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宝宝成长-健康学院 之 微量元素-母乳喂养-安睡
宝宝成长健康学院分3章节详细讲述宝宝成长过程中微量元素是否必须补充?宝宝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如何正确进行母乳喂养。第三章讲述如何让宝宝安睡更加有利于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编辑于2022-11-30 09:38:05 河南章节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学生整体了解课程思政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让学生明白掌握核心技术可以为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使学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刻苦学习,天天向上,努力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宝宝成长健康学院分3章节详细讲述宝宝成长过程中微量元素是否必须补充?宝宝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如何正确进行母乳喂养。第三章讲述如何让宝宝安睡更加有利于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本导图主要讲述电力电子技术第一章电力电子器件,主要按不可控型、半空型、可控型器件进行介绍,内容丰富全面且简单明了,值得收藏学习哦!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章节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有助于学生整体了解课程思政目标。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现状,让学生明白掌握核心技术可以为服务社会、造福人类;使学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刻苦学习,天天向上,努力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
宝宝成长健康学院分3章节详细讲述宝宝成长过程中微量元素是否必须补充?宝宝母乳喂养的好处以及如何正确进行母乳喂养。第三章讲述如何让宝宝安睡更加有利于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本导图主要讲述电力电子技术第一章电力电子器件,主要按不可控型、半空型、可控型器件进行介绍,内容丰富全面且简单明了,值得收藏学习哦!
宝宝成长-健康学院
第一课 宝宝成长的奇妙旅程
第一单元 遵循生长发育规律的成长才健康
第二单元 微量元素与钙铁的正确补充方式
不建议不加选择的给宝宝补充营养
宝宝正常饮食,绝大多数营养素无需额外补充
过量、滥用营养素适得其反
维生素AD是需要常规补充的
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和磷的吸收,帮助骨骼和牙齿正常发育
维生素A使眼睛更适应光线的变化,保护表皮、粘膜不易受细菌侵害
钙需不需要常规补充
0~6个月 每天需补充200mg钙 (奶量达到600ml )
母乳:34mg/100ml
配方奶粉:45mg-60mg/100ml
6个月~1岁 每天需补充250mg钙(奶量达到600~800ml)
如何正确给宝宝补钙
1.选择适合的补钙产品
量少又好喂
首选液体钙
2.补钙并非多多益善
超量补充会导致宝宝便秘、结石
计算方法:钙推荐摄入量-饮食中钙摄入量=需要补充的钙剂量
3.钙铁锌不要同时补
钙铁锌的吸收需要转运蛋白,钙铁锌同时补会竞争转运蛋白,影响吸收
4.补钙同时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促进钙离子吸收
5.不要一直补
定期检查
如何给宝宝选择补钙产品
1.根据钙元素含量和宝宝缺钙情况挑选(元素钙量=化合物量*元素钙含量)
2.钙的吸收与剂型无关
3.给宝宝补钙的3个误区
误区1.补钙越多越好
误区2.晒太阳就可以补钙
误区3.喝骨头汤就可以补钙
正确补铁,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宝宝6个月以后很容易缺铁、缺铁,会诱发缺铁性贫血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缺铁
1.通过症状判断
轻度:口唇、口腔粘膜及甲床等部位的皮肤、粘膜逐渐苍白或苍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并有肝脾增大等消化系统和造血系统的改变
严重:脑组织缺氧,继而引起神经系统的变化。小婴儿易烦躁哭闹或精神不振,学龄儿童:注意力不集中、理解力降低、反应慢,智力及身体发育可能比同龄儿童差,受损不可逆,补到正常值,也不能完全恢复
2.通过检查判断
血清蛋白测定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重要指标
宝宝缺铁,如何科学补充
1.轻微贫血
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强化铁元素摄取,如:动物肝脏、动物血、瘦肉、坚果、蔬菜
猪肝、鸭肝、羊血、鸡血、鸭血、红肉等动物性食物所含的血红素铁利于宝宝的吸收,吸收率达10%~20%
补含铁食物的同时,搭配维生素C。维生素C是较强的还原剂,能够使食物中的铁转变为能吸收的亚铁,促进铁的吸收。柚子、草莓、橙子、桔子、猕猴桃、樱桃、葡萄、西红柿、南瓜等果蔬都富含维生素C。
注意:动物肝脏虽然含铁量高,但是是代谢器官,不能多吃,一周1~2次即可,还可以添加补铁米粉、配方奶粉。
2.严重缺铁
服用铁剂(儿童肠胃娇嫩、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谨遵医嘱)
不可盲目补铁
第三单元 如何应对发育中的特殊情况
1.走路踮脚
1.初学步
1.重心不稳,身体前倾
2.小腿和足部肌肉、关节、韧带发育不完全,整个身体不够协调
3.各种地面触感不一样,宝宝踮脚也是一种适应过程
2.触觉太敏感
1.衣领或标签的摩擦会让他很难受
2.不爱穿袜子或鞋,总觉得不舒服
3.光脚踩在沙子或草地上,会感觉很“硌”
3.单纯为了好玩(不频繁,不用过度担心)
4.想去拿高处的东西
5.使用学步车(影响髋关节发育,造成骨骼畸形)
6.鞋子不合适(选择柔软的料子不能选择太硬的)
踮脚和脑瘫有何关联
1.站立不动时脚后跟无法着地,会走后始终采取踮脚的姿势
2.有剪刀脚趋势:大腿夹得很紧,两腿交叉呈剪刀状,走路很费劲。一只脚总踩另一只的脚背
3.脑瘫患儿的肌肉僵硬,发育过程很迟缓,甚至有倒退的倾向
O型/X型腿正常?
1.2岁后仍旧O型腿,还越来越严重
2.8岁后依旧X型
3.腿部严重不直,两侧内脚踝距离大于3cm,两膝关节距离也很大
4.身高相比同龄孩子,矮的非常明显
预防:
触觉敏感宝宝:洗澡时用毛巾、海绵、极软的小刷子轻轻接触他的身体,在温暖的室内,也可以让宝宝光脚来回跑
学走路的宝宝,做一些小训练:慢慢拉起并左立、放在床上翻滚、蹬蹬小腿小脚、练习放手站立、扶走练习
2.肥胖
胖嘟嘟的更健康? No!
肥胖会引起心脏病,糖尿病和癌症
肥胖还会导致脑疲劳、运动能力发育迟缓
怎么算肥胖?
BMI=体重(kg)/身高*2(m)
怎么预防变成小胖子
1.管住嘴(少吃高热量、高脂、高糖食物:冰淇淋、巧克力、汉堡、蛋黄、奶油蛋糕、奶酪、肥肉,以及炸薯条、薯片、干脆面等垃圾食品)
2.迈开腿(多去户外运动,增强体育锻炼,游泳、快走、慢跑、跳舞、体操等运动消耗脂肪。)
减肥黄金法则
1.黄金守则第一条:活跃起来
2.黄金守则第二条:限制孩子的食量
3.黄金守则第三条:餐桌守则(就餐时间,控制不要吃太久,主导孩子吃什么以及吃多少)
黄金守则小贴士:不要用”你不胖“来欺骗孩子
第二课 母乳喂养:妈妈的第一堂育儿课
母婴健康吃出来
产后饮食原则:
1.软:最好以细软为主(少吃油炸、坚硬的食物,小米粥、糙米粥、软面条等合适)
2.稀:水分多一点 (建议每天比平日多喝3~4杯水、 牛奶、豆浆或汤)
3.杂:荤素搭配,品种多样(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肉、鱼、蛋、奶以及蔬菜、水果还有粗粮)
(烹调多采用蒸、炖、焖、煮,少采用煎、炸)
产后最需要的营养
1.补蛋白质(一点肉、一点鱼、1个蛋、一点豆腐、2杯牛奶(200ml/杯))
2.补铁(动物性食物的铁有助于人体吸收:红肉、动物肝脏;素食主义:黑芝麻、花生、红小豆、黑豆、干枣、桂圆、葡萄干等,打成糊糊喝即补铁又补蛋白质,植物中的铁不太好吸收,可以多吃水果和蔬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的吸收。)
3.补钙 400ml牛奶,再吃点肉、豆腐、坚果和绿色蔬菜,基本就够了
4.补充维生素(维生素B1、B2、C)(B1 多吃点粗粮、豆类、薯类;B2 奶类、蛋类、和绿叶蔬菜;C 新鲜蔬菜水果)
母乳喂养常见问题
新生儿出生多久开始喂奶
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怎么判断自己的奶水是否充足
1)听:咽奶时的声音
2)看:大小便次数
3)量:体重有无增减
怎么知道奶水营养好不好
奶水不足,宝宝不吃奶粉怎么办?
挤出来的母乳应如何保存
如何给宝宝断夜奶
吃奶的宝宝有必要补水吗?
1.喝水太多会水中毒?(水分过多,积聚在血液中导致钠离子浓度被过分稀释,造成低血钠,引起水中毒)
2.小宝宝有必要喝水?(6个月以内 120~160ml/公斤,配方奶粉喂养的两餐间喂水,宝宝生病发烧、夏天出汗多、冬天开暖气身体水分蒸发引起体内缺水要适当补水 ;6个月以上的宝宝:萌出乳牙,添加辅食,需要在进食后或两餐间补充水分,清理口腔)
3.如何给宝宝补水才健康?
1.喝白开水
2.喝适宜温度的水
3.喝适量的水
4.从小便判断宝宝饮水量是否足够
1.尿的频率
2.尿的颜色
3.尿量
4.尿的气味
哺乳期,乳头皲裂、乳腺炎
1.乳头皲裂
1)哺乳前先热敷乳房和乳头2~3分钟,并轻轻按摩乳房,挤出少量乳汁使乳晕变软,让宝宝更容易含吮
2)先喂无裂口侧,再喂患侧
3)让宝宝含住大部分乳晕
4)单侧哺乳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喂奶后轻轻挤出一滴奶,均匀涂在乳头上晾干
5)保持乳头干燥
6)不要使用不通气的乳罩或防溢乳垫,不要用肥皂清洗乳房
7)每次哺乳后,在乳头上涂少许蛋黄油、鱼肝油软膏(10%鱼肝油铋剂)或百多邦,下次哺乳前清水洗净,有利于保护伤口,促进愈合。
8)两侧都有皲裂,疼痛难忍,吸奶器吸出喂养
2.乳汁淤积、堵奶
1)用温热毛巾在乳房上热敷2、3分钟,再开始哺乳
2) 调整含乳姿势,宝宝小下巴朝着奶结的方向,勤喂奶、多让宝宝吮吸,如果不配合吮吸,可以用吸奶器,或者手按压乳晕将奶挤出来
3)乳汁排空后,用冷毛巾或卷心菜进行冷敷
4)多喝水、饮食清淡
5)有小白泡,也可以多吮吸
6)24小时没有缓解,求助专业人员(催乳师)
3.乳腺炎(乳房的一部分发热、肿胀或疼痛,很可能是乳腺炎,依然可以喂乳)
1.轻度乳腺炎:多喝水、多休息、多吮吸
1)哺乳前热敷乳房3~5分钟,轻轻按摩
2)让宝宝先吸患侧,有利于吸通乳腺管,每次哺乳应充分吸空乳汁,吃不完用吸奶器吸
3)哺乳后充分休息,饮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不喝高脂肪下奶汤
2.严重乳腺炎、高热:及时就医
漏奶
1.原因
1)乳汁分泌不规律
2)泌乳反射
3)乳房构造所致(乳头位置低)
4)乳汁分泌过多
5)妈妈气血虚
2.处理妙招
1)合适的文胸+防漏奶垫
2)乳房涨的太满前哺乳
3)挤出一两滴或按压乳头
4)外出时有准备(双臂在胸前交叉、环抱,轻轻压住乳房,能阻止意外漏奶)
第三课 安睡 让宝宝尽享美梦
睡眠训练 第4-6个月开始
五种主流睡眠方法
1 无泪法
2 抱起放下法
3 5s哄睡法
4 哭声免疫法改良版--法伯法
5 哭声免疫法
让宝宝拥有好睡眠小技巧
1.注意入睡信号 (打哈欠 揉眼睛)
2.良好的睡眠环境 (暗的,温暖的,安静的)
3.固定的入睡仪式
4.固定睡眠时间
5.白天不要睡太久
6.选择舒适的睡姿
7.尝试安抚玩具陪伴宝宝入睡
0~1岁宝宝如何建立良好的睡眠周期
1.4-1岁 白天两小觉 上午9点左右 下午1点左右
2.睡觉太晚可取消白天的第三次小睡,9个月左右,尝试取消下午那次小睡,可以在晚上提前入睡
3.8个月左右,可以连睡10-12小时,不需要唤醒喂奶
睡眠问题误解
误区1.完全安静,宝宝睡得更香
误区2 光线越暗,宝宝睡得越熟(夜间 保证褪黑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分泌;白天 适当补充体能)
误区3 晚上不睡,是因为白天睡太多
误区4 偶尔不睡,晚睡没关系
误区5 一有动静立即去哄
夜醒频繁问题
误区1 宝宝一有动静就喂奶
误区2 喜欢搂或抱孩子入睡
误区3 让宝宝在亮灯环境中入睡
误区4 让宝宝整夜含着奶嘴睡觉
宝宝打呼噜是睡得香?
一、呼吸通路结构异常
1.腺样体肥大
2.扁桃体肥大
3.喉软骨软化症
二、呼吸通路暂时受阻
1.感冒
2.胃食道反流
3.口水或奶液太多
夜哭是缺钙?(缺钙的宝宝夜哭是因为体内钙水平下降,导致孩子夜间神经兴奋性增高)
还伴有(1.入睡后头部大量出汗,2.枕秃,3 .卤门迟闭,4.骨骼畸形
宝宝为什么会踢被子
1.过于兴奋
2.环境不适
3.身体不适
4.练习本领
5.分离焦虑
6.不良的睡眠习惯
微量元素是必须要补的?如何补充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