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实验研究
这是一个关于实验研究的思维导图,心理效应;变量控制;主要格式:X 实验处理 C实验未处理 O测试 R 随机;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
教育研究方法之调查研究知识梳理,包括它的特点、类型、步骤,以及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测量调查的优缺点、类型、评价指标等等,有兴趣的可以看下。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理念的历史演进论文分享: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是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秦汉
文学常识:魏晋南北朝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隋唐五代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两宋
民法分论
日语高考動詞の活用
实验研究
含义
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 合理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
人为的变革研究对象 从而验证假设
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优缺点
优点
扩大研究范围
容易观察某种特定因素的效果
精密 控制无关变量
可以重复验证
局限性
不可避免的样本不足和选择误差
削弱研究对象的可推广性
由于实验人员和实验带来负效益 影响效果
环境控制导致失真 变量控制 无法控制 和操作
程序
教育实验准备阶段
选定实验研究课题 形成假说
明确实验目的 确定指导实验的理论框架
界定自变量 确定实验处理
因变量的测定
无关变量的控制
进行实验设计
原则
随机原则
可控制原则
可重复原则
教育实验的实施阶段
操纵自变量 控制无关变量
观察和记录因变量的变化
教育实验的总结推广阶段
写出报告 加以推广
类型
单组实验法
对一组对象既用A法也用B法
顺序随机或轮流循环
等组实验法
将状况相等的对象 分为两组或多组
一组用A法 另一组用B法
不等组实验
以人数不等的两个实验组作为研究对象
轮组实验法
对两组或两组以上的对象
轮番循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
效度
内在效度
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联系的真实程度
研究结果
影响因素
历史 成熟 测验 工具 统计回归 被试选择
被试缺失 选择和成熟的交互作用及其他
外在效度
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
研究结果是否能被正确的应用到其他非实验情境
其他变量条件以及其他时间地点 总体当中去
测验与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
选择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
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
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
主要格式
X 实验处理 C实验未处理 O测试 R 随机
单组前后测
非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
随机分排控制组后测
随机分派控制组前后测
所罗门四组设计
变量控制
指对无关变量的控制
主要方法
消除法
把无关变量排除在实验之外
尽可能不让这些因素影响实验结果
平衡法
通过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使无关变量都以同一水平同时作用于两个组
使两个组的影响效果相同
抵消法
使被试接受几种不同的实验处理
各种无关变量在轮换过程中相互抵消
提高实验精确度
恒定法
使无关变量效应在实验前后保持不变
随机法
在选择被试 安排实验处理等实验环节上
不受实验人员等主观因素影响 按随机安排决定
盲法
单盲
两个控制组都不知道自己是否是被实验的对象
双盲
实验参与者和观察者都不知道谁是被实验对象
心理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从众心理
晕轮效应
马太效应
安慰剂效应
期望效应
霍桑效应
维特效应
刻板效应
破窗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