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会议会议
这是一篇关于考研政治会议总结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中共一大1921.7、中共二大1922、中共三大1923、国民党—大1924、八七会议1927等。
编辑于2022-12-08 12:54:01会议
中共一大 1921.7
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
党的纲领(不是反帝反封的)
中共二大 1922
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的民主革命纲领
党的最高纲领 实现共产主义,社会主义
现阶段纲领 打倒军阀,推帝,成为民主共和国
群众路线
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统一战线政策
中共三大 1923
共产党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国民党一大 1924
新三民主义
民族:反帝
民权:民主权利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民生:“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后来提出“耕者有其田”
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共同纲领)
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国民党一大的正式召开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八七会议 1927
清算大革命后期陈独秀右倾主义错误
土地革命 武装起义
毛泽东 “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历史性转变
古田会议 1929
思想建党 政治建军 的原则
中心思想: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明确红军性质 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打仗 筹款 做群众工作
马克思建党建军原则
解决了如何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
遵义会议 1935.1
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重大决策是独立自主提出的—中国共产党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生死攸关转折点
瓦窑堡会议 1935.12
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政策
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
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 抗日
民族资产阶级 变化
地主买办阶级 英美走狗
批判“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领导作用
规定了建立广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
系统的说明了党政治路线上的问题
洛川会议 1937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全国军事总动员 全国人民总动员—给人民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
领导权
六届六中全会 1938
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命题
纠正王明“右倾”
进一步巩固毛泽东领导地位
决定中国之命运
六届七中全会 1945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对党的斗争历史经验和教训作了科学总结和概括
肯定毛泽东马列路线
肯定刘少奇
清算党内历次机会主义错误 王明“左倾”
标志着延安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
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作了思想上的充分准备
中共七大 1945
《论联合政府》《愚公移山》
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三大作风
理论与实际联合的作风
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作风
自我批评的作风
刘少奇《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全面,系统,科学的概括了毛泽东思想,将其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中共七大的历史性贡献
七届二中全会 1949
西柏坡,召开于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两个转变
农业国->工业国
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两个务必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的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七届三中全会 1950
中心任务
三年左右时间,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八大 1956
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经济建设
即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方针
三个主体 三个补充 思想
政治建设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执党建设
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
反对个人崇拜
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八届九中全会 1961
国民经济
调整 巩固 充实 提高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突破“左”错误,彻底否定“两个凡是”
工作重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
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确立:延安整风 七大—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恢复民主集中制,审查历史问题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
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十一届六中全会 1981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党在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概括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
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初步提出在中国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和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十二大 1982
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成为指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提出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做出的一个历史性决策
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转变
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
标致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
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十三大 1987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三步走
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概括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南方谈话 1992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阐明了社会主义性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发展才是硬道理
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
邓小平集大成之作,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
内容不背,多选全选,但是注意⚠️其他会议要点
邓小平理论也逐步走向成熟
十四大 199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十五大 1997
邓小平写入党章
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杨家岭
七大
延安整风
空前团结
大生产运动
召开延安文艺座谈会,吹响了新民主主义先进文化号角
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赢得全面伟大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