视察的意思。
《象辞》上说:风吹拂于大地及地上的万物,表现的是观卦的卦象。受此启示,先代君主巡视各方的时候也不忘留心民风民俗,教化民众。
※启示
作为领导,不但要注意自己的德行,而且还要注意体察民情。
卦义:
风地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杂解:
《观》卦告诉我们,要通过观礼来开拓眼界、丰富知识、提升格局。我们在观礼的时候,不仅仅要看那些仪式,更要从礼仪中学会恭敬。明白了这一点,不论面临什么样的仪式,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心思应该放在恭敬的位置上。这就是变化当中不变的因素。如故友相见时,经常会说:“你还是老样子。”这个“老样子”,指的不是外表,而是人的气质。
易例:
陈厉公生了一个儿子叫敬仲。敬仲小的时候,有个周天子的太史用《周易》去拜会陈厉公。陈厉公就让周太史用《周易》占卜一下,结果得到了一个《观》卦变《否》卦。周太史于是判断说:《观》卦的第四爻变化就变成了《否》卦,这一爻的爻辞说“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这个孩子将来是要代替陈国而享有国家啊。但不是在陈国这里,而是在别的国家,而且不是他自己,是他的子孙,因为光是从别的地方照过来的。
在这一卦当中,《坤》代表土,《巽》代表风,《乾》代表天,象征着风起于天下而吹在地上。《巽》卦和《坤》卦组合,其中的互卦是《艮》,《艮》代表山。在《否》卦当中,上面的《乾》卦代表天光照射,中间的互卦《艮》,又代表山和上面的材物,下面的《坤》卦代表站立在大地上,所以说“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互卦《艮》也代表庭院,《乾》卦代表金玉,《坤》卦代表布帛,象征着庭院中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金玉布帛等礼物,所以说“利用宾于王”。“观”的意思是观望,需要等待的意思,所以说“其在后乎”。风在地上吹拂刮到了远方,所以说“其在异国乎”。如果在别的国家,那一定是姜姓之国,因为姜姓是太岳的后代,这和卦中的“艮”代表的山吻合。山岳的高大可以和天相配,但不可能两个大的事物一样大,也就是说,陈国和那个别的国家不能同时都强大,等陈国衰亡了,他这一支就该强大了。
爻辞
初六: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
注释:
童观:形容像儿童那样粗浅而又幼稚的体察。吝:指君子要负重任却“观”无所得的状态。
初六爻,像孩童一样幼稚地看问题,小人不会有什么危害,但肩负重责的君子会有所惋惜。
《象》曰:初六“童观”,小人道也。
注释:
“初六爻中说,像孩童一样幼稚地看问题”,这是小人浅显的做法。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要成大业,则必须高瞻远瞩。
六二:窥观,利女贞。
注释:
六二爻,暗中观察外面的景物,利于妇女坚守正道。
《象》曰:“窥观女贞”,亦可丑也。
注释:
“通过暗中窥视事物的状况,是女人遵行的正道”,但如果男人这样做,就显得可耻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观察不可褊狭。
六三:观我生,进退。
注释:
六三爻,通过查看自己的言行,并对照高尚的道德标准,然后谨慎地决定自己的进退。
《象》曰:“观我生,进退”,未失道也。
注释:
“观仰高尚的道德并对照自己的言行,然后决定进退”,是说六三并没有失掉正确的观仰的方法。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谋大事前,要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评价,才决定做还是不做。
六四: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注释:
光:原意为光耀,这里是使政绩显得光耀的意思。宾:名词用作动词,作为宾客,这里指等待朝觐君王。
六四爻,观察国家的光辉统治,利于成为君主的重要宾客。
《象》曰:“观国之光”,尚宾也。
注释:
“观看一个国家的光辉成就”,就能看出君主对宾客的礼遇态度。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为了更好地体察民情,应礼贤下士。
九五:观我生,君子无咎。
注释:
九五爻,受到别人的景仰并反省察看自己的行为,君子就能远离祸患。
《象》曰:“观我生”,观民也。
注释:
“受到人们的观仰并反省自己的行为”,说明九五通过审察民风来实现对自我的审视才是正确的方式。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体察民情,以之看自己的行为的得与失。
上九:观其生,君子无咎。
注释:
其生:指人们景仰君子的行为。
上九爻,让自己的行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景仰,君子就能远离祸患和过失。
《象》曰:“观其生”,志未平也。
注释:
志未平:指上九虽然居于虚位上,不用担负任何责任,但仍需要认真修习自己的美好德行,不能丧失自己的志向。平,安静、安定的意思。
“人们把他的行为方式作为自己的榜样”,是上九不能因为安逸的环境而放松修养自己美德的志向。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观察别人的行为。
噬嗑卦第二十一
火雷噬嗑
噬嗑:亨。利用狱。
注释:
噬嗑(shì hé):本卦下震上离,分别代表雷和电,象征着刚柔相济的力量。“噬”本意为用牙齿咬,“嗑”本意为合拢上下颚。噬嗑,本意为吃喝、咀嚼,此处是为了阐述施用刑罚的道理。狱:犹言刑罚,指事物间存在的各种间隔物,适合运用刑罚去除的东西。
噬嗑卦是咬合的象征,象征着亨通无阻的状态,对治狱、使用刑法有利。
《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分,动而明,雷电合而章。柔得中而上行,虽不当位,利用狱也。
注释:
颐:指人脸的两颊或两腮之间的空间,犹言“口腔”。章:彰显、明白。
《彖辞》上说:嘴里充满食物,就是噬嗑的含义。噬嗑是亨通的,就像刚强的和阴柔的先各自分离,然后交相运动直到所象征的意思变得显明,就像雷鸣电闪交互产生作用,让所象征的意思明显一样,丝毫不会表现出含糊的意思。这时候阴柔得了中位,然后又上到至尊的位置上,虽然显得不是太适合,但对于治狱是非常有好处的。
《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注释:
敕(chì):犹言“正”,整理的意思。
《象辞》上说:雷电聚集在一起,就像是牙齿咬合在一起,古代帝王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明确刑罚,整理法令。
※启示
这一卦告诉我们,因为刑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人们改正错误,所以刑法不能过于严厉,执法的人要公正严明。
卦义:
火雷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爻辞
初九:屦[jù]校灭趾,无咎。
注释:
屦(jù)校(jiào)灭趾:给双脚戴上刑具,让裤腿遮盖住脚趾。屦,像鞋一样套上,拖拉。校,也就是所谓的桎梏,古代木制的囚人刑具,用来固定颈项的叫作“枷”,用于囚禁手臂的叫作“梏”,用于囚禁双脚的叫作“桎”。
初九爻,脚上戴着脚镣,脚趾头也断掉了,这是要惩戒他,让他别再犯更大的错误。
《象》曰:“屦校灭趾”,不行也。
注释:
不行:指不会再犯以前导致惩罚的错误。
“脚上戴着脚镣,脚趾头也被断掉了”,说明初九不会再做错事。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对犯错误的人适当处以刑罚,可以防止再犯或者避免酿成更大的错。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注释:
噬肤:喻指顺利无碍地对人施以刑罚的卦象。
六二爻,如同噬咬鲜嫩的皮肤一样施以刑罚,即使伤害了犯人的鼻子,也是为了惩戒他,让他别再犯更大的错误。
《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
注释:
“如同噬咬鲜嫩的皮肤一样施以刑罚,即使伤害了犯人的鼻子”,说明六二必须借助严刑的威严来使众人服从。
※启示
这一爻进一步强调要对犯错误的人加以适当的刑罚。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注释:
六三爻,实施刑罚并不顺利,就像是用牙咬坚硬的腊肉那样,稍有憾恨但麻烦不大。
《象》曰:“遇毒”,位不当也。
注释:
位不当:指“六三”阴爻出现在阳位上,位置不当。
“咬到坚硬的腊肉并中毒”,是说六三爻没有在正确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对违反了法律制度的人加以处罚时,可能会遇到周折,但最终的结果是好的。
九四:噬干,得金矢;利艰贞,吉。
注释:
干胏(zǐ):指带着骨头的干肉。金矢:喻指纯真阳刚的内在禀性。
九四爻,实施刑罚就像撕咬带骨头的干肉一样,要有箭矢般的刚直品德,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忘坚守正道,结果吉祥。
《象》曰:“利艰贞吉”,未光也。
注释:
光:光明、发扬光大。
“虽然艰难但对坚守正道有利,结果是吉祥的”,是说九四的治狱之道应被发扬光大。
※启示
这一爻是说在断案时,如遇到的困难较大,只要你能迎难而上,经过艰苦奋斗,将会逢凶化吉。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注释:
黄金:喻指六五居于阳刚而中正不偏的位置上,具有了“刚中”的气质。
六五爻,实施刑法就像在咀嚼干硬的肉脯,只要具备黄金般刚坚中正的气质,并坚持中正的道路,就不会有过错。
《象》曰:“贞厉无咎”,得当也。
注释:
“坚守正道,防备凶险的发生,没什么过错”,是刑罚处理得当的结果。
※启示
这一爻进一步强调,在判案时,只要坚守正道,不畏艰险,就没有什么灾祸。
上九:何校灭耳,凶。
注释:
何:通“荷”,负载、负荷。
上九爻,肩上负荷着沉重的刑具,还可能受到割除耳朵的刑罚,甚至可能失掉性命,结局太凶险了。
《象》曰:“何校灭耳”,聪不明也。
注释:
聪不明:即“不聪明”。
“肩上负荷着沉重的刑具,可能被削掉耳朵,甚至会失掉性命”,是因为上九不服从刑罚的惩戒继续为恶,真是太不明智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刑法不当,不但不能杜绝再犯同样的错误,反而会酿成更大的错,给大家带来灾难。
贲卦第二十二
山火贲
贲:亨。小利有攸往。
注释:
贲(bì):本卦下离上艮,表现的是山下有火、锦绣壮丽的景象。“贲”,本意为修饰、文饰,引申为美化的意思。
贲卦象征着文饰,亨通,对实力弱小的有所前往有好处。
《彖》曰:贲[ bì ],亨。柔来而文刚,故亨;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注释:
柔来而文刚:指六二居于下卦之中,并对九三进行文饰,阴阳相交,能够达到亨通的局面。柔,指六二。刚,指九三。本句是对卦辞“亨”的阐释。
《彖辞》上说:贲卦象征着文饰,亨通,就像柔顺前来文饰阳刚,所以才有阴阳交饰而达到亨通。又有居于上位的阳刚装饰阴柔,所以有利于对弱小者有所前往。刚柔交错是上天的文彩,用文辞灿然的文章彰显礼仪就是人类的文彩。通过对天象符号的观察,我们可以知道时节更替的规律;通过对人类符号的观察,我们可以对天下百姓进行教化以实现天下昌明。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注释:
明庶政:指治理“庶政”,以达到“文明”的景象。无敢折狱:指不敢为了文饰“文明”景象而随随便便地断案。
《象辞》上说:山下出现火焰,显示的是贲卦的卦象。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在处理日常的政务时,应小心地审理案件,不被矫饰的文辞所蒙蔽。
※启示
这一卦暗示我们,作为一个领导,注重小的礼节,固然是能得小利,但不能过于强调表面的东西,因为只有从里到外地修饰自己,多为老百姓办实事,老百姓才会拥护你。
卦义:
山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爻辞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
注释:
贲其趾:给脚趾修饰花纹,喻指对应当修饰的东西进行修饰。趾,脚趾。
初九爻,给自己的脚趾加上文饰,舍弃车子而选择徒步前行。
《象》曰:“贲其趾,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注释:
“舍弃车子而选择步行”,是因为初九所处的地位要求它舍弃乘坐大车。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不要过于注重小的礼节。
六二:贲其须。
注释:
贲其须:喻指六二与同样得位却无相应的九三阴阳互贲、相得益彰的情况,两者相邻,所以六三就像是在文饰九三的胡须一样。
六二爻,给地位尊贵者文饰胡须。
《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注释:
与上兴:指六二与九三因为同心同志而互为彼此的文饰。上,指九三。兴,兴起。
“对尊者的胡须进行文饰”,说明六二与九三因同心而互相美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刻意迎合上司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
注释:
九三爻,将尊贵者文饰得无比俊美,不断地向别人布施恩泽,永久地坚守正道可获吉祥。
《象》曰:“永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注释:
“永久地坚守正道可获吉祥”,说明九三能做到这样,就能始终远离受人欺负的境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我们要从里到外装饰自己。
六四:贲如,皤[pó]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注释:
皤(pó)如:形容全身素白的样子。翰如:形容白马飞快奔跑的样子。
六四爻,只做淡美的文饰,看上去全身都一样素白,座下的白马也非常纯洁无杂。前去面对的不是强寇,而是自己追求的配偶佳人。
《象》曰:六四当位,疑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注释:
六四爻处在正当的位置上,但心中仍存有疑虑,“前方并非强寇而是良偶”,说明六四只需一往直前而无须顾虑重重。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去请对自己的事业有帮助的贤人,不但需要适当的礼仪,而且还要用诚心感化对方。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注释:
丘园:即山丘园圃,喻指朴素自然的样子。戋戋:形容数量很少的样子。
六五爻,对朴素的丘园进行装饰,拿着一束微薄的绢帛;虽然没有得到回应而略显遗憾,但因为有上者相应,最终会获得吉祥。
《象》曰:六五之吉,有喜也。
注释:
第五爻位显示吉祥,说明必有喜事临门。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只要有诚心,谦恭待人,即使用很少的布帛作为聘礼去聘用贤人,最终也会得到吉利的预兆。
上九:白贲,无咎。
注释:
白:喻指事物自然至真的状态。
上九爻,使用朴实无华的装饰,不会招致什么灾祸。
《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注释:
“送上朴素的文饰,没有灾祸”,说明上九彰显文饰之道的心志最终得以实现。
※启示
这一爻进一步强调实质的重要性。
剥卦第二十三
山地剥
剥:不利有攸往。
注释:
剥:本卦下坤上艮,分别代表地和山,是高山屹立于大地之上的形象,象征着高山历经风雨的侵蚀,导致山石剥落,世事变迁。剥,这里是击打、使分离、使掉落的意思。
剥卦象征着剥落,对有所前往不利。
《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
注释:
柔变刚:剥卦的六爻中下,前五条爻全部为阴,因五阴受到蚀灭,进而让阳刚也随之改变,所以为“剥”。小人长(zhǎnɡ):指剥卦五阴一阳,小人的势力极盛,从而使君子无法有所前往。小人,指卦中的阴爻。长,盛长,繁盛。
《彖辞》上说:剥卦所说的就是剥落,就像阴柔的东西因为受到侵蚀而改变了阳刚本质一样。“不利于有所前往”,是因为小人势力正强。只有顺应形势,才能真正保护自己。君子能够服从阴阳消长的哲理,其实就是天道运行的自然规律。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注释:
《象辞》上说:山石不断剥落掉在地面上,所象征的是剥落的景象,启示上层统治者打好自己统治的基础,保证统治安然无恙。
※启示
这一卦告诉我们,领导要从根本上维护大众的利益,应抑制小人的势力,以防其残害忠良,扰乱政治。
卦义:
山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杂解:
但阳爻放在最上的时候是《剥》卦,表示小人把君子赶到无可用武之地,好比是捧杀,代表着无可救药。
山地《剥》卦,除九六外,其余都是阴爻。如果上面的阳爻也变成阴爻,就会成为《坤》卦,这一过程,象征着阴爻层层剥尽了阳刚之气,即君子道消、小人道长,只剩下最后一层的上九爻是个君子。初爻和上爻虽然当位,但都是比较偏离的,很难影响全局。所以,《剥》卦是非常凶险的一卦。从卦象上讲,艮居于坤上,形象也非常像一座山,但它的中间是空的,实际上就是火山要喷发的样子,也是凶象。
易例:
吴遵世精通《易经》,北齐的文襄帝高澄提拔他做参军。有一次吴遵世跟随文襄帝游玩东山,忽然天空乌云密布。文襄帝担心下雨会影响游玩,就让算一下是否会下雨,算得一个《剥》卦。
李业兴说,《剥》卦上面是艮,为山;下面是坤,为地;山上出云,一定会下雨。吴遵世却说,《剥》卦中的坤为地,五行属于土,土克水,所以不会下雨。文襄帝高澄就让崔暹记录:“如果吴遵世算对了,赏十匹绸缎,算错了就打十棍;李业兴算对的话没赏赐,算错了也打十棍。”李业兴就问文襄帝,为何赏罚不同。文襄帝说:“吴遵世算对的话,正符合我的心意,我不想让下雨,所以我会赏赐他。”过了一会儿云就散了,吴遵世和李业兴各自受到了赏罚。这一个易例说明,断卦不仅仅要懂易象,还要灵活运用五行生克原理。
爻辞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注释:
蔑:通“灭”,蚀灭、消蚀的意思。
初六爻,床体被剥落会先从床腿部位开始,床腿必定会招致蚀灭,坚守中正之道即可防止凶险。
《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注释:
“大床都是从床腿部位开始剥落的”,是说最先遭受的毁坏是从下方基础部分开始的。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损害了大众的利益,肯定会遭遇凶险。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注释:
辨:犹言“床头”。
六二爻,床腿剥掉后,床头又开始剥落,床头必定会招致蚀灭,坚守中正之道即可防止凶险。
《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注释:
未有与:指六二和六五之间不相应和的状态。
“床腿剥落后,床头接着剥落”,是说六二并没有获得应得的帮助。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那些上传下达的中层次的人已腐败,那么他们将担负不起自己的责任,最高层的领导将因为没有别人的帮助而垮台。
六三:剥,无咎。
注释:
六三爻,虽然处在剥落的过程中,但不会有什么灾祸。
《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注释:
“虽然处在剥落的过程中,但不会有什么灾祸”,是因为六三潜藏着阳刚的性质,所以可以免于灾祸。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你和他人不能进行正常的沟通时,就应放下架子,深入大众,和大众打成一片。
六四:剥床以肤,凶。
注释:
肤:原指皮肤,这里喻指床的表面。
六四爻,床面也开始剥落,结果肯定有凶险。
《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注释:
“已经剥落到了床面部分”,说明灾祸马上就要来临。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你的亲信也不能担负其重大的责任,甚至成了反叛你的主流,这是危险的。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注释:
贯鱼:即“鱼贯”,像鱼一样头尾相接,喻指后文中的“宫人”。
六五爻,宫人鱼贯般进入宫内,等待着受到君主的宠幸,没有什么会无往而不利。
《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注释:
“宫人像鱼群一样进入皇宫,等待君主宠幸”,说明六五终究不会有什么过失。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对自己的亲信应逐一地重用。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注释:
剥庐:喻指遗害民众而招致“凶”。剥,离开。庐,草房子。
上九爻,果树上的硕大果实还没有被摘下,君子摘下后会驱车接济世人,小人摘下后会贻害世人。
《象》曰:“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注释:
“君子摘下硕果后驱车接济世人”,说明民众会因此受到君子的庇护。“小人摘下硕果必定会贻害世人”,是说小人最终不会受到重用。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危急中,过度进行财务积聚是不可取的。
复卦第二十四
地雷复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注释:
复:本卦下震上坤,震为阳、为动、为内,坤为阴、为顺、为外,内阳外阴,象征循序运动、往返无穷的状态。出入无疾:指阳气的内生外长都没有什么疾患。出,指阳气外长。入,指阳气内生。朋来无咎:指卦中五阴以一阳为“朋”进而形成阴阳交合的状态,使“复”道畅通无阻。朋,指卦中的一“阳”。七日来复:在古人的意识中,“七”是天地循环运行的周期,而阴阳之气也是每七天就互相换位一次。此句意在说明阴阳转换之迅速。
复卦象征回复,亨通顺畅。阳气的内生外长都不会出现疾患,刚健的朋友不会有什么危害;回环往复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七日就会回复至最初的状态,有利于有所前往。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注释:
刚反:犹言“阳复”。复卦下震上坤,阳卦“震”为刚,阴卦“坤”为柔,按“下为内上为外”的原则,形成“刚返于内”,代表一阳生,在不断反复之后逐渐壮大起来。
《彖辞》上说:复归正途,亨通,说明阳刚正在复归,所以“阳气的内生外长都不会出现疾患,刚健的朋友不会有什么危害”。因为它“回环往复遵循着一定的规律,七日就会复归最初状态”,这是天道的运行规律。“有利于实现目的”,是说阳刚之气正在日渐变得强大。复卦的卦象,不就是天地孕育万物的本质展现吗?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注释:
至日:冬至。
《象辞》中说:大地中震雷在微微动作,象征着阳气复归;因此,前代君主会在阳气开始萌发的冬至这天闭关静养,让商人们都暂停经商活动,君主也暂停巡视地方。
※启示
这一卦暗示我们,犯错误是难免的,如果迷途知返,则可以免灾。
卦义:
地雷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杂解:
《复》卦是初爻为阳,其余都是阴爻,这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象,代表着希望。
爻辞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注释:
祗(zhī):应为“祇”,意为灾祸、祸患。
初九爻,刚刚开始就复归正途,就不会发生大的灾患和悔恨,结果必定是非常吉祥的。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注释:
“刚刚开始就回归正途,说明初九善于加强自身修养。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知错就改有助于你成就大业。一个人不能成就大业的主要原因往往不是他天生弱智,而是他生性固执,不能接受别人的建议,不能迷途知返。
六二:休复,吉。
注释:
休:美满。
六二爻,美好的复归正途,结果吉祥。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注释:
“美好地复归正途,结果吉祥”,是因为六二爻能向下亲近仁德之人。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让能者居上是明智之举。
六三:频复,厉无咎。
注释:
六三爻,愁眉苦脸地复归,虽然有些危难,但终究是不会有什么灾祸的。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注释:
“愁眉苦脸地复归所带来的危险”,在六三努力向善的意义上看是不会产生什么灾害的。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改正错误不是一刻的事,它包括从认识自己的错误、中途的思想斗争到着手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其过程是艰辛的,但由于能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因此其结果是好的。
六四:中行独复。
注释:
中行:指六四处在五阴的正中位置,犹言“居中且行为端正”。
六四爻,位居阴爻的正中,象征持中而行,表示要复归正道。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注释:
“以阴爻正中的位置,专心复归正道”,说明六四遵循了正道的规律。
※启示
这一爻进一步强调能迷途知返,就不会遭遇灾祸。即使已走了好远,能及时返回也是吉利的。
六五:敦复,无悔。
注释:
六五爻,内心敦厚笃诚地复归正途,内心没什么可后悔的。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注释:
“内心敦厚笃诚地表示要复归正途,没什么后悔”,是因为六五能居中而不偏,且能通过不断自检完善自己,快速返回正道。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为人敦厚的,往往能迷途知返。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于十年不克征。
注释:
灾眚(shěng):指自身原因引发的灾祸、过错。
上六爻,进入了歧途却还不知复归正途,结果必然凶险,必然会有天灾人祸。这个时候如果兴兵作战,肯定会一败涂地;如果治国处理政务,必然会使君主面临凶险。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会连续十年都无法振兴发展。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注释:
“进入了歧途却还不知复归正途,结果必然凶险”,是因为上六违背了君主应该遵行的阳刚道行。
※启示
这一爻从反面告诉我们要迷途知返。
无妄卦第二十五
天雷无妄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shěng],不利有攸往。
注释:
无妄:本卦下震上乾,震为雷、为刚、为动,乾为天、为刚、为健。动健相辅相成,从而使阳刚更显充沛,振奋人心,虽然会大有作为,但须遵循正道,不可妄为,也就是行为要合乎规矩的意思。匪:通作“非”,不。眚(shěnɡ):原指眼睛上的疾病,此处引申为祸殃。
无妄卦象征着不妄为,行为合乎规矩,亨通对守持中正之道有利。行为不遵守正道的人,就会有灾祸发生,也会对“有所前往”不利。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注释:
刚中而应:指以阳刚居中的九五向下与六二相应,并且两者共同对“无妄”进行诠释。
《彖辞》上说:无妄卦象征“不妄为”,就像阳刚由外而内并在内掌管一切,行动果断敢为而自强不息,同时又与阴柔相应和,因而能大为亨通,世间万物都能持中守正,体现出天命所归的特征。不遵从正道的人就会有灾祸,不利于“有所前往”,在万物不妄为的时候却要背道而驰且“有所前往”,怎么能行得通呢?没有了上天的佑护,怎么能肆意妄行呢?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注释:
物与:即“万物参与”,指的是万物随雷声而动的景象。与,语气词,无实义。茂:盛,茂盛、繁盛。
《象辞》上说:雷声在天下响起,象征世间万物畏惧雷声而无妄卦。君子从中领悟到,应当以雷霆般的强大威势来与天时相配合,并蓄养万物。
※启示
这一卦告诉我们,只要坚守中正,顺应天道行事,就不会有灾祸。
卦义:
天雷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爻辞
初九:无妄,往吉。
注释:
往吉:指“初九”以阳居“无妄”之始,处阴柔之下,有谦恭不妄为之象,“有所前往”结果必定吉祥。
初九爻,如果能不肆意妄为,必定会吉祥。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注释:
“凡事能不肆意妄为”,是说这样的志愿可以实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行动时没有邪妄、不虚伪,前途就吉祥。
六二:不耕获;不畬[yú]。则利有攸往?
注释:
菑(zī):新开垦出来的荒地,此处用作动词,犹言“开垦”。畬(yú):指翻种过三年以上的熟地。
六二爻,不从事耕种的事情也就不希望有所收获,不从事开垦的事情也就不希望获得良田。能够做到这些才会对以后的行事有好的影响。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注释:
“没有耕种,就不应企望有所收获”,是说六二明白要行动才能获得财富的道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当客观条件已具备时,我们应有所行动。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注释:
六三爻,不妄为却也遭受灾祸,就像有的人把耕牛拴在村边道路旁,却被从此经过的人把牛牵走,结果让本村的人蒙受不白之冤。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注释:
路过的人牵走了牛,说明同村人注定会因此蒙受巨大的冤枉。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坚守中正的可能遭遇灾祸,不坚守中正的也可能得到意外的收获。
九四:可贞,无咎。
注释:
九四爻,能够坚守中正之道,结果会免于灾祸。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注释:
“坚守住正道,才能避免灾祸”,是说九四只有坚守正道才能长久地远离灾祸。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能够坚守中正,不会遭遇灾祸,这是必然的。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注释:
无妄之疾:不妄为却染小病。
九五爻,虽然不妄为却可能染病,但不需要用药就会痊愈。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注释:
“没有妄求妄动却可能染病,但不需要用药”,是因为不能随便用药。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不能因自己坚守中正也遭遇小的灾祸,而胡乱请人指点。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注释:
上九爻,虽然不妄为却仍然对行动有碍,强行动作会招致灾祸,没有一点好处。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注释:
“不妄动妄为但依然要有所行动”,说明这些时候会招致不必要的灾祸。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虽然不妄为,途中遭遇灾难,这不能归咎于自己,这是天意,没有解救的办法。
大畜卦第二十六
山天大畜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注释:
大畜:本卦下乾上艮,分别代表天和山,象征着太阳的光辉照耀在山中,喻指国家养贤能够光耀朝廷,贤人养德能够滋润本身。畜,通假字,通“蓄”,此处有蓄聚的意思。大畜,也就是“大为蓄聚”的意思。不家食:喻指不让贤能的人在自家进食,也就是说要将贤人蓄聚到朝廷中去。家,名词用作状语,在家中。
大畜卦的卦象象征着大量蓄聚,利于坚守正道。不让有才能的人在家中生活,这样可获吉祥,对渡过大河大川有利。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注释:
刚健笃实:分别指大畜卦中“乾”所代表的刚健和“艮”所代表的笃实,说明是极佳的“大畜”之时。刚上而尚贤:指上九的爻象,说明大畜卦中的“蓄贤”之意,能在上而礼贤。尚,崇尚。能止健:指代表静止的“艮”能够控制“乾”的运动节奏。止,抑止,包含“规范”的含义。养贤:指蓄养有贤能的人才,是对上文中“不家食”的解释。
《彖辞》上说:大畜卦象征大为蓄聚,就像刚健笃实者不断蓄聚,以至于变得容光焕发,每天都在精进自己的美德;又像是阳刚的人居于上位却又能礼贤下士,能够规范强健者的行为,就能符合最大的正道。正像“不让贤德的人在自己家中进食,可以获得吉祥”,就是要蓄养这样的贤才。“有利于渡过危难”,是说这些人的行为符合了上天的规律。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注释:
天在山中:指大畜卦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艮、为山,表现的是“天在山中”的景象。识(zhì):记住。
《象辞》上说:天被包含在大山中,是“大为蓄聚”的象征。君子从中受到启发,要记取过去的言论和先贤的行为,以此来培养和丰富个人的学识。
※启示
《大畜》卦告诉我们,要干大事,就要做到:一要努力学习,增强自己的本领,培养自己美好的品德;二要招聘和培养贤人,并使用好贤人;三要等待时机。
卦义:
山天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爻辞
初九:有厉,利已。
注释:
初九爻,贸然前进会导致危险发生,应该暂停下来不再前进。
《象》曰:“有厉利已”,不犯灾也。
注释:
“贸然前进会导致危险发生,应该停止前进”,是说不可以冒险前行。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明知有危险,还是贸然前进,这是不可取的。
九二:舆说(车复[fù])。
注释:
舆说(fù):指车厢脱离了车轴,喻指九二以阳刚居下卦中位,却被六五“畜止”,致使其停滞不前。舆,车厢。说,这里用作“脱”,脱离。(车复),古代木制车辆用以连接车厢和车轴的曲形部件,在形状上如同一只兔子趴在车轴上,所以又有“伏兔”的俗称。
九二爻,车厢脱离了轮(车复),无法前进。
《象》曰:“舆说(车复[fù])”,中无尤也。
注释:
“车厢离开车轮致使车子不能前行”,是说居于中位的九二不急于前进所以能避免犯错误。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根据客观条件停止行动时,更要坚守正道。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注释:
良马逐:喻指九三德行备至,正值强健的顶点,与上九的阳刚之气志向相合,才能、志向得以施展。逐,相互追逐。
九三爻,良马奔跑竞逐,对牢记困难、坚守正道有好处。不断熟练掌握驾车和防卫的技巧,有利于“有所前往”。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注释:
“对‘有所前往’有利”,是说九三爻与上九爻相呼应,因而无所障碍。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处在困难之中,应注意积蓄力量。这里的积蓄力量,是指提高领导能力,从而在整体上增加力量,给他们指明方向。因为一个具有强大力量的团队顺应天时而战,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六四:童牛之牿[gù],元吉。
注释:
童牛之牿(gǔ):固定在小牛角上的木架。童牛,指还没有长角的小牛,喻指初九。牯,通常指母牛或被阉割过的公牛,喻指六四。
六四爻,在尚未长出角的小牛角上装上木牿,吉祥。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注释:
六四爻“大吉大利”是因为能防患于未然,所以结果是吉祥的。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精心培育他的部下,他的部下变得聪明、能干,能胜任他所分派的工作,这是十分吉利的。
六五:豮(fén)豕之牙,吉。
注释:
豮(fén)豕之牙:受到制约的被阉割过的猪,虽然有“牙”,但野性已受到极大削弱,喻指九二。
六五爻,受过阉割的猪虽然有锋利的獠牙,却没有了凶猛的本性,吉祥。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注释:
六五爻的“吉祥”,说明“止健”的方法是正确的,值得为之庆贺。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作为领导,如其部下具有十分强的能力,但他伶牙俐齿,老伤害同伴,应帮他改正这一缺点。
上九:何天之衢,亨。
注释:
何天之衢(qú):多么畅快通达的天上大道啊。何,感叹词。衢,指四面通达的大道。
上九爻,多么畅通无阻的大道啊,亨通顺畅。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注释:
“多么畅通无阻的天上大道啊”,是说上九“蓄德”的行为让事情变得至为亨通。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已积聚了大量的力量,又顺应天时,那么一定能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颐卦第二十七
山雷颐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注释:
颐(yí):本卦下震上艮,分别代表雷和山,象征“颐养”。雷从山中出现,指气候正在逐步回暖,天地正在养育生发万物。观:观察,研究。口实:指口中的食物。口,口味。实,实际需要。
颐卦的卦象象征着养生之道,坚守正道就可以获得吉祥。观察养生之道,其实重点在于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获取食物。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
注释:
养正则吉:是对卦名及卦辞“颐,贞吉”的解释,其内容在于“所养必得贤明,自求口实必得体宜,是故‘养正’也”。时:指万物颐养的正确时节。
《彖辞》中说:颐卦象征着“颐养”,只要坚守正道,就可获吉祥,也就是说,必须遵循正道才能获得吉祥的结果。观察事物颐养的道理,是说观察别人如何做到颐养。所谓“明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求得口中的食物”,是说要从观察中领会如何正确地养育自己。天地用资源养育了万物,圣人用思想培育了贤人和百姓。掌握好“颐养”的时效真是太重要了!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注释:
山下有雷:从颐卦的卦象上看,下位为震、为雷,上位为艮、为山,所以说是山下有雷。此时,君子应该谨慎自己的言行,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应该适当控制自己的饮食,以此来养护自己的身体。
《象辞》上说:山下响起了雷声,这是颐卦的象征。君子从中领悟到要出言谨慎以养德、节制饮食以养身的道理。
※启示
《颐》卦告诉我们,要顺应颐养的正道。
卦义:
山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爻辞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注释:
朵颐:形容因咀嚼起劲且口中充塞食物而两腮隆起的样子,喻指大吃大喝。朵,原指树枝下垂的样子,这里指两腮隆起的样子。颐,指两腮。
初九爻,放弃你如同灵龟的美好品质,看我这样大吃大喝的样子,结果会有凶险。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注释:
“看我大吃大喝地进食”,说明初九的行为难获尊重。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与其把时间浪费在羡慕别人享用劳动所得上,不如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财富。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注释:
颠:即“颠倒”,指六二无法与六五相应,反向初九求养,是颠倒了“颐”之道。拂经:指六二向下求养于初九的行为既颠倒了“颐”道,也违反了常理。拂,违反。经,犹言“常理”。
六二爻,颠倒过来向下求取颐养,违背常理,希望从身居高位的尊者那里获取食物,如果“有所前往”必定会招致危险。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注释:
行失类:指六二上行将会遇到的情况,因为五行会全部遇到阴爻,不是自己的同类,所以说“行失类”。
六二爻“继续前进结果必然凶险”,是说这样会让所有人远离你。
※启示
这一爻说明了人不能太贪心,特别是不能因贪心而去害他人。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注释:
六三爻,违背颐养的正道,只要能坚守中正之道就可以避免凶险,会让人连续十年都无法施展才能,如果强行施展必定得不到什么好处。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注释:
“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都无法施展才华”,是说六三与养生之道背离太远。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求取口中食必须采取正当的手段。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注释:
逐逐:形容连绵不绝的样子。
六四爻,用向下求获的颐养来颐养别人,吉祥。像老虎那样对欲望高度警觉,渴望得到连续不断的食物,没有过失。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注释:
上施光:指六四居于上位而能向下布施自己光明的美德。
“用颠倒向下求来的颐养去颐养别人,吉祥”,说明六四虽居上位却能向下施撒广泛的恩德。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小心保护自己的权益。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注释:
六五爻,君子靠别人的颐养而养天下,是违背常理的;安静地居住并守持中正之道,结果吉祥,对渡过大河大川不利。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注释:
“安居尊位且能守持中正之道并获得吉祥”,是说六五应当适从上九的恩德。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前期的积累阶段,避开激烈竞争的环境,找一个荒凉的地方定居下来,是明智之举,但不能有大的行动。因为在前期进行开辟时,需要投入虽说不多,但产出的也相当少,如果进行大的行动,就会因实力不足半途而废。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注释:
上九爻,天下依靠君子而获得颐养的可能,知道了危险而变得谨慎便可获得吉祥,对渡过大江大河有利。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注释:
“天下都依赖于君子而获得颐养,所以知道了危险而变得谨慎并获得吉祥”,说明上九的福分非常巨大。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只要始终坚守颐养的正道,就能成就大业。
大过卦第二十八
泽风大过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注释:
大过:本卦下巽上兑,分别代表木和泽,象征着泽水淹没了木舟,其初、上为阴爻,中壮而端弱,突出了“折毁”的寓意,表明事情可能遭受栋折梁摧的危险。大过,即“太过”的意思。栋:与梁同为木结构房屋屋脊的主要部分。桡(ráo):通假字,通“挠”,“弯曲”的意思。利有攸往:大过卦表现的是万物反常的情况,亟须整顿,而二、五爻以阳刚处于中位,且与上下形成和顺的意象,所以对“有攸往”有利。
大过卦象征太过分的事情,房屋的正梁弯曲,但仍对“有所前往”有利,亨通。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注释:
大者过也:从大过卦的卦象看,阳刚的力量大大超过了阴柔的力量,从而导致事物中阳刚的因素太盛,所以说“大者过也”。本末弱也:大过卦的“初九”和“上九”为阴,其余为阳,所表现的恰巧是本末弱小的卦象。
《彖辞》中说:大过的卦象象征着太过分的事情,说的是阳刚过于强大的情况。“栋梁被压弯了”,是因为两端过于柔弱,中间过于阳刚了。但阳刚过于强大的时候就能得到调剂,显示出顺从与和悦的美德,所以“利于有所往,前景会变得畅顺亨通”。“大过”的时态,真是太恢宏了!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注释:
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从大过卦的卦象中,君子悟到了面对“大过”之时,应当以“大过之人”应对,做到“独立不惧,遁世不闷”。
《象辞》中说:大水淹没了树梢,象征的是“太过分”的卦象。君子从中领悟到,必须具有独立不倒、毫不畏惧的品德,才能让隐居遁世的生活过得不苦闷。
※启示
《大过》卦告诉我们,在动荡的年代,不要盲目采取过激或鲁莽的行动,但只要遵循正道,就有利于有所行动。
卦义:
泽风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爻辞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注释:
藉:草席,竹席,此处意为“铺垫”。白茅:古代一种常用来垫物的柔软洁白的茅草。
初六爻,把洁白的茅草垫放在器物底下,可以免受危险的侵害。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注释:
“把洁白的茅草垫在器物下面”,是说阴柔和顺的初六居于最下,所以做起事来也小心谨慎。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动荡的时期,要谦恭,甘于居下位。
九二: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注释:
稊(tí):通“荑”,草木新生的枝、芽等。
九二爻,枯老的杨树又重新长出新芽,年老的男子娶了年轻的妻子,会变得无往而不利。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注释:
过以相与:喻指九二能与初六形成阴阳刚柔相互亲近的关系。
“年老的男子娶年轻的妻子”,说明九二虽然太过阳刚,但也能与初六刚柔并济,相互亲近。
杂解:
《大过》卦的“九二”爻辞:“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这一爻前半部分描述自然现象:一棵枯萎的杨树发了芽。然后又以这种自然现象比喻人事,即老翁娶少妻,后面断语是“无不利”,意思是没有什么不利的。《周易》选用了一个反常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作为比喻,说明占问的人如果算得这一爻,虽会出现反常的现象,但一切都很顺利,不会遇到麻烦。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想在一个动荡的年代获得新生,就必须突破常规地用人。
九三:栋桡,凶。
注释:
九三爻,房屋的栋梁变得弯曲,有凶险。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注释:
“因栋梁被压弯”而产生“凶险”,是因为九三已经过于强大,不能再添加辅助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栋梁之材所担负的责任非常重大,能力非常强,他的助手都不能取代他的位置。所以栋梁被压弯是凶险的预兆。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
注释:
隆:隆起,这里指栋、桡之后的平复状态。
九四爻,房屋栋梁克服了弯曲,结果吉祥,如果下方有与之相应的,结果会有遗憾。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注释:
不桡乎下:不向下弯曲。
“栋梁向上隆起可以克服弯曲,吉祥”,是说九四让栋梁不再向下弯曲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非常时期,不能仅让一个人帮自己主持全面的工作。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注释:
九五爻,枯木抽新枝,年衰的妇人嫁给年轻强健的男人,这种事既不会遭遇灾祸也不会有人称赞。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注释:
“虽然枯树又有了新芽”,但这样的景象怎么会持久呢?“年老的妇人嫁给年轻强健的男人”,这样的婚配让人感觉蒙羞。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非常时期为了正义采取了有悖当时政策的非常措施,既不会招致灾难,也不值得称道。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注释:
灭顶:水淹过头顶,喻指上六以阴济阳,反而使阴更阴,自损其身。
上六爻,涉水渡过淹没头顶的河流,会发生意外,却不会有太大的凶险。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注释:
“渡过齐头顶深的河流会有凶险”,说明上六因为解救而身亡,不应被视为有什么过失。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混乱的年代,当非正义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时,我们应迎难而上,即使遭遇不测,也无悔,更不觉得自己有过失。
坎卦第二十九
坎为水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注释:
习坎:本卦同卦相叠,两坎相重,均为险、为水,象征着“陷于险地”。习,重复、重叠。坎,深坑、陷阱。维心:指处于危难之中时,应维系坚定不移的信念。尚:嘉尚、喜奖的意思。
坎卦的卦象象征险阻重重的状态,内心虔诚且坚守中正,亨通。如果能奋力前行,必然会被人们所崇尚。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注释:
重(chónɡ):坎卦上下两卦相同且相重,表示程度加重。不盈:不满,不停。刚中:指“九二”与“九五”性质阳刚且居于上、下坎卦的中位,表现的是虽然身处凶险但不失其信的卦象。
《彖辞》中说:习坎卦象征着重重险阻,就像水流不断流入深穴却久久不见满的样子。所谓“在险境中行走但又不丧失信义诚实的品质,就能达到亨通”,是因为阳刚居中不偏。所谓“奋力前行,就肯定会被人们所崇尚”,是说前行足以建功立业。天险是高不可攀的,地险就像是山川丘陵这样难以逾越;君王大臣可以利用险阻来守卫国家的安全。把握好坎卦的功用,真是太重要了!
《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注释:
洊(jiàn):一次又一次、连绵不断,表现的是水波不断涌动的景象。常德:指君子的德行应当像水流长流不息那样恒久。常,名词用作动词,表恒久保持之意。
《象辞》说:水流一次次地涌来,象征重重艰难险阻。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不断熟习学习、政教等事宜。
※启示
《习坎》卦告诉我们,长期处在不顺利、不得志的情况下,不但需要有坚定的信念,勇往直前,而且要随机应变,谨慎行事。
卦义:
坎为水: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
爻辞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dàn],凶。
注释:
窞(dàn):极深的坑、坑中之坑,犹言“深坑”。
初六爻,处在重重困难之中,甚至有可能坠入陷阱,结果凶险。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注释:
“面对重重的困难,又可能坠入陷阱”,说明初九迷失了道路而面临凶险。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面临重重险阻,是非常危险的,如果不遵守正道,就会招致灾祸。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注释:
九二爻,置身于陷阱中而无法脱身,能从小的方面寻求脱困的办法,必定会有所收获。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注释:
“从小的方面寻求脱困的办法定会有所收获”,是说九二此时还无法脱离险境。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在重重叠叠的危险中,只能求得小的成绩。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注释:
六三爻,不管怎样都处在重重困难之中,前进会有危险而后退也难以安全,身处深穴中,不如静待施展才能的时机。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注释:
“如何行动都无法脱离困境”,是说六三最终难以成功摆脱困境,一时还难以取得胜利。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当处在危机四伏的境地中,我们要小心谨慎。
六四:樽酒,簋[guǐ]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注释:
簋(guǐ)贰:指两簋饭。簋,古代用来装饭的一种器皿。牖(yǒu):本来是古代建筑中,安装在室与堂之间的窗子,后来泛指所有的窗户。
六四爻,一樽酒、两簋饭、几缶菜,隔着明亮的窗子缔结条约,终无灾祸。
《象》曰:“樽酒,簋贰”,刚柔际也。
注释:
“一壶酒、两碗饭”,是说阳刚的六四会与阴柔的九五相互交接在一起。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当被危险重重包围时,只要下属有诚心,所有的繁文缛节都可省略。
九五:坎不盈,祗[zhī]既平,无咎。
注释:
祗:应为“祇”,通“坁”,小山丘。
九五爻,陷阱还没有填平,小土丘已经被铲平了,即便如此,也暂时不会发生灾祸。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注释:
“陷阱还没有填平”,是说虽然九五居于中位,但其平定险阻的作用还没有发扬光大。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迎接重重困难时,应善于从多方的压力中找出相对立的压力,让他们相互抵消,而自己坐收渔翁之利。
上六:系用徽[huī]纆[mò],寘[zhì]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注释:
徽(纟墨)(mò):指木工用作准绳的墨线。徽、(纟墨)同义,但稍有其别,其中三股的叫作“徽”,两股的叫作“(纟墨)”。寘:安排,放置。丛棘:这里指监狱。古代的监狱在外墙上种植数重荆棘,以防犯人逃跑。
上六爻,被绳索捆绑着,被囚在荆棘丛中,连续多年都无法解脱,境况凶险。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注释:
上六迷失在险阻中而没有坚守正道,导致凶险至少还要延续三年之久。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被困难一层又一层地包围,就好比被人用粗的绳索捆了一道又一道,难以逃脱。
离卦第三十
离为火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注释:
离:本卦同卦相叠,下离上离,离为日、为火,象征“附丽”,表现的是太阳反复升起、运行不息的状态。离,通“丽”,依附,附丽。畜牝牛:喻指“附丽”应当表现出柔顺的风格,并以此获得吉祥。
离卦象征着附丽,有利于坚守正道,顺利亨通。畜养柔顺的母牛可获得吉祥。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注释:
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本句与上句“离,丽也”一起解释“离”的内在含义。重明:指离卦的上下两卦都为离,象征着两个“光明”的重叠,所以说“重明”。重叠起来的两个附丽于正道的“光明”,恰巧具有了“化成天下”的能力。化成天下:指促进天下的教化,让天下变得更加昌盛。柔丽乎中正:离卦上下两卦的中位六二、六五都代表着阴柔,所以称“柔丽乎中正”,并解释卦辞“利贞,亨。畜牝牛吉”的含义。
《彖辞》中说:离卦象征着附丽。就如同日月附丽于天空中,百谷草木附丽在大地上,而重叠的光明附丽于正道进而推动着天下的教化进程,让天下变得更加昌盛。柔和附丽在中正之道上,前景就变得顺利亨通,所以“畜养柔顺的母牛可得吉祥”。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注释:
明两作:离卦由两个离卦组成,“离”代表日,所以称“明两作”。两,犹言“连续”“接连”,表前后者动作上的连续性。作,这里是升起的意思。以继明照于四方:这一句可看作是对“大人”品德的解释,“大人”从离卦所表现的光明连续之象中,看到了天在用“明德”连绵不断地照临天下,所以也用自己的美德不断地“照临”天下。
《象辞》上说:光明连续不断地附丽在高空中,这是“附丽”的象征。君子从这样的景象中得到启示,领悟到要让伟大品德连续不断地普照四方。
※启示
这一卦告诉我们,在自己乱了方寸时,可以借助外力脱离危险,但要遵循正道。
卦义:
离为火: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爻辞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
注释:
错然:形容声音错落有致的样子。
初九爻,刚开始处理政事就因急于求成而出现错乱,如果能保持谨慎的态度就不会出现什么害处。
《象》曰:“履错之敬”,以辟咎也。
注释:
辟:通假字,通“避”,躲避的意思。
“做事的时候能始终保持谨慎态度”,说明初九这样做能避免过错。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已经乱了方寸时,切不可心慌意乱,要设法使自己冷静下来,做到谨慎行事,就不会有什么过失。
六二:黄离,元吉。
注释:
黄离:即黄色附丽在物体上。黄,一种中性色彩,在这里是用来喻指居于中位的六二以阴柔中正的面目来附丽于物。
六二爻,让表示中正的黄色附丽在物体上,预示着将大吉大利。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注释:
“让中正的黄色附丽在物体上,是吉利的景象”,是说六二始终处在中正之道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在行动中始终依附正道,且有贵人相助,则会获得吉祥。
九三:日昃[zè]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dié]之嗟,凶。
注释:
耊(dié):古文中对年纪在七八十岁的老年男子的称呼。
九三爻,当太阳西坠的时候,就像耄耋老年一样附丽在天上。此时应该敲着瓦缶,用唱歌来欢愉自己,免得引发人们对自己人生的悲哀,这样会让人陷入凶险。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注释:
“太阳将要从西方降落下去了,附丽于西天之上”,这种状态怎么可能长久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在自己乱了方寸时,悲观丧气,那么必将招致凶险。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
注释:
九四爻,晚霞突然出现在天边,就像是熊熊的烈火在燃烧,转瞬间便消失了,一点踪迹也没有。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注释:
“晚霞突然出现在天边”,是说处于虚势的九四必将没有地方可附丽。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依附者不能太嚣张。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注释:
出涕沦若:形容泪如雨下的样子。涕,眼泪。沦若,形容流泪如雨的样子。
六五爻,泪水像泉水般从眼中涌出,充满了悲伤的叹息。如果这时能够获得帮助,将变得吉祥。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
注释:
六五爻之所以获得吉祥,就是因为六五附丽在君王身旁。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即使依附于至尊的人,也知忧惧,将是吉利的。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注释:
折首:摘取敌方的首级。丑:这里指代敌方,不愿意附丽于己方的异己分子。
上九爻,君主率军出征,建功立业,斩杀敌军首领,俘虏不愿投降的人,没有什么害处。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注释:
“当年君主率领军队出征”,说明上九出征的目的在于端正国家的姿态并治理这个国家。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以坚守正道为前提下,遵循自己所依附的至尊的人的命令去讨伐异己,这是可取的。
咸卦第三十一
泽山咸
咸:亨,利贞;取女吉。
注释:
咸:本卦下艮上兑,艮为山、为阳,兑为泽、为阴,象征着阴阳之间的感应。取:通“娶”,嫁娶的意思。
咸卦象征着彼此之间的感应:亨通顺畅,利于坚守正道,娶妻可得吉祥结果。
《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注释:
柔上而刚下:咸卦上卦为兑、为柔,下卦为艮、为刚,所以称“柔上而刚下”。相与:指咸卦上下象之间产生了亲密的关系,并与上句一起对卦名“咸”进行了解释。止而说(yuè):咸卦下卦为艮、为止,上卦为兑、为说(悦),彰显上下象所具有的“静止”“欣悦”的含义,犹言“感应”之正。
《彖辞》上说:咸卦象征着“感应”,就像阴柔上而阳刚下,二气交合而形成感应,彼此亲近。产生感应之时,双方能安守正道并彼此欢愉欣悦,就像男子追求纯情的少女,所以亨通,对坚守正道有利,娶妻可得吉祥的结果。阴阳之间的相互感应让世间万物得以繁育生长,让圣人得以用德行感化世人走向安定昌盛:通过对这些感应和变化的观察,就能明白天地万物的真实性情了。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注释:
《象辞》上说:咸卦说山上有大的水泽,彼此之间的亲近相通象征着“感应”。君子从中得到启示,以虚怀若谷的精神,广泛地接纳、感化他人。
※启示
这一卦告诉我们,男女之间的情爱是相互的,不可强求。从这可推知,感应应是相互的,绝不可强求。
卦义:
泽山咸:君子以虚受人
杂解:
《咸》卦,描述男女恋爱之事,我们还可以理解为感应之象,可以借此理解朋友之间的沟通、甚至天地交感的现象等。
爻辞
初六:咸其拇。
注释:
拇:指人的大脚趾。
初六爻,彼此的感应集中在脚趾上。
《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注释:
“彼此的感应集中在脚趾上”,说明初六有向外发展的意愿和志向。
※启示
这一爻暗示在初次和别人交往时,受到别人的鼓动想去做某事,但由于不知凶吉,必须谨慎行事。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注释:
腓(féi):指人的小腿肚。
六二爻,彼此的感应集中在腿肚子上,有凶险;若能固守平静安守于居室可获吉祥。
《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注释:
顺不害:指顺从于“感应”的正道,会让阴阳双方都不至于受到祸害。
“虽然会有凶险,但只要能安心静处就可得吉祥的结果”,是说顺从“感应”的正道才能避免遭受严重的后果。
※启示
这一爻进一步强调,不应操之过急,而应安居待时。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注释:
执:犹言“执意”。随:含有“盲从”“盲目跟随”的意思,表示心无主见。
九三爻,彼此的感应集中在大腿上,如果执意盲从于别人,结果必定令人遗憾。
《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
注释:
处:形容安静不动的样子。
“彼此的感应集中在大腿上”,说明九三无法自我克制,安静退守;“有着盲目追随别人的心志”,是说九三正在坚持卑下的志意。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应有主见,不应盲目地跟随他人行动。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注释:
憧憧往来:形容因心无定意而往来不断的样子。
九四爻,保持内心纯正无瑕可得吉祥结果,悔恨也会走向消亡;心意不定地与朋友保持亲密关系,朋友最终会顺从于你的意志。
《象》曰:“贞吉悔亡”,未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注释:
“保持内心纯正无瑕可得吉祥结果,悔恨也会走向消亡”,是说九四还没有遭受到“感应”不正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心意不定地与朋友保持亲密关系”,说明“感应”的正道还有待发扬光大。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说服别人做某事时,能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往往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九五:咸其脢[méi],无悔。
注释:
脢(méi):指人脊背上的肌肉。
九五爻,彼此的感应集中在脊背上,双方都无怨无悔。
《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注释:
“彼此的感应集中在脊背上”,说明九五的“感应”志向还停留在过于浅薄的程度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我们再三地说服别人,但别人一直无动于衷,我们应暂且不说。
上六:咸其辅颊舌。
注释:
辅:指人的脸颊之上的部位,大致相当于人的上牙床位置。
上六爻,彼此的感应集中在口头上。
《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注释:
“彼此的感应集中在口头上”,说明上六的感应只留停在口头上,表现得有点虚伪。
※启示
这一爻再一次强调,感应别人应适可而止。
恒卦第三十二
雷风恒
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
注释:
恒:本卦下巽上震,分别代表风和雷,象征“恒久”,表现的是风雷激荡、宇宙常新的意象。利有攸(yōu)往:“恒久”之道能够让守恒者变得“亨通”,对“有所前往”也有利。
恒卦的卦象象征着恒久:亨通,没有过失和伤害,对坚守正道和有所前往有利。
《彖》曰:恒,久也。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注释:
刚上而柔下:恒卦的上卦为“震”,为刚,下卦为“巽”,为柔。这里是在用上下卦之间的位置关系,来说明尊卑次序之间存在着恒久不变的道理。巽而动:恒卦下卦为巽、为逊,上卦为震、为动,所以具有“谦逊敢为”的义蕴,也是一种恒常不变的事理。
《彖辞》上说:恒卦象征着恒久,就像阳刚居于上位而阴柔居于下位,风、雷之间经常痒相互产生作用,先要符合时节的发展之后再不停运动,从而让阳刚与阴柔相呼应,这些都是“恒”的自然状态。“恒久,亨通,没有过失和伤害,对坚守正道和有所前往有利”,说明恒久保持美好品德的重要性。运行在天地之间的规律,都是恒久不停息的。“对‘有所前往’有利”,说明事物的发展会在终结之后出现新的开始。太阳和月亮就是按照这样的规律运行的从而普照世间万物,四季往复变化从而繁衍出万众生物,圣人让美好的品德得以恒久保持从而能感化天下:通过对这些恒久现象的观察,就可以明白天地万物的真实性情了。
杂解:
《恒彖》说:“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当我们抓住根本,就能看到万变之中不变的东西。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注释:
立不易方:指君子从恒卦中看到了恒久不变的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身的正确思想。立,确立、树立。方,犹言“道”,也就是“正确的方向和思想”。
《象辞》说:雷和风之间经常相互产生作用,所象征的就是“恒久”之象。君子从中得到启示,效法这种现象而确立了恒久不变的正确思想。
※启示
《恒》卦教导人们处事要有恒心。但这里的“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意思,而是恒中应有变,变中要有恒,是恒是变,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卦义:
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杂解:
《恒》卦则讲“终则有始”,它不是讲“始而有终”,而是说“终而有始”,任何事情有结束就有开始,有开始就有结束。二者相悖相行,循环往复。《系辞下》还讲:“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做人做事要意识到任何事物是开始也是结束,这样来看待吉凶,就很有辩证意味。也就是说,我们在思考人生问题时,也要在吉中意识到凶,在凶中看到吉。
爻辞
初六:浚[jùn]恒,贞凶,无攸利。
注释:
浚恒:指初六以阴柔处于恒卦的开始,与九四呼应,但因为急于求“恒”道之深,反而欲速而不达的卦象。浚,深。
初六爻,深入追求恒久的道理,若能够坚守正道可以防范凶险的发生,否则一点好处都没有。
《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注释:
始求深:指初六处在刚刚开始的位置上就希望获得更高深的层次。
“深入追求恒久的道理”会导致“凶险”的发生,说明初六是在刚刚开始之后就深入追求过于深远的道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追求恒久,没错,但过分追求恒久,就成了强迫别人做事,就会给自己带来凶险。
九二:悔亡。
注释:
九二爻,悔恨消失得无影无踪。
《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注释:
“九二让悔恨自动消失得无影无踪”,是说九二能恒久地保持中正不偏的道路。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做错事能有所省悟,恰恰反映了自己能长久地坚守正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告诉我们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所以,能及时改正错误正是坚持正道的表现。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
注释:
承:奉送、进奉,犹言“施加”。羞:羞辱。
九三爻,无法让美德恒久地保持下去,就可能受到别人的羞辱,坚守正道可防止遗憾。
《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也。
注释:
“无法让美德恒久地保持下去”,说明九三会变得没有人愿意接纳。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长久地坚持美好的德行。
九四:田无禽。
注释:
九四爻,在田间打猎却没有捕获猎物。
《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注释:
九四长时间地处在不正当的位置上,怎么会在田猎时获得猎物呢?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执恒不要太机械、太执着了。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
注释:
六五爻,恒久地将柔美的德行保持下去,就要始终坚守正道,妇人可以获得吉祥,男子会遭遇凶险。
《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注释:
“妇人坚守正道可以获得吉祥结果”,说明妻子要做到终身只顺从于一个丈夫;丈夫要对各种事情做出判断,如果像妇人那样阴柔谦顺则必然遭到凶险。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既要恪守一般的道德,又应当各有其序,即我们做事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上六:振恒,凶。
注释:
振:振动、动荡、摇摆不定的样子。
上六爻,对美德的坚守摇摆不定,结果会有凶险。
《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注释:
坚守美德时摇摆不定却又身居高位,说明上六必然会一事无成。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作为统治者,办事要果断,立场要坚定。
遁卦第三十三
天山遁
遁:亨。小利贞。
注释:
遁(dùn):本卦下艮上乾,分别代表了山和天,象征“退避”,表现的是无论山多高也无法接近天,但山高了就显得天在后退了。小:喻指柔顺弱小者,也指卦中的两条阴爻。
遁卦象征“退避”:亨通,力量柔弱者利于安守正道。
《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注释:
与时行:这是对“遁:亨”的解释,喻指九五虽然以阳刚居中位,与六二相应,但相对于“小人”的势力,还是要选择主动退避才能实现“亨通”的结果。与时,犹言“顺应时势”“顺势而为”。
《彖辞》上说:“退避,亨通”,是说只有先做出“退避”的举动,才会有“亨通”的结果。就像位居尊位的阳刚者与下位的阴柔者相呼应,能够顺应时势而选择避让。“力量柔弱者利于安守正道”,是说阴柔会获得缓慢的生长但不会妄动以至于对阳刚造成伤害。这样看来,“退避”需要顺应时势而动的意义是多么的宏大啊!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注释:
远小人,不恶而严:指君子从遁卦中得到启示,疏远退避小人,尽管没有显示出明显的憎恶之情,但始终能坚守中正之道,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恶,憎恶、厌恶。严,犹言“威严不可侵犯的样子”。
《象辞》上说,高高的天底下矗立着大山(就像是高高的天在退避大山一样),象征着“退避”。君子从中得到感悟,并因此疏远小人,虽然没有表现出憎恶之情,但始终保持自己的威严,不与小人同流合污。
※启示
《遁》卦告诉我们,要及时退避。
卦义:
天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爻辞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
注释:
尾:末尾,喻指初六以阴居于开始,还没有来得及退避就落在末尾的危急状态。
初六爻,因为避让不及而落在末尾,存在着危险,不应该“有所前往”。
《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注释:
“因为避让不及而落在末尾”带来了巨大的危险,说明此时即使不“有所前往”又会有什么灾祸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等到大家都逃跑隐藏好了才开始逃跑,不如不采取行动。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
注释:
执:束缚,表难以解脱之象。莫之胜说:没有人能够从束缚中解脱出来。胜,可能。说,通“脱”,解脱。
六二爻,遭到黄牛皮做成的绳子的束缚,没有谁能够解脱。
《象》曰:执用黄牛,固志也。
注释:
“遭到黄牛皮做成的绳子的束缚”,是说六二有绝不因困难而改变自己志向的意志。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形势对自己不利时,要坚持“逃跑”的策略,不要轻易改变。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
注释:
系:指心有所系,有所系恋。畜臣妾:指蓄养臣仆和侍妾,喻指九三向下与六二相亲近,但只会在小事上操劳料理,却不可在国家治理事宜上有所动作,否则将出现凶险。
九三爻,因为心中有所系恋而无法退避,恐怕将会疾病缠身,危险。这个时候如果能蓄养仆人和侍妾,可以得到吉祥的结果。
《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注释:
疾惫:形容因疾病缠身而羸弱之态尽显的样子。
“因为心中有所系恋而无法退避甚至会导致面临危险”,是说九三会因为罹患疾病而变得羸弱不堪。“蓄养仆人和侍妾,可以获得吉祥”,是说九三难以在治理国家方面有所作为。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该急流勇退时,不可受牵制,应当机立断;如受到了牵制,应该沉溺于享受。总而言之,就是要消除对方的疑虑。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
注释:
好:指九四因为与初六形成呼应关系,因而心情喜悦。
九四爻,因为心里有了喜欢的对象而选择退避,君子会获得吉祥,但小人无法做到。
《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注释:
君子因为有了喜欢的对象而选择退避,小人却无法做到退避。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急流勇退对君子来说,是吉利的,但对小人来说,是坏事。
九五:嘉遁,贞吉。
注释:
嘉:赞美、嘉奖、表彰。
九五爻,对及时的退避进行赞美,能够坚守中正就可获得吉祥的结果。
《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注释:
“对及时的退避进行赞美,坚守中正就可获得吉祥”,是说九五能够端正自己的信念和志向。
※启示
一个人即使身居高位,又有贤明的人帮助他,他也应顺应时势退避。
上九:肥遁,无不利。
注释:
肥遁:喻指居于遁卦之极的上九所呈现出来的远走高飞、无所阻隔的卦象。肥,通“蜚”,也就是“飞”,高飞远引的意思。
上九爻,如果能及时远走高飞,那就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不利影响了。
《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注释:
无所疑:没有什么值得留恋、疑虑的。疑,这里有疑虑、犹豫、心有留恋的意思。
“及时远走高飞,做什么事情都不会有不利影响”,说明上九已经没有什么需要顾虑和留恋的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为了躲避由于对方的疑虑而引起的灾难,逃得越远越好。
大壮卦第三十四
雷天大壮
大壮:利贞。
注释:
大壮:本卦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震、为雷,象征“极为强盛”,表现的是惊雷响彻天空、阳气强盛的情状。大壮,形容阳气越来越强盛的样子。
大壮卦象征着“极为强盛”:对坚守正道有利。
《彖》曰:“大壮”,大者壮也;刚以动,故壮。“大壮,利贞”,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
注释:
大者壮也:指大壮卦中阴柔力量弱小而阳刚力量强大的情状,并与下面的“刚以动,故壮”一起对卦名“大壮”进行解释。刚以动:指大壮卦的下卦为乾、为刚,上卦为震、为动,共同解释“壮”的含义。
《彖辞》上说:极为强盛,说的就是阳刚者更加强盛。本体刚健而动作无法停下来,所以称“强盛”。“极为强盛,对坚守正道有利”,说明阳刚者必须坚持正直端正的态度。只有真正做到了正直端正,才能了解天地的性情。
《象》曰: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注释:
雷在天上:大壮卦下卦表“天”,上卦表“雷”,所以称“雷在天上”。非礼弗履:喻指君子从大壮卦中得到启示,明白了即使在强盛的时候也必须懂得坚守正道践行礼义的道理,以始终保持“壮”的状态。
《象辞》说:雷声响彻天空表现的是强盛威猛的情状,象征“极为强盛”。君子从中得到感悟,认识到要想始终保持强盛就不能做有悖于礼制的事情。
※启示
《大壮》卦暗示我们,一个人即使十分强大,也不能莽撞行事。
卦义:
雷天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爻辞
初九:壮于趾,征凶;有孚。
注释:
趾:指人的脚趾。征:前行。
初九爻,强盛在脚趾上,这时候前进必定会招致凶险,应当坚守诚信。
《象》曰:“壮于趾”,其孚穷也。
注释:
“强盛在脚趾上”,是说初九应当坚守诚信的态度,固守困窘的境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即使再勇武有力,而且又有诚信,也不能莽撞行事。
九二:贞吉。
注释:
九二爻,坚守中正之道可得吉祥的结果。
《象》曰:九二“贞吉”,以中也。
注释:
中:指九二以阳刚位于下卦的中位。
九二“坚守中正之道可得吉祥的结果”,是因为“九二”处在了正确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再一次强调,壮大者不莽撞行事,坚持纯正,就能获得吉祥。
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羝羊触藩,羸其角。
注释:
小人用壮,君子用罔:喻指阳刚居于九三位置,如果小人居于此位,则必定恃强而行,会招致危险的局面,如果是君子居于此位,则会固守中正之道修养自身的品德。用罔,犹言“不用壮”。羝(dī)羊触藩,羸(léi)其角:公羊撞上了篱笆导致羊角被篱笆缠住,喻指九三不固守中正之道,一味恃强用强可能引发的危险局面。羝羊,公羊。藩,藩篱、篱笆。
九三爻,小人喜好恃强改变,君子则相反,要懂得坚守正道来防范危险的发生,就像羊恃强撞上篱笆,却因为羊角被篱笆缠住而无法行动。
《象》曰:小人用壮,君子罔也。
注释:
小人喜好恃强做出改变,君子强大却不滥用其“强盛”。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不可利用壮大逞强任性。
九四:贞吉,悔亡;藩决不羸,壮于大舆之輹[fù]。
注释:
(车复):古代木制车辆上连接车箱和车轴的曲形部件,俗称“伏兔”。
九四爻,坚守中正之道可得吉祥,悔恨终将消失,就像篱笆上出现了缺口,让羊角得以解脱,又像车轮强盛适于远行。
《象》曰:“藩决不羸”,尚往也。
注释:
“篱笆上出现了缺口,让羊角得以解脱”,是说九四对于积极前进有利。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我们非常强壮,并采取了莽撞的正义行动,就不能退缩。
六五:丧羊于易,无悔。
注释:
易:通“场”,指田畔。
六五爻,大羊在田间地头上丢失了,没有什么可遗憾的。
《象》曰:“丧羊于易”,位不当也。
注释:
“大羊在田间地头上丢失了”,是说六五处在了不适当的位置上。
杂解:
《大壮》卦的“六五”爻辞为“丧羊于易,无悔”,前半部分记录了古代发生的一件事:殷商的先祖王亥在易水旁边为狄人放牧牛羊被杀,牛羊全部丧失于有易。这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周易》的作者用这件事说明占得此爻要丧失钱财,但却又告诉人们不要后悔。“无悔”是占断之辞,前面的“丧羊于易”是象辞。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自己的行为是非正义的,应顺从正义之声,及时撤退。
上六: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遂,无攸利;艰则吉。
注释:
遂:前进、继续。
上六爻,羊受到篱笆的束缚而无法前进或倒退,没有一点好处,只要能坚守等待时机,最终获得吉祥的结果。
《象》曰:“不能退,不能遂”,不详也。“艰则吉”,咎不长也。
注释:
详:形容周详而审慎的样子。
“无法退却,也无法前进”,说明上六是因为做事考虑不周才导致被动,“能坚守等待时机,终将获得吉祥结果”,说明上六所遭受的困境不会持续太久。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就要坚持忍耐。
晋卦第三十五
火地晋
晋: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
注释:
晋:本卦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离、为日,象征“进长”,表现的是阳光普照大地,万物欣欣向荣,君子操行慢慢积累的情状。康侯:享有美名、地位尊贵的侯爵。康,这里含有“美名”之意,可译为“尊贵”。锡:通“赐”,赐予。蕃庶:形容繁多、众多的样子。昼日三接:一天之内要多次接见。昼日,全天、一整天。接,接见。
晋卦象征着“进升”:就像地位尊贵的公侯接受天子众多车马的赏赐,一天之内要多次进宫觐见天子。
《彖》曰:晋,进也。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是以“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也。
注释:
丽乎大明:这里是表现上卦所显示出来的“附丽”之义和“大明”之象,喻指臣子附丽并顺从于天子,从而获得进升的情状。丽,附丽、依附于……。柔进而上行:指六五向上进升并最终居于尊位的卦象,与前句“顺而丽乎大明”一起,对卦辞“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进行解释。柔,这里指六五。
《彖辞》中说:晋卦象征“进升”,就像光明在地面上出现。比如臣子附丽并服从于天子宏大的光明,以柔和的姿态进升甚至直线上行,由此也就明白为什么会出现“地位尊贵的公侯接受天子众多车马的赏赐,一天之内要多次进宫觐见天子”的情状了。
《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注释:
自昭明德:指君子从晋卦中得到启示,通过不断地提升自我修养,让自身的美德更加光明而显著。昭,光明,这里用作动词,犹言“光明而显著”。明德,光辉的德行。
《象辞》上说:光明在地面上出现,就是晋卦所象征的“进升”,君子从中得到感悟,认为应该将自身的美好德行展现出来。
※启示
《晋》卦说明,要想使事业发展壮大,必须要坚守正道。
卦义:
火地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爻辞
初六:晋如摧如,贞吉;罔孚,裕无咎。
注释:
罔孚:犹言“不向众人树立诚信的形象”。
初六爻,进升之初就碰到了阻碍,始终坚守中正之道可得吉祥结果。即使暂时不能在众人中树立威望,只要耐心等待时机也就不会有什么过失和伤害。
《象》曰:“晋如摧如”,独行正也;“裕无咎”,未受命也。
注释:
“进升之初就碰到了阻碍”,说明初六必须坚持并践行中正之道;“耐心等待时机也就不会有什么过失和伤害”,是说初六尚未得到相应的权力、责任和使命。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前进之初,即使因别人不相信自己而遭遇挫折,也要宽厚待人。
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
注释:
愁:忧愁,喻指六二以中位居于两条阴爻中间,却没有阳爻与之相呼应。
六二爻,在进升时机到来的时候还有所思虑,始终坚守中正之道可得吉祥结果;即将有宏大的福泽降临,就来自地位尊贵的王的母亲。
《象》曰:“受兹介福”,以中正也。
注释:
“即将有宏大的福泽降临”,是说六二居于中位坚守正道,行为与身份恰好相符。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不能前进,不必愁苦,只要坚守正道,就能迎来成功。
六三:众允,悔亡。
注释:
六三爻,获得了众人的认可和信任,心中的悔恨彻底消失。
《象》曰:“众允”之志,上行也。
注释:
六三“获得了众人的认可和信任”,是要继续向上进升。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前进要以获得群众的信任为前提。
九四:晋如鼫[shí]鼠,贞厉。
注释:
鼫(shí)鼠:即梧鼠,又称“五技鼠”,喻指九四身无长技而又胆小贪婪的形象。
九四爻,进升过程中像没有一技之长的“五技鼠”,要坚守中正之道来避免灾祸降临。
《象》曰:“鼫鼠贞厉”,位不当也。
注释:
位不当:指“九四”以阳刚处在阴位上,出现了不中不正的情况。
“进升过程中像没有一技之长的‘五技鼠’,要坚守中正之道来避免灾祸降临”,是说九四没有处在正确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前进时贪心很危险。
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
注释:
恤:忧虑。
六五爻,心中没有了悔恨,也不用再为得失感到忧虑,“有所前往”必定会获得吉祥结果,做什么事情都会一往无前。
《象》曰:“失得勿恤”,往有庆也。
注释:
“不用再为得失感到忧虑”,是说六五若“有所前往”必定会得到吉祥的结果。
※启示
这一爻是阴爻阳位,处在上卦至尊的中位,这表明还有进取的余地,所以前进时不要患得患失,应勇往直前。
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
注释:
维:宛如,好像。
上九爻,进升之路几乎到了顶点,就像到了尖尖的兽角尖上,建功只能靠征伐邑国,在危险之后可得吉祥结果,不至于受到伤害;要始终坚守中正之道防止遗憾发生。
《象》曰:“维用伐邑”,道未光也。
注释:
道未光也:指上九的“进升”之道还没有来得及发扬光大,就逐渐式微了。
“建功只能靠征伐邑国”,是说上九的“进升”之道还没有发扬光大就逐渐式微了。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前进已到了极点,到底要不要向外扩展,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必须慎重考虑。
明夷卦第三十六
地火明夷
明夷:利艰贞。
注释:
明夷:本卦下卦为离、为日,上卦为坤、为地,是太阳没入地平线下的景象,象征“光明受损”。
明夷卦象征“光明受损”:利于记住艰难的日子,并始终坚守中正之道。
《彖》曰:明入地中,“明夷”;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利艰贞”,晦其明也;内难而能正其志,箕子以之。
注释:
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这里是借周文王被纣王幽禁在羑里的事例,与前句“明入地中”一起对“明夷”的含义进行阐释。文明,即“明”,指下卦离。柔顺,指上卦坤。以之,即“用之”之意。晦其明:在“明夷”之时应当隐晦自己的明智,避免陷入邪道,对于坚守正道有利。
《彖辞》中说:光明隐没在地下,象征着“光明受到损伤”,就像拥有文明美德的人呈现出柔顺的情态,以此来经受巨大的劫难,周文王就是利用这种方法渡过危难的。“利于记住艰难的日子,并始终坚守中正之道”,是说自己要将个人光明的德行隐晦起来。即使身体陷于危难之中,也要在内心确立坚持下去的意志,殷朝的箕子就是这样来自我晦明,以坚守正道的。
《象》曰:明入地中,“明夷”;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
注释:
君子以莅众,用晦而明:君子从明夷卦中得到启示,在对众人进行统治管理的时候,应该运用“晦明”之道,使自身的品德渐渐明显。
《象辞》上说:光明隐没于地下,象征光明受到了损伤。君子从中领悟到,只有隐藏起自己的智慧,才能治理好民众并让自己的道德、智慧发扬光大。
※启示
《明夷》卦告诉我们,一个人陷于困境,既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又要顺应时势保护好自己。
卦义:
地火明夷:君子以位众,用晦而明
易例:
郭璞老家遇到危险,灾荒瘟疫爆发,贼兵时有掠夺,百姓人心惶惶,不知逃往何处。当时郭璞研究易学,懂得占卜之法,于是就占卦卜问逃向哪里。郭璞把附近所有的道路都占卜了一遍,得到的都是《明夷》卦。于是郭璞叹息,不再算了,认为卦象不吉利,老百姓要被异族祸害,家乡陆沉,要变成鱼。于是郭璞私下里联络几十家亲戚好友,一起逃难,结果到处遇到贼兵,不能安居,和卦象非常符合。
《明夷》卦象征光明受伤,太阳落山。《序卦》曰:“进必有所伤,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前进是不好的,要遭受伤害,所以郭璞叹息。《明夷》卦中上卦为《坤》,代表邦和鱼,这一卦中有互卦《震》,代表桑梓,所以郭璞才有“桑梓之邦,其为鱼乎”之叹。
爻辞
初九:明夷于飞,垂其翼;君子于行,三日不食。有攸往,主人有言。
注释:
明夷于飞,垂其翼:鸟儿在昏暗的环境中低垂着翅膀飞行,与下句“君子于行,三日不食”合起来,喻指君子在“明夷”之初隐藏自身的才能,隐匿自身行踪时的仓皇而又饥不遑食的情状。主人有言:指“主事之人”对初九自晦并“有所前往”的责怪言辞。言,即“怪罪的言辞”。
初九爻,飞鸟在光明受到损伤的时候往外飞,全都低垂着翅膀,君子神色仓皇地隐遁,连续三天都没有吃饱。此时若有所前往,主事的人肯定会说出责怪的言辞。
《象》曰:“君子于行”,义不食也。
注释:
义不食:即对卦辞“三日不食”的解释。食,既指“进食”,又兼指“俸禄”。
“君子神色仓皇地隐遁”,是说初九自我隐晦并不是为了获取天子的俸禄。
※启示
这一爻的爻辞说在黑暗中应学会自保,而不是有所行动。
六二:明夷;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吉。
注释:
夷于左股,用拯马壮:六二以阴柔处于中位,但“明夷”时机让它难有作为,所以,以让“左股”受损的方式自晦,达到坚守中正之道的目的,然后通过良马的拯救,慢慢地重新强壮起来,如此可获吉祥的结果。拯,犹言“拯救、接济”。
六二爻,光明受到损伤;先让自己的左腿受伤,然后借助良马的力量逐渐复原,可以得到吉祥的结果。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则也。
注释:
六二“吉祥”是因为它表现得既柔顺又坚持自己的原则。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处在困境中,难以自拔,如有一个性格柔顺,且非常有能力的助手来帮他,则是吉利的。
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注释:
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喻指九三以阳刚居于阴柔之上,身处“明夷”的环境中,诛杀上六以重新彰显正德的志向。南,即“文明的所在”,也就是居于下卦上位的九三,从方位上属南。狩,原指狩猎,这里是“征伐”的意思。大首,犹言“元凶”“首恶”,也就是指“上六”。不可疾:喻指天下处“明夷”统治的时间已久,但在铲除“元凶”上六的事情上不可急躁,应该继续坚守中正,等待时机。疾,即急迫、急切的意思。
九三爻,在光明受到损伤的时候去南方征伐敌对势力,消灭元凶首恶。这个时候不可急于求成,而应该坚守正道。
《象》曰:南狩之志,乃大得也。
注释:
“在南方征伐敌对势力”所表现出的志向,是说其收获肯定是非常巨大的。
※启示
此爻是阳爻阳位,居下卦的最上位,这表明到南方征伐暴君的志向是正确的,但这是非常行动,所以要谨慎行事。
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
注释:
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喻指六四以阴柔居于重要位置,获得了“明夷”的内情,然后决定自己的去留。腹,喻指六四所处的重要位置。
六四爻,处在左方腹部的位置上,明白了光明受到损伤的内情,于是君子毅然离开。
《象》曰:“入于左腹”,获心意也。
注释:
“处在左方腹部的位置上”,是说已经能够深刻而又清楚地了解光明损伤的具体状况。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身处黑暗中,如不能与小人相抗衡,那么走就为上计。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贞。
注释:
箕子之明夷:箕子遭到商纣王的囚禁后,用佯狂的方式来坚守中正之道,这里喻指六五在位置上最靠近上六,所以受到的威胁也最大,只有像箕子在危难中仍坚守中正之道那样,才能获得最后的成功。箕子,商纣王的叔叔。
六五爻,应该像殷朝的箕子那样,即使在光明受到损伤的时候也要坚守正道。
《象》曰:箕子之贞,明不可息也。
注释:
明不可息:内心的光明不可熄灭。息,通“熄”,熄灭。
“殷商时期的箕子坚守正道”,是说六五心中的光明是不会消失的。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处在黑暗中,必须保持中正。
上六:不明晦。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注释:
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太阳升上天空,后来就没入地下,甚至没有光明,只留给人无尽的黑暗,喻指上六以阴柔处“明夷”的最上,极为晦暗的情状。
上六爻,没有带来光明反而带来了黑暗;即使当初登临天下,最终也要坠落到地下。
《象》曰:“初登于天”,照四国也;“后入于地”,失则也。
注释:
“当初登临天下”,可以以德行德服四方诸国;“最终将坠入地下”,是说上六没有遵从正确的法则。
※启示
这告诉我们,在身居高位时,更要坚持正道。
家人卦第三十七
风火家人
家人:利女贞。
注释:
家人:本卦下卦为离、为火,上卦为巽、为风,象征“一家人”。利女贞:在家庭之内的事务中,女子是最主要的因素,所以说“有利于女人坚守正道”。
家人卦象征“一家人”:对坚守正道的女人有好处。
《彖》曰: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注释:
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从家人卦的卦象上看,六二、九五分别以阴、阳得内外卦中位,表现的是女主内而男主外的情状,并与下文的“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一起,对“家人:利女贞”之义进行阐释。女,指六二。男,指九五。天地之大义:即合乎天地、阴阳、尊卑之理的正当的男女关系,也就是组成家庭的男女关系。正家而天下定矣:此句旨在阐释“正家”与“定天下”之间的逻辑关系,具体的阐释内容在于上文中“家人有严君焉……家道正”部分。
《彖辞》说:家人卦显示的是一家人中,女人居于家庭之中的正当位置上,男人居于家庭之外的正当位置上。男人女人之间的定位都恰当而得体,符合“天地、阴阳”的大义。一家人中,严正的君长是父母。父亲尽作为父亲的责任,儿子尽作为儿子的责任,兄长尽作为兄长的责任,弟弟尽作为弟弟的责任,丈夫尽作为丈夫的责任,妻子尽作为妻子的责任,做到了这些家道就能够端正,家道端正了天下就能实现安定了。
杂解:
“正位”这个词很有意思,说一个家庭里面男女秩序,夫妻两个人的位置摆不正,这个家就完了。男的在家外面很风光,回家应该顺应妻子。光有夫妻合道行不行呢?不行,夫妻之上还有父母,要孝敬父母、尊敬老人,父母关心孩子,孩子敬重父母。当父亲的是父亲的样子,有承担,给孩子以刚强;当母亲就是母亲的样子,能宽容,给孩子以包容。这样一个家庭家里面没有理由不兴旺,不发展。这一卦体现了阳以威严主外、阴以柔顺主内的天地之道,正合于人之道。
《象》曰:风自火出,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注释:
风自火出:家人卦内卦为火、外卦为风,两者间的关系是内在的火燃烧而形成了外部的风,而风又让火燃烧得更加旺盛,体现的是内外相辅相成的道理。言有物而行有恒:指君子从家人卦中得到启示,只有自修细节,在意家庭中有关“风化”的小事,不妄行也不妄言,才能获得吉祥。
《象辞》说:风从火的燃烧中形成,象征“一家人”与社会风化间的密切关系。君子从中得到领悟,认为日常所说的话必须与外界的实物相切合,家庭诸事也应该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启示
《家人》卦告诉我们,一家之主,负有领导职责,要防患于未然,因此治家要刚柔相济,既要有诚信,又要有威严。同时家庭的成员要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分工协作。
卦义:
风火家人:君子言有物,而行有恒
杂解:
《家人》卦告诉人们,男有分,女有归,夫妇各安其位。男性要知道自己的使命,女性要明白自己的位置,两人各守本分,家庭就会和谐。
《家人》卦,看上去是在讲男女相处之道,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知道,四海之内皆兄弟,这一卦不仅仅在讲我们自己的小家,还可以概括天下、四海之大家。
《家人》卦是言家庭伦理之道,从卦象而言,内卦为中女,外卦为长女,上下皆为阴卦,二女皆得正位,故卦辞曰“利女贞”。就爻象而言,六二、六四为女正于内,上九、九五、九三、皆为男正于外,六二当位居正与当位居正的九三的爻位对立,表示着女正于内、男正于外。
风火《家人》卦,爻位为正当。其中,第一、三、五都是阳爻,第二、四是阴爻,第六爻有变爻的情况,因而暂且不考虑。总体上,这一卦当中,下卦是阳爻在阳位,六二爻阴爻居中,上卦是第四爻为阴爻在阴位,阳爻九五居中,所以相当于男在男位,女在女位。《家人彖》说:“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这一卦当中,男有分、女有归,夫妇各安其位,如上爻和初爻都是丈夫,也就是最危险的地方都是阳爻,需要保护的阴爻在家里面则是当正位的。这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合乎“男女正,天地之大义”。《家人》卦主张“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即君臣、父子、夫妻都各守本分,把各自的事情做好,秩序就确立起来了。
爻辞
初九:闲有家,悔亡。
注释:
闲有家,悔亡:喻指初九位居“家人”卦的开始,应该严防邪僻以保持家庭的完整而使悔恨消亡。闲,这里有“防止邪僻侵入家庭”之意。
初九爻,防止出现邪恶以保全家庭,心中的悔恨自然消亡。
《象》曰:“闲有家”,志未变也。
注释:
“防止出现邪恶以保全家庭”,是说初九要注意防范意志尚未实现之前可能出现的危险。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平时做一些预防工作,能防患于未然。
六二:无攸遂,在中馈,贞吉。
注释:
无攸遂:没有处在专主其事的位置上,无所成就。中馈:指负责家庭成员的饮食等事情。馈,古代专指向地位尊贵者进献物品。
六二爻,没有什么成就,只专心管理家庭中的饮食等事情,坚守中正之道即得吉祥。
《象》曰:六二之吉,顺以巽也。
注释:
六二之所以“吉祥”,是因为它处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并且表现得柔顺而谦逊。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作为一个家庭的成员,能尽到自己应尽的责任,就能获得吉祥。
九三:家人嗃嗃(hè hè),悔厉,吉;妇子嘻嘻,终吝。
注释:
嗃嗃(hè hè):原指严肃的样子,这里是形容众口愁叹的样子。
九三爻,如果一家人都忧愁地嗷嗷叫喊,尽管心中会有悔恨和危险,但最终会获得吉祥;如果任凭妇女和孩子们嬉笑打闹而不加以制止,就可能有遗憾的事情发生。
《象》曰:“家人嗃嗃”,未失也;“妇子嘻嘻”,失家节也。
注释:
未失:指没有完全放纵享乐。失,通“佚”,放纵、安逸。
“一家人都忧愁地嗷嗷叫喊”,是说此时的家人还不敢太过肆意放纵,“妇女和孩子们嬉笑打闹”,是说家庭环境已经败坏了应遵循的礼制。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治家要严格。
六四:富家,大吉。
注释:
六四爻,增加家庭的财富,结果非常吉祥。
《象》曰:“富家大吉”,顺在位也。
注释:
“增加家庭的财富,结果非常吉祥”,是说六四顺从于居于尊位的九五。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家庭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是富有的,一定是吉祥之家。
九五:王假有家,勿恤,吉。
注释:
王假有家:喻指九五以自己的美德感化家人,从而保有完整家庭的情状。
九五爻,君主用自己的高尚美德感化众人以保全家庭,不会有忧虑的事情发生,吉祥。
《象》曰:“王假有家”,交相爱也。
注释:
交相爱:指家庭成员之间彼此敬爱和睦,喻指九五与六二之间的交相呼应,并彰显了“家道正而定天下”的道理。
“君主用自己的高尚美德感化众人以保全家庭”,说明此时的家庭成员之间已经变得人人和睦、相互敬爱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君王应以身作则,并以自己的正确的治家之道教化人们。
上九:有孚威如,终吉。
注释:
威如:形容因气愤而发怒的样子。
上九爻,心中始终坚持着诚信,以自己的威信管理家庭,最终会获得吉祥。
《象》曰:威如之吉,反身之谓也。
注释:
反身:即“反求自身”的意思,也就是在治家过程中要树立个人的威严,并从中体现出“身教重于言传”的深刻道理。
树立家长的威严来管理家庭从而获得吉祥,说明上九首先要做到的是彻底反省,并严格律己。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作为一家之长,一方面他虚心谦和,善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且善待家庭成员;另一方面他办事果断,颇有魄力。这是吉利的。
睽卦第三十八
火泽睽
睽:小事吉。
注释:
睽(kuí):本卦下兑上离,分别代表泽与火,表现的是水火不容、彼此相克的情态,象征“对立暌违”。睽,对立、违背。
睽卦象征对立:小心处事,可以获得吉祥的结果。
《彖》曰: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注释:
火动而上,泽动而下:睽卦下卦为兑、为泽,上卦为离、为火,表现的是上下两象中都含有“对立暌违”的意思。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这里是以“二女”相处之象,喻指其各自成长过程中的志向,并与之前的两句一起对卦名“睽”之义进行阐释。二女,分别指睽卦的上下两象,其中“兑”为少女,“离”为中女。说而丽乎明:指本卦上下两象中似乎存在的以和悦附丽于光明的意义。说,通“悦”,也就是下卦“兑”。丽乎明,指附丽于上卦“离”,也就是“光明”。
《彖辞》说:对立暌违,就像火向上燃烧,水向下润泽,又像是两个女子居住在一个房间里,因为志向不同而行为互相对立。这个时候应该让和悦依附于光明,让柔顺依附于上进,还要以适中的处事方式应合阳刚者,从而彰显小心处事可获吉祥的道理。尽管天上地下处在“对立暌违”之中,但在化生世间万物方面则有相同的道理,男女之间阴阳对立却具有相通的彼此交合的心志,天下万物尽管各不相同但都遵循天地阴阳赋予的类似的气质。“对立暌违”状态下可供使用的范围是多么的广大啊!
《象》曰: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注释:
同而异:犹言“求同而存异”,指的是君子从睽卦的卦象中悟到了“求大同而存小异”的道理,不仅追求事物之间的“大同”,也允许“小异”存在。
《象辞》说:火在上而水在下,象征的是“对立暌违”。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认为做事情的时候应该求大同而存小异。
※启示
《睽》卦讲家庭及社会成员的背离,暗示我们,矛盾的双方是对立统一的。即事物是矛盾的,相互对立的,但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根据矛盾的特性,我们一方面要同心同德消除异己力量,一方面要求同存异,要创造条件使矛盾向好的方向转化,推动事物发展。
卦义:
火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爻辞
初九:悔亡;丧马,勿逐自复;见恶人,无咎。
注释:
丧马,勿逐自复:丢失的马不用去追逐,它会自己回来。
初九爻,心中的悔恨消亡。跑丢了的马,用不着追逐,只需要安静地等着它自己回来。以谦虚的态度接待与自己对立的恶人,不会招致什么咎害。
《象》曰:“见恶人”,以辟咎也。
注释:
“以谦虚的态度接待与自己对立的恶人”,是说要主动降低咎害被激化的风险。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找出对立事物的同一性,就能避免灾祸。
九二:遇主于巷,无咎。
注释:
遇主于巷:九二在巷道之内与呼应自己的六五不期而遇。主,指居于尊位而与九二相呼应的六五。
九二爻,在巷道里与自己的主人不期而遇,不会产生什么咎害。
《象》曰:“遇主于巷”,未失道也。
注释:
“在巷道里与自己的主人不期而遇”,是说九二并没有丧失应对“对立暌违”境地的办法。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处理事物时,应对事不对人,按照自己的道德、良心去办事。
六三:见舆曳,其牛掣;其人天且劓[yì]。无初有终。
注释:
见舆曳(yè),其牛掣,其人天且劓(yì):六三以阴柔居此位,上下有阳刚相胁迫,九二就像在后边“曳舆”,九四就像在前边“掣牛”,虽有上九与之相应,但距离太远,所以就像是在经受“天”“劓”这样的酷刑,喻指六三正面临艰难,并可能产生极大的恐惧和疑虑。
六三爻,看见大车被拖曳着难以前行,驾车的牛因为受到牵制而难以行进;又似乎自己刚刚经受了削发割鼻的酷刑。虽然开始的时候对立暌违,但终将和好如初。
《象》曰:“见舆曳”,位不当也;“无初有终”,遇刚也。
注释:
“看见大车被拖曳着难以前行”,是说这是因为六三并没有处在合适的位置上;“开始的时候对立暌违,但终将和好如初”,是说六三最终必定会与和它相应的上九相遇。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即使一开始就遇到阻碍,也不必忧惧,因为只要巧妙地应付,就能变阻力为推动力。
九四:睽孤,遇元夫;交孚,厉无咎。
注释:
元夫:指初九,即“大阳者”。
九四爻,对立导致孤单无援;遇上了阳刚的大丈夫,以诚相交,即便有些危险也可以避免灾祸。
《象》曰:“交孚”无咎,志行也。
注释:
“以诚相交”使九四免于经受咎害,是说其树立了践行“济睽”的伟大志向。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诚信是求同存异的保证。
六五:悔亡。厥宗噬肤。往何咎?
注释:
厥宗噬(shì)肤:指六五以阴柔居中位,下与九二呼应,并与之以和顺的“噬肤”之道彼此相待。宗,犹言“宗亲”,指六五与九二之间的呼应关系。噬肤,噬咬柔脆的皮肤,喻指柔顺而又平复的“济睽”的办法。
六五爻,心中的悔恨自然消亡了,与它相呼应的宗亲期待和它像噬咬柔脆的皮肤那样和顺地相遇,这样的有所前往还能有什么害处呢?
《象》曰:“厥宗噬肤”,往有庆也。
注释:
“与它相呼应的宗亲期待和它像噬咬柔脆的皮肤那样和顺地相遇”,是说六五此时前往必定有值得庆贺的事情出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大家同心同德,就能克服困难,获得吉祥。
上九: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
注释:
雨:古人认为,阴、阳二气交合之后可以产生雨,这里是喻指上九与六三之间的相合。
上九爻,暌违对立到了极点,也孤独狐疑到了极点,恍惚看到丑陋的猪背上沾满了污泥,又像是一辆装满了鬼怪的大车飞奔,先是想拉开弓箭射,后来又放下了弓箭。原来他们不是强盗,而是与自己婚配契合的佳丽;这个时候前往,如果能遇上阴阳相生而降下的甘霖就能得到吉祥。
《象》曰:“遇雨之吉”,群疑亡也。
注释:
群疑:指对人猜疑以致无所不疑的情状。
“遇上阴阳相生而降下的甘霖就能得到吉祥”,是说上九心中的各种猜疑都已经消失不见了。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猜疑是导致离散的原因。所以,设法消除对方的疑虑,就能合同。
蹇卦第三十九
山水蹇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注释:
蹇(jiǎn):本卦下艮上坎,分别代表山与水,表现的是山高水险的情态,象征“行走艰难”。利西南,不利东北:指在世道多难、前进多有不便的情况下,应该避险就安。西南,喻指平地、平易的地方,为顺位。东北,喻指山麓、阻碍的地方,为险位。
蹇卦象征行路艰难:利于向西南方的平地走,不利于向东北方的山麓走。对大人的出现有利,能够坚守中正之道即得吉祥。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注释:
见险而能止:蹇卦下卦为艮、为止,上卦为坎、为险,这里表现的是蹇卦的卦象。知:通“智”,聪明。当位贞吉,以正邦也:此句是对卦辞“贞吉”的解释。从卦象上看,初爻以阴柔居阳位,但位置最为卑下,表现为“正”,而六二为阴柔居中位,且以上各爻均是居于正位上,所以全卦的六条爻象均表现出守正济“蹇”的要义,故而“贞吉”。
《彖辞》说:蹇,有行路艰难的意思,如同危险就在前面,坚持前进必然会陷入危难;所以在困境面前停下来不再继续前进,才算得上是明智啊!“正当行走艰难之时,利于向西南方的平地走”,是说这样前行是适宜的;“不利于向东北方的山麓走”,是说往这个方向走将面临穷途末路;“对大人的出现有利”,是说纾解困境必然会有所建树。因此,处在适当的位置上“坚守正道才能获得吉祥”,说明是可以从蹇卦的困境中解脱出来并靖国安邦。可见,在身处蹇卦困境时,解除困境具有多么宏大的功用啊!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注释:
反身修德:此句是说君子从蹇卦卦象中得到启示,当身处“蹇卦”的困难境地时,应该首先修行自己的德行,然后再解决所处的困境。反身,这里是“反求自身”的意思。
《象辞》说:高山上出现了积水,象征“行路艰难”;所以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在行走艰难的时候要首先修行自身,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
※启示
《蹇》卦告诉人们该如何看待困难、走出困境。一要知难而退,坐待时机。二要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并聚集起各方力量,确定核心领导。
卦义:
水山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爻辞
初六:往蹇,来誉。
注释:
往蹇,来誉:这里是说初六处在“蹇卦”的开始,以阴柔居于下位且没有与之相应的阳爻,若贸然前进则必“蹇”,若顺应时势安然退处则有“誉”。往,犹言“前进”。来,犹言“退却、退处”。
初六爻,前进将面临艰难,后退必然会受到称赞。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注释:
“前进将面临艰难,后退必然会受到称赞”,是说时机还不成熟,还需要耐心等待。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应知难而退,等待时机。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注释:
王臣蹇蹇,匪躬之故:喻指在“蹇难”风头正劲的时候,六二以阴柔居于中位,并与九五相应,显示出对于解救“蹇卦”之难的伟大志向。臣,犹言“臣仆”。蹇蹇,形容六二救济蹇卦之难的努力情状。躬,自己。故,这里是“事”的意思,指的是初六之“誉”。
六二爻,君王的臣子为了解除困境而努力奔走,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注释:
“君王的臣子为了解除困境而努力奔走”,是说六二最终不会出现什么过失。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为了大家的利益而奋不顾身,虽遇到重重困难,但最终没有什么怨尤。
九三:往蹇,来反。
注释:
往蹇,来反:阳刚的九三居于两条阴爻之上,若“有所前往”必面临困难,若退守则能够安居其位。
九三爻,往前走会让自己陷于危难,退回来会让自己安居其所。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注释:
内喜之:这里是指内卦的两条阴爻对阳爻归来表现出欣喜的情状。内,指的是内卦中的两条阴爻初六和六二。之,指的是阳爻九三归来这件事。
“往前走会让自己陷于危难,退回来会让自己安居其所”,是说内卦中的阴柔者都对九三的回归感到欣喜。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即使不是为了个人私利而采取行动,为了安全起见,也应停止行动。
六四:往蹇,来连。
注释:
连:指接连遇到危难的局面。
六四爻,继续前进将变得艰难,但退回来也会面临困难。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注释:
“继续前进将变得艰难,但退回来也会面临困难”,是说六四正处在本实的位置上。
※启示
在艰难的时候,应联合同志,壮大力量,共渡难关。
九五:大蹇,朋来。
注释:
九五爻,行走起来非常艰难,但获得众多朋友前来帮助。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注释:
“行走起来非常艰难,但获得众多朋友提供帮助”,是说九五始终在以阳刚的本质坚持着中正之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大难当头,如果自己的实力不够,应联合其他人共渡难关。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注释:
上六爻,继续前进将会更加艰难,退回来会大有收获;吉祥,对大人物的出现有利。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注释:
志在内:指上六既依附并服从于九五,又与九三相呼应,而九五居于外卦中位,向下与内挂中位六二相呼应,从而形成了上六与九五的志向都指向内卦,所以称“志在内”。
“继续前进将会更加艰难,退回来会大有收获”,是说上六有着与内卦联合起来共同“济蹇”的志向;“对大人物的出现有利”,是说上六应该依附并服从于阳刚且地位尊贵的君主。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大难之后必有大的收获。
解卦第四十
雷水解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注释:
解:本卦下坎上震,分别代表雨和雷,象征“解除危难”。表现的是雷雨交加、荡涤天地的景象,表示会“走出困难”或“使困难解除”。解,分析、离析,引申为舒缓、消散。利西南:此句是说要想解除危难,就要让广大群众的情绪得到舒缓。西南,象征着广大群众聚集的地方。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在没有危难的时候应该无所前往,用“来复”的办法修行内心并获得吉祥,在危难出现的时候要有所前往,并要尽可能早地前去并迅速地解除危难。前后两句意思相反,并以对立的方式表现出来。
解卦象征着解除危难:对前往西南群众聚居的地方有利;没有危难的话就不需要前往,回来后安居自己的位置即可获得吉祥。出现危难后要有所前往,及早解除就能获得吉祥。
《彖》曰:解,险以动,动而免乎险,解。“解,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注释:
往得众:此句是对卦辞“利西南”的解释,既然西南方是广大群众聚集的地方,那么前往西南解除危难,必定会得到群众的拥护,所以是“有利”的。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chè):本卦上下两象都含有“雷雨”的景象,象征着解除危难,所以“天地”“百果草木”都能在春季来临的时候解除所面临的危难局面,从而也更显解卦的大义。甲,指植物种子坚硬的果壳。坼,破裂、开裂。
《彖辞》说:解除危难,就像虽然处在危难之中但能奋力解脱,进而避免陷入险境,这就是解除危难的意思。“解除危难的时候,对前往西南群众聚居的地方有利”,是说如果选择前往西南解除危难,必定会得到百姓的拥戴;“没有危难的话就不需要前往,回来后安居自己的位置即可获得吉祥”,是说这样的行为是最适中的举动;“出现危难后要有所前往,及早解除就能获得吉祥”,是说及早前往必能有所建树。天地之间的危局解除,于是出现了雷雨,雷雨兴起于是让百果草木的种子都开始破壳萌生:解除困境的功效真是太宏大了!
十朋之龟:形容价值不菲的物品。朋,包含两只贝,是古代的一种货币单位。
《象》曰:雷雨作,解;君子以赦过宥[yòu]罪。
注释:
赦过宥(yòu)罪:君子对解卦的卦象进行效仿,并将此作为开释、舒缓的“仁政”的具体体现。宥,宽宥、宽容。
《象辞》说:雷雨接连兴起,象征着“解除危难”;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应该宽恕别人的过失,宽宥别人犯下的罪恶。
※启示
《解》卦告诉我们,要解除大难,就要诚信待人以获得群众的支持,还要坚守中正。尤其是,一个人不要在大难解除后,就认为万事大吉,因为新的任务又出现在他的面前。
卦义:
雷水解:君子以赦过宥罪
爻辞
初六:无咎。
注释:
初六爻,危难刚刚得到解除,没有什么不当或过失。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注释:
际:交际,即“相呼应”的意思。
阴柔的初六与阳刚的九四相互照应,从解除危难的道理看,不会出现什么灾祸。
※启示
即使处于危险的境地,但如果能刚柔相济,也不会有什么灾祸。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注释:
黄矢:喻指正直阳刚的美德。
九二爻,打猎的时候捕获了数只隐藏着的狐狸,并获得了象征中正刚直的黄色箭矢,坚守中正之道即可获得吉祥。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
注释:
九二如果能始终坚守中正之道便可以获得吉祥,是说九二居于中位刚正不偏。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在险境中有大的收获,必须坚守正道。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注释:
六三爻,身上背负着沉重的东西并坐在华丽的大车上,必然会招来抢夺宝物的强寇。坚守中正之道可以防止出现遗憾的事情。
《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注释:
六三“身上背负着沉重的东西并坐在华丽的大车上”,是说其行为已经非常丑陋;因为自身没有德行并窃居重要位置上,所以招来了贼寇,这又该归咎于谁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不要求虚位。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注释:
解而拇,朋至斯孚:九四以阳刚居于阴位,与六三邻近并受六三的依附,就像是脚上生出了病患,让它难以与初六相呼应,所以应该先“解”而“拇”。而,通“汝”,即九四。拇,大脚趾。朋,指初六。
九四爻,就像舒缓大拇趾上的病患一样摆脱小人的纠缠,之后就能让朋友前来与你坦诚相待。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注释:
“像舒缓大拇趾上的病患一样摆脱小人的纠缠”,是说九四还没有到达正确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被“小人”纠附,一方面由于居位“未当”,另一方面又因其“不中”之故。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注释:
六五爻,君子具有解除危难的能力,吉祥,甚至能以高尚品德赢得小人的信服。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注释:
君子能消除厄运和祸患,而小人会为此而畏服退缩。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得到别人的信任,首先自己要光明磊落,诚信待人。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注释:
高墉:高大的城墙。
上六爻,王公用弓箭射击盘踞城墙的鹰隼,一箭就射中了,做什么事情都会无往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注释:
悖:犹言“悖逆者”,指失位且难与上九相呼应的六三。
“王公用弓箭射击盘踞城墙的鹰隼”,是说上六是在帮君主消除悖逆者所制造的危难局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大难之后,更要戒备。
损卦第四十一
山泽损
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guǐ]可用享。
注释:
损:本卦下卦为兑、为泽,上卦为艮、为山,象征“减损”。曷(hé)之用?二簋可用享:说明“减损”之道主要在于诚心,而不在于物品的丰富程度上,即使是只有非常微薄的贡品。二簋,喻指贡品极其微薄的程度。享,指将物品贡献给尊者或将贡品向神灵献祭的事情。
损卦的卦象象征减损:心存诚信的人,能得到最为吉祥的结果,不会有所咎害,有利于坚持正道,利于有所前往。怎样体现减损之道的含义呢?只需要用两簋粗淡的食品就足以向尊者、神灵显示自己的诚信。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注释:
上行:犹言“向上奉献”,也就是在下者用减损自身的方式向在上者奉献。与时偕行:指减损之道的重点在于选择适当的时机。
《彖辞》说:减损,是说要减损在下者,增益在上者,就是要让在下者用减损自身的方式向在上者奉献。减损的时候能够心怀诚信,就能得到最为吉祥的结果,不会有所咎害,有利于坚持正道,利于有所前往。怎样体现减损之道的含义呢?只需要用两簋粗淡的食品就足以向尊者、神灵显示自己的诚信。进奉两簋粗淡的食品必须在适当的时候,减损在下者的阳刚来让在上者的阴柔有所增益也需要在合适的时机:事物的减损增益,盈满亏虚,都是要自然地配合着时机进行的。
《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注释:
惩忿窒欲:抑止内心的忿恨,控制内心的情欲,以做到不减损自身。惩,即“止”,抑止。窒,堵塞、抑制。
《象辞》说:山下有深深的水潭,就像是水潭在减损自身而让大山得到增益,象征“减损”;君子从中得到启示,抑制内心的忿怒,控制自己的情欲而不减损自身。
※启示
《损》卦告诉人们,损不是单方面的损,而是利人、利己的损。所以应损则损,决不吝惜。
卦义:
山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爻辞
初九:已事遄[chuán]往,无咎;酌损之。
注释:
遄(chuán):快速、迅速。酌损之:此句意在表明初九向上呼应六四,就像是以减损阳刚去增益阴柔,但此时又不能盲目地不计后果地减损阳刚,所以“稍稍减损(酌损)”即可。
初九爻,完成自我修行的事情后就应该迅速前往向尊者提供辅助,不会有所咎害;应当适当减损一些自己阳刚的本质。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注释:
尚合志:向上与六四的志向相一致。尚,通“上”,向上。
“完成自我修行的事情后就应该迅速前往向尊者提供辅助”,是说初九的志向是与尊上者合一的。
※启示
说明应损则损,但必须适时、适量。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注释:
九二爻,对坚守中道有利,若贸然前进必有凶险;不必减损自身就能让尊者增益。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注释:
九二对坚守中正之道有利,是说其应该将自己的志向确定为对中道的坚持。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侵犯他人。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注释:
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六三以阴柔居于兑卦之极,向上与上九呼应,如果卦中所有阴爻一起向上九求悦,则必定会让上九减损,如果只是六三一人前往,则会出现阴阳相合的情状。三人,这里指其多,泛指卦中的阴爻。
六三爻,三人同行一起去追求一阳,必将伤害一阳;一个人专心前往,就能得到内心刚健的朋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注释:
一个人单独前往能够专心地求得合一,三个人一起前往会让对方无法确定。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事物的矛盾是双向的,只有两两相应,才能互补,从而达到双赢。
六四:损其疾,使遄[chuán]有喜,无咎。
注释:
损其疾:六四以阴柔处在艮卦开始,向下与初九呼应,能以自损治疗对初九的“相思之疾”。疾,指六四对初九的思恋之疾。
六四爻,自我减损因思恋而导致的疾患,迅速接纳阳刚就能有喜庆的事,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注释:
“自我减损因思恋而导致的疾患”,是说六四接纳阳刚的举动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情。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犯了严重的错误,如果迅速改掉导致错误产生的恶习,也不会遭遇灾祸。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注释:
六五爻,有人进献来了价值“十朋”的大宝龟,让人无法推辞谢绝,结果最为吉祥。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祐也。
注释:
上佑:来自上天的护佑。
六五是最为吉祥的,是因为得到了上天的护佑。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以柔居尊,能得到大家的帮助。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注释:
上九爻,不必减损自己就可以让别人受益;没有咎害,坚守正道即可获得吉祥,对有所前往有利,肯定会得到大家的拥护爱戴而不限于一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注释:
“不必减损自己就可以让别人受益”,是说上六的志向在于让天下人都得到自己的恩惠。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上的应与老百姓共同分享劳动果实。
益卦第四十二
风雷益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注释:
益:本卦下震上巽,分别代表雷与风,表风雷激荡、其势愈增的景象,象征“增益”。
益卦象征着“增益”:对“有所前往”有利,对渡过大江巨流有利。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注释:
自上下下:从上面施利于下层人民。下下,前“下”为动词,后“下”为方位名词。木道乃行:指乘船渡过大江巨流。无方:犹言“遍及万方”,即让自然界在生化过程中的增益遍及每一个角落。
《彖辞》说:增益,就是要减损上面的来增益下面的,从而让民众获得无限的喜悦;从上位向下位施与利益,就能让上位恩德的光芒照耀四方。“施行增益对‘有所前往’有利”,是说尊者以阳刚居于中位并始终坚持正道,必将获得吉祥的结果;“对渡过大河巨流有利”,是说会像木船渡过河流一样顺畅安全。增益正在运行的时候,在下者有所动作而在上者会表现出顺从,从而每天都能日益精进而没有疆界;就像上天向人间施与利益,让大地因增益而化生万物,从而让自然界生化中的益处遍及万方。事物在这种时态下所体现出来的道理,都是在说明要配合时机,适当运行。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注释:
迁:就、朝,犹言“向往”。
《象辞》说:狂风和惊雷互相助力,象征着“增益”;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向往那些美好的德行,在出现过错之后就要及时地改正。
※启示
《益》卦强调要施恩惠给他人,因为这对双方都有利。
卦义:
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爻辞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注释:
大作:有大的作为,喻指初九以阳刚居于益卦开始,并向上与六四相呼应,显示的是居于下位并有所增益的景象,所以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初九爻,有益于实现大作为,最为吉利,没有什么咎害。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注释:
厚事:犹言“大事”,也就是“大有作为”的意思。
“最为吉利,没有什么咎害”,是说处于低位的初九本来没有做大事的能力,但若是受到增益就会大有作为。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老百姓都不计私利地做事,有利于在上的去干大事。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注释:
王用享于帝:指君主用祭祀天帝的方式来祈福。帝,犹言“天帝”。
六二爻,有人赐予非常昂贵的价值“十朋”的宝龟,没有办法辞谢,永远坚守中正之道可以获得吉祥;君主这个时候通过献祭天帝来祈求福祉的降临,结果吉祥。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注释:
“有人赐予非常昂贵的价值‘十朋’的宝龟”,说明六二获得的增益来自外部且不招自来。
※启示
谦虚地坚持走正道,就能获得吉祥。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注释:
凶事:指不好的事情,即救助凶难、平定风险之类的事情。告公用圭:指要像卿大夫用手执圭板向王公致意一样始终坚持虔诚而恭敬的态度。告,犹言“致意”。用圭,指祭祀。上古天子祭祀、朝聘的时候,卿大夫等都需要手执圭板表示“可信”。
六三爻,收到了太多的帮助就应该努力帮助别人平定风险、救人于凶险,没有什么咎害;只有坚持诚信、坚守中道并审慎行事,时时保持卿大夫向王公致意一样虔诚而恭敬。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注释:
收到了太多的帮助就应该努力帮助别人平定风险、救人于凶险,因为这样做能让其所获得的增益更加牢固。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说明六三不当位而受益至多,不可因“益”忘忧,纵欲妄为,而应当守“信”持“中”,时时像执圭“告公”一样诚敬不苟;以此处事;才能长保“无咎”。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注释:
迁国:指上古时期,君主为了趋利避害而经常迁移国都。
六四爻,用审慎行事的方式向王公致意必定会获得王公的认可,对借助王公的势力和威望完成迁都益民的大事大有帮助。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注释:
“向王公致意必定会获得王公的认可”,是说王公是受到了六四增益天下的弘大志向。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制订计划要以增益上下为依据。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注释:
勿问:不用问,毫无疑问。惠我德:指天下感念于我所施惠的恩德。我,这里指九五。
九五爻,用真诚的态度向天下人施与恩惠,毫无疑问是最为吉祥的事情:天下人也将以同样的态度回报我。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
注释:
“用真诚的态度向天下人施与恩惠”,说明君子毫无疑问会获得最大的吉祥;“天下人也将以同样的态度回报我”,是说九五深得“损上益下”的内涵。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上的要有诚心和仁爱之心。因为在上的诚心对待在下的,在下的将感激在上的,这样对双方都有利。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注释:
立心勿恒:内心不能经常安于应该在的位置上,即“贪得无厌”的意思。恒,指安于其位。
上九爻,没有人让他获得增益,反倒受到别人攻击;他居其位却不安其心,有凶险。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注释:
偏辞:喻指上九为了个人私利而发出的、没有人相应的“求益”言辞。
“没有人让他获得增益”,是说上九发出了片面的言辞来“求益”;“反倒受到别人攻击”,是说上九是受到了来自外部的凶险。
※启示
这一爻说明极处高位而不能自损,反有损人利己,求益无厌的居心,故被“击”致“凶”。
夬「ɡuài」卦第四十三
泽天夬
夬:扬于王庭,孚号有厉;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注释:
夬(ɡuài):本卦下卦为乾、为天,上卦为兑、为泽,卦象为五阳共对一阴,象征众多阳刚对弱小阴柔的“决断”。扬于王庭:指“君子”要正大光明地对“小人”进行制裁,要在王庭上公开宣布“小人”的罪状。扬,揭露、揭发,犹言“宣布”。王庭,指百官集中论事的地方,即“朝堂”。孚号有厉:号令众人戒备更危险的事情发生。号,号令。告自邑,不利即戎:在城邑中颁布君子的法令,不利于出兵作战,也就是“君子”在制裁“小人”时要靠自己的德行,而非武力。告自邑,犹言“颁布政令于城邑中”。即戎,兴兵作战。
夬卦象征着决断:在王庭公开地揭露小人的罪行并予以制裁,用自己的诚意来号令人们戒备危险的发生;这个时候应在城邑颁布法令,而对用武力征伐不利,这样才有利于“有所前往”。
《彖》曰:“夬”,决也,刚决柔也;健而说,决而和。“扬于王庭”,柔乘五刚也;“孚号有厉”,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穷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注释:
健而说,决而和:当“夬”之时,刚健决断一切能让人心悦诚服,并能让诸物和谐。
《彖辞》说,所谓“夬”,是“决断”的意思,就像阳刚的君子对阴柔小人的裁决;于是君子能用刚健果断让人感到心悦诚服,用果断决绝的气势来让诸物达到和谐状态。“在王庭公开地揭露小人的罪行并予以制裁”,是说本卦的一条阴爻在驾驭五条阳爻;“用自己的诚意来号令人们戒备危险的发生”,是说要广大处“夬”之道就必须让人们时时保持戒备;“这个时候应在城邑颁布法令,而对用武力征伐不利”,是说滥用武力的后果是让处“夬”之道走向穷困境地;“利于‘有所前往’”,是说阳刚的势力不断壮大并终将战胜阴柔。
《象》曰:泽上于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注释:
施禄及下,居德则忌:指君子要懂得及时地向下施与恩德,不可积存不施与引发民怨沸腾的情况。居,通“积”,积存。
《象辞》说:地上的水升腾到空中,象征着“决断”;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应自觉布施恩德给下层民众,免得因为积存不发导致民怨沸腾。
※启示
这一卦告诉我们,要号召所有的人与小人决断,并且不能贸然采取强硬的措施。
卦义:
泽天夬:君子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
爻辞
初九:壮于前趾,往不胜为咎。
注释:
初九爻,强大的力量集中在脚趾前端,贸然前进不会取得胜利反而会给自己招来咎害。
《象》曰:不胜而往,咎也。
注释:
不会取胜却要贸然前往,是招致咎害的做法。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开始行动就要慎重,因为很可能会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而招致灾祸。
九二:惕号,莫夜有戎,勿恤。
注释:
惕号:指保持警惕并发出警戒性的呼号声。莫:即“暮”,夜晚来临。
九二爻,时刻保持戒备的状态,即便深夜出现战事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象》曰:“有戎勿恤”,得中道也。
注释:
“即便深夜出现战事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是说九二处下卦中位,能够坚守中正慎行之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处于有利的形势,即使遇到别人来侵犯,也没什么担忧的。
九三:壮于頄「qiú」,有凶;君子夬夬独行,遇雨若濡,有愠,无咎。
注释:
夬夬:形容刚毅果断的样子。
九三爻,强盛集中在脸部颧骨上,把喜怒都表现出来必然会招来凶险;君子应当小心地独自与小人周旋,等待时机,尽管会有被雨水沾湿身体的可能,甚至受到别人的怀疑惹人愠怒,但终究会因为制裁小人而免遭咎害。
《象》曰:“君子夬夬独行”,终无咎也。
注释:
“君子表现得刚毅且坚决”,是说君子在与小人周旋时最终将取得胜利,不会招致咎害。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坚决决断小人,哪怕遭到大家的反对,也要采取行动。
九四:臀无肤,其行次且;牵羊悔亡,闻言不信。
注释:
次且:即“趑趄(zī jū)”,形容行走艰难的样子。
九四爻,臀部没有了皮肤,行动异常艰难;要是能始终牵系着强壮的羊,心中的悔恨必然会彻底消亡,尽管听到了这种说法却不相信。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当也;“闻言不信”,聪不明也。
注释:
聪不明:尽管听到了却没有明白其中的事理,聪,犹言“听”。明,审明事物的道理。
“行动异常艰难”,是说九四没有处在正确的位置上,“尽管听到了这种说法却不相信”,是说九四尽管听得到却不能明白其中的事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决断小人时,要坚决抵制在上的胡乱干扰。
九五:苋陆夬夬,中行无咎。
注释:
苋(xiàn)陆:一种草本植物,即“马齿苋”,枝叶多肉嫩脆而根坚韧。
九五爻,就如同将柔脆的马齿苋拔除一样果断坚决地铲除小人,坚守中道就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中行无咎”,中未光也。
注释:
“坚守中正之道就不会招致咎害”,是说九五还没有广大它所坚持的中正之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方面要说服与小人最亲近的在上者跟小人决裂。一方面要防微杜渐,从根本上消除奸佞势力。
上六:无号,终有凶。
注释:
号:号啕,放声痛哭的样子。
上六爻,用不着号啕大哭,终究无法阻挡凶险的到来。
《象》曰:“无号之凶”,终不可长也。
注释:
“用不着号啕大哭,终究无法阻挡凶险的到来”,是说虽然上六高居上位,但不会太长久。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要彻底跟小人决裂,因为小人当道的日子长不了。
姤卦第四十四
天风姤
姤:女壮,勿用取女。
注释:
姤(ɡòu):本卦下卦为巽、为风,上卦为乾、为天,本卦初六上行遇到五阳,象征着一阴与五阳的“相遇”。
姤卦象征着“相遇”:如果女子过于强壮,就不适合娶回家做妻子。
《彖》曰:姤,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取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姤之时义大矣哉!
注释:
不可与长:犹言“不可以与行为不当的女子相处太长时间”,也是对卦辞“勿用取女”的解释。品物咸章:世间万物都得到彰显,都昌盛发展。品物,世间的各类事物。章,通“彰”。
《彖辞》说:姤,象征着阴柔与阳刚的相遇,比如阴柔遇到了阳刚,就能与阳刚相合在一起。“不适合娶回家做妻子”,是说不可以与行为不当的女子相处太长时间。天地阴阳相互遇合在一起,从而让世间万物都有了彰显的机会;阳刚与居于中位的柔者遇合在一起,就能让天下的人伦关系得到教化。“相遇”所蕴含的意义真实太宏大了!
《象》曰:天下有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注释:
后以施命诰(ɡào)四方:指君王从姤卦中得到启示,要颁布告示传告四方人民,求得上下能遇合到一起。后,君王。诰,动词,传告、晓谕天下。
《象辞》说:和风在天下吹拂着万物,象征着“相遇”;君王从中得到启示,顺应上天的安排,施行法令并告知四方。
※启示
“姤”,即交合。它暗示我们:天地、男女、君臣,相识相知尽在一个缘字,是否能融洽相处,相得益彰,受时间、场合等多种条件限制,强求不得。
卦义:
天风姤:后以施命诰四方
爻辞
初六:系于金柅[nǐ],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蹢躅[zhí zhú]。
注释:
系于金柅(ní):上路之前不忘检查刹车器。柅,刹车器。蹢躅(dí zhú):即“踟蹰”,形容因内心不安静而徘徊不前的样子。
初六爻,紧紧跟灵敏坚固的“刹车器”连在一起,坚持中正之道就可获得吉祥结果;如果急迫地“有所前往”,就肯定会发生凶险,就像羸弱的母猪因为躁动而无法安静一样。
《象》曰:“系于金柅”,柔道牵也。
注释:
“紧紧跟灵敏坚固的‘刹车器’连在一起”,是说初六必须始终坚守中正之道,并接受阳刚的牵制和约束。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对于位卑且柔弱的人,不要轻举妄动,应时刻以正道规范自己的行为。
九二:包有鱼,无咎;不利宾。
注释:
包(páo):通“疱”,厨房。
九二爻,在厨房里发现了一条鱼,不会招致咎害;但若擅自拿来宴请宾客则有不利。
《象》曰:“包有鱼”,义不及宾也。
注释:
“在厨房里发现了一条鱼”,是说九二从与初六相遇但不相应中看到了不能擅自用来招待宾客的道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对别人还不了解时,应保持警惕。
九三:臀无肤,其行次且;厉,无大咎。
注释:
九三爻,臀部没有了皮肤,行走异常艰难;这样会招致危险,但不会有更大的灾祸。
《象》曰:“其行次且”,行未牵也。
注释:
行未牵:指九三的行为没有牵制外界事物。
“行走异常艰难”,是说九三的行为并没有对别人形成牵制。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与别人相交时,只要坚守中正,不受外界的干扰,就不会遭遇大灾祸。
九四:包无鱼,起凶。
注释:
起:兴起,这里是引发争执的意思。
九四爻,厨房里丢失了一条鱼,如果因此而发生争执必然会招致凶险。
《象》曰:无鱼之凶,远民也。
注释:
因为失去了一条鱼而变得凶险,是说九四所处的位置就像失去了人民的拥护。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处于力量非常弱时,不能与人发生争执。
九五:以杞包瓜;含章,有陨自天。
注释:
以杞包瓜:高大的杞木保护着甜美的果实。包,包裹,这里是保护、遮蔽起来的意思。瓜,甜美的果实,这里用来喻指“贤者”。
九五爻,高大杞树的枝叶保护着甜美的果实;内心深藏着美好的品德,就必然会有理想的相遇不期而遇。
《象》曰:九五含章,中正也;有陨自天,志不舍命也。
注释:
志不舍命:指心中的志向不违反天理。舍,背弃、违反。命,犹言“天命”,天理。
九五内心深藏着美好的品德,是因为九五坚守中正之道;必然会有理想的相遇不期而遇,是说九五的志向是顺应天命的。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只要自己的内心纯正,能坚守正道,就有理想的遇合从天而降。
上九:姤其角;吝,无咎。
注释:
上九爻,遇到了空荡荒芜的角落;心中会有所惋惜,但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姤其角”,上穷吝也。
注释:
“遇到了空荡荒芜的角落”,说明上九位居极上的位置,会产生无人相遇的情状,并因此变得困穷不通,让人惋惜。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当小人就要面临绝境时,即使遇到了小人的貌似强大的阻力,也不会遭遇灾祸。
萃卦第四十五
泽地萃
萃:亨,王假有庙;利见大人,亨;利贞。用大牲吉,利有攸往。
注释:
萃(cuì):本卦下卦为坤、为地,上卦为兑、为泽,是泽淹没了大地的景象,象征着“会聚”。王假有庙:喻指君主自己的美德感化神灵,从而让宗庙社稷长存。大牲:指古代祭祀中用到的比较重大的贡品,一般以牛为主。
萃卦象征“会聚”:亨通,君主在这个时候用自己的美德祈求神灵的保佑,以利于稳固自己的统治;对大人的出现有利,会出现亨通的前景并利于坚守中道;用大牲做祭祀会获得吉祥的结果,对“有所前往”有利。
《彖》曰:“萃”,聚也;顺以说,刚中而应,故聚也。“王假有庙”,致孝享也;“利见大人亨”,聚以正也;“用大牲吉,利有攸往”,顺天命也。观其所聚,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注释:
致孝享:君主虔诚答对先祖对“孝”“享”的训诫,从而感化神灵,保佑社稷长久。
《彖辞》说:“萃”是会聚的意思;就像在物情欣悦和顺的时候,居于上位的阳刚者会坚守中正之道并能够与下位者相呼应,从而能会聚大众。“君主在这个时候用自己的美德祈求神灵的保佑”,是说君主正在向祖先和神灵表现自己的虔诚。“对大人的出现有利,会出现亨通的前景”,是说会聚有大人来主持必能始终运行在正道上。“用大牲做祭祀会获得吉祥的结果”,是说必须顺应“天”的规律来会聚众人。通过对“会聚”现象的观察,就可以明白天地万物的性情了。
《象》曰:泽上于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注释:
除:修理,修治。不虞:不测,也就是指意外事件。
《象辞》说:水流出现在地面上,是“会聚”的象征;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必须休整军备,预防发生群体性的意外事件。
※启示
这一卦告诉我们,能够谦恭待人,必能聚集大众。
卦义:
泽地萃:君子以除戎器,戒不虞
爻辞
初六:有孚不终,乃乱乃萃;若号,一握为笑:勿恤,往无咎。
注释:
一握为笑:一握之间便彼此欢愉,形容双方握手言和。
初六爻,若不能始终保持虔诚的内心,必将引发混乱并胡乱会聚在一起;如果能始终向上呼号,就能与阳刚的朋友化解矛盾;不需要继续忧虑,继续前行也不会有灾祸。
《象》曰:“乃乱乃萃”,其志乱也。
注释:
“引发混乱并胡乱会聚在一起”,是说初六的心志不能始终如一。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不要互相猜疑,否则,会给大家带来灾难。如果因你的部下互相猜疑而造成混乱,你应该出面主持公道,消除他们心中的疑惑,让他们重新聚集在一起。
六二:引吉,无咎;孚乃利用禴[yuè]。
注释:
禴(yuè):殷商时代称春季的祭祀为“禴”,祭品一般较为微薄。
六二爻,受人牵引的会聚会带来吉祥,不会招致咎害;只要心怀虔诚,即使贡品微薄,也能向神灵献祭。
《象》曰:“引吉无咎”,中未变也。
注释:
“受人牵引的会聚会带来吉祥,不会招致咎害”,是说六二并没有改变居中守正的心志。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聚集大众时,要有诚信。
六三:萃如嗟如,无攸利;往无咎,小吝。
注释:
六三爻,没有会聚起人来以至于哀叹声不断,没有什么利益可言;继续前行不会有什么咎害,但可能会产生一些遗憾。
《象》曰:“往无咎”,上巽也。
注释:
上巽:指向上顺从与阳刚。
“继续前行不会有什么咎害”,是说六三能够向上顺从与阳刚的九四。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与其感叹没有与自己相知的人,还不如积极行动起来。
九四:大吉,无咎。
注释:
九四爻,最为吉祥,没有咎害。
《象》曰:“大吉,无咎”,位不当也。
注释:
“最为吉祥,没有咎害”,是说九四还没有居于正确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本性谦恭的人,即使非常有能力身边聚集相当多的人,如没有居至尊之位,也不会有大的作为。
九五:萃有位,无咎,匪孚。元永贞,悔亡。
注释:
元永贞:有德行的君主永久地坚守中正之道。
九五爻,会聚的时候高高地居于尊位上,不会招致咎害,但还没有从众人那里获得广泛的信任;作为有德行的君长应当将中正之道长久地坚持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让悔恨彻底消亡。
《象》曰:“萃有位”,志未光也。
注释:
“会聚的时候高高地居于尊位上”,是说九五还没有将会聚天下的志向发扬光大。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身居高位时,要想把人们紧紧聚集在自己的身边,应永远坚守中正。
上六:赍[jī]咨涕洟[yí],无咎。
注释:
赍咨(jī zī):形容悲伤叹息的样子。涕洟(yì):形容痛哭流涕的样子。洟,鼻涕。
上六爻,嗟叹忧思而又痛哭流涕,可以免于咎害的侵害。
《象》曰:“赍咨涕洟”,未安上也。
注释:
“嗟叹忧思却又痛哭流涕”,是说上六没有求得众人的会聚,没能安稳地居于穷上之位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于最高位的正职,孤立无援,在这种情况下,他只要谨慎行事,就没有什么灾祸。
升卦第四十六
地风升
升: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注释:
升:本卦下卦为巽、为木,上卦为坤、为地,象征“上升”。南征:朝着光明的方向前进。南,象征“光明的地方”。征,前进、前往。
升卦象征“上升”:最为亨通,适合大人的出现,不必产生忧虑,前往光明的南方就会获得吉祥。
《彖》曰:柔以时升,巽而顺,刚中而应,是以大亨。“用见大人,勿恤”,有庆也;“南征吉”,志行也。
注释:
《彖辞》说:顺着“柔”之道选择合适的时机上升,和逊并表现柔顺,阳刚处在中位且能与在上的尊者相呼应,所以会大为吉祥。“适合大人的出现,不必产生忧虑”,是说选择这个时候上升,必定会取得大成就;“前往光明的南方就会获得吉祥”,是说上升的内心志向会顺利实现。
《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注释:
《象辞》说:地里长出了树木,是“上升”的象征;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应该发扬自己的美德,用微小的进步来成就崇高伟大的事业。
※启示
《升》卦描述了事物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的成长过程。它强调,升是慢慢地升,而不是一步登天地不切实际地升。所以,我们要从小事做起,积少成多,从而成就自己的大业。注意在行事时,要以诚信为基础。
卦义:
地风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爻辞
初六:允升,大吉。
注释:
允:犹言“宜”,适宜、适当。
初六爻,对上升有利,结果吉祥。
《象》曰:“允升,大吉”,上合志也。
注释:
“对上升有利,结果吉祥”,是说初六因为承载着上面二阳的期望并随之上升。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自己的仕途中,不急躁,不冒进,一步一个脚印,慢慢上升。
九二:孚乃利用,无咎。
注释:
九二爻,只要内心虔诚,即使贡品微薄也能向神灵献祭,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九二之孚,有喜也。
注释:
九二坚持诚信的美德,必定会带来值得庆祝的事情。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求得上升的过程中,只要有诚信就没有灾祸。
九三:升虚邑。
注释:
升虚邑:喻指当云气上升的时候,呈现出的畅通无阻的情状。
九三爻,上升的过程非常顺畅,就像进入了空虚的城邑。
《象》曰:“升虚邑”,无所疑也。
注释:
“上升的过程非常顺畅,就像进入了空虚的城邑”,是说九三此时的上升不会受到阻碍,不必疑虑。
※启示
如果你一直有诚信,获得了许多人的信任,即使升的速度超过了常速,也不要怀疑自己的行为的正确性。
六四:王用亨于岐山,吉,无咎。
注释:
六四爻,君主在岐山向神灵献祭,吉祥,一定没有灾祸。
《象》曰:“王用亨于岐山”,顺事也。
注释:
顺事:指顺应事物发展的情势而立功立事。
“君主在岐山向神灵献祭”,是说六四要做顺从君主、建功立业的大事。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顺应民意行事。
六五:贞吉,升阶。
注释:
升阶:沿着台阶一步步高升。
六五爻,坚守中正之道便可获得吉祥,就像沿着台阶向上迈进一样。
《象》曰:“贞吉升阶”,大得志也。
注释:
“坚守中正之道便可获得吉祥,就像沿着台阶向上迈进一样”,是说六五上升的心志得到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只要是逐步升上去的,就不要拒绝再往上升。
上六:冥升,利于不息之贞。
注释:
上六爻,无比昏昧却仍然在上升,对于不懈怠地坚持纯正品性大有好处。
《象》曰:冥升在上,消不富也。
注释:
无比昏昧却仍然在上升,并居于极点的位置上,是说上六的上升势头会逐渐消退,不能始终富盛。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已经升得特别高了,就要以守静和来代升,以求日后更好地升。
困卦第四十七
泽水困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注释:
困:本卦下卦为坎、为水,上卦为兑、为泽,象征“穷困”,是阳刚受到阴柔遮掩从而难以施展才智的景象。有言不信:处于困顿之中,即使说得再多也没有人相信,所以此时还是少说为佳。
困卦象征“穷困”:努力自我救济必定能够亨通;应当坚守中正之道,让大人获得吉祥,而不招致咎害。这个时候,说得再多也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
《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注释:
刚掩:指阳刚被掩盖起来而得不到伸展的机会。掩,遮掩、掩盖。
《象辞》说:穷困,是因为阴柔掩盖了阳刚使其无法伸展。虽然身处危险境地但仍然内心愉悦;这样就能即使穷困也能拥有亨通的前景,这样的事情也许只有君子才能做得到!“坚守中正之道,让大人获得吉祥”,是说济困需要具备阳刚中和的美德;“说得再多也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是说过多的解释反而会让你处境更加困厄。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注释:
致命遂志:及时舍弃自己生命的方式也要实现崇高的志向。致命,犹言“舍弃生命”。
《象辞》说:湖泽中没有水,是“穷困”的象征;君子虽然身处困顿,但不惜牺牲自己也要让崇高的志向得以实现。
※启示
《困》卦告诉我们,人处于困境时,一方面不能绝望,不气馁,耐心地等待时机;另一方面,不要过于柔弱,而要采取有效的行动。另外,它暗示我们,即使居于高位,如果不谦虚,也会有陷入困境的可能性。
卦义:
泽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易例:
棠姜是齐国棠公的夫人,东郭偃的姐姐,而东郭偃在崔武子那里做家臣。棠公逝世,东郭偃为崔武子驾车前去吊唁,崔武子发现棠姜很漂亮,就让东郭偃想办法把他姐姐娶过来。东郭偃以两家姓氏不合为由拒绝了。崔武子就占卜想了解到底能否娶棠姜,得到《困》卦变《大过》卦。太史们都说很吉利。
崔武子又把卜得的卦拿给陈文子看,陈文子认为不能娶,娶了会倒霉。陈文子判断的依据是:《困》卦的下卦为坎,代表中男,象征丈夫;《困》卦第三爻变化,《坎》卦也就变成了《巽》卦,巽为风,代表长女,象征妻子,所以这个卦变的过程就代表“夫从风”;《大过》卦下卦为巽,代表风,同时代表妻子,上卦兑为泽,代表秋天,而《巽》卦还代表树木,两个卦象组合到一起就是“风陨妻”。
此外,陈文子还根据《困》卦变化的第三爻爻辞来判断这一卦的吉凶,认为回到家里找不到妻子,代表以后没有归宿。崔武子认为棠姜是个孀妇,这些不好的事情都让她的前夫承当了,自己不会有事,于是就娶了棠姜。
根据《左传》的记载可知,当时齐国的国君齐庄公一直和棠姜通奸。崔武子娶了棠姜后,齐庄公还是不断去崔武子家里与棠姜约会。后来崔武子设计杀死了齐庄公,立齐景公为国君。因为拥立国君有功,崔武子受到很大的封赏。结果第二年,崔武子家族内乱,两个儿子被杀,家产被夺取,棠姜上吊自杀。崔武子家破人亡,无家可归,最后也上吊自杀。这说明陈文子的判断是正确的,崔武子利欲熏心,没有听从建议,最终亡身。
爻辞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dí]。
注释:
臀困于株木:臀部困在“株木”中,让人难以安心,喻指君子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株木,指没有了枝叶的树木。三岁不觌(dí):多年都未曾露过面。觌,相见。
初六爻,臀部被困在株木上无法安处,只能到幽谷中退隐,三年都没有露过面。
《象》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注释:
“只能到幽谷中退隐”,是说初六不得不到幽暗的山谷中暂且藏身。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在自己处于困境时,应先隐遁起来。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fú]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注释:
朱绂(fú):喻指君主给予的官职俸禄,原指古代祭服上的红色饰带。
九二爻,连酒食都陷入贫乏困顿的境地,君王的任命就要到来了,对主持宗庙祭祀这样的大活动有好处;此时前行虽然多有凶险,但不会遭受咎害。
《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注释:
“连酒食都陷入贫乏困顿的境地”,是说九二只需坚守中正之道即可获得喜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是当自己的才华不能施展时,不要绝望,耐心地等待时机;二是在刚刚出山时,锋芒不要太露。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 jí lí ];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注释:
宫:居室。
六三爻,被压在巨石之下,被拘押在蒺藜上;即使退守自己的居室,也只能茕茕独处,面临凶险。
《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注释:
“被拘押在蒺藜上”,是说六三是以阴柔压制着阳刚;“即使退守自己的居室,也只能茕茕独处”,这是个不祥的兆头。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在困境中,不要过于柔弱。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注释:
徐徐:形容因迟疑而缓慢前行的样子。
九四爻,因为内心迟疑所以行动迟缓,被金车阻挡在路上,产生一些遗憾,但终究会如愿地找到合适的人配对。
《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注释:
有与:指受到外物的称赞而感觉称心如意的样子。
“因为内心迟疑所以行动迟缓”,是说九四想得到在下的初六的呼应;尽管没有处在正当的位置上,但只需要谦恭谨慎地往前走就会获得志同道合的朋友。
※启示
这一爻说明,即使是为了解救别人,也要量力而行。
九五:劓刖[yì yuè],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注释:
九五爻,用削鼻断脚的刑罚治理天下民众,会让尊者也困守其位;但也可以渐渐从困境中摆脱出来,对祭祀祖先和神灵有利。
《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注释:
“用削鼻断脚的刑罚治理天下民众”是说九五空有济困的心志,却未能有所结果;“可以渐渐从困境中摆脱出来”,这是九五坚持守持刚中正直所带来的结果;“对祭祀祖先和神灵有利”,是说九五已经具备了承受神灵降福的条件。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在上的也会陷入困境之中。处于上位的人容易狂妄自大,把在下的忠言看成恶语,从而造成是非不分,引起老百姓的不满,于是,为了使老百姓服从,他会采取强硬的办法压制百姓,以致使自己陷于困境之中。该怎样从困境中走出来呢?要心地纯正。
上六:困于葛藟[gě lěi],于臲卼[niè wù];曰动悔有悔。征吉。
注释:
困于葛藟(lěi),于臲卼(niè wù):困在被藤蔓缠绕、濒临坠落的危险境地。葛藟,一种带刺的藤类植物。臲卼,形容动摇、不安稳的状态。动悔:指动辄心生悔恨,也就是“后悔”的意思。
上六爻,被困在葛藤之中,又身处臲卼的危境;应该知道:既然已经后悔就要及时悔悟,这样再往前进发才能获得吉祥。
《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注释:
“被困在葛藤之中”,说明上六正处在不稳固的位置上;“既然已经后悔就要及时悔悟”,是说继续向前能够解困并获得吉祥的结果。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于困境中,应及时对自己进行反省,而不是贸然行动。
井卦第四十八
水风井
井:改邑不改井,无丧无得,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jú]井,羸其瓶,凶。
注释:
井:本卦下卦为巽、为木,上卦为坎、为水,象征“水井”。改邑不改井:人可以迁移到别的地方,但井不会迁徙,喻指井具有“不变”的品德。无丧无得:从井中汲水不见其少,向水井中注水不见其多,即水面始终保持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上,喻指水井“有常”的品德。往来井井:来往不断的人反复地从水井里汲水,喻指水井“养物不穷”的品德。汔(qì)至亦未(纟矞)井,羸其瓶:指在汲水容器快要到达井口的时候,打翻容器。汔,接近。(纟矞),通“矞(jú)”,出现、出来。瓶,一种尖底的、用来汲水的陶罐。
井卦象征“水井”:城镇村庄可以任意搬迁但水井不会移动,每天汲取都不见井水枯竭,把泉流引入水井也不见水满,不断有人前来水井边汲水。汲水时将汲水容器提到井口却还没出来,如果将容器倾覆,必定会有凶险。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养而不穷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汔至亦未繘井”,未有功也。“羸其瓶”,是以凶也。
注释:
上水:使水上,也就是使水面涨上来。上,名词用作动词,使……上。井养而不穷:井水养活了众人却不干枯。养,施养于人。
《彖辞》说:利用水流的渗透性而在地上挖洞让水汇集上来,就形成了水井;水井有着无穷无尽的养人的功德。“城镇村庄可以任意搬迁但水井不会移动”,是说水井有着像君子那样的恒守阳刚居中的美德;“汲水时将汲水容器提到井口却还没出来”,是说水井现在还没有发挥养人的功用;“如果将容器倾覆”,是说结果必定会会给人们招致凶险。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注释:
劳民劝相:君主应学习水井之德,尽力为民操劳,劝他们互帮互助。劳民,犹言“为民操劳”。劝相,犹言“劝说人民互相帮助”。
《象辞》说:树木的上端渗出了水珠,是“水井”的象征;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决定效法“井养”的功德尽力为民操劳,劝说他们互帮互助。
※启示
《井》卦的卦辞讲了井水与人们的生活有紧密联系,以井为喻,告诉我们,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及物的作用,一方面要修身养性,另一方面要对物进行及时清理。
卦义:
水风井:君子以劳民劝相
爻辞
初六:井泥不食,旧井无禽。
注释:
初六爻,井底淤积着污泥不能供人饮用了,很久都得不到修治,连飞鸟都不看一眼。
《象》曰:“井泥不食”,下也;“旧井无禽”,时舍也。
注释:
“井底淤积着污泥不能供人饮用了”,是说初六以阴柔居于卑下的地位;“很久都得不到修治连飞鸟都不看一眼”,是说初六与外物一起遭到了舍弃。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一方面,人要及时反省自己,不断用新知识充实自己;另一方面,不能用不自省的人。
九二:井谷射鲋。瓮敝漏。
注释:
九二爻,井底有水的泥洼被用来射鱼,汲水容器也破损得不能再用。
《象》曰:“井谷射鲋”,无与也。
注释:
“井底有水的泥洼被用来射鱼”,是说九二处于没有人与之呼应的地位。
※启示
这一爻告诫我们,井需及时治理,人也需及时反省自己。
九三:井渫[xiè]不食,为我心恻;可用汲,王明并受其福。
注释:
渫(xiè):指从井中淘去污泥以使井水变得干净。
九三爻,井水被掏净后却没有人汲食,让我的心里隐隐凄恻;应该快点来汲食这清澈的井水,就像君主圣明将使君臣共同享受福泽。
《象》曰:“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
注释:
求:盼求、希望的意思。
“井水被掏净后却没有人汲食”,是说九三的行为没有得到理解让人为之凄恻;希望“圣明君主出现”,是为了能够与君主一起共享福泽。
※启示
这一爻说明,一方面,如果你是人才,要想才能得到发挥,必须要贤明的领导发现你,重用你;另一方面,一个领导如果不贤明,会把人才白白浪费,无法享用到上天赐给他的福分。
六四:井甃,无咎。
注释:
甃(zhòu):指用砖石修筑井壁。
六四爻,正在对水井进行修治,肯定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井甃,无咎”,修井也。
注释:
“正在对水井进行修治,肯定不会招致咎害”,表明六四还不具备以水养人的条件。
※启示
这一爻说明,要及时弥补自己的过失。
九五:井洌[liè],寒泉食。
注释:
洌(liè):指井水清澈的样子。
九五爻,井水重新变得清澈,泉水洁净的可以供人饮用了。
《象》曰:“寒泉之食”,中正也。
注释:
“泉水洁净的可以供人饮用了”,是说九五坚持中道且不偏不倚,所以能滋养万物,造福大众。
※启示
这一爻说明,要重用内涵十分深的人才。
上六:井收,勿幕;有孚,元吉。
注释:
幕:这里指的是水井的盖子。
上六爻,水井的功德已经完成,不用盖上井盖;只要心怀诚信,结果将最为吉祥。
《象》曰:“元吉”在上,大成也。
注释:
上六居于高高的位置上,最为吉祥,是说水井此时已经完成了它的功德。
※启示
这一爻说明,长期修身养性,得到大众的信任,将是十分吉利的。
革卦第四十九
泽火革
革:己日乃孚,元亨,利贞,悔亡。
注释:
革:本卦下卦为离、为火,上卦为兑、为泽,表现的是用火煮的景象,象征“变革”。己日:古代用“天干”纪日,“己日”正处于天干十天的中间位置,所以被赋予“转变”的寓意。
革卦象征变革:在亟需转变的“己日”用变革获取民众的信任,前途就会变得极为亨通,利于坚守正道,悔恨也会最终消亡。
《彖》曰:革,水火相息;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己日乃孚,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悔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
注释:
水火相息:本卦下卦为火上卦为水,表现的是水火相长、交相变革的意象。二女同居:指本卦上下两卦因为志趣各异而导致变革中将发生的意象。二女,上卦兑为少女,下卦离为中女。汤武革命:指商汤因夏桀暴政起兵推翻夏朝统治,周武王因商纣暴政而推翻商朝统治。
《彖辞》说:变革,就像水火之间交相发生变革;又像是两个女子住在一起,因为双方的志趣不同而终将发生变革,这就叫作“革命”。在亟需转变的“己日”用变革获取民众的信任,于是天下人才会支持变革的过程;用灿烂文明的品德让人感到愉快,守持正道就能让前途变得亨通,从而让变革变得正当而稳妥,悔恨也会彻底消亡。天地因变革而形成了四季;成汤和周武王的革命顺乎天理又合乎民心:这样看来,变革的功效真是太宏大了!
《象》曰:泽中有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注释:
治历明时:撰修历法,明确四时的变革,以指导百姓的生产和生活。
《象辞》说:水中燃烧着烈火,就是“变革”的象征;君子从中得到启示,编订了准确的历法以使时令的变化更加明确。
※启示
《革》卦告诉我们,变革是有条件的,所以我们变革也要讲方法:一要顺应事物发展规律,选择适当时机,势在必行时才能大胆变革;二要顺应民意,使人心悦诚服;三要变革者动机纯正和使用正当手段,不急功近利,并且考虑问题要全面细致。
卦义:
泽火革:君子以治历明时
爻辞
初九:巩用黄牛之革。
注释:
初九爻,应该用黄牛的皮革牢固地紧紧绑住。
《象》曰:“巩用黄牛”,不可以有为也。
注释:
“用黄牛的皮革牢固地紧紧绑住”,是说初九的力量还很弱小,不能马上有所作为。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变革的时机未到,不要轻易行动。
六二:己日乃革之,征吉,无咎。
注释:
六二爻,在亟需转变的“己日”毅然实施变革,继续前进必会迎来吉祥,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己日革之”,行有嘉也。
注释:
“在亟需转变的‘己日’毅然实施变革”,是说六二努力前行必定获得更大的功劳。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变革的时机成熟,便当机立断,发动变革。
九三:征凶,贞厉;革言三就,有孚。
注释:
九三爻,贸然前进必然会出现凶险,应该守持中道防患危险;变革已经出现了一定成效就更要坚定信念稳定人心,以诚信的态度做事。
《象》曰:“革言三就”,又何之矣。
注释:
“变革已经出现了一定成效就更要坚定信念稳定人心”,是说此时九三无须急迫前行。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变革要把握住火候,不能太过。防止太过的方法是变革方案要经过多次讨论才能实施。
九四:悔亡。有孚改命,吉。
注释:
改命:即“革命”,是“革除旧命”的意思。
九四爻,悔恨彻底消失了,要成功革除旧命仍然需要心存诚信,吉祥。
《象》曰:“改命之吉”,信志也。
注释:
“革除旧命即可获得吉祥”,是说九四的变革之志已经毫无阻碍。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既要推翻陈腐的制度,又要建立新的纲纪。
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
注释:
未占:毫无疑问,毋庸置疑。
九五爻,大人像猛虎那样推行变革,毋庸置疑会彰显其内在的美德。
《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
注释:
“大人像猛虎那样推行变革”,是说九五具有非凡的美德。
※启示
这一爻说明,推行变革要大刀阔斧。
上六: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征凶。居贞吉。
注释:
革面:改变原有的倾向。
上六爻,君子像猎豹一样助推变革走向成功,小人也纷纷改变了原有的立场;这个时候如果继续保持激进的风格必定会招致凶险,安静下来守持正道可获吉祥。
《象》曰:“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也。
注释:
“君子像猎豹一样助推变革走向成功”,是说上六的美德因为得到了君子的助力而蔚然成彩,“小人也纷纷改变了原有的立场”,是说小人也对君主的变革表示顺从。
※启示
这一爻说明,不但要改革社会上的陈规,而且还要检查自己的行为,彻底改掉自己的陋习。
鼎卦第五十
火风鼎
鼎:元吉,亨。
注释:
鼎:本卦下卦为木上卦为火,表现的是木熊熊燃烧之象,象征“鼎器”。
鼎卦象征鼎器:最为吉祥,亨通。
《彖》曰:鼎,象也;以木巽火,亨饪也。圣人亨以享上帝,而大亨以养圣贤。巽而耳目聪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元亨。
注释:
以木巽火:鼎卦下卦为木上卦为火,是木头顺从于火的景象,从而有用鼎烹煮的意象。巽,顺从、顺遂。巽而耳目聪明:鼎卦下卦为巽,表谦逊,上卦为离,表聪明,也就是鼎的功用是可以让君子获得食物然后顺从地对君主进行辅佐,让君主因获得辅佐而“耳目聪明”。
《彖辞》说:鼎器,表现的是用烹煮出来的食物养人的物象;木柴顺从于火,也就是烹煮的情状。于是,圣人用烹饪出来的食物祭祀神灵,又用大量烹煮出来的食物奉养贤才。烹煮食物奉养贤才能让贤才顺从地辅佐尊者而让尊者耳目聪明,此时的尊者就能够凭靠柔顺谦恭的美德获得发展,居于中位而又能与在下的阳刚贤者相应,所以能够非常亨通。
《象》曰:木上有火,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注释:
正位凝命:端正位置,以严肃的相貌接受上天的使命。凝,形容相貌严正的样子,也可用作动词,“严守”的意思。命,使命。
《象辞》说:木柴上面燃烧着火焰,象征在用鼎烹煮食物;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应该像鼎一样端正应该处的位置,完成自己的使命。
※启示
《鼎》卦告诉我们,要破旧立新。
卦义:
火风鼎:君子以正位凝命
爻辞
初六:鼎颠趾,利出否。得妾以其子,无咎。
注释:
否(pǐ):不善之物,也就是“废物”。得妾以其子:妾生了儿子就可以母凭子贵而被扶为正室,也含有“去旧成新”的意思。
初六爻,鼎器翻转,对倾倒出鼎中的废物有利;就像娶来小妾生下儿子后将她扶为正室,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鼎颠趾”,未悖也。“利出否”,以从贵也。
注释:
“鼎器翻转”,并非是违反常理的情况;“对倾倒出鼎中的废物有利”,是说初六应该向上服从于地位尊贵者。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只有去掉旧的恶的东西,才有新的好的东西到来。
九二:鼎有实;我仇有疾,不我能即,吉。
注释:
仇(qiú):匹配。
九二爻,鼎里盛满了物品;配偶患有疾病,暂时不会前来让我的负担加重,吉祥。
《象》曰:“鼎有实”,慎所之也;“我仇有疾”,终无尤也。
注释:
“鼎里盛满了物品”,是说九二需要谨慎地向前行走;“配偶患有疾病”,是说九二只是暂时没有与六五相应,但最终将不会出现什么错误。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破旧立新时,要尽量发挥自己的卓越才能,不要因别人的不理解就退缩。
九三: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
注释:
雉膏:即“野雉羹”,指炖煮的肥美的野鸡汤。
九三爻,鼎器的耳部出现了变异,阻塞了插上鼎杠挪动的途径,也无法吃到精美的野鸡肉了;一直等到出现调和阴阳的甘霖才能让悔恨消释,最终将获得吉祥。
《象》曰:“鼎耳革”,失其义也。
注释:
“鼎器的耳部出现了变异”,是说九三勉力改变其刚强的本性,没有实现虚中的愿望。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变革立新也要讲究方法,遵循规则。
九四:鼎折足,覆公餗[sù],其形渥,凶。
注释:
(饣束)(sù):由八宝粮食做成的膳食。渥(wò):形容因汤汁泼洒而狼藉遍地的样子。
九四爻,难以承受的重量让鼎足折断了,王公的美食被洒了出来,鼎身上一片狼藉,将面临凶险。
《象》曰:“覆公餗”,信如何也!
注释:
“王公的美食被洒了出来”,是说九四还怎么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立新时,更不能重用有才无德的人。
六五:鼎黄耳金铉,利贞。
注释:
铉(xuàn):指用来挪动鼎的横杠。
六五爻,给鼎器配上黄铜的鼎耳,再插上刚强坚固的鼎杠,有利于坚守中正之道。
《象》曰:“鼎黄耳”,中以为实也。
注释:
“给鼎器配上黄铜的鼎耳”,是说六五因居于中位而获得了刚实的好处。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破旧立新时,一个人不但有才学,而且品德高尚,应当重用。
上九:鼎玉铉,大吉,无不利。
注释:
上九爻,为鼎配上玉质的鼎杠,大为吉祥,会无往而不利。
《象》曰:玉铉在上,刚柔节也。
注释:
让玉质的鼎杠高居于鼎之上,是说上九的阳刚能得到阴柔的调节。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立新时,如果一个人行事能刚柔相济,那么一定要重用他。
震卦第五十一
震为雷
震:亨。震来虩虩[xì xì],笑言哑哑;震惊百里,不丧匕鬯[bǐ chàng]。
注释:
震:本卦同卦相叠,两雷重叠,象征着“雷声震动”。虩虩(xì xì):形容内心恐惧的样子。哑哑(è è):形容欢笑的样子。百里:一是喻指地域之广,一是指古代诸侯国的封地,一般都是在百里左右。匕鬯(chànɡ):代指“祭祀”。匕,指盛饭用的勺、匙等器具。鬯,祭祀所用的酒。
震卦象征着雷声震动:可以达到亨通。雷声突然前来让万物都感到惶恐畏惧,然后谨慎前行保护自己进而发出笑声;君主发出的命令像雷声一样响彻百里,宗庙祭祀于是能长久地延续下去。
《彖》曰:震,亨。“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震惊百里”,惊远而惧迩也;出,可以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也。
注释:
后有则:因为心怀恐惧而遵守法则,因为遵守法则而获福大笑。守宗庙社稷,以为祭主:当君主外出的时候,能够替代君主掌管国家政权,喻指“震”的“长子”之象。
《彖辞》说:雷声震动,可以获得亨通。“雷声突然前来让万物都感到惶恐畏惧”,是说内心恐惧能够获得幸福;“谨慎前行保护自己进而发出笑声”,是说因为心存恐惧所以才让自己的行为遵守法则;“君主发出的命令像雷声一样响彻百里”,是说君主的命令会让不论远近的人都感到恐惧;(“宗庙祭祀于是能长久地延续下去”)是说即使此时君主外出,也会有长子来主持宗庙社稷,成为主持祭祀典礼的人。
《象》曰:洊[jiàn]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注释:
洊(jiàn)雷:两雷接连到来,这是对《震》卦卦象的一种说法。
《象辞》说:接连到来的雷声,是“雷声震动”的象征;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永存恐惧敬畏之心,让自己的修养获得提高。
※启示
《震》卦说明,对我们来说,震动的到来是祸还是福是个未知数,因为一方面它能使人恐惧,从而谨慎行事,避开灾祸;另一方面它使人惶惶不可终日,因忧惧而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灾祸的发生。
卦义:
震为雷:君子以恐惧修省
爻辞
初九:震来虩虩,后笑言哑哑,吉。
注释:
初九爻:雷声震震让人心怀恐惧,然后谨慎前行保护自己进而发出笑声,吉祥。
《象》曰:“震来虩虩”,恐致福也;“笑言哑哑”,后有则也。
注释:
“雷声震震让人心怀恐惧”,是说因恐惧而谨慎,会让自己获得幸福;“然后谨慎前行保护自己进而发出笑声”,是说初九因为恐惧而谨言慎行是遵守法则的。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当危险到来时,不可掉以轻心,但也不能惶惶不可终日。
六二:震来,厉;亿丧贝,跻于九陵,勿逐,七日得。
注释:
亿:通“臆”,臆测,估计,可能。九陵:指峻峭而高耸的陵。九,约指,是性质阳极的数字喻指陵高的程度,
六二爻:雷动来得非常凶猛,有危险;估计着失掉了大量的财物,应该前往峻高的九陵之上避险,不要去追逐,七天之内就能够失而复得。
《象》曰:“震来厉”,乘刚也。
注释:
“雷动来得非常凶猛,有危险”,是说六二是以阴柔凌驾于阳刚之上。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如果十分危险,行动也于事无补,要以退为进。
六三:震苏苏,震行无眚[shěng]。
注释:
苏苏:形容疑惧不安的样子。
六三爻:雷声震震的时候心有不安,因为畏惧雷动而警惕着前行,将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震苏苏”,位不当也。
注释:
位不当:指“六三爻”为阴却居于阳位上,并且也不居中,所以“位不当”。
“雷声震震的时候心有不安”,是说六三处在不合适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一个人因居位不当而受到震动,这是件好事,因为这样会促使他谨慎行事,从而能避免灾祸。
九四:震遂泥。
注释:
九四爻:雷动发生时因惊慌失措而陷入泥淖之中。
《象》曰:“震遂泥”,未光也。
注释:
“雷动发生时因惊慌失措而陷入泥淖之中”,是说九四的阳刚之德还没有获得发扬光大。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一个人要有胆识,否则,禁不住震撼,更谈不上化险为夷。
六五:震往来,厉;亿无丧,有事。
注释:
亿无丧:“万无一失”的意思。
六五爻:雷动时不论有什么行动都会招致危险;能够谨慎地坚守中正之道就会万无一失,可以保证祭祀之事永远昌盛不败。
《象》曰:“震往来厉”,危行也;其事在中,大无丧也。
注释:
“雷动时不论有什么行动都会招致危险”,是说六五应该以危惧之心谨慎地做事;能够坚持中正之道地去做事,就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自己侥幸躲过灾难,也要拜访将来对自己可能有帮助的人。
上六:震索索,视矍矍,征凶;震不于其躬,于其邻,无咎;婚媾有言。
注释:
索索:意同“缩缩”,形容因极为恐惧而畏缩不前的样子。矍矍(jué jué):形容因内心恐惧不安而双眼不停环视的样子。
上六爻:雷动发生时因内心恐惧而双脚畏缩不前,双眼不停环视,如果贸然前进必然会招致危险;如果能在雷动尚未危及自身的时候,刚刚到了邻近的地方就有所准备,不会招致咎害;如果谋求建立婚姻就会引发言语上的争端。
《象》曰:“震索索”,中未得也;虽凶无咎,畏邻戒也。
注释:
“雷动发生时因内心恐惧而双脚畏缩不前”,是说上六没能居于适中的位置上;虽然担心有凶险但不会招致咎害,是因为发生在近邻身上的祸患而提前得到警戒。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善于从他人的经历中吸取教训。
艮卦第五十二
艮为山
艮: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注释:
艮(gèn):本卦为两艮重叠,象征着“抑止”。艮其背:在他还没有觉察的时候就开始抑止其内心的邪恶的欲望,就像是从背后对其进行抑止一样。不获其身:从背后对其进行抑止,使其不面对被抑止的东西。
艮卦:象征“抑止”,在他的背后,于他没有察觉的时候就开始抑止,不让他转身面对自己遭到抑止的私欲;就像在庭院里行走也会彼此背对,看不见彼此遭到抑止的邪恶,不会招致咎害。
《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敌应,不相与也。是以“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也。
注释:
敌应:犹言“敌对”,也就是指初六与六四、六二与六五、九三与上九都没有形成彼此呼应的关系,从而是一种“彼此敌对”的关系。
《彖辞》说:艮,表示的是“抑止”。也就是在应当抑止的时候就抑止,在应该前进的时候就前进;无论是动还是静都适当而不违背其时,这样的抑止也就会是光明的。《艮》卦象征着抑止,是说要适当地运用“抑止”。卦中的六爻两两相互对立,没有产生相互扶持的关系,就像是让身体背对遭到抑止的私欲,即便是在庭院里行走都要彼此背对,互不直面对方的邪恶,从而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注释:
兼山:也就是“重山”,是两山重叠的卦象。
《象辞》说:两座山重叠在一起,是“抑止”的象征;君子从中受到启示,抑止自己内心的邪念和欲望,不做超越本位的考虑。
※启示
《艮》卦告诉我们,不要受外界的干扰,该静止就静止,该行动就行动。
卦义:
艮为山: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易例:
穆姜是鲁宣公的夫人、鲁成公的母亲,但是却和大夫叔孙侨如通奸,且在鲁成公十六年(前575)与情夫叔孙侨如密谋推翻鲁成公,结果失败,穆姜因此被囚禁于东宫之中。穆姜刚被囚禁的时候,找太史算卦,想占卜一下自己以后能否被释放,结果得到了《艮》卦变《随》卦。艮有停止的意思,随有跟着前往、出来的意思,所以太史告诉她会很快被释放。
但是穆姜也懂一点《周易》,她说《随》卦的卦辞为“元亨利贞,无咎”,元亨利贞是四种美德,只有具备这四种美德才可以出来而无危险,她自己一种美德也不具备,必然会死于东宫,不能出去。后来证明太史错了,当然他也可能是为了安慰穆姜故意算错的。倒是穆姜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可见求卜者要注意道德修养,吉凶与德行密切相关,这也就是《说卦》所说的断卦时要“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根据社会伦理道德来判断吉凶。
爻辞
初六:艮其趾,无咎,利永贞。
注释:
初六爻:在迈出脚步之前抑止,不会招致咎害,对坚守中正之道有利。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注释:
“在迈出脚步之前抑止”,是说初六并没有做出违背正道的行为。
※启示
这一爻说明,应在错误的行动还未开始之前就停止行动。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注释:
不拯其随:不前去对其承接。拯,通“承”,承接、接举。
六二爻:从他的小腿部位抑止,让他未能跟随上本来应该追随的人,心里非常不高兴。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听也。
注释:
听:听从。
“从他的小腿部位抑止”,会让六二因为受到了抑止的命令而心中不畅。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该停止就停止,就会平安无事。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yín],厉薰心。
注释:
列其夤(yín):撕裂他脊背上的肌肉。列,通“裂”,撕裂、扯裂。
九三爻:从他的腰部抑止,甚至会撕裂他腰部的肌肉,让烈火一样的危险熏灼他的心。
《象》曰:“艮其限,列其夤”,危薰心也。
注释:
“从他的腰部抑止”,说明九三所遇到的危险会像熏灼其心的烈火一样猛烈。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该静止不静止,急躁冒进,结果想静止也静止不了,将遭遇危险。所以,我们要适时静止。
六四:艮其身,无咎。
注释:
六四爻:让他的上身因为抑止无法妄动,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艮其身”,止诸躬也。
注释:
止诸躬:抑止自己身上的诸多状况,也就是“自我抑止”的意思。
“让他的上身因为抑止无法妄动”,是说六四能够自我抑止并让自己处在自己应该居处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能自己克制自己,做事有行为规则规范自己,这不会遭遇灾祸。
六五:艮其辅,言有序,悔亡。
注释:
辅:上牙床,这里借指“口”。
六五爻:让他的口因为抑止无法妄言,让他的话变得有条理,心中的悔恨会自然消亡。
《象》曰:“艮其辅”,以中正也。
注释:
“让他的口因为抑止无法妄言”,是说六五能够居中而坚持中正。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说话要有分寸,不能口不择言。
上九:敦艮,吉。
注释:
上九爻:让奸邪的欲望受到敦厚品德的抑止,吉祥。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终也。
注释:
“让奸邪的欲望受到敦厚品德的抑止从而带来吉祥”,是说上九会始终保持厚重的素质。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为人要敦厚。
渐卦第五十三
风山渐
渐:女归吉。利贞。
注释:
渐:本卦下艮上巽,表木在山上之象,是地势渐高之象,象征“渐进”。归:对古时候女子出嫁的称呼。
渐卦:象征着“渐进”:就像女子出嫁如果遵循礼仪的先后就可获得吉祥,有利于坚守中正之道。
《彖》曰:渐之进也。女归吉也。进得位,往有功也。进以正,可以正邦也。其位,刚得中也;止而巽,动不穷也。
注释:
《彖辞》说:渐次向前行进,就像女子出嫁如果遵循礼仪的先后就可获得吉祥。这时需要渐进获得显要位置,是说这样前往必然会建立功绩;渐次前进有利于遵循正道,就能够端正民众的内心。事物之所以能逐渐走向尊位,就是因为既有阳刚又有中正之位;只要保持稳重且谦逊的风格,行动就不会走向穷尽。
《象》曰:山上有木,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注释:
居贤德善俗:指君子明白了德行的积累和风俗的改善,都需要遵循渐进的道理。居,积累。善,美化、改善。
《象辞》说:山上有逐渐长大的树木,是“渐进”的象征;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让德行的积累和风俗的改善都符合渐进的道理。
※启示
《渐》卦告诉我们,要循序渐进。同时强调要做到真正的循序渐进,就必须坚守正道。
卦义:
风山渐:君子以居贤德善俗
爻辞
初六:鸿渐于干;小子厉,有言,无咎。
注释:
鸿:大雁。小子:这里指位置卑下的初六,因为还没有安于其位,所以有一定危险。言:指受到言语的中伤。
初六爻:大雁在水边渐进飞行;就像小孩子遇到危险,受到大人的责备,只要渐进而不急躁就可免遭咎害。
《象》曰:“小子之厉”,义无咎也。
注释:
“小孩子遇到危险”,因为初六渐进不急躁而不会有什么咎害。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只要循序渐进地做事,即使在其过程中有违规的动作,也不会遭遇灾难。
六二:鸿渐于磐,饮食衎衎「kàn kàn」。吉。
注释:
衎衎(kàn kàn):形容怡然自得的样子。
六二爻:大雁在磐石上空渐进飞行,仪态安详地进食、嬉戏,吉祥。
《象》曰:“饮食衎衎”,不素饱也。
注释:
素饱:犹言“素餐”。素,白。
“仪态安详地进食、嬉戏”,说明六二会尽心于为臣的道理而不会白白吃饭果腹。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渐进而又干实事,会有好的回报。
九三: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妇孕不育,凶;利御寇。
注释:
陆:指地势较平的山顶。
九三爻:大雁向着小山渐进飞行,就像出征的丈夫一去不复返,妻子为失去贞节而怀孕生子感到羞愧,有凶险;(如果能坚持正道用阳刚抵制)对于抵抗强寇的侵犯有利。
《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妇孕不育”,失其道也。“利用御寇”,顺相保也。
注释:
“出征的丈夫一去不复返”,是说九三与其所属的群体离得很远;妻子为失去贞节而怀孕生子感到羞愧,是说妻子违背了夫妻相亲的正道;“(如果能坚持正道用阳刚抵制)对于抵抗强寇的侵犯有利”,是说九三守正会有利于夫妻能够相互保护和扶持。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在渐进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权衡利弊来定“序”。
六四:鸿渐于木,或得其桷,无咎。
注释:
桷(jué):指树上横平的树枝。
六四爻:大雁在树梢上空渐进飞行,如果能找到横平的桷木安稳地栖息,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或得其桷”,顺以巽也。
注释:
“找到横平的桷木安稳地栖息”,是说六四表现得温顺且和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为了更好地渐进,要把握冒险的度。
九五:鸿渐于陵,妇三岁不孕;终莫之胜,吉。
注释:
九五爻:大雁在丘陵上渐进飞行,就像丈夫离开三年了妻子都没有怀孕;外物终究不会阻碍(夫妻重新团聚),吉祥。
《象》曰:“终莫之胜,吉”,得所愿也。
注释:
“外物终究不会阻碍(夫妻重新团聚),吉祥”,是说九五呼应六二的愿望得以实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在渐进之时,要有信心,继续做自己没完成的事业,将会获得吉祥。
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
注释:
上九爻:大雁向着高山渐进飞行,它的羽毛可以用来制作光洁美丽的装饰品,吉祥。
《象》曰:“其羽可用为仪,吉”,不可乱也。
注释:
“它的羽毛可以用来制作光洁美丽的装饰品,吉祥”,是说上九坚持的高洁志向不会受到扰乱。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心地纯正,就是渐进到了最高境界,已是登峰造极,他也不会走下坡路。
归妹卦第五十四
雷泽归妹
归妹:征凶,无攸利。
注释:
归妹:本卦下卦为兑,代表少女,上卦为震,代表长男,两卦相叠,为婚姻之象,象征“出嫁少女”。
归妹卦象征出嫁少女:如果行为不当就向前必会遭遇凶险,没有什么好处。
《彖》曰: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征凶”,位不当也;“无攸利”,柔乘刚也。
注释:
人之终始:指人类的繁衍生息周而复始,没有尽头。
《彖辞》说:出嫁少女,这是对天地阴阳宏大意义的体现,天地阴阳彼此不相交,就不会有万物的旺盛繁殖;出嫁少女,就能让人们获得周而复始的繁衍。因为心情欢欣而悦动,正是出嫁少女的好时候;“向前必会遭遇凶险”,是说其处在不正确的位置上;“没有什么好处”,阳刚处在阴柔的欺凌之下。
《象》曰: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注释:
永终知敝:指夫妻关系长久保持并远离淫佚以免败坏夫妻相处。永,动词,永久保持。
《象辞》说:大泽上面出现了雷声,是“出嫁少女”的象征。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让夫妻之道长久地保持下去并且要远离淫佚,以防夫妻之道受到破坏。
※启示
《归妹》卦以男女之间的爱情为比喻,告诉我们要在不当的时机前进或动机不良而前进就会有凶险。
卦义:
雷泽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
杂解:
《归妹》卦一般象征婚姻,其卦辞为“征凶,无攸利”,这并不代表《归妹》为凶卦,其吉凶是取决于具体条件的。这一卦中,雷是长子,泽是少女,是非常好的婚姻之象。《归妹彖》说:“归妹,天地之大义也。天地不交,而万物不兴;归妹,人之终始也。说以动,所归妹也。”男有分,女有归,男子有事业,女子有好的归宿,古人以之为吉。如《诗经·周南·桃夭》中说:“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也是歌颂女子找到归宿。《归妹象》说:“泽上有雷,归妹。君子以永终知敝。”这里讲的也是万物刚柔相成。
爻辞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
注释:
娣(dì):即“侧室”,指古代随同姐姐一同嫁给同一丈夫的妹妹。
初九爻:让少女嫁作侧室,就像跛脚却努力地向前走,可获得吉祥的结果。
《象》曰:“归妹以娣”,以恒也;跛能履,吉相承也。
注释:
“让少女嫁作侧室”,是说这是婚嫁中经常出现的情况;就像跛脚却努力地向前走,是说初九获得吉祥,是因为帮助正室迎合了夫君。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位卑的人只要能安贫乐道,也能获得吉祥。
杂解:
初九:“归妹以娣,跛能履,征吉。”娣,指的是妹妹,也指代美女。这是古代的媵妾制度的反映。上古男子娶妻,可以同时娶姊妹几人,舜就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后来贴身丫鬟随着贵族小姐嫁过去以后,也会成为男方侍妾。《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丫鬟平儿,后来就变成了贾琏的妾。这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婚姻习俗。初九爻时女子尚且年幼,但这时候可以定亲,结两姓之好。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
注释:
幽人:幽静而又安恬居处的人。
九二爻:眼睛不能明视却要勉力观看,对幽静而安恬居处的人坚守正道有利。
《象》曰:“利幽人之贞”,未变常也。
注释:
“对幽静而安恬居处的人坚守正道有利”,是说九二并没有改变对节操的严格遵守。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得到上天的恩赐,就居家静守。
杂解:
九二:“眇能视,利幽人之贞。”眇能视,是说眼睛不太好,但是可以看见。九二是阳爻居阴位,过于阳刚,在此处,即有女子不当位、女子不正的意思。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
注释:
六三爻:少女出嫁后期望成为正室,应该回家等待时机,以侧室的身份出嫁。
《象》曰:“归妹以须”,未当也。
注释:
“少女出嫁后期望成为正室”,是说六三的行为不恰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按规矩办事。
杂解:
六三:“归妹以须,反归以娣。”也同样不当位。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
注释:
愆(qiān)期:错过了最后期限。
九四爻:出嫁少女的时间不断拖延,迟迟不嫁是要静待时机。
《象》曰:愆期之志,有待而行也。
注释:
“出嫁少女的时间不断拖延”,是因为九四还在静静等待时机的到来。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得到良机,适时而进,应遵循“宁缺毋滥”的原则。
杂解:
九四:“归妹愆期,迟归有时。”阳爻居阴位,同样是太过刚强,太过以自我为中心,有所等待,婚礼延期。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
注释:
几望:月亮差不多圆满,喻指六五的德行还没达到完满的程度。
六五爻:帝乙出嫁少女,侧室的衣饰比她的更加华丽;(品德展现得恰到好处,就像)月亮接近圆满却不过于完满的状态,吉祥。
《象》曰:“帝乙归妹,不如其娣之袂良”也;其位在中,以贵行也。
注释:
“帝乙出嫁少女,侧室的衣饰比她的更加华丽”,是说九五虽处中位但居中不偏,尽管身份高贵却奉行谦逊简朴之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虽身居正职,但内心纯正,不比排场、比待遇,终能获得吉祥。
杂解:
六五:“帝乙归妹,其君之袂,不如其娣之袂良,月几望,吉。”六五爻处于君主的位置上,且又非常谦和,说是帝乙归妹。一般来说,六五是阴爻,象征国君礼贤下士、为人谦虚、虚怀若谷。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kuī]羊,无血。无攸利。
注释:
刲(kuī):屠杀,宰杀。
上六爻:女子手里捧着竹筐,却没有什么可以装载;男子用刀屠宰却没有见到血;(夫妻准备的祭祀之礼没有成功,)没有什么利益可得。
《象》曰:上六无实,承虚筐也。
注释:
上六阴爻中虚无实,就像女子手里捧着空空的竹筐一样。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两人合作要有诚心,重视内在的东西,才能达到目的。
杂解:
上六:“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无攸利。”女子拿着筐子,男子剪羊毛,这是夫唱妇随之象。可见,《归妹》的吉凶并不取决于卦本身,而是视情况而定的。也就是说,对于古人而言,归妹是一件大事、难事,但如果能够符合卦中对婚姻提出的要求,则归妹为吉,否则就是凶。
丰卦第五十五
雷火丰
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
注释:
丰:本卦下卦为离上卦为震,象征着“丰盈而硕大”。日中:太阳居于天空的正中,喻指保持德行“丰盈硕大”的状态。
丰卦是“丰盈硕大”的象征:亨通,有德行的君主能够最终达到丰盈硕大的境界;不需要忧愁,适宜于像中天的太阳那样始终充盈着光辉。
《彖》曰: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注释:
《彖辞》说:“丰”,是丰盈硕大的意思;就像是道德受到发扬之后再有所行动,就能得到丰硕的成果。“有德行的君主能够最终达到丰盈硕大的境界”,是说君主崇尚宏大的美德,提倡致富的意思。“不需要忧愁,适宜于像中天的太阳那样始终充盈着光辉”,是说适宜让盛德的光芒普照天下。太阳居于正中后便会偏西,月亮圆满之后就会出现亏蚀;天地之间的盈亏,都伴随着时间出现消亡和生息,何况人类呢?何况鬼神呢?
《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注释:
折狱致刑:用刑罚来帮助进行刑事审判。折狱,指对刑事诉讼进行判决。致刑,用刑罚的方式。
《象辞》说:雷电和光亮一起到来,是“丰盈硕大”的象征;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效法雷的威严和闪电的光明来判断刑事诉讼并施以适当的刑罚。
※启示
《丰》卦说明盈虚消长的客观规律,提示人们,要求得丰盛,应依理而行,而且强调在兴盛时更要谨慎行事,更要坚守正道。
卦义:
雷火丰:君子以折狱致刑
爻辞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
注释:
配主:即相匹配的“主”,喻指九四。
初九爻:遇到了适当的相匹配的主人,虽然两者具有等同的阳德却不会招致咎害,有所前往必定会受到尊敬和崇尚。
《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
注释:
旬:即“均”,均等、平等。
“虽然两者具有等同的阳德却也不会招致咎害”,是说如果初九和九四的阳德不均衡,就会让二者陷入因竞争而起的灾患中。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为了保持丰沛的状态,最好找一个力量与自己不相上下的人联合。
六二:丰其蔀[bù]。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
注释:
蔀(bù):通“蔽”,遮蔽,这里是遮蔽阳光的意思。
六二爻:丰大能够遮蔽光明的障碍物,就像是在太阳处在中天时出现的斗星,如果前往将有遭受猜疑的隐患;如果能以诚信示人,可以获得吉祥。
《象》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
注释:
发:发挥,这里有“开拓”的意思。
“以诚信示人”,是说六二应该用诚信的品质来扩展自己丰大光明的志向。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于盛大而迷失的情形中,不能贸然行动,应以自己的至诚之心感化这种盛大光明的心志。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无咎。
注释:
丰其沛,日中见沬(mèi):丰盈并硕大旗帜以遮蔽光明,又在日当中午时出现了星星。沛,通“旆”,幡幔、旗帜之类。沬,通“昧”,指微昧之明,也就是夜空中光亮微弱的星星。
九三爻:丰大能够遮蔽光明的幡幔,就像是在太阳处在中天时出现的小星星;如果能像折断右臂那样委屈自己并谨慎言行,就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
注释:
“丰大能够遮蔽光明的幡幔”,是说九三没有承担大事的能力;就做不成什么大事;“像折断右臂那样委屈自己并谨慎言行”,是说九三终究没有施展个人才用的机会。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于盛大而迷失的情形中,其才能得不到发挥是必然的,因此应该使自己暂不能有所作为,消除对方的疑虑,以求自保,然后再图将来。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
注释:
九四爻:丰大能够遮蔽光明的障碍物,就像在太阳处在中天时出现的斗星;如果能遇到与阳德平衡相处的主人,吉祥。
《象》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
注释:
“丰大能够遮蔽光明的障碍物”,是说九四居于不正当的位置上;“就像在太阳处在中天时出现的斗星”,是说此时正处在幽暗不光明的环境中;“遇到与阳德平衡相处的主人”,是说九四会获得吉祥并有利于前行。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此时如果遇到另一个与自己实力相当的上司或朋友,就能改变这种盛大而迷失的情形。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
注释:
六五爻:让天下章美之士前来让光明变得丰大,必定会收获福运和美好的赞誉,吉祥。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注释:
六五的吉祥,是说它必有福运降临。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为了事业的发展,应积极提拔和吸引有才能的人。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qù]其无人,三岁不觌[dí],凶。
注释:
窥(kuī):指暗中察看的意思。阒(qù):形容寂静无声的样子。
上六爻:增建房屋,用高墙遮蔽居室,对着大门窥视,寂静得没有一个人走动,时间过去了三年还是不见人露面,这样让自己深藏其中必定会招致凶险。
《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
注释:
“增建房屋”,是说上六居于高处就像在天际飞翔一样;“对着大门窥视,寂静得没有一个人走动”,是说上六把自己藏在了过于高深的地方。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自己处于盛大的时候,千万不要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盲目扩充。
旅卦第五十六
火山旅
旅:小亨,旅贞吉。
注释:
旅:本卦下卦为山上卦为火,表“山上有火”之象,象征“行旅”。
旅卦是行旅的象征:谦逊柔顺行事才能亨通,若旅行中能坚守正道必获吉祥。
《彖》曰:“旅,小亨”,柔得中乎外而顺乎刚,止而丽乎明,是以“小亨,旅贞吉”也。旅之时义大矣哉!
注释:
《彖辞》说:“行旅,谦逊柔顺行事才能亨通”,比如性情谦逊柔顺者能够居于适中的位置并顺从于刚强者,举止恬静安适而又能附丽于光明之上,所以说“谦逊柔顺行事才能亨通,若旅行中能坚守正道必获吉祥”。可见,行旅时态下的意义是多么宏大啊!
《象》曰:山上有火,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注释:
留狱:指引办案拖拉而使案件稽留。
《象辞》说:山上有火在燃烧,是“行旅”的象征;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应该审慎明白地运用刑罚而不至于稽留案件。
※启示
《旅》卦告诉我们,旅居在外,处在动荡的生活中,更要坚守中正。
卦义:
火山旅: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
爻辞
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
注释:
琐琐:形容猥琐卑贱的样子。取灾:招致灾祸。
初六爻:行旅刚开始时做出猥琐卑贱的举动,是给自己招致灾祸。
《象》曰:“旅琐琐”,志穷灾也。
注释:
“行旅刚开始时做出猥琐卑贱的举动”,是说意志穷迫的初六是在给自己招致灾祸。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要人穷而志不穷。
六二:旅即次,怀其资,得童仆,贞。
注释:
次:住所,这里指客舍。
六二爻:行旅途中住在客舍里,身上藏着财物,有僮仆服侍,应该坚守中正之道。
《象》曰:“得童仆贞”,终无尤也。
注释:
“有僮仆服侍,应该坚守中正之道”,是说六二终将没有过错。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旅居在外,处在动荡的生活中,应当坚守中正。
九三:旅焚其次,丧其童仆;贞厉。
注释:
九三爻:行旅途中被烧毁了客舍,也丢失了僮仆;应该守持中正以防御危险的到来。
《象》曰:“旅焚其次”,亦以伤矣;以旅与下,其义丧也。
注释:
“行旅途中被烧毁了客舍”,是说九三也在大火中受到了伤害;处在行旅之中的人擅自向下面施惠,必然会让自己走向灭亡。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在羁旅中要柔顺一点。
九四:旅于处,得其资斧,我心不快。
注释:
资斧:应为“齐斧”,即“利斧”的意思。
九四爻:行旅暂时得到安置但内心不能安适,获得了披荆斩棘的利斧,但心中不畅快。
《象》曰:“旅于处”,未得位也;“得其资斧”,心未快也。
注释:
“行旅暂时得到安置但内心不能安适”,是说九四没能找到合适的位置;“获得了披荆斩棘的利斧”,但心中无法畅快。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旅居在外,不能因得到暂时的安身之地而忘记自己的理想。
六五:射雉,一矢亡;终以誉命。
注释:
六五爻:射取野鸡,一箭便命中;(虽然小有损失,但)最终仍将得到美誉。
《象》曰:“终以誉命”,上逮也。
注释:
逮:及,承及。
“(虽然小有损失,但)最终仍将得到美誉”,是说六五能向上承接君主的赏赐。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求安定应不计一时的得失。
上九: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táo];丧牛于易,凶。
注释:
易:通“场”,指荒远的田畔,喻指上九所处的穷极之地。
上九爻:树上的鸟巢被烧毁了,行旅中的人先是在高处欢笑继而因遭殃而号啕大哭;就像在荒野中丢失了牛一样,将会有所凶险。
《象》曰:以旅在上,其义焚也。丧牛于易,终莫之闻也。
注释:
行旅之中的人却要占据上位,必然会招致烧毁鸟巢那样的灾难;在荒远的田畔上丢失了牛,是说上九在行旅之中遇到了灾祸但没有人知道。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旅居在外,得到了高位,更要谦逊待人。
巽卦第五十七
巽为风
巽: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注释:
巽:本卦上下卦均为巽、为风,是长风相随的意象,象征着“顺从”。
巽卦象征着“顺从”:谦逊柔顺可得亨通,利于有所前往,有利于大人的出现。
《彖》曰:重巽以申命。刚巽乎中正而志行,柔皆顺乎刚,是以“小亨,利有攸往,利见大人”。
注释:
申命:申饬命令、强调意旨。刚巽乎中正:指阳刚者因自身的中正之德而受到别人的顺从。巽,名词用作动词。
《彖辞》说:上下顺从有利于申饬命令。就像阳刚者因为自身拥有中正的美德而受到别人的顺从,进而可以施展个人的志向,阴柔者都能以谦逊顺从的态度顺承与阳刚者,所以说“谦逊柔顺可得亨通,利于有所前往,有利于大人的出现”。
《象》曰:随风,巽;君子以申命行事。
注释:
随:指接连不断、连续地彼此相随。行事:施行政事,处理政务。
《象辞》说:和缓的风前后相随地吹入,象征“顺从”;君子从中得到启示,(以行于天下而无所阻碍的风为效仿对象)申饬命令,处理政务。
※启示
《巽》卦告诉我们,一个人要谦逊、顺从。
卦义:
巽为风:君子以申命行事
爻辞
初六:进退,利武人之贞。
注释:
进退:此处有“为进退而犹豫不决”的意思。
初六爻:太过于卑顺了就会犹豫不定,对刚武勇猛的人坚守正道有利。
《象》曰:“进退”,志疑也;“利武人之贞”,志治也。
注释:
治:修治,修立。
“太过于卑顺了就会犹豫不定”,是说初六的意志懦弱且多疑;“对刚武勇猛的人坚守正道有利”,是说初六因勉励要在自身修治和树立坚强意志上有所作为。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对于位卑权弱的人,要给其适当鼓舞,以利其前进强大。
九二:巽在床下,用史、巫纷若吉,无咎。
注释:
史、巫:指古代祭神者祝史、巫觋。[4]纷若:形容盛多纷乱的样子。
九二爻:顺从而卑下地居于床下,如果能像祝史、巫觋侍奉神灵那样的谦卑,则可以获得大的吉祥,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纷若之吉”,得中也。
注释:
“可以获得大的吉祥”,是说九二能够守持中正而不有所偏。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要心地虔诚、中正地对待一切。
九三:频巽,吝。
注释:
频:通“颦”,形容人因内心苦闷而蹙眉忧愁的样子。
九三爻:忧愁不乐地勉强顺从,将会有遗憾的事情发生。
《象》曰:“频巽之吝”,志穷也。
注释:
“忧愁不乐地勉强顺从,将会有遗憾的事情发生”,是说九三的心志处于困顿而无法振作的境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丧失了谦逊的美德,就无可救药了。
六四:悔亡,田获三品。
注释:
三品:即“三类”,指古代贵族狩猎后所得猎物的三种效用,分别为“干豆”“宾客”“充疱”,其中“干豆”是将猎物晒成肉干放在豆器里祭祀神灵。
六四爻:悔恨消失不见了,打猎获取了三类猎物(即用于祭祀、招待宾客、送给国君做庖厨之用)。
《象》曰:“田获三品”,有功也。
注释:
“打猎获取了三类猎物(即用于祭祀、招待宾客、送给国君做庖厨之用)”,是说六四因为顺从了君主的命令而得此功勋。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能恪守谦逊、顺从之道,就能有所建树。
九五:贞吉,悔亡,无不利;无初有终;先庚三日,后庚三日,吉。
注释:
庚:处在“天干”之中的第七位,是“过中”之数,被古人看做“变更”的象征。
九五爻:坚守正道可获吉祥,悔恨会自然消亡,无所不利;晓明命令的时候开始可能不很顺利,但最终将会通畅圆满;在“庚日”之前三天发布新令,在“庚日”之后三天实行新令,让上下顺从了就肯定会获得吉祥的结果。
《象》曰:九五之吉,位正中也。
注释:
九五所呈现的吉祥之象,是因为它处在了端正而守持中正之道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刚强正直,难免有不甚谦逊之悔,但只要他有中正之德,最终能获得吉祥。
上九:巽在床下,丧其资斧;贞凶。
注释:
上九爻:极为顺从地屈居床下,就像丢失锋利的利斧,坚守正道就可以防范凶险发生。
《象》曰:“巽在床下”,上穷也;“丧其资斧”,正乎凶也。
注释:
“极为顺从地屈居床下”,是说上九居于穷极的位置上无路可走;“就像丢失锋利的利斧”,是说上九应该守持阳刚的正道来防范凶险的发生。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处于穷极的困境中所表现的谦卑不是坚守正道的谦卑,而是丧失了人格的谦卑,是不可取的。
兑卦第五十八
兑为泽
兑:亨,利贞。
注释:
兑:本卦上下卦均为兑,是上下和睦、朋友友善之象,象征“欣悦”。
兑卦象征着欣悦:亨通,对坚守正道有利。
《彖》曰:兑,说也。刚中而柔外,说以利贞。是以顺乎天而应乎人。说以先民,民忘其劳;说以犯难,民忘其死:说之大,民劝矣哉!
注释:
劝:劝勉,自我勉励。
《彖辞》说:兑,是欣悦的意思。就像阳刚居于中位并心怀诚信而阴柔居于外位并谦逊和顺,就能让事物始终欢愉并坚守中正之道。因此,正确的“欢悦”既要顺应天命也要呼应民众。君子大人能够在百姓之前不辞辛苦,百姓也肯定会不辞辛苦;欣然赴难而不有所回避,百姓也肯定会忘记生死之义:欣悦的意义多么宏大啊,可让百姓勉励自己奋力向前!
《象》曰:丽泽,兑;君子以朋友讲习。
注释:
丽泽:从卦象上看,本卦为两泽并连出现。丽,并连在一起。讲习:即“治学”之道,也就是讲授不明确的、研习不熟悉的内容、学问等。
《象辞》说:两泽并连在一起,象征着“欣悦”;君子从中得到启示,与优良的朋友们一起讲习学问的深厚内涵。
※启示
《兑》卦告诉我们,要和悦待人,要恰当地取悦于人。
卦义:
兑为泽:君子以朋友讲习
爻辞
初九:和兑,吉。
注释:
和兑:形容平和而欣悦的样子。
初九爻:以平和欣悦的态度对待别人,吉祥。
《象》曰:“和兑之吉”,行未疑也。
注释:
以平和欣悦的态度对待别人所带来的吉祥,是说初九能够始终端正自己的行为而不受人猜忌。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和悦待人。
九二:孚兑,吉,悔亡。
注释:
九二爻:以诚信欣悦的态度对待别人,吉祥,心中的悔恨会自然消亡。
《象》曰:“孚兑之吉”,信志也。
注释:
信志:心中始终坚守诚信。
“以诚信欣悦的态度对待别人而获得吉祥”,是说九二心中始终坚守诚信。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和悦待人要以诚信为基础。
六三:来兑,凶。
注释:
六三爻:外界前来谋求欣悦,会有凶险的事情发生。
《象》曰:“来兑之凶”,位不当也。
注释:
“外界前来谋求欣悦会带来凶险”,是说六三处在不正当的位置上。
※启示
进一步强调和悦待人要以诚信为基础。
九四:商兑未宁,介疾有喜。
注释:
商兑未宁:指因为商议欣悦之事而内心难以宁静的状态。商,商议、思量。介疾有喜:因为隔绝了谄媚的隐患而有所喜庆。介,隔绝、断绝。
九四爻:因为商议欣悦的事情而内心不得宁静,能够隔绝谄媚的隐患就会有所喜庆。
《象》曰:九四之喜,有庆也。
注释:
九四中所说的喜兆,是因为有值得庆祝的意象出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和解或和谈时,如对方没有诚意,必须要揭穿他的真面目。
九五:孚于剥,有厉。
注释:
剥:消剥、消长,即“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意。
九五爻:诚信地对待损害阳刚的阴柔小人(并受其引诱而欣悦),会有危险发生。
《象》曰:孚于剥,位正当也!
注释:
“诚信地对待损害阳刚的阴柔小人(并受其引诱而欣悦)”,让人对他居于中正之位却有如此态度感到可惜。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于显要的位置上的人更加要有诚信。
上六:引兑。
注释:
引:引诱。
上六爻:引诱他人与自己一起欣悦。
《象》曰:上六“引兑”,未光也。
注释:
上六“引诱他人与自己一起欣悦”,是说欣悦的道理并没有得到发扬光大。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不择手段地取悦于人是不可取的。同时,要对这样的人提高警惕。
涣卦第五十九
风水涣
涣: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注释:
涣:本卦下卦为水上卦为风,是风在水上推波助澜之象,象征“涣散”。王假有庙:喻指凝合诸等神灵的保佑。
涣卦象征涣散:亨通,贤明的君主用美德感召神灵让宗庙社稷得以保全,对跋涉大川巨流有利,对坚守正道有利。
《彖》曰:“涣,亨”,刚来而不穷,柔得位乎外而上同。“王假有庙”,王乃在中也;“利涉大川”,乘木有功也。
注释:
王乃在中:喻指九五居于中位,用诚信品德感化神灵,成为聚合众多力量的核心,同时也是对卦辞“王佳有庙”的解释。
《彖辞》说:“涣散,亨通”,就如阳刚者前来居处于内卦中位才不会陷入穷困,阴柔者处于外卦中位并向上与阳刚者相协同(这就让阴阳虽散乱但仍然能凝聚心神)。“贤明的君王用美德感召神灵让宗庙社稷得以保全”,是说君王能够凝聚人们的拥护而处于中位;“对跋涉大川巨流有利”,是说乘坐木船协力同行必定能获得成功。
《象》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
注释:
《象辞》说:风在水上吹过,是“涣散”的象征;先王从中得到启示,用祭祀天帝的方式建立宗庙,以聚合人们的力量。
※启示
《涣》卦告诉我们,处于涣散之时,要凝聚人心。
卦义:
风水涣:先王以亨于帝立庙
爻辞
初六:用拯马壮吉。
注释:
初六爻:用强壮马匹的力量来拯济自己可以获得吉祥。
《象》曰:初六之吉,顺也。
注释:
初六的吉祥,是因为它向上顺承了九二。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于涣散的阶段,如能借助外力来弥补力量的不足,也是吉利的。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注释:
机:通“几”,指几案等物品。
九二爻:涣散的时态下仅有几案大小的处所可供依凭,悔恨消亡。
《象》曰:“涣奔其机”,得愿也。
注释:
得愿:指初六与九二阴阳相合,能涣散也能聚合的情状。
“涣散的时态下仅有几案大小的处所可供依凭”,是说九二聚合阴阳的愿望得到实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于涣散之时,如能相互保全,就没有什么悔恨。
六三:涣其躬,无悔。
注释:
六三爻:涣散自身的力量去附从于阳刚者,没有什么悔恨的。
《象》曰:“涣其躬”,志在外也。
注释:
“涣散自身的力量去附从于阳刚者”,是说它的志向还是要向外发展。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在涣散之时,能以大局为重,自觉服从有领导才能的人的安排,这是明智之举。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注释:
群:犹言“朋党”。
六四爻:涣散自己的朋党,最为吉祥;涣散小的群体去组合成山丘似的大群体,不是平常人所能想到的。
《象》曰:“涣其群元吉”,光大也。
注释:
“涣散自己的朋党,最为吉祥”,是说六四具有光明正大的品德。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解除狭隘的小团伙思想。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注释:
九五爻:像涣散自己的汗水一样发出强大的信号,将君主的积蓄散尽来聚合天下人的心,不会有咎害。
《象》曰:“王居无咎”,正位也。
注释:
“将君主的积蓄散尽来聚合天下人的心,不会有咎害”,是说九五正好处在“君主”尊位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处在涣散之时,如人心又能聚合,政令又能得到实行,这不会有什么灾祸。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注释:
血:通“恤”,犹言“忧恤”,担忧的样子。逖(tì):通“惕”,机警、警惕。
上九爻:涣散(到了穷极而聚合四方),于是摆脱了警惕和忧惧,不会有什么咎害。
《象》曰:涣其血,远害也。
注释:
“涣散(到了穷极而聚合四方),于是摆脱了警惕和忧惧”,是说上九已从离散的咎害中摆脱出来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能谦逊、宽容待人,就能使涣向聚转变,从而远离了灾祸。
节卦第六十
水泽节
节:亨,苦节不可,贞。
注释:
节:本卦下卦为兑、为泽,上卦为坎、为水,为水在泽上面之象,象征“节制”。苦节:指过于节制会于事理有害。
节卦是“节制”的象征:亨通;但不可以过分节制,应该守持中正之道。
《彖》曰:“节,亨”。刚柔分而刚得中。“苦节不可,贞”,其道穷也。说以行险,当位以节,中正以通。天地节而四时成;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
注释:
《彖辞》说:“节制,亨通”,这是由于刚柔分明而阳刚主持了节制。“但不可以过分节制,应该守持中正之道”,是因为这样才能让节制的正道不至于走向穷困。事物欣悦的时候就要勇敢地涉险,居处正当位置时就应当有所节制,居于中位且守持正道才会做事亨通。天地自然就是因为受到节制而生成了四季;君主用典章制度进行节制,才能不浪费财物,才让民众受伤害。
《象》曰:泽上有水,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注释:
数度:礼仪和法度。议德行:评议人才可受到什么样的重用。议,审度、评议。德行,即人才的优劣。
《象辞》说:筑堤防止形成水患,象征着“节制”;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制定出礼仪法度作为准则,评议人才的德行来适当任用。
※启示
《节》卦告诉我们,适当节制自己的行为,就会通达顺利。但过分的节制会适得其反。
卦义:
水泽节: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
杂解:
《节》卦之象,是泽上有水,这种现象代表的吉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水是否有节制。如果水过多,那么沼泽就显现不出来;如果泽上无水,那么泽就会干涸消失,这些都是凶象。《诗经·卫风·氓》说:“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湿地都有一个边沿,池子都有一个边界。泽上有水,就要人们明白万事万物都有规定,要根据规定进行适当的调整;做事要有尺度,要能够处理好阴阳平衡的关系,保持中和之道。《象传》说:“君子以制数度,议德行。”就是这个意思。
《节》卦的每一爻也代表着不同条件下的吉凶变化。初九:“不出户庭,无咎。”以学生为例,初九好比大学新生,处于懵懵懂懂的新鲜阶段,没有举动,就不会犯过失。九二:“不出门庭,凶。”经过一年的学习和熏陶,就应当做出一些成绩,如果还是没有举措,那就不合适了。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六三爻位下卦之终,阴爻居阳位,说明在应该刚健的时候,变得很柔弱,未能把握住局势。六四:“安节,亨。”九五:“甘节吉,往有尚。”上卦三爻中,一般以中间一爻作为正爻,此处即九五爻,为全卦的首领,且又当位,如君在位。六四在九五之下,正像是臣与君的关系,臣十分谦和,且有可以侍奉的国君,能够发挥他的作用。同时,六四和九五又都当位,象征行为举止都比较得体。故而两爻皆吉。上六:“苦节,贞凶,悔亡。”虽然当位,但它处在上爻的位置,好高骛远、心不在焉,难以把握好节度,因而有所悔。总之,《节》卦的吉凶都是以“节”来限定的,即是否守规矩,是否能够把握做事情的度。
爻辞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注释:
户庭:指门户之外的庭院。
初九爻:(慎守于自我节制而)不跨出户庭,肯定不会有所咎害。
《象》曰:“不出户庭”,知通塞也。
注释:
“(慎守于自我节制而)不跨出户庭”,是说初九明白路途通畅则前行、阻塞则停止的道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节制适度,没有什么灾祸。
九二:不出门庭,凶。
注释:
门庭:指门户之内的庭院。
九二爻:(拘泥于自我节制而)不跨出门庭,将会有凶险。
《象》曰:“不出门庭,凶”,失时极也。
注释:
“(拘泥于自我节制而)不跨出门庭,将会有凶险”,是说九二丧失了合适的时机。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一个人过分节制,就会有凶险。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注释:
不节若:如果不加以节制的话。若,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六三爻:无法自我节制,于是便哀叹悔恨自己,可帮助自己免遭咎害。
《象》曰:“不节之嗟”,又谁咎也!
注释:
又谁咎:无所怨咎、未必有咎的意思。
“无法自我节制,于是便哀叹悔恨自己”,又有谁会对他施加咎害呢?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因不能节制而嗟叹自悔,能避免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
六四:安节,亨。
注释:
安节:指安然于受到节制。
六四爻:安心于受到节制,亨通。
《象》曰:“安节之亨”,承上道也。
注释:
“安心于受到节制可获亨通”,是说六四并没有偏离顺承尊上的道路。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应安守正道,顺其自然地节制。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注释:
甘节:指让人感受美好的、恰到好处的节制。
九五爻:适当地节制而让人产生美好的感觉,吉祥,前行必定受到人们的尊敬。
《象》曰:“甘节之吉”,居位中也。
注释:
“适当地节制而让人产生美好的感觉并获得吉祥”,是说九五处在正中的尊位上。
※启示
这一爻进一步强调,节制要适度。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注释:
上六爻:过分地节制,让人们感到苦涩;应该守持正道防范凶险,悔恨将自动消亡。
《象》曰:“苦节贞凶”,其道穷也。
注释:
“过分地节制让人们感到苦涩,应该守持正道防范凶险”,是说上六的自我节制之道进入了穷困的境地。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一个人为了有益于社会而过分节制,是有可取之处的。
中孚卦第六十一
风泽中孚
中孚: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注释:
中孚:本卦下卦为泽上卦为风,为风在泽上之象,象征“中心诚信”。豚鱼:小猪和小鱼,喻指极隐微的事物。
中孚卦象征着“中心诚信”:(甚至诚信到了)能够感动小猪小鱼,可获吉祥,对渡过大河巨流有利,对坚守正道有利。
《彖》曰:“中孚”,柔在内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豚鱼吉”,信及豚鱼也。“利涉大川”,乘木舟虚也;中孚以利贞,乃应乎天也。
注释:
乘木舟虚:从中孚卦的卦象上看,上卦为木下卦为泽,呈现出乘木船远行之象。木、舟、虚,三者同义,都是在指称“船”。
《彖辞》说:“中心诚信”,比如阴柔者居于内卦且谦逊至诚而阳刚者在外卦且遵行诚信;于是就出现了居下者欢欣喜悦、居上者谦和顺承之象,这样诚信的德行就能教化邦国。“(甚至诚信到了)能够感动小猪小鱼而获得吉祥”,是说诚信已经广泛传播到了小猪小鱼这样的微小物种上;“对渡过大河巨流有利”,是说此时已经像驾驶小船那样畅通无阻;中心诚信且对坚守正道有利,是说它顺应了上天的刚正美德。
《象》曰:泽上有风,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注释:
议狱缓死:指君子广泛布施诚信之德,谨慎地审议案件并宽免死刑。
《象辞》说:大泽上有和风吹过,(就像被布施过诚信之德一样)是“中心诚信”的象征;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以诚信的德行慎重审议案件并宽缓死刑。
※启示
《中孚》卦告诉我们,诚信能感动一切。只要有了它,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
卦义:
风泽中孚:君子以议狱缓死
爻辞
初九:虞吉。有它不燕。
注释:
燕:通“宴”,也有“安详”“安宁”的意思。
初九爻:安守诚信即可获得吉祥,希望得到更多则导致内心不安。
《象》曰:初九“虞吉”,志未变也。
注释:
初九“安守诚信即可获得吉祥”,是说他还没有改变不欲他求的志向。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应安守诚信。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注释:
阴:即“山之阴”,喻指九二处于两阴爻之下的情状。靡:共享,同享。
九二爻:白鹤在山的背阴处鸣叫,它的同类就用声音应和它;我有甜美的好酒,愿与你一起享用。
《象》曰:“其子和之”,中心愿也。
注释:
“白鹤在山的背阴处鸣叫,它的同类就用声音应和它”,是说这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愿望。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言行一致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注释:
得敌:面临敌人需要战胜。罢(pí):通“疲”,指军队因疲惫而退却。
六三爻:(如果内心不诚)在强敌面前,或者击鼓进攻,或者疲乏撤退,或者(因畏惧敌人的攻击而)哭泣,或者(因敌人不来攻击而)纵声高歌。
《象》曰:“或鼓或罢”,位不当也。
注释:
“或者击鼓进攻,或者疲乏撤退”,是说六三处在不正当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诚信,人的言行就经常变动,就像没有舵手的船,漂浮不定,往往是凶多吉少。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注释:
六四爻:月亮将圆未圆的时候,良马丢失了它的同伴,不会招致咎害。
《象》曰:“马匹亡”,绝类上也。
注释:
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承接、向上顺从的意思。
“良马丢失了它的同伴”,是说六四为了向上顺从九五而断绝与同类的交往。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应与有诚信的至尊者结交。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注释:
有孚挛如:指用诚信牵系天下民众之心。
九五爻:有诚信的人会因心系天下而得到天下人的应和,没有什么咎害。
《象》曰:“有孚挛如”,位正当也。
注释:
“有诚信的人会因心系天下而得到天下人的应和”,是说九五恰好处在正当且中正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有诚信能使大家紧密团结在一起,共同对付困难,自然没有什么灾祸。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注释:
翰音:指飞鸟鸣叫的声音,喻指上九因诚信衰竭而制造升天假象的虚伪之声。
上九爻:飞鸟的叫声响彻天际(只远远听到但看不到鸟影),守持正道可防范凶险发生。
《象》曰:“翰音登于天”,何可长也!
注释:
“飞鸟的叫声响彻天际(只远远听到但看不到鸟影)”,是说这种虚无的声音怎么会长久保持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只说空话,不讲实际行动的人,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
小过卦第六十二
雷山小过
小过:亨,利贞;可小事,不可大事。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
注释:
小过:本卦下卦为艮上卦为震,居外的四条阴爻超过了居中的两条阳爻,象征“小有越过”。
小过卦象征着“小有越过”:亨通,对坚持正道有利;可以从事寻常的小事,不可践行天下大事;比如飞鸟只留下悲哀的叫声,不适宜勉力向上飞翔,适宜栖息于下位,最为吉利。
《彖》曰: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
注释:
与时行:指“小过”之道的施行也需要遵循正当的时机,不能随意妄为。
《彖辞》说:小有越过,是说在寻常的小事情上超过一点也能亨通;超过一点而对坚持正道有利,是说应当在一定的时态下奉行这个道理。比如阴柔者居中而无所偏,所以施行“小事”就能获得吉祥;阳刚者没有处在正确的位置上而无法坚守中正,所以“不可以践行天下大事”。卦中飞鸟的喻象:“飞鸟只留下悲哀的叫声,不适宜勉力向上飞翔,适宜栖息于下位,最为吉利”,说明向上践行大事是违逆正理而向下施行小事是在顺应正理。
《象》曰:山上有雷,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注释:
《象辞》说:山顶上出现了异常的震雷,象征“小有越过”;君子从中得到启示,在小事上做得略有过分,如举止稍稍过于恭敬,丧事稍稍过于悲伤,日常支出稍稍过于节俭。
※启示
《小过》卦告诉我们,处在小的动荡中,不能有过分大的行动。
卦义:
雷山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于俭
爻辞
初六:飞鸟以凶。
注释:
飞鸟以凶:喻指初六本应安心居于下位,却像飞鸟一样逆势向上飞翔,故而会有凶险。
初六爻:飞鸟逆势向上飞翔,将会有凶险的事情发生。
《象》曰:“飞鸟以凶”,不可如何也。
注释:
不可如何:即“无可奈何”,指事情难以解决的情状。
“飞鸟逆势向上飞翔,将会有凶险的事情发生”,是说初六是在为自己招致凶险,无可奈何。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小的动荡中,不能有太过分的行动。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注释:
六二爻:超过祖父,遇到祖母;不及他的君主,君主于是得到了适宜的臣子,没有咎害。
《象》曰:“不及其君”,臣不可过也。
注释:
“不及他的君主”,是说作为臣仆的六二不可以超过君主。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小的动荡中,一个人要适当展示自己的才能,但不能表现得比自己的上司优秀。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注释:
从或戕(qiāng)之:一意跟随将会受到伤害。从,跟随、随从。
九三爻:不愿意过于防备,可能要受到别人的伤害,将有凶险的事情发生。
《象》曰:“从或戕之”,凶如何也!
注释:
“可能要受到别人的伤害”,是说九三所面临的凶险多么严重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小的动荡中,更不能有太过的行为。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注释:
九四爻:没有什么咎害,不过分刚强就能遇到阴柔,主动迎合将会有危险,应心存警惕,不施展才华,还要永久地坚守正道。
《象》曰:“弗过遇之”,位不当也;“往厉必戒”,终不可长也。
注释:
“不过分刚强就能遇到阴柔”,是说九四并没有适当的位置上;“主动迎合将会有危险,应心存警惕”,是说主动迎合阴柔必将会面临凶险。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事情是变化的,我们要根据变化的时势来定行动的标准。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注释:
弋(yì):发射系着细绳的箭矢。在穴:隐藏在穴中的野兽,这里是指难以发现的隐患、弊端等。
六五爻:乌云密布却没有下雨,它们从城邑的西郊升起;王公猎取藏在洞穴中的野兽。
《象》曰:“密云不雨”,已上也。
注释:
“乌云密布却没有下雨”,是说六五的阴气势力已经超过了阳气,致使无法化雨。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过于强求不足以成大事。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shěng]。
注释:
离:通“罹”,遭受,指飞鸟遭到箭矢的射击。灾眚(shěng):灾祸,祸患。
上六爻:无法遇上阳刚者却要超过他们;就像不停飞翔的鸟儿会被射杀一样,会遭遇凶险,这就是所谓的“自取灾祸”了。
《象》曰:“弗遇过之”,已亢也。
注释:
“无法遇上阳刚者却要超过他们”,是说上六已经身处极为亢奋的境地。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小的动荡中,如果想采取过分的行动,无疑是飞蛾扑火。
既济卦第六十三
水火既济
既济:亨小,利贞。初吉终乱。
注释:
既济:本卦上卦为水下卦为火,象征“事已成”。初吉终乱:指“事成”之后需谨慎地“守成”,防止事情走向危险混乱的局面。
既济卦象征事已成:这个时候连阴柔弱小者也都获得亨通,对坚守正道有利;如果不懂得谨慎地守成,那么,开始时吉祥,但最终会混乱不堪。
《彖》曰:“既济,亨”,小者亨也。“利贞”,刚柔正而位当也。“初吉”,柔得中也;“终止则乱”,其道穷也。
注释:
《彖辞》说:“事已成,亨通”,是说这个时候连阴柔弱小者都得以亨通。“对坚守正道有利”,是说此时对阳刚者及阴柔者来说都有利于他们端正行为、适当居处。“开始时吉祥”,是说阴柔者也能像阳刚者那样持中不偏;“最终会混乱不堪”,是说“事成”的道理已经陷入困顿。
《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注释:
思患而豫防之:想到以后出现的隐患而提前做好防备。豫,通“预”,提前准备。
《象辞》说:水在火上(可以煮熟食物),象征着“事已成”;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在事成之后考虑会出现什么样的隐患而提前预防。
※启示
《既济》卦告诉我们,在成功之后,为防止最终发生危乱,更要谨慎行事。
卦义:
水火即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杂解:
《既济》是唯一的一个三刚三柔六爻皆当位而有应的卦,但其卦辞却不是六十四卦中最好的,除了九五的《象传》提出“吉大来也”,其余爻辞中没有一个提到“吉”,甚至卦辞还说“初吉终乱”,虽然有成功,但最终会酿成大患。原因很简单,各爻俱当位有应,九五爻也想得到“实受其福”的好处,六爻虽不提到吉,却也没有提到“凶”,应该是太平之象。但大祸患恰恰存在于太平之中,历朝历代也是在太平盛世之后走向衰落。因此上六便因处于穷极之处而有“濡首”之厉,预示着成功中藏有大祸患。
爻辞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注释:
曳其轮,濡其尾:向后拖拽车轮不使其迅猛前进,沾湿小狐狸的尾巴不使其快速前行,喻指要坚持谨慎守成的状态。
初九爻:向后拖拽车轮(使其不能迅猛前进),沾湿小狐狸的尾巴(使其不能快速前行),必定不会有所咎害。
《象》曰:“曳其轮”,义无咎也。
注释:
“向后拖拽车轮(使其不能迅猛前进)”,是说初九的行为是在谨慎守成,不会招致咎害。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应谨慎守成。
六二:妇丧其茀[fú],勿逐,七日得。
注释:
茀(fú):指古代贵族妇女所乘车辆上,用来遮蔽车内景象的饰品。
六二爻:妇人的车辆丢失了用以遮蔽的饰品(难以出行),不用寻找,过不了七天就能失而复得。
《象》曰:“七日得”,以中道也。
注释:
“过不了七天就能失而复得”,是说这是六二坚持中正不偏之道的结果。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想进一步取得成功,要随其缘,因为欲速则不达。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注释:
鬼方:是商周时期居住在我国西北方向上的一支少数民族,也指鬼方民族建立的国家。
九三爻:殷高宗征讨鬼方部落,用了三年时间才获得胜利;激进躁动的小人不堪重用。
《象》曰:“三年克之”,惫也。
注释:
“用了三年时间才获得胜利”,是说九三因为太过持久地努力甚至到了疲惫的程度。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经过千辛万苦获得胜利后,不能重用小人。
六四:繻[xū]有衣袽[rú],终日戒。
注释:
(纟需)(rú)有衣袽(rú):华丽的衣服变成了破布。(纟需),彩色的丝帛,这里指华丽的服装。袽,败絮,形容衣服破敝的样子。
六四爻:华丽的衣服变成了破布棉袍,应当每天都戒备坏事情发生。
《象》曰:“终日戒”,有所疑也。
注释:
“每天都戒备坏事情发生”,是说六四心中有令它疑惧的事情。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成功之后,更要保持警惕性。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注释:
杀牛:指举行规模盛大的祭祀仪式。
九五爻:东边邻国杀牛盛祭,不如西边邻国用微薄的祭品禴祭,更易受到神灵的福泽。
《象》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时也;“实受其福”,吉大来也。
注释:
时:正当其时,合时。
“东边邻国杀牛盛祭”,不如西边邻国用微薄的祭品禴祭;“西边邻国更易受到神灵的福泽”,是说吉祥将会源源不断地到来。
※启示
这一爻暗示我们,在成功之后,不能贸然进行大的举措,应等待时机。
上六:濡其首,厉。
注释:
上六爻:小狐狸渡河时沾湿了头部,将会面临危险。
《象》曰:“濡其首”,何可久也?
注释:
“小狐狸渡河时沾湿了头部,将会面临危险”,是说如果事成之后不能审慎对待的话,又如何做到守成持久呢!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如果在成功之后,过于保守,也会遭遇危险。
未济卦第六十四
火水未济
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注释:
未济:本卦下卦为水上卦为火,卦象与既济卦正相反,象征“事未成”。汔(qì):接近。
未济卦象征“事未成”:努力地促成才能获得亨通;如果像小狐狸渡河接近成功时被水沾湿了尾巴,就没有什么利益可言了。
《彖》曰:“未济,亨”,柔得中也。“小狐汔济”,未出中也;“濡其尾,无攸利”,不续终也。虽不当位,刚柔应也。
注释:
未出中:指九二居于下卦中位,还没有摆脱危险的环境。
《彖辞》说:“事未成,努力地促成才能获得亨通”,是因为阴柔者能够守持中正之道。“小狐狸渡河接近成功”,表示并没有完全脱离险境;“被水沾湿了尾巴,没有什么利益可言”,是说即使能做成事也不能让努力持续下去。虽然卦中的六爻都没处在合适的位置上,但阴阳彼此相应而能走向成功。
《象》曰:火在水上,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注释:
《象辞》说:火在水之上(而难以煮熟食物),象征“事未成”;君子从中得到启示,要慎重地辨清事物的种类从而让它们能居处在适当的位置,这样才能让诸事获得成功。
※启示
《未济》卦告诉我们,在事业还未成功时,不可冒进。
卦义:
火水未济:君子以慎辨物居方
杂解:
《未济》虽然是六十四卦的最后一卦,意味着天下万物要重新开始,似乎很令人沮丧,但卦中六爻却显示出蒸蒸日上的发展。初六柔弱无力,如过河之小狐,濡湿了尾巴,小有困难。九二处险难之内,虽不得位,处中而行,可以贞吉。六三处于坎险之中,虽然不能远征,却也“利涉大川”。九四“有赏于大国”。六五有“君子之光”,故而吉祥。上九有诚信之德,六爻之中,反而凶少而吉多。
爻辞
初六:濡其尾,吝。
注释:
初六爻:小狐狸渡河时沾湿了尾巴,会有遗憾的事情发生。
《象》曰:“濡其尾”,亦不知极也。
注释:
不知极:指初六居于卑下的位置,不知道守持中正不偏的道理。
“小狐狸渡河时沾湿了尾巴”,是说初六尚未知晓谨慎持中的道理。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条件还不成熟时,如果贪功冒进,就会陷入危险中。
九二:曳其轮,贞吉。
注释:
九二爻:向后拖拽车轮(使其不能迅猛前进),坚守中正之道就能获得吉祥。
《象》曰:九二贞吉,中以行正也。
注释:
九二要守持正道才可以获得吉祥,是说六二只有守持中正且做事持中不偏才能成功。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坚守中正,不做无谓的冒险。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注释:
六三爻:事未成,贸然前进必然会有凶险,但对于渡过大河巨流脱离危难有利。
《象》曰:“未济,征凶”,位不当也。
注释:
“事未成时就贸然前进必然会有凶险”,是说六三正处在不正当的位置上。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自己已积累了一定的力量时,要敢于冒险。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注释:
震:以雷霆的阵势展现。有赏于大国:受到封赏成为执掌大国的诸侯。
九四爻:守持正道即可获得吉祥,悔恨也会消亡;像雷霆那样猛烈地讨伐鬼方之国,用了三年时间才最终获胜,被封赏为掌管大国的诸侯。
《象》曰:“贞吉悔亡”,志行也。
注释:
“守持正道即可获得吉祥,悔恨也会消亡”,是说九四正在践行求济的志向。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即将胜利时,更要一鼓作气。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注释:
六五爻:守持正道就能获得吉祥,没有悔恨;这是君子的品德散发的光辉,坚持诚实必然能获得吉祥。
《象》曰:“君子之光”,其晖吉也。
注释:
晖:散发的光辉。
“君子的品德散发的光辉”,是说六五能够给人们带来吉祥。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在即将成功时,更要有诚信。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注释:
失是:有失于正道。是,正道。
上九爻:以诚信的态度对待他人,安闲地饮酒,不会招致咎害;但(如果过分安逸享乐就)会像小狐狸沾湿了头部,没有限度地信任别人而让正道受到损害。
《象》曰:“饮酒濡首”,亦不知节也。
注释:
“(安逸地饮酒享乐)将会像小狐狸渡河沾湿了头部而招致咎害”,是说上九空有求济的志向却做不到自我节制。
※启示
这一爻告诉我们,要想从未济转变到既济,不能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因为这样会造成过分相信别人,从而失去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