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存货
CPA会计第二章存货笔记,包括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发出存货的计量、期末存货的计量、存货的清查盘点等内容。
编辑于2022-11-20 01:42:17 广东关于00、2023财管考纲变化分析和目录的思维导图,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将原第6章“债券、股票价值评估”调至第三章《价值评估》,放在第4 章《资本成本》之前。调完之后,先从投资者角度讨论“债券、股票估值”问题,再从筹资者角度讨论“资本成本”问题。
《收入》在CPA考试中占将近20分在考试或者在实务中都是重中之重,难度比长投和金融工具章节小,建议把分值拿下。本图整理的收入概念、确认与计量、合同成本、特定交易、PPT项目、费用、利润、科目的知识点都要吃透,学习开始吧!
关于第六章 债券和股票价值评估(2022.12.06)的思维导图。导图主要从本章框架、债券价值评估、普通股值评估、混合筹资工具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关于00、2023财管考纲变化分析和目录的思维导图,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将原第6章“债券、股票价值评估”调至第三章《价值评估》,放在第4 章《资本成本》之前。调完之后,先从投资者角度讨论“债券、股票估值”问题,再从筹资者角度讨论“资本成本”问题。
《收入》在CPA考试中占将近20分在考试或者在实务中都是重中之重,难度比长投和金融工具章节小,建议把分值拿下。本图整理的收入概念、确认与计量、合同成本、特定交易、PPT项目、费用、利润、科目的知识点都要吃透,学习开始吧!
关于第六章 债券和股票价值评估(2022.12.06)的思维导图。导图主要从本章框架、债券价值评估、普通股值评估、混合筹资工具几个方面作了介绍。
第二章 存货(2022.11.08,2h)
一、存货的确认
1.1、存货的概念
日常活动,持有以备出售
1、产成品、商品
直接出售
2、在产品、半成品
加工后可出售
3、材料、物料
生产消耗、劳务消耗,形成可以出售的产成品
存货包含的内容
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产成品
自制产成品、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受托加工代制品、受托修理待修品
存货成本=耗用自家的材料费(自家材料往往占总材料的小头)+人工费
代制品、代修品要做产成品入库
商品
其他
在途物资、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
特殊存货
代制品、待修品
房地产开发企业:为销售目的而开发的商品房(开发产品-类似产成品)和土地使用权(类似原材料)
不是存货的物料
工程物资(列表在建工程),不是存货
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最终会归集到固定资产成本中去
房地产开发企业自用的房产,不是存货
用来销售的是存货,用来自用的,属于自己的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性质的周转材料
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属于固定资产
1.2、存货的确认条件
与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很可能:50%-95%
存货的成本能可靠计量
历史成本
跟其他资产的本质区别:持有以备出售
二、存货初始计量-成本模式
存货初始成本=采购成本(价税费)+加工成本(料工费)+其他成本(设计费等)
2.1、外购取得的存货
1、入库前发生的所有合理支出
1、购买价款
购货发票上的价款,不含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2、相关税费
包含关税、消费税、不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商品专票和运费专票)
3、其他合理成本
入库前:运输费、仓储费、包装费、合理损耗、挑选费用等
2、重点内容
(1)、仓储费的不同成本
采购过程中发生的,仓储费,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计入当期损益
存货在生产过程中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需的,仓储费用,计入存货的生产成本
白酒的储存
(2)、采购过程中发生的损耗短缺
合理损耗(不影响总成本)
计入采购成本
采购总成本不变,采购数量会减少,采购单价会提高
不合理的损耗(减少总成本)
有责任人:计入应收赔款,冲减采购成本
采购单价不变,数量减少,采购总成本减少
意外灾害或原因待查:①先计入“待处理财产损益”;②查明原因后,
自然灾害:计入“营业外支出”
管理不善:计入,“管理费用”
(3)、商业企业存货进货费用的处理
方案一:跟工业企业一样
直接计入存货的采购成本
方案二:先归集费用,月末再分配
“待摊进货费用”
已售商品的部分
待摊进货费用,转入当期损益“主营业务成本”
未售商品的部分
计入存货的初始成本
方案三:金额较小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重要性原则
3、例题及注意点
注意点:增值税专用发票(含运输专票)有3个金额:
金额100万
指的是价款
直接计入存货采购成本
税额13万
指的是增值税税额
可抵扣时,不计入
价税合计113万
价款+税额
2.2、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存货
1、委外加工入库的存货成本
委外加工入库存货成本=实际耗用的原材料或半成品成本+加工费+运输费+计入成本的税金+不能抵扣的增长税进项税额
1||| 甲企业,委托方,发出委托加工材料,借记委托加工物质-乙企业 20000,贷记原材料 20000
20000属于委托方甲企业的存货
2||| 乙企业,受托方
收加工费
收价款 7000
收增值税销项税额 7000*13%=910
代收代缴消费税
消费税计税价格=(20000+7000)÷(1-10%)=30000元
27000+x*10%=x
消费税=30000×10%=3000元
30000=20000+7000+3000
3||| 甲企业,委托方,收回委外加工后的材料,用于继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
借记
加工费,计入委托加工物质-乙企业 7000
7000加工费属于委托方甲企业的存货
增值税,计入应交增值税(进项)910
910可以抵扣,不属于甲企业的存货成本
消费税,计入应交消费税 3000
3000在借方,可以抵消贷方,不属于甲企业的存货成本
贷记
银行存款
实际总共支付的钱
4||| 甲企业,委托方,收回委托加工后的材料,直接用于销售的+3000
借记
加工费+消费税,计入委托加工物质-乙企业 7000+3000
7000加工费属于委托方甲企业的存货
3000消费税属于委托方甲企业的存货采购成本
增值税,计入应交增值税(进项)910
910可以抵扣,不属于甲企业的存货成本
贷记
银行存款
实际总共支付的钱
5||| 甲企业,委托方,收回委托加工物质
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
借记:原材料 20000+7000
贷记:委托加工物质 20000+7000
用于直接销售的
借记:库存商品 20000+7000+3000
贷记:委托加工物质 20000+7000+3000
6||| 收回委托加工物质后,直接销售时
借记:
应收账款
贷记:
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
受托方代收代缴
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计入库存商品,成本包含消费税,27000+3000=30000
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计入原材料,成本不含消费税,27000
从常理来说,库存商品肯定大于原材料嘛,所以收回的库存商品成本+3000消费税
计原材料,成本小,不含消费税
计库存商品,成本大,含消费税
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消费税非税产品,计入存货成本
2、自行生产入库的存货成本
产成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非正常消耗
计入当期损益
自然灾害:“营业外支出”
疫情
管理不善:“管理费用”
必要的停工损失(季节性或修理期间)
计入存货成本
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制造费用→生产成本→库存商品→主营业务成本;丁字账户
2.3、其他方式取得的存货
1、投资者以存货作为出资方式,加盟企业
以物投资的存货初始成本
=合同价或协议价
合同协议价不公允时,采用公允价值
注意点: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存货成本+增值进项-实收资本;差额
2、通过提供劳务取得的存货
成本=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可归属的间接费用
2.4、不计入存货成本的情形
非正常损耗的料工费
进当期损益,或追责任人
仓储费用
进管理费用
广告营销特定活动使用的特定商品,不计入存货成本
进销售费用
三、发出存货的计量
3.1、发出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
后进先出法,不允许
先进先出法
升价的影响:成本偏低,利润偏高
降价的影响:成本偏高,利润偏低
移动加权平均法
每次进货,都算一次加权单价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每月只计算一次加权平均单价
个别计价法
跟踪特定批次,特定项目
存货发出成本和期末结存成本的计算
①、存货数量进销存的概念:期初结存+本期入库-本期出库=期末结存
②、存货加权平均单价的计算=(期初金额+入库金额)/(期初数量+入库数量)
③、发出存货的成本=出库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④、期末结存的成本=期末结存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3.2、存货成本的结转
结转销售成本:
账上有库存商品100;存货跌价准备20;所以存货的账面价值=100-20=80 结转的最终主营业务成本就是80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实际账面价值) 存货跌价准备 20(冲销) 贷:库存商品 100(结转)
相当于100元的库存商品,前面20结转入资产减值损失,后面80结转入主营业务成本
没有全部对外销售的话,存货跌价准备按比例进行结转
对外销售材料:
确认其他业务收入
结转其他业务成本
借:其他业务成本 80;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原材料 100
包装物的账务处理
车间领用包装物,进制造费用
出借包装部,进销售费用??
随产品出售,但包装物不单独计价,进销售费用
随产品出售,但包装物也单独计价,则分开确认收入和确认其他业务成本
四、存货后续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4.1、存货期末计量的原则
计量原则: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谨慎性原则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资产减值损失)
1、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合同价或者市场价)-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2、存货的成本:是指期末存货的根据一定计量方法计算出来的账面实际成本。
4.2、存货减值迹象的判断
可变现净值<成本,部分亏损
差额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可变现净值=0,全额亏损
按成本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4.3、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考虑的因素
2、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1)产成品、商品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产成品/商品的预计售价-产成品/商品的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售价-后端费用
(2)直接用于出售的材料
变现净值=材料的预计售价-材料的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3)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
第一步:先计算该材料加工后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第二步: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产成品的成本对比,是否发生减值
发生减值
推定材料也发生减值
不发生减值
推定材料没有减值
料有所值,因为对应的产品依然有利润
还是按材料实际成本作为期末计量
第三步:计算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该材料所生产的产品的预计售价-产品的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费】-至完工时估计将发生的成本
总结三步法
1||| 算出材料对应成品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
成品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相关销售费用
成品的成本=材料成本+加工成本
2||| 通过对比成品有没有减值,来判断材料有没有减值
3||| 如有减值,算出材料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
材料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相关销售费用-加工成本
材料的成本=题目直接给出
(4)为执行销售合同持有的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可变现净值=合同价格-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5)存货数量大于合同数量时
有合同部分
可变现净值=合同价格-估计的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超出合同部分
可变现净值=产成品/商品的一般市场价-产成品/商品的估计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3、可变现净值如何确定,总结
4.4、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回
1.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资产负债表日)
本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计算出来的期末应计提金额-前期已计提金额
2.、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资产负债表日)
3、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销售时)按用途、按比例结转
企业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如果其中有部分存货已经销售,则企业在结转销售成本时,应同时结转对其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4、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转回、结转会计分录
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0万;贷:库存商品100万
借:存货跌价准备20万;贷:主营业务成本20万
实际主营业务成本100-20=80万
4.5、存户跌价准备中的相关概念
存货的账面余额=成本
存货的账面价值=成本-跌价准备
五、存货盘点与盘盈盘亏
5.1、存货盘盈
存货盘盈入库,要按“重置成本”计量;并通过“待处理财产损益”科目进行处理,经管理层批准后,冲减当期“管理费用”
盘盈时,借:原材料/库存商品;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批准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管理费用
5.2、存货盘亏
盘盈时,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批准时,
借:管理费用
人为原因,管理不善,扣除相关补偿后的净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管理不善,不可抵扣,进项税额要转出
借:营业外支出
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进项税额可以抵扣,无需转出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2023年CPA考试,张沛棋复习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