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牙周病学-牙周手术治疗
口腔内科学的思维导图,包括总则、基本程序、牙龈切除术「Gingivectomy」、牙周翻瓣术「p flap surgery」、GTR。
目的:病史采集是疾病诊治的重要步骤,要做到准确、完整,同时重视沟通技巧及尊重患者隐私。包含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外科学下肢骨、关节损伤思维导图,总结了 解剖特点、 分类、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等。
外科学下肢骨、关节损伤思维导图,介绍了概述、 解剖特点、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洽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牙周手术治疗
总则
时机
治疗后4-12W全面评估
目的
针对牙周袋的手术治疗
①牙龈切除术
消除牙周袋
易于保持清洁,减少炎症复发
②牙龈翻瓣术
变浅牙周袋
暴露根面及牙槽骨,直视下彻底清创
③再生性手术
促进牙周再生
建立新的牙周附着
改善解剖形态学缺陷、美观
①修复软硬组织缺陷
利于菌斑控制、卫生维护
②恢复美观功能需要
利于牙齿或牙列修复
适应证
经过基础治疗后口腔卫生良好
①牙周袋
仍≥5mm,探诊出血溢脓
②牙槽骨
外形不规则
骨下袋、凹坑状吸收、反波浪形吸收
③牙根
基础治疗不能清除根面刺激物
根分叉2-3度病变
④牙龈
解剖形态学缺陷
附着龈过窄、牙龈退缩
⑤修复相关
龋坏达龈下、修复体破坏BW、前牙临床牙冠短
⑥最后磨牙的远中骨袋
基本程序
①感染控制
0.12%氯己定含漱1min,75%乙醇消毒
②局部麻醉
上颌
唇侧
牙龈移行部浸润麻醉
4%阿替卡因
腭侧
切牙孔/腭大孔阻滞麻醉
2%利多卡因
下颌
翼下颌阻滞麻醉➕龈乳头浸润
③组织处理
①动作仔细、轻巧、准确
②注意观察病人
③手术器械锐利
④清创
⑤缝合
⑥术后护理
原则
控制菌斑、防止出血、防止感染
减轻组织水肿、促进组织愈合
要点
①放置牙周塞治剂「periodontal pack」
①保护作用
避免外界对创口的刺激
②止血作用
收敛➕压迫龈瓣止血
③止痛作用
镇痛➕避免刺激疼痛
④固定作用
颊舌面固化后起暂时牙周夹板作用
⑤杀菌作用
氧化锌略有杀菌作用
②术后止痛、消肿
止痛剂、冰袋
③术后菌斑控制
0.12-0.2%氯己定含漱
最重要因素
④术后组织瓣稳定
7d内不用术区咀嚼刷牙
⑤拆线后氯己定冲洗
牙龈切除术「Gingivectomy」
①基础治疗后仍肥大增生的牙龈
②牙龈瘤、妊娠瘤
严重妨碍进食,4-6m切除
③垂直阻生牙合面龈片
先基础治疗控制炎症菌斑
④中等程度骨上袋
袋底不超过膜龈联合,有足够附着龈宽度
手术切口
位置
探针法、印记镊法
龈沟底或袋底根方1-2mm
方向
外斜切口「external beveled incision」
愈合
术后2W外观正常,龈沟建立
术后6-7W组织学完全愈合
牙周翻瓣术「p flap surgery」
治疗牙周袋
①增加根面清创入路
直视清除牙石、感染肉芽组织、表层牙骨质
②手术切除部分袋壁
➖牙周袋深度
③手术暴露病变牙槽骨
修整、再生
适应征
牙周袋
①基础治疗后>5mm,探诊出血
②袋底超过膜龈联合
牙槽骨
缺损需做植骨、修整、再生
根分叉
病变或牙周牙髓联合病变
牙龈
范围广泛增生肥大
切口
水平切口
内斜切口「internal bevel incision」
目的/优点
①保存角化龈
②切除部分袋壁
③形成较薄龈瓣
既能消除病变,又能保留外形
距龈缘0.5-2mm
沟内切口「cervicular incision」
切断领圈组织
牙间切口「interdental incision」
在相邻牙间进行
纵行切口
颊面轴角,略呈梯形,减小张力
保留龈乳头切口
翻瓣
全厚瓣
半厚瓣
复位
原位复位
复位于牙颈部
Widman翻瓣术
复位于牙槽嵴顶处
嵴顶原位复位瓣术
根向复位
根向复位瓣术
术后
6W不要探测牙周袋
细胞来源
牙龈上皮
牙龈结缔组织
牙周膜
愈合方式
长结合上皮性愈合
牙周组织再生
新附着
再附着
临床效果
①牙龈退缩
②PD减少
原因
②长结合上皮愈合
③再生性愈合
④炎症消退
③AL变化
AL获得
AL丧失
④牙槽骨变化
新骨形成
GTR
①骨下袋
三壁骨袋和窄而深的二壁骨袋
②根分叉病变
II度根分叉病变
③局限性牙龈退缩
Miller I、I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