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糖尿病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糖尿病思维导图、诱因: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感染、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等应激状态诱发,有时可无明显诱因。
编辑于2022-12-01 19:55:48 四川省糖尿病
分型
I型糖尿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β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主要见于年轻人
II型糖尿病
遗传有关,家族发病倾向。胰岛素抵抗,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
妊娠糖尿病
其他特殊类型
临床表现
基本临床表现(代谢紊乱综合征)
(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
其他:皮肤瘙痒、视物模糊
并发症
急性
严重代谢性紊乱
酮症酸中毒(1型、2型严重阶段)
诱因: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感染、饮食不当、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等应激状态诱发,有时可无明显诱因
酮症酸中毒:病人由于胰岛素严重不足而致代谢紊乱加重,脂肪分解加速,酮体生成增加,导致酮体在体内堆积,使血酮体增加,尿酮体阳性,称糖尿病酮症。当酮体积聚至超过机体的调节能力即产生代谢性酸中毒,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症状
早期仅原有糖尿病症状
产生酸中毒时,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极度口渴、尿量显著增加,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
后期病人失水严重而出现尿量减少、皮肤黏膜干燥而弹性差、眼球四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严重者终致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诱因: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严重肾疾患、血液或腹膜透析、 静脉内高营养、不合理限制水分,以及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噻嗪类利尿药物的应用等。
症状
1.起病时先有多尿、多饮,但多食不明显或食欲减退 2.失水随病程进展逐渐加重,出现嗜睡、幻觉、定向障碍、偏盲、偏瘫等,最后陷入昏迷
治疗
病人有严重失水,应积极补液。无休克者日前多主张先用等渗溶液,如治疗前已有休克,宜先输生理盐水和胶体溶液尽快纠正休克。输液的同时给子小剂量胰岛素治疗,以0.1U/ (Kg•h) 的速度静脉滴注。当血糖降至 16.7mmol/L 时,改用5% 葡萄糖溶液并加人普通胰岛素,根据尿量补钾。积极消除诱因和治疗各种并发症。病情稳定后根据病人血糖、尿糖及进食情况给子皮下注射胰岛素,然后转为常规治疗。
感染
疖、痈等皮肤化脓性感染常见,甚则引起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女性真菌性阴道炎、外阴瘙痒多见
易合并肺结核,多呈渗出干酪性
慢性
大血管病变
大、中动脉粥样硬化常见
表现为为冠心病、急性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肢体动脉硬化等
微血管病变
累及心脏
糖尿病性心肌病,常可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肾脏
肾小球硬化
早期有尿β2微球蛋白增高,以后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
晚期有氮质血症,最终发生肾衰竭,为 1型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视网膜(失明的主要原因)
1.早期见视网膜小动脉扩-张和微血管瘤,随后可出现视网膜出血、水肿、微血栓、渗出等病变 2. 后期由于玻璃体内出血后增生许多新生小血管和纤维组织,可导致视网膜剥离而失明。此外,还可引起白内障、青光眼、屈光改变、黄斑病、虹膜睫状体病变等
神经病变
中枢性
周围性(多见)
对称性、进展缓慢、下肢明显
1. 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麻木、烧灼、针刺感,呈袜子或手套状分布),随后出现肢体疼痛(呈隐痛、刺痛等) 2.后期累及运动神经,可有肌力减弱、肌萎缩和瘫痪
自主性
瞳孔变化、排汗异常、便秘、腹污、尿潴留、尿失禁、心动过速及直立性低血压等
糖尿病足
1.因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导致足部(踝关节或踝关节以下的部分)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2. 不易愈合,是创伤性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
实验室检查
尿糖测定
每日4次尿糖 (3餐前和晚上9:00-10:00) 和24 小时尿糖定量可作判断疗效、调整降血糖药物剂量的参考指标
血糖测定
正常空腹:3.9~6.0mmol/L
诊断为糖尿病:空腹静脉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一般为33.3~66.6mmol/L
糖耐量实验(OGTT)
适用于血糖高于正常范围而未达到诊断标准者
清晨空腹取血后将 75g 葡萄糖溶解于300ml 温水中于5 分钟内服下,服糖后第0.5、1、2、3小时分别测血糖、同时留取尿标本测尿糖。如服糖后2小时血糖≥11.1mmol/L,即确诊。吞服糖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 为糖耐量减低。
血浆胰岛素测定
I型 释放极少;II型 可减少、正常或偏高
血C-肽测定
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和糖化血浆蛋白测定
GHbA1 可反映近2~3个月内血糖总水平(病情控制的监测指标)
FA测定 反映病人近2~3周内的血糖水平(近期病情监测)
治疗
纠正代谢紊乱,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防止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饮食治疗
少食多餐,维待每日热量为准
运动疗法
1.脉率=170-年龄,宜在餐后1h后运动,不在空腹时运动,随身携带糖果 2.推荐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体操、慢跑等,步行(首选) 3.每次15-30分钟,每日1-3次
口服降糖药治疗
促进胰岛素分泌剂 (用于经控制饮食和运动疔法不能控制的II型糖尿病)
1作用于胰岛β细胞表面的受体促进胰品素释放而降低血糖 2.用于轻、中度2型糖尿病,餐前半小时口服 3.如甲苯磺丁脲、格列苯脲、格列吡嗪等
磺脲类
1直接刺激胰岛β细胞释放胰岛素而降低血糖 2.降糖作用快而短,用于控制餐后高血糖 3.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
非磺脲类
1.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促进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品素抵抗,如二甲双胍 2.适用于肥胖的2 型糖尿病病人 3.餐中或餐后服用
双胍类
1通过抑制小肠粘膜上皮细胞表面的α葡萄糖苷而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降低餐后高血糖 2.适用于II型糖尿病,尤其是空腹血糖正常而餐后血糖明显升高者 3.如阿卡波糖,在进食第1口饭时同时嚼服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治疗
1.1型糖尿病 2.2型糖尿病病人经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和口服降糖药治疗无效者 3.糖尿病病人发生急性和严重慢性并发症者 4.糖尿病病人在妊娠、分娩、严重创伤、需进行大手木或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时
1.血糖<3.9mmol/L 2.疲乏、强烈饥饿感、出冷汗、脉速、恶心、呕吐 3.急救:重症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ml
不良反应:低血糖
更换胰岛素制剂种属,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等,严重过敏者中断或停止胰岛素
过敏反应
对症护理
酮症酸中毒的防护
1.根据病情、饮食和运动情况及时调整胰岛素用量,不能突然停用或减少用量;避免感染、精神创伤及过度劳累。 2.观察有无口渴、多饮、多尿、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有烂苹果味、昏迷等。一旦发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积极配合抢救 ①寻找并避免诱因 ②病人应绝对卧味休息,安排专人护理 ③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记录神志、瞳孔的改变。正确记录 24小时出人水量,及时抽血、留尿标本检测血糖、血酮体、尿糖、尿酮、血钾等 ④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液、给药配合抢牧。⑤注意保暖,加强口腔、眼睛、皮肤护理,预防压疮、感染
足部护理
①保持足部清洁:每晚用温水(<40C)及软皂洗脚,并用柔软而吸水性强的毛巾将脚擦干;皮肤于燥者,可采用羊毛脂涂擦。 ②避免足部受伤:鞋袜不宜过紧,应宽松合脚,透气性要好,不穿高跟鞋 ③)促进足部循环:应我烟,因吸烟能使 血管痉李,引起血酒环不良;冬天注意足部的保暖,每天进行适度的运动,经常按摩足部,可促进血液循环 ④经常检查足部有无颜色和温度的变化,有无外伤、鸡眼、水疱、趾甲异常、疼痛、溃疡、环死等,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