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病生生理学 第十二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机体的组织细胞必须持续不断地获得氧、生成ATP以维持正常的功能代谢,充足的血液灌注对于维持氧及营养物质的供应至关重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组织血液灌注减少而使细胞发生损伤,称为缺血性损伤 。缺血时间越长,细胞就可能出现不可逆损伤而导致器官、系统功能障碍。因此,尽快恢复器官血流灌注是缺血性损伤最重要的治疗策略。
关于药理学整体大纲思维大搜图,包含抗心绞痛药物、抗高血压药、利尿药、抗心律失常药等知识汇总。
第九版妇产科学异位妊娠,主要病因输卵管周围炎:造成输卵管周围粘连,输卵管扭曲,管腔狭窄,蠕动减弱,影响受精卵运行。
第九版妇产科学 自然流产章节思维导图,包含病因、病理、临床表现、临床类型、鉴别诊断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缺血再灌注损伤
概念
恢复某些缺血组织器官的血液灌注及氧供反而会加重组织损伤,此现象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
原因
组织器官缺血后恢复血液供应
休克时微循环疏通、断肢再植
某些医疗技术的应用
溶栓疗法、冠脉搭桥手术
体外循环条件下的心脏手术、肺血栓切除手术,心肺复苏、脑复苏
条件
缺血时间
时间短→无明显再灌注损伤
时间长→易导致再灌注损伤
时间过长→不可逆性损伤甚至坏死
易形成侧支循环则不易发生
需氧程度
心、脑
再灌注的条件
再灌注液体压力大小、温度、pH、电解质浓度
减轻损伤
降低:速度、压力、温度、pH、Ca、Na
适当增加:K、Mg
发生机制
自由基增多(主要)
外层电子轨道上具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
自由基分类
氧自由基(OFR)
OH·最活跃
含氧化合物
活性氧(ROS)
其他自由基:脂性自由基
生成
氧化磷酸化过程中单电子还原
Haber-Weiss反应
Fenton型Haber-Weiss反应
其他反应中生成
酶促反应
黄嘌呤氧化酶、NADH
非酶促反应
电离辐射、中性粒细胞
清除
抗氧化物质
维生素E、维生素C…
抗氧化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
增多机制
线粒体损伤
缺血使线粒体损伤-ATP 生成减少-Ca进入增多-细胞色素氧化酶系统功能失调-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再灌注的氧反应-活化氧增多
中性粒细胞聚集及激活
缺血时
产生趋化因子吸引聚集
白三烯LTB4
C3片段
再灌注
激活的中性粒细胞耗氧量显著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呼吸爆发/氧爆发)
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增多
条件:钙泵功能障碍,Ca增多,黄嘌呤脱氢酶(XD)大量转化为黄嘌呤氧化酶(XO)
氧分压降低,ATP转变为次黄嘌呤大量堆积
再灌注时,XO将次黄嘌呤转变为黄嘌呤再转变为尿酸产生H2O2
儿茶酚胺自身氧化增加
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引起损伤机制
膜脂质过氧化
细胞膜和细胞器膜结构破坏
生物活性物质生成增多
ATP生成减少
蛋白质功能抑制
核酸破坏与DNA断裂
80%为OH·所致
细胞内钙超载
即是结果又是原因
各种原因引起细胞Ca2+转运机制异常、细胞内Ca2+增多,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称为钙超载
细胞膜内外Ca浓度差1万倍
导致机制
Na-Ca交换异常
生理条件:3Ca出1Na入
直接激活
缺血时ATP生成减少
Na泵活性降低
胞内Na升高
激活Na泵
激活Na/Ca交换蛋白,加速Na排出,Ca大量进入细胞
间接激活
无氧代谢增强
细胞内H生成增多,酸中毒
H外排,离子交换Na进入增多
蛋白激酶C(PKC)激活
儿茶酚胺增多
PKC激活
IP3——促进内质网释放Ca
DG——促进H-Na交换,增加Na-Ca交换,促进Ca内流
增加L型钙通道开放,促进Ca内流
生物膜损伤
细胞膜损伤
线粒体膜损伤
内质网膜损伤
能量代谢障碍
细胞膜及结构蛋白分解
加重酸中毒
炎症反应过度激活
细胞黏附分子生成增多
缺血损伤刺激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多种黏附分子表达增强
趋化因子与细胞因子生成增多
缩血管物质增多
扩血管物质减少
微血管损伤
血液流变学改变
中性粒细胞聚集、黏附于血管内皮细胞
内皮细胞肿胀、血小板黏附、微血栓形成和组织水肿
引起无复流现象:指恢复血液灌注后,缺血区仍然得不到充分的血液灌注的现象
通透性增高
细胞损伤
功能代谢变化
心肌
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发生率越高的因素
可恢复心肌细胞越多
再灌注速度越快
缺血越严重
缺血心肌数量越多
以室性心律失常居多
心肌舒缩功能障碍
再灌注性心肌顿抑
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液灌注后,心肌舒缩功能要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数天到数周)后恢复,为可逆性的心肌功能障碍
微血管阻塞
(无复流现象
结构变化
基底膜部分缺失
质膜破坏
脑
酸中毒
细胞水肿、神经元功能障碍
脑水肿、脑细胞坏死
机制
兴奋性氨基酸毒性作用
自由基、活性氧化物质于炎症介质增多
钙超载
其他器官 (比缺血严重)
肺(最易受攻击
肝
肾
肠
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尽早恢复血流与控制再灌注条件
低压、低流、低温、低pH、低钙、低钠
高钾
清除与减少自由基、减轻钙超载
自由基清除剂
减少自由基生成
应用钙拮抗剂
应用细胞保护剂与抑制剂
激活内源性保护机制
缺血预适应
器官移植
缺血后适应
远程缺血预适应(RIPC)
自氧化产生大量氧自由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