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健康评估第四章
这是一个关于健康评估第四章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身体评估的准备与基本方法、一般状态评估。
编辑于2022-12-08 11:02:02 山东省第4章 身体评估
身体评估的准备与基本方法
准备
1.光线适宜,环境安静、舒适和私密性;注意患者保暖 2.护士态度和蔼,举止端庄,始终保持对患者的尊重与关爱 3.评估前向患者介绍自己的身份,说明评估的目的,取得患者的合作,并当着患者的面洗净双手 4.站在患者的右侧,暴露患者的受检部位,全面、准确、规范的完成身体检查
基本检查方法
视诊:自然光线下进行,特殊部位,如眼底,鼓膜等需要借助眼镜和耳镜来检查
触诊
指腹对触觉较为敏感,掌关节的掌面对震动较为敏感,手背皮肤对温度较为敏感
浅部触诊法:触及深度为1-2厘米
深部触诊法
触及深度可达2-5厘米
深部滑行触诊法:用于检查腹腔深部包块和胃肠病变的检查
双手触诊法:多用于肝脾肾及腹腔肿物的触诊
深压触诊法:阑尾压痛点,胆囊压痛点
子主题
叩诊
间接叩诊:左手中指第二指节紧贴于叩诊部位,其余手指稍抬起,右手指自然弯曲,以中指指端叩击左手中指第二指骨的前端,方向与叩诊部位的体表垂直 图4_3间接叩诊法
直接叩诊:用于胸部和腹部面积广泛的病变,如大量胸腔积液,腹腔积液或气胸
叩诊音
清音:音调较低,强度叫弱,振动持续时间叫长,为正常肺部的叩诊音
浊音:音调较高,强度较弱,振动持续时间短,心脏和肝脏的相对浊音区,见于肺炎
鼓音:声响较清音更强,振动持续时间较长,见于左前下胸部的胃泡区及腹部,病理下常见大量胸腔积液或肺实变等
过清音:介于鼓音与清音之间,见于肺气肿。正常情况不出现
听诊
用听觉听患者身体部分发出的声音而判断正常与否,多用于心肺的评估 (1)直接听诊法:用耳廓直接贴附在患者的体壁上进行听诊,声音微弱,在某些特殊或紧急情况下才采用
2)间接听诊法:借助听诊器进行听诊的方法。可听诊心、肺、腹部等脏器,还可听取血管音、关节活动,因骨折麻擦音等
嗅诊
汗液:发热性疾病或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狐臭味见于腋臭者
痰液:呈血腥味见于大咳血患者,恶臭味提示有厌氧菌感染,多见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
脓液:有恶臭味时考虑气性坏疽或厌氧菌感
呕吐物:呈酸性,为胃内有宿食,常见幽门梗阻;呈粪便味应考虑低肠胃梗阻
粪便:呈腐臭味,见于消化不良;呈腥臭味见于细菌性痢疾
尿液:成浓烈的氨味见于膀胱炎 呼出气体:呈蒜味见于机磷农药中毒;烂苹果味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呈氨味于尿毒症;肝臭味见于肝性脑病
一般状态评估
全身状态
性别
性别与某些疾病发生率的关系:甲状腺疾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病于女性;甲型血友病只见于男性
1.某些疾病对性征的影响:肾上腺皮质肿瘤导致男性女性化;2.某些药物对性征的影响:长期应用雌激素或雄激素可引起性征的变改;3.性染色体异常对性状的影响:变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异常两性畸形
年龄
佝偻病,荨麻疹,白喉多发于儿童
结核病,风湿热常见于青少年
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疾病多见于老年人
生命体征
体温
口测法:36.3~37.2℃;肛测法:36.5~37.7℃;腋测法:36~37℃
脉搏
脉搏是指动脉脉搏,反映心脏跳动的速度和节律。主要触诊浅表动脉,常用桡动脉
正常成人在安静、清醒状况下为60~100次/分,脉率规则
(1)心动过速:脉搏超过100次/分。见于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休克等;(2)心动过缓:脉搏低于60次/分。见于颅内压增高、伤寒、二度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2)水冲脉:脉搏骤起骤落,急促而有力,因脉压增大所致,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
(3)交替脉:节律规则而强弱交替的脉搏,由左心室收缩强弱交替所致,是左心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常见于高血压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4)奇脉: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见于心肌心包积液和缩窄性心包炎,是心包填塞的重要体征之一
(5)无脉:脉搏消失,主要见于严重休克和多发性大动脉炎
呼吸
3.(1)呼吸浅快:见于呼吸肌麻痹、腹水,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气胸等
(2)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
(3)呼吸深大:严重酸中毒时,机体通过肺排出二氧化碳以调节细胞外的酸碱平衡,可出现深大而快的呼吸节律规整的呼吸,又称Kussmaul呼吸,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等
4.(1)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再由深快转变为浅慢,随之出现呼吸暂停5~30秒,周而复始。机制主要因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多见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炎,脑膜炎,颅内压增高及某些中毒等。老年人在深睡时也可出现,为脑动脉供血不足的表现
(2)间停呼吸,又称毕奥呼吸,在规则的呼吸中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规则呼吸作用,周而复始。其发生机制和意义同潮式呼吸,但更为严重,成为临终前表现
(3)叹气样呼吸:表现在一段正常呼吸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常伴叹气声,多为功能性改变,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症
(4)抑制性呼吸:胸部剧烈疼痛导致吸气时突然,中断表情痛苦,呼吸浅快,见于急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及胸部外伤等
血压
(1)高血压:成人在安静、清醒、非药物状态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三次,非同日的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主要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如肾脏疾病,肾上腺皮质或脊髓肿瘤等
(2)低血压:血压低于90/60mmHg,常见于休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包填塞等,也可见于极度衰弱者及少数正常人
(3)脉压改变:脉压>40mmHg为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状腺功能亢进,严重贫血等;脉压<30mmHg为脉压减小,主要见于主动脉瓣狭窄,心力衰竭,心包积液,休克等
(4)血压不对称:如果双上肢血压相差超过10mmHg,为见于血管闭塞性脉管炎,多发性大动脉炎等
(5)上下肢血压差缩小:正常时下肢血压高于上肢血压20~40mmHg时,如果下肢血压等于或低于上肢血压时,主要见于主动脉狭窄,胸腹主动脉型大动脉炎等
发育与体型
发育
1.成人发育正常的评估指标(1)胸围约等于身高的一半(2)双上肢展开的长度约等于身高(3)坐高约等于下肢的长度
2.临床上的病态发育与内分泌疾病密切相关:新生儿期若甲状腺功能减退,导致体格矮小智力低下,称呆小症;腺垂体功能减退,可致体格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称垂体性侏儒症;腺垂体功能亢进,导致体格发育异高大,称巨人症
体型
1正立型(均称型)身体各个部分匀称适中,腹上角90度左右,见于多数正常成人
2.无力型(瘦长型)体高肌瘦,颈细长,肩窄,胸廓扁平,腹上角<90度
3.超力型(矮胖型)体格粗壮,颈粗短,肩平宽,胸廓宽厚,腹上角>90度
营养状态
评估方法:最方便的评估部位是前臂屈侧,上臂背侧下1/3处。临床上分为三个等级
1.良好 粘膜红润,皮肤光泽,弹性良好,皮下脂肪丰满,肌肉充实,毛发和指甲润泽
2.不良 皮肤粘膜干燥,弹性减退,皮下脂肪菲薄,肌肉松弛无力,毛发稀疏,干枯,易脱落,指甲粗糙无光泽
3.中等 介于良好与不良两者之间
营养状态异常:1.营养不良;2.营养过度
(1)原发性肥胖(单纯显肥胖):常伴有一定的遗传倾向
(2)继发性肥胖:多见于内分泌疾病,如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综合症)者呈向心性肥胖,特征性表现为面部,肩背,部腹,腰部最明显,而四肢肥胖不明显
意识状态
意识是大脑功能活动的综合表现,是对环境的知觉状态。凡能影响大脑功能活动的疾病,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意识改变,称为意识障碍
面容与表情
面容
1.急性病容:面色潮红,表情痛苦,兴奋不安,呼吸急促;如肺炎球菌性肺炎,疟疾等
2.慢性病容:面容憔悴,面色灰暗或苍白,目光暗淡,消瘦无力;见于恶性肿瘤,肝硬化,严重结核病等
3.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表情惊愕,眼裂增大,眼球凸出,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
4.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5.满月面容:面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Cshing综合征及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
6.贫血面容: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表情疲倦;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
7.粘液性水肿面容:面色苍白,颜面水肿,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毛发稀疏,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
8.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面部变长,下额前凸,两颚隆起,唇舌肥厚,耳鼻增大,见于肢端肥大症者
体位
强迫体位
强迫仰卧位;急性腹膜炎
强迫俯卧位;脊椎病变
强迫侧卧位;一侧胸膜炎或胸腔积液者
强迫坐卧位(端坐呼吸);心肺功能不全
强迫蹲卧位;见于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辗转体位;胆石症,胆道蛔虫症,肠绞痛
角弓反张体位;破伤风,小儿脑膜炎
1.自动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见于正常人或轻症患者
2.被动体位:患者自己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肢体位置,见于极度衰弱或意识障碍及瘫痪患患者
步态
1.蹒跚步态:见于佝偻病,大骨节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双侧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2.醉酒步态:见于小脑疾病,酒精或巴比妥中毒
3.共济失调步态:见于脊髓病变
4.慌张步态:见于帕金森病患者
5.剪刀步态:见于脑瘫、截瘫
6.胯阈步态:见于腓总神经麻痹患者,
皮肤黏膜
颜色
苍白;见于贫血,休克
发红;一氧化碳中毒等
发绀;亚硝酸盐中毒等
黄染
黄疸
胡罗卜素含量增高
长期服用米帕林等药物
色素沉着
全身性色素沉着,常见于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肝硬化
色素脱失 临床上见于白癫风,白斑及白化症
湿度
出汗过多见于风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佝偻病等
盗汗 :夜间睡后出汗,是结核病的重要象征
少汉:见于维生素A缺乏,硬皮病,脱水等
冷汉:见于休克或虚脱
弹性
评估的部位为手背或上臂内侧
皮疹
斑疹 见于斑疹伤寒,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等
玫瑰疹 腹胸部是伤寒或副伤寒的特征性皮疹
丘疹 见于药物疹,麻疹,湿疹等
斑丘疹 见于风疹,猩红热及药物疹等
荨麻疹,各种过敏反应
皮下出血 1.瘀点 2.紫癫 3.淤斑 4.血肿
蜘蛛痣与肝掌 主要出现于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机制是由于肝脏对雌激素和灭作用减弱,导致体内激素增高所致,见于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妊娠期妇女也可出现
水肿
轻度;仅见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及踝部皮下组织
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可见明显水肿
重度;身体低垂部位的皮肤紧张发亮
浅表淋巴结
正常淋巴结的直径为0.2--0.5厘米
局限性淋巴结肿大
非特异性淋巴结炎
淋巴结结核
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全身性淋巴结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