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牙周病学-牙周炎伴发病变
口腔内科学的思维导图,包括根分叉病变、牙髓牙周联合病变、牙髓牙周交通途径、临床类型、治疗原则、其它伴发病变等内容。
目的:病史采集是疾病诊治的重要步骤,要做到准确、完整,同时重视沟通技巧及尊重患者隐私。包含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妇科疾病常见症状的鉴别要点。
外科学下肢骨、关节损伤思维导图,总结了 解剖特点、 分类、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等。
外科学下肢骨、关节损伤思维导图,介绍了概述、 解剖特点、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洽疗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牙周炎伴发病变
根分叉病变
发病因素
①菌斑微生物
②合创伤
③解剖因素
①根柱、根长度
越短,越易发生,预后越好
6<7<8
②根分叉宽度及角度
越大越易清洁,预后越好
6>7>8
③根面凹陷
④釉突釉珠
⑤副根管
临床表现
分度
I度
初步探到根分叉外形
II度
能水平探进根分叉
III度
能水平进入与对侧相通
IV度
根分叉开口暴露口腔
治疗
目标
①清除FI区内菌斑牙石,控制局部炎症
②形成利于菌斑控制,维持疗效的解剖条件
③争取一定程度的牙周组织再生
原则
牙槽骨外形尚好
龈下刮治
袋较深
翻瓣术、骨成形术
骨破坏少,牙龈能充分覆盖分叉区
GTR
骨破坏多,牙龈不能充分覆盖分叉区
根向复位瓣术、骨成形术
深II度根分叉病变:水平探诊>3mm
上颌截根术
下颌分根术、隧道成形术
III度、IV度
治疗目的
使分叉区充分暴露,以利于菌斑控制
方法
截根术
分根术
半切术
隧道成形术
根向复位瓣术
牙髓牙周联合病变
牙髓牙周交通途径
解剖途径
①根尖孔
②侧支根管
③牙本质小管
④解剖异常
非生理途径
①根管侧穿
②牙根折裂
③牙根吸收
临床类型
牙髓感染来源
牙髓根尖周炎
①逆行性牙周炎
沿牙周膜→龈沟
穿牙槽骨→骨膜下→软组织→龈沟
迅速形成牙周袋,但去除感染后很快愈合
②深牙周袋形成
牙周病变成立
X线上烧瓶状骨质破坏
口腔治疗造成
原因
①侧穿底穿
②种植钉创伤
③封烈性药
④牙根纵裂
78%6近中颊根
特点
①牙髓无活力,或活力异常
②牙周袋、FI局限于个别牙
③与根尖周病变相连的烧瓶状骨质破坏
牙周感染来源
逆行性牙髓炎
牙髓炎➕牙周炎症状
牙髓慢性炎症、变性、钙化、坏死
牙髓牙周病变共存
真正的联合病变
治疗原则
①牙髓来源
牙髓根尖周病
病程短
RCT可完全愈合
病程长
清除感染牙髓→清除牙周袋内感染→完善根管充填
口腔治疗
侧穿MTA尽早修复
牙根纵裂考虑截根、半切、拔除术
②逆行性牙髓炎
牙周病变
能控制
牙髓治疗➕同时牙周治疗
多根牙只有一个根有深袋
治疗后截根
不能控制
拔牙止痛
③就诊时已有深牙周袋
牙髓活力尚好
先行牙周基础治疗
牙髓活力迟钝
应同时牙髓治疗
④查清病原,确定主次
死髓牙先做牙髓治疗
活髓牙先做牙周治疗
期间反复判断牙髓状况
其它伴发病变
Periodontal abscess
深牙周袋
①脓液无法排出
②累及多个牙面
③龈下刮治不彻底
④致病微生物毒力强
治疗不当
⑤将细菌、牙石推入牙周袋
⑥根管侧穿底穿、牙根纵裂
⑦桩冠修复后牙根侧穿根裂
⑧机体抵抗力↓或有严重全身疾患
临床
Acute periodontal abscess
磨牙根分叉处多见,可多发性或此起彼伏
早期
①发病突然,牙龈形椭圆形肿胀突起
表面发红、水肿、光亮
②剧烈疼痛,可有搏动性痛
③牙叩痛、松动,浮出感明显
晚期
①脓肿变软有波动感,疼痛减轻
②轻压牙龈脓液溢出,或自行破溃
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可有局部淋巴结肿大
Chronic periodontal abscess
①牙龈表面窦道开口
可平坦也可呈肉芽增生
②叩痛不明显,可有咬合不适
止痛、防止感染扩散、脓液引流
急性
初期脓液未形成
清除牙石→冲洗牙周袋→敷药
必要时全身给抗生素或支持疗法
脓液形成有波动感
刺入或切开引流→生理盐水冲洗→敷药
取决于脓肿部位从牙周袋、牙龈表面引流
勿用H2O2引起剧痛
引流后数日用0.12%氯己定含漱
慢性
牙周手术
洁治基础上牙周手术
脓肿切除术或翻瓣术
鉴别诊断
牙龈脓肿
龈乳头处的局限性肿胀,可有冷热敏感
感染来源
牙周袋炎症
牙髓或根尖周病变
牙体情况
无
龋齿、非龋疾病、修复体
牙髓活力
有
牙周袋
脓肿部位
局限于牙周袋壁,距龈缘较近的
较弥散,中心偏龈颊沟
疼痛程度
先肿后痛,疼痛较轻
先痛后肿,疼痛较重
松动度
松动明显,肿胀消退后仍然松动
可轻可重,治愈后恢复稳固
叩痛
较轻
较重
X线
牙槽嵴破坏,骨下袋
根尖周破坏
病程
短,3-4d自愈
长,5-6d
预后
不好
较好
Gingival recession
Causes
①解剖因素
唇侧骨板太薄容易吸收
②刷牙方法不当
牙刷、牙膏过硬、横刷牙
③牙周炎治疗后
治疗后龈缘退缩,牙根暴露
④正畸力与过大合力
牙唇向移动
⑤不良修复体
压破牙龈
Clinical problems
①影响美观
牙根暴露、龈缘高低不齐
Miller分度
未达到膜龈联合
达到膜龈联合
邻面有骨丧失
邻面骨丧失达到退缩龈缘水平
②牙根敏感
2W~1M能自愈
③食物嵌塞、根面龋
Treatment
牙龈退缩
对因治疗
手术治疗
根面覆盖术
结缔组织移植
牙间乳头丧失
膜龈手术
GTR、冠向复位瓣
牙龈修补术
正畸治疗
牙根敏感
抗敏感牙膏➕氟涂料
食物嵌塞、根面龋预防
间隙刷、牙线,保持局部清洁
Pathological tooth migration
①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
②合力的改变