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二章刑法的基本原则
刑法-U2刑法的基本原则:第二节保障人权原则:含义:保障人权是刑法的基础性要求,是当代刑法机能所蕴含的重要内容。刑法对人权的保障包括1.对犯罪人人权的依法保障,2.对被害人及广大守法公民人权的依法保障。
刑法-U3刑法的效力:刑法的空间效力:属地原则:以犯罪发生地为标准;属人原则:以犯罪人国籍为标准。
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与渊源;第二节:刑法的指导思想、根据与任务;第三节:刑法的沿革与发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第二章 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刑法基本原则的概念与意义
概念:P55,包括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意义
第二节保障人权原则
含义:保障人权是刑法的基础性要求,是当代刑法机能所蕴含的重要内容。刑法对人权的保障包括1.对犯罪人人权的依法保障,2.对被害人及广大守法公民人权的依法保障。
第三节罪刑法定原则
定义: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
结合刑法第三条
历史沿革:1. 1215年英《大宪章》 2.1789年《人权宣言》3.1810年《法国刑法典》(刑事立法形式确立罪刑法定原则)。在1997年我国修订刑法典之前,中国刑法基本上实行了罪刑法定原则。
思想基础:民主主义✚尊重人权思想
派生性原则
马工程
排斥习惯法:习惯法体现民主主义但未体现民主主义
排斥绝对不定期刑
禁止有罪类推
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张老师
法律主义(成文法主义)
刑法规范禁止溯及既往(禁止事后法 ,不利于被告人溯及既往)
禁止类推解释(不禁止有利于被告人的类推解释)
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法官随意量刑
明确性原则
禁止处罚不正罚行为
在立法上体现
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法体系
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轻重有别处罚原则,刑罚裁量权与执行制度
设置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司法机构依法判处适当的刑罚
在司法上体现
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纠正重刑主义的错误思想,强化量刑公正的司法观念
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现象,实现司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
第四节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具体体现:定罪,量刑,行刑三方面
第五节罪责刑相适应原则5条
含义: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刑相称,罚当其罪。既注重刑罚与犯罪行为相适应,又注重刑罚与个人情况(主观恶性和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理论基础:报应主义✚功利主义
报应主义:是向后看理论。以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为尺度—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考虑 功利主义:是向前看理论。在于预防犯罪。刑罚轻重和预防犯罪和人的人生危险性相适应。
罪责刑相适应立法体现
确立了科学严密的刑罚体系
规定了区别对待的处罚原则。基于个别化要求,规定刑罚裁量和执行制度:累犯 制度、减刑制度
设置了轻重不同的法定刑幅度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司法适用
纠正重定罪轻量刑的错误倾向,把量刑与定罪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定性准确和量刑适当作为衡量刑事审判质量的统一标准
纠正不同法院量刑轻重悬殊的现象,实现司法中的平衡和协调统一。
第六节刑法的其他基本原则
罪责自负原则
基本要求
犯罪主体:实施犯罪行为的人
刑罚对象:犯罪者本人
立法体现
1.明确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要件
2.明确共同犯罪的条件与刑事责任原则
3.明确各种刑罚的适用对象
4.明确各种犯罪的主体范围
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必须具备主客观两方面条件。14、15——犯罪的成立,主观:故意或过失;16条,不可抗力(客观)不能加以客观归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