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曲线创新》读书笔记
这本书是混沌大学的创新必修教科书,它的作者李善友是混沌大学的创办人。本书以哲科思维为基础,提供了12个关于创新的思维模型和实践方法,帮助企业与个人穿过纷繁复杂的迷局,在变化中思考,在思考中创新,持续不断地去创造属于你的“第二曲线”,打造持续增长的引擎!
编辑于2022-11-15 17:53:30 河南我们一直害怕孤独,越是长大越是感到孤独。这个时代,孤独成了现代人的流行病。但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在孤独中,我们能更深刻的思考,学会独处,更透彻的了解自己,和自己对话。可以拥有一大把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毫无忌惮的任思维天马行空!每个人都需要孤独,孤独是我们的最好的增值期和生命中最好的礼物。自律的顶端就是享受孤独!
在这本《引爆流行》中,作者德里克•汤普森通过开创性的调查,揭露了“流行何以成为流行”以及“人们为什么喜欢”这些动机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汤普森认为,在“迷恋新奇事物症”和“恐怖新奇事物症”之间有一种临界张力:观众对新事物又爱又惧,却不由自主地渴求。技巧在于,要找准甜蜜点——既要有令人惊喜的内容,又要有足够的传统习俗,以便吸引核心观众。汤普森将其称为“美学灵感”。
这本书由史蒂夫·帕弗利纳所著,作者从计算机数学学霸到游戏公司老板再到全球个人成长导师的转变,为读者提供了7个个人成长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真实、爱、能量三大基础原则和一体、主导、勇气、清醒自主四大复合原则。书中强调成长的本质是持续发现自我与世界的真相,提倡通过写日记、深度交流、设定目标等方法来实现个人成长!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我们一直害怕孤独,越是长大越是感到孤独。这个时代,孤独成了现代人的流行病。但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在孤独中,我们能更深刻的思考,学会独处,更透彻的了解自己,和自己对话。可以拥有一大把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毫无忌惮的任思维天马行空!每个人都需要孤独,孤独是我们的最好的增值期和生命中最好的礼物。自律的顶端就是享受孤独!
在这本《引爆流行》中,作者德里克•汤普森通过开创性的调查,揭露了“流行何以成为流行”以及“人们为什么喜欢”这些动机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汤普森认为,在“迷恋新奇事物症”和“恐怖新奇事物症”之间有一种临界张力:观众对新事物又爱又惧,却不由自主地渴求。技巧在于,要找准甜蜜点——既要有令人惊喜的内容,又要有足够的传统习俗,以便吸引核心观众。汤普森将其称为“美学灵感”。
这本书由史蒂夫·帕弗利纳所著,作者从计算机数学学霸到游戏公司老板再到全球个人成长导师的转变,为读者提供了7个个人成长原则。这些原则包括真实、爱、能量三大基础原则和一体、主导、勇气、清醒自主四大复合原则。书中强调成长的本质是持续发现自我与世界的真相,提倡通过写日记、深度交流、设定目标等方法来实现个人成长!
《第二曲线创新》读书笔记
一些思考及感悟
曲线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词语,人生有曲线起伏并非坏事,它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波澜壮阔、也能让你感觉到人生的更多可能
无论是各行各业都在强调创新,各大高校也纷纷鼓励学生具有自我创新精神,而作为一个企业,如果想要一直在市场中存活,那么就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去探索
在重新组合的时候,一定要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这个角度最好是自己占据较大优势而市场又相对薄弱的地方
人必须纯粹全力以赴的去做一件事
一旦你突破了最小切口的阈值效应,将会收获巨大的回报
公司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才是企业真正的边界,企业的创始人、CEO应该把最重要的工作放在寻找隐含假设上
四、组织篇
核心
组织如何打破原有的系统边界
第十章 价值网络
你所拥有对,往往会变成制约你的(能力陷阱)
主流价值网VS新兴价值网
主流市场和客户服务的主流技术创造了最大的价值网---“主流价值网”
新兴市场和边缘客户服务的新兴技术则构建起一个相对较小的价值网----“新兴价值网”
新兴价值网”称为“几乎是初创企业唯一的机会窗口
客户价值网
客户手中的资金会成为制约你的重要因素
案例:硬盘行业的颠覆式创新
资本价值网
企业的估值不再与创造价值相关,而与未来的增长水平相关
真正决定企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是价值网,而非管理者
与其说我们拥有客户,不如说我们被客户拥有
可能出现因客户需求而同生共死的局面
职业经理人的***太短,而回报与股市息息相关,这便让他们更加关注财务数据,而非产品和创新,导致唯利是图,缺乏创新而没落
第十一章 组织心智
组织心智自动化
察觉不到的心智僵化
一旦成型难以改变
你只能看到你的心智模式想看到的东西
举例
百度的组织心智是搜索,新浪的组织心智是媒体,联想的组织心智是“贸工技”,盛大的组织心智是运营,而苏宁的组织心智长期停留在线下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或者叫“企业的基因”
容易产生“大哥吃小弟”的情形
案例
IBM和微软的转型之痛
区域隔离
建立独立小机构
案例
亚马逊进入电子书市场
独立小机构的管理
不用主业务线的管理者,会把老思维模式带进来
第十二章 破界创新
坚持第一性原理
10年不变的是什么,将他作为战略支点
第一性原理
公理化方法
逻辑奇点
破界创新
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维方式,打破固有系统,在更大范围内发现第一性原理的过程
其实破界创新才是真正的颠覆式创新,直击事业和人生的根本
就像是一枚鸡蛋,从外打破可能会带来毁灭,而从内打破,你会遇见全新的自我
区分跨界与破界
跨界与破界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很多人会将两者混淆
跨界的对象是视野,而破界面对的是内在的认知
因此,破界破的是组织心智,而跨界跨的仅是外部价值网
再次重申那句话:“创始人的认知边界,才是企业真正的边界”
破界创新三部曲
打破“隐含假设”
找到支撑第一性原理的逻辑奇点并加以破坏
侧重点
普通创业者就问题解决问题,新的问题依然层出不穷
创新家则着手解决问题的逻辑奇点,打破原有边界,让问题变得无关紧要
重构“基石假设”
演绎“第一性原理”
在新的“基石假设”之上,通过公理化方法,演绎出新系统的“第一性原理”
三、竞争篇
核心
初创企业如何寻找自己的最佳切入点,在竞争中扬长避短以弱胜强
第七章 错位竞争
预期更好,不如不同
创新的成功概率
破坏性创新成功概率37%
跟主流策略成功率63%
错位竞争法则
完全没必要把正面竞争和击败竞争对手作为出发点,你的目的是让自己活得更好,而不是战胜别人
人生和职场的成长也是如此,只有找到自己的赛道,求同存异,才能走得更快、更稳
举例:美团团购和酒旅的错位竞争
打不过巨头
巨头不屑做
市场足够大
错位竞争不是自甘弱小,而是让棋盘变得更大
第八章 颠覆式创新
两种第二曲线(正向非联系曲线、负向非联系曲线)
第一种
在原S曲线上方,表示比原有技术更好的突破性技术,也可称之为“正向非连续性”技术
举例
举例:从常规动力到核动力的飞跃
第二种
另一种是在原S曲线下方,表示该技术在诞生之初,可能并不如原有技术表现得那么出色,它需要一个发展和完善的过程,拥有巨大的后期发展潜力
相比原有技术,这种技术在创新之初看似较为低端,但在发展后期会对原有技术造成破坏性打击,因此可称之为“低端破坏性创新”或“反向非连续性”
举例
从马车到火车,初期的火车运行速度和舒适度都远不如马车
但如今的高铁速度已超过200千米/小时,而马车早已难觅踪影
小结
成熟企业在面临正向非连续性(突破性技术创新)时似乎总是能够引领行业潮流
但在面对反向非连续性(低端破坏性创新)时往往丧失其行业龙头地位
初创企业的天赐馈赠
采用反向非连续性的低端破坏性创新
颠覆的本质
要么方便,要么便宜
何谓颠覆
指的是新兴企业打败在位企业的结果,而非技术本身
往往是更为低端的技术,最后实现了对拥有高端技术的在位企业的逆袭
技术进步不是一种线性思维,而是指数思维,它拥有巨大的加速度
适用性
颠覆式创新的理论适用于技术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并且技术进步的速度高于需求增长的速度
一旦技术发展过了极限点,或者无论技术如何发展都赶不上需求的发展速度(举例:如人们对医疗技术的需求时),就不再适用颠覆式创新的理论
右上角迁移力与低端颠覆
小钢厂的低端颠覆式创新
从低端切入,不等于永远低端
第九章 边缘分化
颠覆式创新的来源
边缘市场和非主流的产品与技术,那里有不对称优势
生物学演化同构:侧端盲枝
生物的进化同样发轫于边缘
人类在演化的每一个阶段,几乎都是处于边缘化的弱者
科学的进步同构:破坏旧范式
科学并不仅是第一曲线的连续性进步,还包括分化出的一条又一条新的S曲线
两种方式并举,才有了今天日新月异的科学进步
创新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种生存的刚需
书籍信息
作者: 李善友
混沌大学创办人,讲授的《第二曲线》、《非连续性》、《第1性原理》等课程为混沌大学受欢迎的明星课程
曾创办知名互联网公司酷6网,并带领酷6网成为第1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国内视频网站
副标题: 混沌大学首部创新必修教科书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19-9-1
相关书籍推荐
《从0到1》
《让大象飞》
《赋能》
《指数型组织》
一、创新篇
核心
如何实现企业基业长青
第一章 第一曲线
用创新破除企业的“增长魔咒”
创新不是在同一条曲线里渐进性改良,而是从一条曲线变为另一条曲线的新组合
企业创新的目的是增长(红利、管理、创新),但企业的增长符合S型曲线,终有其极限点,需要通过创新来突破极限点
S曲线与连续性创新
连续性创新:在一条曲线上做得“更好”
特征
沿着技术曲线持续改善原有的
定位于主流市场的主流消费者
更好(Better)
非连续性创新
所谓的非连续性创新是时间概念,从第一曲线转向第二曲线中间的过程,我们叫非连续性创新,一旦转换完成,紧接着还是连续性创新
识别极限点的能力
单一要素倍速变坏
关注两类曲线
一类是以财务指标为代表的“显曲线”
另一类是以单一要素如技术、市场、组织和产品等为代表的“隐曲线"
“隐曲线”会先于“显曲线”到达极限点
财务指标
不要看绝对值(是结果),看增长速度
当增速放缓时,可能预示着极限点的到来
案例
英特尔ECO是如何识别极限点的:“如果明天我被辞掉,招聘了新的CEO他会做什么?”
砍掉存储业务
企业的宿命
所有的企业都有寿命
S型
有限寿命
规模越大增速越慢
传统管理会扼杀创新
第二章 第二曲线
市场和企业关系
市场的长期整体增长,会超过企业增长
市场是一种颠覆式的创新增长的趋势,资本追逐新兴技术,老的企业自然会死去
企业的增长如果不是颠覆式创新突破,就会被市场赶超
市场的“破坏性思维”
当新旧企业的市场格局发生冲突时,“无知”的市场会毫不犹豫地将老旧企业淘汰出局,更容易呈现出“开放式增长”态势
企业的“保护性”思维
企业看重情感因素,对未知风险存在天然的畏惧
尤其是在企业内部面临新旧产业之争,当主营业务与新兴业务发生冲突时,绝大多数企业会选择保护老旧的主营业务,放弃新兴业务,是一种”封闭式增长”方式
大哥吃小弟效应
企业为了保护主营业务,会放弃次要业务
也会将新兴业务强制融合进主营业务
第二曲线创新本质
第二曲线是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
系统破坏母系统,子系统发展成新的母系统
母系统和子系统
子系统要敢于破坏母系统,子系统发展成新的母系统
企业长寿方法论
通过创造性破坏,跨越到第二曲线
守正出奇(管理+创新)
“守正”是指企业要对第一曲线进行管理,规模越大越好,收入越多越好,可以通过扩大企业规模来延长第一曲线的区间,推迟“极限点”可能出现的时间
“出奇”则是指企业在对待第二曲线创新时,一定要积极进取,通过对第二曲线的扶持,为企业赢得全新的增长空间
避免误区
生硬转型
新旧曲线合并
第三章 分形创新
生物学
变异+选择 = 新物种
市场经济
创新+市场选择+隔离=第二曲线
分形创新
企业的第二曲线不是从无到有的,而是从第一曲线中“生长”出来的
是指需要第一曲线的财力、技术等支撑,但是想法或业务可以从外部获取
两个重要因素
变异的数量
需要足够的素材,才能舍九取一
变异的速度
迭代速度很重要
分形算法:分形创新的底层算法
分形创新理论
不只适用于大公司,也适用于小公司
不只适用于商业领域,也适用于个人成长领域
只要将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会出现
二、战略篇
核心
如何找到破局点,并击穿
第四章 组合式创新
创新不等于发明创造
任何经济结构都可以拆解为产品、技术、市场、资源和组织这5个基本要素
将这些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便可称之为组合创新
埃隆马斯克(特斯拉创始人)如何拆解事物
拆解电动汽车电池,拆解到原料然后重新组合,打造了性价比最好的电池
拆解超级隧道,拆解到工程挖掘、加固等技术重新组合
拆解火星移民
拆解基本要素的能力
组合创新就是基本要素的重新组合,而拆解基本要素的能力是创新的基本功,需要不断地进行刻意练习
第五章 单一要素
单一要素与破局点
识别破局点
单一要素10倍速变化
击穿破局点
全力投入,突破“阈值”
单一要素最大化
将最大化的资源投入到10倍速变化的单一要素上
从“供-需-连”中找到10倍速变化的单一要素
供给
技术、产品
需求
客户、用户
连接
平台、组织
出现10倍速变化的绝不是所有基本要素的组合整体,而是其中某个关键要素的短时间巨变
案例:美团外卖击穿破局点
从千团大战中获胜,获胜之时也是行业下滑之日
在千团大战最猛烈的时候,排除团队尝试其他曲线创新
PC端流量最高的时候,放弃全部PC端流量,将流量导入移动端
饿了么牢牢占据一线大城市,美团外卖走农村包围城市路线,迅速占领全部二三线城市
第六章 战略杠杆
战略杠杆模型的4个基本要素
真北目标:长线的(目标)
真
真问题
北
针对真问题的长线目标
创新红利:10倍速的(撬动目标的杠杆)
创新可以让杠杆的长度以10倍速迅速延展
举例:“供需组合法”,在供给、需求和连接三大层面中,都有可能产生巨大的风口或周期性力量
举例:技术周期、用户更替和媒介更新等
它们都能提供10倍速的增长杠杆,这就是创新红利
如果没有这种力量的加持,你可能很难撼动真北目标
战略支点:不变的(杠杆的支点和基石)
找到基石
企业一定要找到变化背后不变的东西,将其作为自己的支点,这种企业模型是典型的“造塔模型”
很多塔下都有地宫,至少也有地基,地宫或地基越深,塔便能建得越高,越稳固
重视基石长线的作用
贝索斯:‘在未来的10年里,什么东西不会改变?
我认为这个问题比‘未来10年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更重要
坚持第一性原理
不变的“一”,往往也是唯一的“一”
任何理性系统,最后都可以简化为一条基本原理,也可称为“第一性原理”
核心能力:舍九取一(撬动目标的最大化力量)
什么是战略
战略就是在竞争中做出取舍
战略的本质就是选择不做什么,没有取舍就不需要选择,也就不需要战略
什么是取舍
所谓取舍,绝不是去伪存真、去错存对,在众多不好的选择中选一个对的,而是在对与对之间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个
一个好战略的对立面也应该是一个好战略
企业的核心能力及其取舍
企业核心能力主要来自商业的基本要素
举例
组织、技术、产品、运营、营销、商业模式等
尽可能在这之中选取单一要素,即通俗意义上的“舍九取一”,将单一要素最大化地压在杠杆的一端,通过杠杆作用,撬动另一端的真北目标
只有面对两难选择,放弃一个,选择另一个,留下来的才叫核心能力
案例:亚马逊的战略杠杆
为什么传统管理会扼杀创新
创业公司的本质是寻找正确的事,这就需要不停地犯错,也意味着缺乏秩序、混乱和不确定
传统的管理是做正确的事情,重在执行和秩序
破解方式:心智的转变
管理和流程本身不是问题,但如果企业忘了管理的目的是做出伟大的产品,反而将管理和流程本身当作目的,便会产生严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