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杜威
外国教育史之杜威知识梳理,包括他的代表作、教育的本质、教育目的、思维与教学方法、课程与教材、道德教育等内容。
教育研究方法之调查研究知识梳理,包括它的特点、类型、步骤,以及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的优缺点、类型、评价指标等等,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的历史演进论文分享: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这是一个关于实验研究的思维导图,心理效应;变量控制;主要格式:X 实验处理 C实验未处理 O测试 R 随机;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杜威
代表作
我的教育信条(论文)
学校与社会
民主主义与教育
教育的本质
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学校是学习功课的场所 也是生动社会生活的形式
学校不仅教人成才 且教人成人 培养自由个性
意义
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变革学校
科学和民主观念
使学校成为真正的社会雏形
以学校的改良改造社会生活
新人和新观念
学校是改良社会的 有效工具
学校与儿童的生活相结合
要求重视儿童生活的内在价值 使儿童从生活中找到乐趣
教育即生长
让儿童自由发展 满足内在生长 但并不是放纵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经验与理性的对立
智慧形成理性
强调经验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观
教育既要尊重儿童 又要联系社会
不仅要尊重儿童的需要 兴趣 能力 也要为促进儿童的心理因素等提供外部条件
尤其社会性条件
儿童的教育和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是一个不受压抑的过程 且要有明确的社会定向
教育目的
目的分为
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
教育过程以内的目的
杜威提出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
教育无目的论
内在目的论
反对外在因素对儿童发展的压制 尊重儿童愿望和要求
促进社会发展
社会性目的
教育是民主的工具
评价
美国著名哲学家 教育学家 社会学家 心理学家
思维与教学方法
反省思维(对教师而言)
对某个经验情景中的问题进行反复的 严肃的 持续不断的思考
求得一个新的情景
解决困难 疑虑排除 问题解答
思维五步说
疑难的情境
确定疑难所在
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
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问题
验证这个假设
使教学方法有灵活性
有效革除社会弊端 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手段
忽视了教师的作用
教育质量下降
课程与教材
提出“做中学”
批判传统教材
要求用活动性 经验性的主动作业取代传统教材
教材心理学化
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优点
重视了儿童的需要兴趣
有利于孩子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
重视直接经验的重要性
满足儿童心理兴趣
不足之处
有些直接经验儿童并不能直接理解
需要有知识进行铺垫
不是所有的系统知识都可以还原为直接经验
组织原则的贯彻存在困难
过于高估儿童组织知识的能力和教师指导能力
道德教育
目的
培养时代新人
新个人主义
任务
协调好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反对把社会和个人割裂开
个人的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
社会的进步可以为个人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
反对过分个人自由
强调社会与个人的合作
途径
社会中进行
方法
社会
应有社会性情境 社会性内容和社会性目的
心理
想要取得成效 既要建立在学生本能冲动和道德认识 道德感情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